北唐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蛤蟆吞地
“张大人好像对此嗤之以鼻啊!难道不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言”
张浚一愣,不屑道:“不扫一屋就不能扫天下吗本官还从未见过哪位大人有扫屋之习,难道李将军有这习俗”
杜让能与一干朝臣与李思钰他们基本上都在一个人堆里,自然能听闻张浚与李思钰争执之言,只是听了张浚话语后,对张浚更是厌恶,你自己与李思钰争执,为何把所有人都扯进其中,只是他们也有些好奇李思钰会如何与这位嘴大“将军”争论,胜利会是哪一个,全都不开口,只是相互看了一眼,静等“战斗”的结果。
李思钰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人肚子里是如何想的,他也不想去猜测,而是看向张浚,随口道:“张大人可否就是丢了十万禁军的张浚张相”
随着李思钰随意甩出一句,空气顿时如冷了八度,窃窃私语的众臣登时全无了声音,全看向咬牙切齿的张浚。
李思钰依然招呼着裴贽,就要向登仙楼前行,却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张浚,停住脚步,看着张浚开口道:“张相也知此败是张相之耻啊!”
张浚深吸一口气,大步来到李思钰面前,冷声道:“营州乃苦寒之地,军卒素来悍勇,李将军……不,应该说营州军战胜晋军和宣武军,本相一点都不奇怪。”
众臣面面相觑,一脸怪异看向两人。
“你……”
阿蛮正要恼怒,却被李思钰按住脑袋,不由笑道:“张相是想告诉本帅,战胜晋军、宣武军,甚至横海军和义武军,是我营州将勇奋勇杀敌,非本帅之功,是这样吧”
张浚嘴角微动,冷哼一声,道:“是又如何!”
“呵呵……不如何。正如张大人所言,若仅本帅一人,就算铁打的,也打不了多少钉子,的确是我营州将勇奋勇杀敌,可若张大人说关中子弟不如我营州野人,张大人是不是自己在打自己脸呢”
“你……”
李思钰拍掉张浚手臂,神色丝毫未变,说道:“当年禁军威震万里西域,敢问张相,往日荣耀可还在不知十万禁军冤魂夜中可曾骚扰过张相”
“哼!一日不扫,也可治理天下好大的口气!”
“家,国,天下!”
李思钰冷哼一声,正说着,突然转向杜让能,冷声说道:“自先秦得天下,先有秦养士、选士,继而汉之察
第489章 登仙楼
“营州平卢军是污垢”话语一出,无不是脸色大变,不单单是暴怒的营州军,就是满朝文武同样脸色惨白。
此人毫不理会大怒的刘大猛,而是看向李思钰,一脸正色。
“李将军不知可否教我”
李思钰不认识此人,张承业小声说道:“此人是被罢免前次相孔玮孔化文。”
李思钰微微点了点头,杨复恭在他前来长安时,曾介绍过此人,知道孔纬是孔府之人,杨复恭这个阿父深恨此人,但李思钰却未有多大厌恶,他知道但凡孔府出来之人,都比较“迂腐”,规矩大的吓人,不是说孔府之人就无道德败坏之人,但这些人都把规矩看作生命,哪怕做了坏事或错事,最多是私下里,明面上绝对是道德楷模。
而孔纬又有些不同,此人自幼丧父,是叔父一手养大的,而且与其弟孔缄、孔纁都是状元郎,兄弟三人被称为“孔府三状元”,孔纬其人也是刚正不阿之人。
说白了,还是“迂腐”之人。
若是他人遇到孔府之人,必然头疼无比,孔圣人的子孙,杀是杀不得,惹也很难惹得起,大多都是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来个视而不见。
李思钰又不是这个时代人,对孔府出来的人家也无多少畏惧之心,见到孔玮“挑衅”也是丝毫不畏惧。
“本帅乃营州平卢将军,是一方节度使。数百年来,营州平卢军一直与秃头蛮作战,虽护佑营州一方百姓,但毕竟也是一方节度使!按照诸公之言,本帅的确也是大唐之污垢。”
“不是本帅因是一方节度使而为大唐之污垢,而因本帅不尊大唐之号令而为大唐之污垢。先有自侮,而后有他侮。大唐太宗之时,天下无人敢不尊大唐号令,而今为何天下兵灾不断至少在本帅看来,孔大人还不足以让本帅臣服,大唐此时还不足以让本帅屈膝跪地!”
