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蛤蟆吞地
一把搂住瘦小许多的秦俞,笑道:“都是一家人了,别说一些田地,今后好处还多着呢!”
&
第484章 背锅侠
李思钰打了一天的铁,独孤损生了一日的气,他未料到宋钰果然成了太子的长史,是实实在在的长史。他带着太子李裕去求见公主李璇,结果吃了个大大的闭门羹,独孤损也不好立即回去看独孤求败的讥讽脸色,带着太子在城内转悠了大半日,想要找些人手,结果发现整个潼关无人理会他们,这才发现一个事实,潼关已经成了李思钰的私人之物,不管他承认不承认,事实就是事实。
这还只是开始,等他带着太子返回住所时,却发现宋钰把他的物品全扔了出来,让人把他的住所与太子完全分开了。
独孤损大怒,与宋钰争吵了起来,想要让带来的那些神策军军卒把宋钰赶出去,结果他自己则被军卒扔了出来,这些军卒不敢不扔啊,小五带着一大群营州悍卒团团围住了他们,胆敢不听话,随时都能剁了喂狗。
独孤损一脸泥土坐在地上,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呆呆看着紧闭的院门,也不知过了多久,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家主,你们如此对待朝廷大员,难道就不怕朝廷律法吗”
独孤求败一直坐在不远处的木墩上看着,看着独孤损与宋钰争吵,看着他被神策军扔了出来,就是这么看着,一点想要插手,一点想要保住他们独孤家名声的念头都无,就是这么默默看着,唯一做的就是不时饮一口小酒。
听了独孤损的话语,独孤求败这才起身来到他面前,看着一身污泥,发髻也散落开的独孤损,不由讥讽道:“律法这个世道有律法乖侄儿,叔父劝诫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别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岳丈,是朝廷大员,就能在潼关撒野!”
“你……”
“哼!乖侄儿,你应感激行乾不是晋王,不是朱温,否则你的人头已然挂在了城墙之上。”
独孤损心中一惊,他是见过晋王李克用和朱温的狠厉的,而李克用和朱温都拿这头营州悍虎没辙,自己竟然一再撩拨这头悍虎虎须……
身上不由冷汗直冒,但在独孤求败面前不愿落了颜面,大袖一甩,冷哼一声,大步走向一明显破落的院落,这是宋钰专门为他准备的。
太子李裕看着独孤损被扔了出去,从出生的那一刻,他就被教导宦官是多么的可恶,内侍周敬荣虽陪伴而来,但有独孤损伴随身边,也一直避免让他与之接触,现今独孤损被扔了出去,府内再无一个他所熟悉之人,这让一个几岁的孩童恐慌害怕。
要说李裕还是不错的孩子的,若是一般的孩童面对这种情况,早已哇哇大哭,而这孩子不哭也不闹,只是眼中恐慌瞒不了人,侍女也不敢忤逆宋钰,不敢上前安慰。
忙碌了一日的宋钰,终于可以喘息了片刻,这才想起还未进食的太子,不由苦笑起来,心想着自己还真不适合照顾孩子。
正要让人做些饭食,一个侍女急匆匆跑来禀告。
“回长史大人,公主前来拜见太子。”
“嗯”
宋钰愣了一下,皱眉道:“公主”
侍女忙福身回答:“是公主,公主是骑着大马前来的。”
宋钰一听公主骑着大马前来,不由苦笑起来,这简直就是告诉众人,好像别人不知道李思钰爬墙头之事。
“公主前来,自是要迎接的。”
宋钰苦笑连连,不得不让人大开中门,迎接公主李璇。
中门大开,宋钰领着一干侍女宦官,甚至内侍周敬荣也出来迎接,当宋钰
第485章 朝廷大义
李思钰打了一日铁,一日郁闷的心情也发泄了个干干净净,等他回到府中,大丫已经为他准备好了饭食,却发现阿蛮不在,不由奇怪道:“阿蛮这丫头跑哪玩去了,怎么这个时候不回家吃饭”
大丫一边为他洗漱,一边说道:“去了公主那里,刚刚小五传来消息,说是在太子那里。”
“嗯太子那里”
“嗯。”
李思钰不由苦笑起来,叹气道:“个个都是不让人省心啊!”
