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蛤蟆吞地
李晔生了一肚子气,把一干大臣赶走后,自己独自坐在房中不愿见人,贵妃何氏带着女官李渐荣进来时,李晔正阴沉着脸坐在桌案前一动不动。
“陛下……”
“哼!”
何氏见到他这般,就知心情很差,心
第468章 媳妇西征
朱温已经松口,钱粮被阴沉着脸的刘大猛拉回了洛阳,长安纷纷扰扰,各大家族擦拳磨掌,甚至王行瑜他们也开始选出合适将领进行争夺,这些事情李思钰不知道,千里外的营州更是不清楚,但是营州、草原也动荡了起来。
云州赫连铎病逝,云州动荡,经过几番争夺后,最后被其女婿米旭之弟米虎所夺。
蔚州靠近幽州还好些,虽有不少胡人、半胡人,但毕竟背靠着幽州,又是幽州与河东历来争夺之地,这里人口很少,胡人、半胡人还不能造成多大危害。
但是岚州、朔州、云州却是胡人、半胡人聚集之地。北方严寒,每当北方长城外出现白灾,胡人就会南下,或是入关掠夺,或向朝廷乞降,总之就是居住在太原以北。这里靠近中原,人口物资都不是长城以外可比的,而晋王李克用的沙坨族当年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他们李家早已臣服,再加上黄巢叛乱时,有平叛之攻,于是就成了晋王、河东节度使,当然了,不是朝廷愿意册封,而是没法子,但不可否认,李家确实在抵御北方胡人南下上有很大功劳。
草原与中原差不多,同样每隔数百年就会轮回更替一番,只是又有些区别,中原更替的是王朝,主体汉民从未改变过,而草原不大一样,先是狄戎,后是匈奴鲜卑,接着就是突厥、吐蕃,若没有李思钰的横空介入,狠狠打了契丹人,之后就该是契丹了、女真、蒙元了。
由此可看出,草原上更替是以种族,或是部族兴起,这与中原有些不同。
突厥在大隋时就不断遭受打击,后突厥分裂,分东西突厥。东突厥在北方,又称北突厥,因靠近富庶的中原,实力要比西突厥强上不少,但是随着大唐的强盛,靠近中原的东突厥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最后在玄宗时被回纥所灭,相比东突厥,西突厥是幸运的,远离了中原虽艰苦些,却得以保存,甚至不断向西,反而获得了新生。
回纥人虽击败了东突厥,可却未能向突厥人一样称霸草原,有一个强势种族出现了,这就是吐蕃人。
在太宗时,吐蕃人就已经称霸了高原,但是此时的大唐还是这个世界的霸主,在河湟阻挡着吐蕃人,但是日久争斗中,或许是因太宗避免损失太大,也或许是想要缓和与吐蕃人关系,总之就有了第二位公主文成公主和亲松赞干布之事。
大唐一共有十七位公主和亲,第一位和亲公主是弘化公主诺曷钵,这位诺曷钵是吐谷浑王,和亲这位公主是因为吐谷浑就在河湟,是阻止吐蕃人下山之部族,和亲这位公主也就罢了,可李思钰不明白,不明白为何把文成公主和亲给吐蕃人
非但和亲了,而且还是极为“旷古绝今”的和亲!
获得大量工匠,获得大量种田技术,吐蕃人迅速强大,随着大唐在怛罗斯战败,吐蕃人迅速趁机占据大唐离开后的西域,为何吐蕃会在怛罗斯战后才如此壮大的,这还要说高仙芝所带去参战的天威军。
天威军原本是在河湟石山城与吐蕃人厮杀的,天威军从名字就能看出其精锐程度,而且还是直接与吐蕃人正面交锋的边军,如此精锐军卒在怛罗斯一战而没,致使吐蕃人打开了河湟大门。
其后安禄山叛乱,好死不死又向吐蕃人借兵,结果吐蕃人杀入长安大肆劫掠。
但是吐蕃人毕竟是比较野蛮落后的,虽成为西域、草原一霸,但是吐蕃人行的是奴隶制,造成草原各部不满,要知道草原各部也是相当好斗的,结果在沙洲将张议潮联合诸部击败了吐蕃人,自此吐蕃人衰落,尽管草原上还有不少吐蕃人,却已经大不如以前的强大。
回纥人与吐蕃人也差不多,回纥人灭了东突厥后,建立汗国。长时间与吐蕃人争斗,还要与压制不服的部落,其后被北方的黠戛斯所灭,回纥人不得不四散而逃,或向西,或向东,或向南。
于是岚州、朔州、云州就成了这个样子,吐蕃人、回纥人、突厥人,吐谷浑人、羌人,甚至现在还要算上契丹人,这些大大小小部族纠缠在一起。
这些部族实力相当,谁也不服谁,米虎占了云州,岚州、朔州两州夹在河东晋军和云州之间,要么臣服李克用,要么臣服米虎,不服的就开战,米虎为稳定地位,杀戮过甚,部族纷纷逃出长城,进入北方草原,草原人南下没问题,可要从再次进入贫苦的北方就难了许多。
草原只能养这么多人,人丁一旦增多,部族之间就会争斗不休,草原人丁也始终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而这些年北方越来越冷,这些人北上,又造成了无边腥风血雨,这种动荡蔓延开,对汉部造成了很大威胁,因此就有了李义真巡视周边各部,不料却遭遇五千回纥人袭杀,千骑战死达八成,李义真身中六刀,整个人被拖回汉部时,昏迷了三日夜。
战号吹起。
崔秀秀大怒,令李义山必须在半月内出领军三万与汉部集结。