李思钰一脸素然看向孔玮,说道:“孔大人,此等答案不知可否满意”
李思钰直接挑明,他自己就是“污垢”,就是没尊大唐号令,这让满朝文武担心起来,这位李悍虎素来不按常理出牌,他们很担心孔纬彻底激怒了李思钰,杜让能忙插嘴道:“行乾失言了,营州数千兵马能从千里之外的营州前来,已然表明了忠贞之意。”
“行乾,孔相只是心忧国运,若有得罪之处,还请看在老夫面上,莫要恼怒。”
裴贽也跟着劝解起来,心下却有些埋怨孔纬,张浚的确是战败,的确是丧军辱国,以前就因支持张浚这个大嘴巴而被罢相,现在还维护张浚作甚。
崔昭玮看了一眼有些恼怒的孔纬和张浚,上前挡在裴贽面前,拉着李思钰手臂笑道:“侄儿还是与叔父前往登仙楼饮酒一番,若是让美人久侯而埋怨我等,明日我等可就成了长安城内的笑资了。”
李思钰有些诧异看向崔昭玮,而崔昭玮好像根本未注意李思钰脸色,心下却是极为苦涩,因他之顾而交恶李思钰,错失河中、河右之地,这让崔氏家族极为不满,同时崔昭玮也深深后悔,本来崔家是有很大优势的,毕竟崔氏女崔秀秀是他崔家之人。
失误已经造成,为了弥补过失,崔家派出崔秀秀那一支嫡系子孙崔聃,现今看来,崔聃还算不错,成了李昭左右手,但这远远不够,更大的一块蛋糕还未分出去,这快蛋糕是崔家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的。
崔昭玮也顾不得他人鄙视眼神,拉着李思钰就向登仙楼走去,边走边
第490章 意外之人
“原来是中尉大人。”李思钰抱拳行了一礼。
刘景瑄上前仔细看了几眼李思钰,回头与右中尉西门君邃笑道:“满京城皆言李悍虎乃世之悍将,与李飞虎相争丝毫不落于下风,咱家还当他人有夸大之嫌,现在看来,是咱家井底之蛙了。”
“呵呵……看着李贤侄胳臂,咱家都不敢上前了。”说着,西门君邃上前同样抬头仔仔细细观察一番,嘴里称赞不已。
刘景瑄、西门君邃,以及枢密院中那些大佬与杨复恭都是同时代人物,占了李思钰便宜也说得过去,李思钰对此也不甚太在意,这些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只不过是面皮上的事情。
能在枢密院身居高位的宦官,个个都不是简单之人,士人中的顶端是世家豪族,宦官同样也是如此,杨复恭就是宦官中的世家豪族,而眼前两个宦官同样如此。
士人可以传宗接代,以血缘来传承,比如身后的那些宰相们,基本上都是名门之后,家中前辈多有身居朝廷要职之人,仕途就要比他人平稳许多,而且爬升之速也远超他人。
士人如此,宦官同样如此,只不过这些宦官们不是以自身血缘传承,或是以家族中子侄,或是招纳养子养孙,这些宦官们无法延续血脉子孙,年老无用后尤为凄惨,一开始只是为了养老,后来则为了权利的继承,逐渐形成“宦官世家豪门”。
这也是此时的宦官们为何有这么强大的一个缘故,权利的继承,保证了政策的延续,保证了军权始终在手里,可以与朝堂上的文臣武将们抗衡,相对来说,这些宦官们对大唐的延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若非是这些宦官们存在,兴许大唐早就出现了“王莽”之流,大唐兴许也早已不存在了。
宦官们是个很特殊的群体,既比文人团结,争斗也更加残酷血腥,他们依附皇帝这颗大树,因无血脉,可权柄通天,甚至可强行“任命”皇帝,但极少会出现登基为帝情况,或许世人会认为这些人贪婪恋权,或许会觉得他们破坏力远胜文臣武将,可事实上就是,数千年来多有文臣武将趁机登基为帝,而宦官数千年,却只有一人以宦官为名为帝,此人还是死后被人为帝,此人就是曹腾!