大丫只是沉默不语,为他洗漱完了,又为他准备好碗筷。
李思钰坐下,正要开吃,突然想起自从进了潼关就未见到小丫,奇怪道:“小丫呢怎么未见到小丫”
大丫第一次白了他一眼,说道:“昨夜小丫与圣女去了河中,盐池开始煮盐了,若不及早准备,关中可能会出现盐荒。”
“唉……还是你们让人省心啊!阿蛮那丫头……算了算了,不提也罢,反正是让人头疼的丫头,之前让你查阿蛮生父可有了消息”
“阿蛮小姐是天生有福之人,大丫可比不了阿蛮小姐的,至于那赵……赵光定并未查到,但有人说十年前就已经死了。”大丫一边把肉食全推到李思钰面前,一边说着。
听到赵光定可能已经死了,也不知是悲是喜,抑或是庆幸,不由苦笑道:“还真是光腚啊!算了,反正死活都无碍,兴许死了对阿蛮更好些,这些事情不要让阿蛮和思雅姐姐知道。”
“嗯。”
见大丫点头应允,心下也轻松了不少,至于公主去太子那里,他也不想去问,反正都是麻烦,多一个也不算多,他现在已经是债多不愁的地步了。
一个是夔王世子李昭,现今公主又要去招惹太子李裕,在他看来,李裕此时毫无益处,年纪太小了,根本无法服众,纵然太子天资聪颖那又如何,身后有一个时时想让他臣服的老爹,想要连皮带骨吃掉他的皇帝,李思钰就无法去重视李裕的。
吃完饭后,在院中又遛了一会圈,这才搂着大丫睡下,至于阿蛮那丫头,根本不用去理会,反正等她玩够了,自己就知道回家睡觉。
李思钰麻烦不断,营州却很平稳,哪怕经历了首次西征,虽损失了些兵马,获得的战利品却足以弥补那些损失,而且还不止这些,庞胖子首次东海之行也获得了大量财富,整船整船的金银和铜锭让每一个见到之人惊叹欢呼,看着无数人为他惊叹欢呼,庞胖子也第一次挺直了胸膛,这种荣耀让他飘飘欲仙。
李思钰入关戍守长安,成功的转移了世人视线,除了占据了岚州、朔州的阿保机,再无他人会注意这个北地世外桃源,而河北诸军虽然内部纷争不断,但是毕竟损失颇大,面对晋军和宣武军的压力同样很吃力,但是经过李思钰、李克用、朱温争夺河中,战后晋军和宣武军损失惨重,河北诸军也是大大松了口气,纷纷关注自己领地发展,北方首次进入相对平和的一段时机,而南方则惨烈无比。
淮南节度使孙儒本为蔡州节度使秦宗权的手下,要说李罕之是李吃人、李摩云,可在秦宗权面前,李罕之就是孙子辈的,与秦宗权根本不值一提。
秦宗权是真正的吃人魔王,与黄巢是不想上下之人,当然了,他没有黄巢厉害,黄巢可是从北打到南,又从南杀回长安,而且还夺了长安。而秦宗权活动范围只在黄河与长江之间,几乎把这些地方祸祸的不成样子,用人肉作军粮也是常事。
后来秦宗权被朱温和朱家兄弟联手干掉后,孙儒就算自立与淮南之地。
&nbs
第486章 长安(上)
李思钰此行带着两千人,一千骑卒和一千陌刀军,除了几个孩童伴随在左右,就只有宦官张承业和他的管家宋钰,至于杨复恭和大丫则留在了潼关主持大局。
此行李思钰与杨复恭私下里认真谈过,杨复恭在长安名声太差,若是由他伴随,反而可能会加剧潼关与长安的紧张局势,而张承业伴随就要好上许多。
太子回京,公主李璇自然要伴随在身边的,而且还是先行离开,至于独孤损眼底的阴毒却被李思钰无视,在他看来,一个连自己本家都不支持的人,根本不值得去理会。
阿蛮在潼关就跟野猴子一般,带着月里朵这个婢女满城“欺男霸女”,甭管是不是帮了倒忙,总是什么事情都要管一管,就在临出潼关前,还因一女子哭诉被她看到了,也不问缘由就把人家相公揍了一顿,最后还得意洋洋向人展示,在女子很是埋怨怪罪眼神下离开。
可是出了潼关,前往早就想要前去的长安时,阿蛮整个人都萎靡了起来,看的月里朵很是不解,甚至连欺负小棒头都不愿去做了。
李思钰看着阿蛮这个样子,别人不明白,他岂能不清楚可有些事情他也没法去解决,只能由她自己渡过这一关。