因曹操为帝!
李思钰看着眼前的刘景瑄、西门君邃,他心中没有太多的喜欢,或是厌恶,在他看来这些人与身后那些朝臣没有太多差别,都是为了手中权柄罢了,皇族强大,他们自然就忠贞,皇族衰弱,他们也会恃强凌弱,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来自千年后的李思钰,没有受到这个时代太多熏陶和教育,对这些宦官们没有太多厌恶感,除非他们招惹到了自己。
就在李思钰想要与刘景瑄和西门君邃客套一番,皇帝李晔一行人坐着撵车缓缓行来。
皇帝的到来,立即就能看出各人的反应了,文臣武将们纷纷上前躬身行礼,而神策军这些人,除了西门君邃很规矩的躬身,其余之人,最多应付一下,随意抱了抱拳头,李思钰也不想把自己表现的太过异类,与裴贽他们齐齐向李晔躬身行礼。
“见过陛下,见过娘娘。”
李晔缓步从撵车中走出,身后则跟着贵妃何氏。
“众卿免礼。”
李晔看了一圈,目光在李思钰身上停留了数息,这才开口道:“朕听闻诸位欲在登仙楼宴请营州将军,特来讨杯酒饮,不会惊扰了诸位吧”
还未等杜让能开口,韦昭度却行了一礼,笑道:“陛下前来是我等荣幸,岂会有惊扰之谈,臣还期盼着陛下佳作呢,哈哈……”
第491章 李保唐,耶律阿保机?
王行约躲在人群中,看着李思钰与裴贽有说有笑进入登仙楼,心下很是犹豫,不知道是躲,还是上前招呼。
若是以往,王行约恨不得能把李思钰生吞活剥了,可他害怕了,不敢直面李思钰,最后一次从李思钰手里逃脱的时候,李思钰就要把河右卖给他,可谁都没当一回事,现在河右真的被李思钰得到了,并且真的“送人”了,这让王行约悔不当初,甚至王行实他们也傻眼了。
如今李思钰来了长安,这些人很清楚是为何来的,担惊受怕不足以表达他们心中恐惧,想要反抗,却又不敢,趁着那些百姓饥饿难以度日时节,拼命抓捕壮丁,也不过搜刮了小三万兵卒,晋军、宣武军这么强盛的兵马都奈何不得李思钰,他们这些三万早已没了当年边军风采的神策军,如何打得过
无奈之下,这些人向王行瑜和李茂贞求助,正在这些人争执着是否联合对抗营州平卢军呢,“大总督”之事爆发了,传的整个关中沸沸扬扬,而这些关中诸侯自然是关中人,纷纷认为应先等等,先看看“大总督”之事的真伪,若是这个“大总督”被他们夺了,自然万事皆欢喜,自也不用怕李思钰了,所以他们也都参加了此次“欢迎会”。
要说这登仙楼还是王行实的产业,王行约丢了同州,没了实力,天天在王行实眼皮子低下转悠,王行实也怕这个二哥把自己兵卒给忽悠走了,干脆就把登仙楼送给了王行约,也不至于让他人说他王行实是无情无义之人。
王行约在布置酒宴,王行实、李继鹏两人则坐在一间房内喝着闷酒,至于李顺节则不在此处,两人喝着闷酒,耳边听着楼下阵阵说笑声,听着上楼声,李继鹏放下酒盏,皱眉道:“李顺节近日与党项人走得很近,此人不可靠。”
王行实放下酒盏,阴沉着脸道:“一三姓家奴罢了,自是不可信,只是老子没想到皇帝会来这么一手。”
“那些党项人可不简单,若是李悍虎不亲自出手,大总督一职就悬了。”
“李悍虎应该不会让党项人轻而易举拿走大总督的,俺有些担心,担心李悍虎直接让人去任那总督。”
李继鹏冷笑一声,说道:“此次李悍虎来了长安,想不立大总督也不行了,否则那些朝臣也不可能把事情弄得沸沸扬扬,不信一会等着瞧,今日这场大戏有得瞧呢!”
王行实看了一眼李继鹏,随意说道:“最好逼得李悍虎不得不演武拜帅,这样对谁都有好处。”
“听说李节度使大人给兄弟请了五百蛮番相助,李兄可喜可贺啊!”
李继鹏愣了一下,李茂贞遣人送信与他,说是为他准备了五百吐蕃人相助,此事如此隐秘,没想到竟被王行实得知,面色不悦起来,开口道:“王兄手伸的够长啊,看样子,兄弟还真该整治一下军务了。”
王行实只是呵呵一笑,也不去去辩驳,心下却很担忧,他手里兵卒太弱,若与五百吐蕃人对阵,一个照面就能丢盔弃甲,如何也是挡不住的。他不是没向大哥求援,但至今也未给个准信,最近也是夜不能寐,嘴里虽是调笑李继鹏,心下却是羡慕异常。
“此处非皇宫大殿,众爱卿不必拘谨。”
就在两人低声低语,李晔声音突兀出现在房内,两人忙闭嘴不言,原来声音是从一个铜管中传出,而这铜管正是连接着酒宴大厅。
皇帝李晔一屁股坐在主坐上,众臣按照品级一一坐下,李思钰是武将,怎么说他也是营州平卢军节度使,哪怕从未被朝
第492章 燕王,西夏王
众人皆一一坐下,唯独李思钰和手下一干人未坐,站在厅堂中很是突兀。
李思钰正要开口,李晔又开口了,根本不给李思钰开口的机会。
“营州军不远千里前来戍守帝都,忠贞可表,当为燕王,不知众卿可有异议”
众臣大惊,忙看向李晔,全一副见了鬼模样,之前李晔不顾众臣反对,给了李思钰一个不知名的四品将军虚头,现在竟然开口就是封王!
封王之事无不是在大朝之上,众臣庭议多日,如何可在花楼之上做出如此草率决定。还未等李思钰搞清楚状况呢,他也被李晔一通乱拳打晕了,裴贽站了起来,声音很大。
“臣有异议!营州将军虽战功赫赫,于国有功,但李将军太过年轻,还不足以封王!”
众人皆皱眉暗暗思索,思索着皇帝究竟是何意,为何又突然封王了起来。李思钰没明白咋回事,但是他现在与裴家几乎是连在了一起,裴贽如此反对,自然不会坑害于他,看向李晔,眉头微皱,这才拱手道:“回陛下,正如裴相所言,小将虽有寸许功劳,但还不足以封王拜侯,还请陛下收回此意。”
张浚突然起身,看了一眼李思钰,向李晔行了一礼,开口道:“北阻晋军,东击宣武军,为我大唐夺回数十州县,陛下厚待功臣,老臣恭服!”
李思钰眉头皱的更高了,看向有些担忧的裴贽,突然明白了过来,压抑着胸中怒火,开口道:“陛下,若是本帅不愿为王,是不是陛下也要一意为之”
众人大惊,杜让能忙起身,向李晔拱手道:“臣以为裴相之言稳妥,营州将军虽战功卓著,但毕竟太过年轻,封王终究是有些不妥,更何况李将军此次前来迎娶公主,若是封王……,臣以为不妥。”
随着杜让能开口,他的弟弟中书舍人杜弘徽也跟着起身,拱手说道:“微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徐彦若、刘崇望、崔昭玮,甚至就连韦昭度、孔玮也一一站了起来,纷纷拱手附议,众人一看大佬们都站了起来,认为不可封王,也跟着起身反对。
李思钰有个习惯,一个杜让能、裴贽都很清楚的习惯,就是之前都是“小将”之类的话语,而现在改成了本帅,就说明李思钰已经很恼火了,耐心也被消磨干净,若再逼迫,后果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杜让能这才大惊反对。
封王是实力的象征,可有时也是捧杀,这谁都知道的事情,李思钰也清楚,自从看到阿保机,心中就有些不安,只是他不明白李晔之前还羞辱他,想要李思钰臣服而只给了一个狗屁的四品将军称号,现在又变成顶级封王之事,这让他搞不明白皇帝在玩什么花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