长安距离潼关真的不是很远,天气渐暖,在华州地界还好些,整个华州,甚至被他争夺下来的地盘都在分地,准备耕田种地,而踏出华州地界后,入眼所见的全是荒芜的田地,尽管道路两旁不时见到些百姓,也是背着包裹,拖着儿女逃亡华州。
看到这一幕,李思钰心情也差了许多,京畿之地的土地是整个关中最肥沃的田地,这里河流众多,可是连连遭受兵灾,人丁不但少了许多,更多的是繁重的赋税。无对比就无伤害,现今李思钰名下土地不但进行了重新分配,就是赋税也制定的极低,至少在这些百姓看来是极低的。
本来天下都是这个样子,无论逃到哪里,都是极高的赋税,为了勉强活下去,不得不去耕田种地,而李思钰这里减税了啊!
“十税一”的税率一出,整个关中都乱了套,都开始向李思钰地盘逃亡,都想耕种“十税一”的土地,这让大丫小丫压力很大,若是一两年后,手里有大把粮食,大量难民自不会造成太大压力,反正连年兵灾造成人丁稀少,土地有的是。
可现在的确让大丫小丫很是吃力,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李思钰从朱温那里抢来不少粮食,很大缓解了潼关压力。
不时看见神策军兵卒鞭抽百姓,驱赶他们回去给他们种地,阿蛮纵然有些萎靡,还是很想上前抽打那些兵卒,李思钰同样心中难受,却知道这事没法去管,一个来说这里不是自己地盘,更多的还是因为逃向华州的百姓,本身性质就是流民、难民,这些一无所有的百姓,能给李思钰增加的,除了一张嘴,还是一张嘴!
他不是没有同情心,可若因一时的同情造成更大的灾难,这也不是他所希望的。神策军以前是战力彪悍的边军,自从成了禁军后,以往的荣耀就已经成了过往云烟,如今剩下的也只有欺负一下百姓而已,这些神策军见到身强体壮的营州军,丝毫不敢上前挑衅,甚至鞭打百姓,驱赶百姓去种地时,也是一只眼盯着百姓,一只眼盯着李思钰他们,唯恐营州军不满。
行军速度是衡量一支军队强弱重要指标,从潼关到长安,李思钰仅仅用了两三日。
营州兵马自入关,长安就一直争论不休,质疑声音从未断过,只不过是多少罢了,李思钰在潼关所做之事,早就被独孤损传回了长安,一把鼻涕
第487章 长安(下)
张浚之所以一贬再贬,不单单是因为大败而逃,而是这人嘴太能得罪人了,狂妄的没边,典型的一个嘴上无敌将军,整日说这人不行,那人是个废物,结果李存孝还未揍他呢,只是把前锋孙揆给揍了,他张浚就吓得逃回了长安,致使整个战线崩溃。
僖宗死后,给皇帝李晔留下的四个宰相,三个被贬,杜让能就成了老大,与裴贽从东都回转长安后,皇帝便任其尚书左仆射,兼任兵部尚书。
尚书省门下为六部,尚书省最大的官就是尚书令,大家也知道尚书令除了李世民任过此值,就再无他人任过,所以尚书省最大的官实际上就是左仆射和右仆射,而六部一分为二,分为左三部和右三部,也可看作为上三部和下三部,左仆射对应左三部,右仆射则管右三部。
韦昭度这个中书令倒了霉,杜让能左仆射就成了老大。
四个相被罢免了三个,政事堂总不能就杜让能一个人吧于是就有了翰林学士刘崇望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侍郎徐彦若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刑部尚书裴贽升任右仆射和户部侍郎崔昭玮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思钰来到长安城门下,不但有这五位现任宰相,就是三位被罢免的韦昭度、孔玮和张浚三位前相也跟着过来看热闹,除了这几位大佬,还有一大群朝臣,当然了,李思钰是不认识的,就是这些现任、前任宰相们,李思钰也有些是不识得。
杜让能是现任首相,又与李思钰认识,自然是率先站出来。
“行乾年前就已来到了我关中之地,可是还未前来长安,今次可要好好留些时日方好啊!”
李思钰上前拱了拱手,笑道:“之前军务繁忙,无机会看看这座雄城,如今自是要叨唠些时日。”
与杜让能说完客套话后,又看向有些清减的裴贽笑道:“裴相不会是担忧小将肚量大,吃穷了裴相吧怎地消瘦如此”
裴贽摇头苦笑,说道:“行乾能来长安,老夫自是欣喜,若是行乾不嫌弃老夫家中简朴,就是留居我裴家府宅中亦是无碍。”
李思钰不由笑了起来,搂住裴贽肩膀,笑道:“小将在朝廷上可没几个熟识之人,若朝廷未给小将安排房舍,裴相就是不愿意,小将也会打上门去的,嘿嘿,就怕裴相倒时不乐意了。”
裴贽面上很是无奈苦涩,心中却大大松了口气,他们裴家现今就像是被架在了火堆上,若是李思钰此时不表现出如此热情姿态,或是表现的有些冷淡的话,他们裴家就不再是当前情况了,很难说还能不能压的住局面。
裴贽虽未说他们裴家如今有多么困难,可李思钰岂能看不出来
众人看着李思钰搂着裴贽有些不伦不类,表情各有不同,再听到李思钰所说话语,更是心中大震,谁都明白,这是李思钰在表明支持裴家的态度。
“李将军说笑了,朝廷早已为将军安排了住所。”
一个不冷不淡声传入众人耳中,李思钰转头看向出言之人,发现并不认识,见这人也就五十模样,一身绿袍,唯一让人注目的则是此人的八字胡。
杜让能上前笑道:“这位是张大人,行乾还未见过吧,张大人可是朝廷栋梁,尤善兵事。”
“哦能获得杜相赞誉,想来还是不虚的,若是张大人闲暇之时,小将还真要叨扰了。”
众人看向张浚,嘴角一阵抽动,裴贽更是苦笑不止,想要说这就是李思钰自己嘴里常说的“猪队友”张浚,可是此时又
第488章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李思钰兴许感觉到了杜让能的异状,不再胡言,感觉还是裴贽比较实诚些,拉着裴贽一同入城,两人的亲密又是让人一阵嫉妒。
众多朝臣对此次虎头蛇尾的“推荐会”很是不满,基本上就无几人有开口说话的机会,对第一个开口捣乱的张浚愈发厌恶起来。
众多朝臣一同入城,一边看着李思钰与裴贽低声说话,一边低语着张浚坏了他们的好事。
李思钰第一次入长安,他是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前来的,可当他看到街面上的脏乱和道路两边破烂的民居,失望之感顿生。
或许是裴贽看出了李思钰的失望,叹气道:“天下兵灾四起,长安也萧条了许多。”
李思钰摇头苦笑,说道:“兵灾不断是不假,不仅仅是长安,整个天下也无几城不遭兵灾的,但长安为天下之首,理应有天下之首的气度,就算别的事情是无可奈何的,街面上至少要清洁些,这总是能做到吧”
“整洁今日你抢,明日我夺,整洁又有何用”
李思钰忙看向一侧之人,正是绿袍张大人,李思钰心下已有了些猜测,此人又是如此,心中有些不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