李义山接到崔秀秀严令,丢下与高丽争执,立即召开军议,同时去信潼关石头,令石头统兵两万步卒与其汇合。
三万大军,一万骑,
第469章 人影
朱温的低头,钱粮被刘大猛一次性带了回来,与之对应的还把刘志远、牛存节、谢彦章的家人也接了回来,自然也包括小棒头的姑父张言,宣武军以为张言是换回的主角,其实真正的主角却是刘志远他们的家人,也难怪宣武军会把张言当成主角,谁让小棒头是此行的主角呢。
李思钰在洛阳停留数月,本想着不用这么久的,后来发生了些事情,就打算多留在洛阳些时间,稳固洛阳局势。
洛阳与河中不同,河中是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的地盘,王家的破灭,虽然王家子嗣有些逃了,投靠了晋军,但是河中毕竟已经不是王家的地盘,朝廷也承认了裴仲德的地位,再加上裴仲德在河中开仓放粮,救济战乱造成的灾民,所以河中百姓很快归心,河中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而洛阳、河右之前却是宣武军地盘,汴州紧靠着这些地方,朱温一日未死,这些地方就存在着重大隐患,人心就不可能这么轻易稳定下来,为此李思钰在洛阳停留了数月,直到各州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后,直到高思继从潼关进入洛阳,对宣武军降卒整顿,加上新征召的军卒,一共两万兵卒。
至此,冬天也渐渐远去,春天已经慢慢到来,李思钰也开始了返回之路。
大军西返,黑色猛虎旗帜遮天蔽日,经过连续大战,在洛阳修整了数月,疲惫之色也早已不见,士气如虹,无数旗帜张扬,沿途无人敢招惹这头北地之虎。
西返之路几乎与前来之时差不多,只不过此时河水正在解冻,河面上已经无法通行,只能老老实实通过秦汉两函谷关。
李存孝早已返回,至始至终都未与他相见,这让李思钰很是失落,若说这个时代最让他喜欢之人,除了这个李飞虎还真无他人了。
李存孝就是这个时代的传奇。
再无他人能与之相较……
只是,可惜……他们终究是两个世界之人。
秦汉两函谷关是军防重城,洛阳交给了李昭,为了保险,李思钰把本是一体的两函谷关分成两份,秦之函谷关交给了裴仲德,汉之函谷关则由高思继遣人镇守。
阿蛮很高兴,骑着踏雪不时向牛车上的小棒头炫耀,小棒头看起来很木讷,眼中不时闪现的渴望却出卖了他心中的渴望,李思钰很对此也只是一笑而过,有时他也会怀疑,怀疑这样的木讷小棒头真的是那个开国皇帝的老子
杨复恭看着李思钰看向小棒头的表情怪异,有些诧异看向那辆牛车,目光在小棒头身上扫了一下,重点却看向有些颓废的张言。
或许是他的的动作也引起了李思钰的注意,不由笑了起来:“阿父可是觉得孩儿有些过了”
杨复恭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敲打也是应该的,这位张大人可非那小棒头。”
“嘿嘿,阿父说的是,孩儿还是更喜欢木讷的小棒头,这位张大人滑头着呢。”李思钰不由笑了起来。
杨复恭轻轻踢动了一下马腹,未去看向李思钰,嘴里却转换了话语。
“此次回去,还不知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皇帝可是遣了重臣去了潼关。”
李思钰摸了摸大马的脖子,心下叹息一声,自从裴贽和杜让能返回长安,长安就更加乱了。
纵然他未前往长安,他也知道是因何。洛阳不比河中,洛阳市东都,东都之重自不可言喻。按照他的意思,是想要立一个东面总督,把河中、河右、洛阳全部置于东面总督之下,李昭考虑了许久,最后给他的答案也是这个意思,可消息传回长安后,如同一个火药桶被点爆了,皇室一连派出数位宗室前往洛阳
第470章 独孤家的叛徒
“姐姐,公主她……”
大丫看向已经转身的李璇,她知道小丫为何会不满,心下叹息一声,只是向小丫笑了笑,却沉默不语,跟着转身向坡下走去。
小丫静静站在坡上,深深看向宛如巨龙蜿蜒在大地上的军卒,跟在姐姐身后,心中很是不甘。
李璇在前,大丫居中,小丫最后,三人拉开了距离,缓缓下了高坡,高坡之下正有数人在静静等待。
独孤损静静站在坡下,面上始终带着微笑,身旁的独孤求败也不知在想着什么,只是目光盯着缓缓走下高坡的三位女子。
独孤损看着一头雪发的李璇,突然开口道:“不知家主如何看待李悍虎”
独孤求败愣了一下,嘴角露出讥讽,说道:“你这礼部主事终于升任了礼部侍郎,就是不知是不是我那行乾侄儿的功劳啊!”
独孤损依然一副笑意盈盈模样,好像一点都未发觉独孤求败的讥讽之意,开口笑道:“河中节度使被裴家所夺,河右节度使、东都留守又落于夔王世子之手……呵呵,家主也不过占了同州罢了……”
独孤求败转身看向独孤损,目光深邃,两人好像都像是风马不相及,各自说着毫不相干的事情。
独孤家是外戚,是后系家族,强盛之时尤为荣耀,可谓一时无两,可随着大唐的衰落,独孤家也早已破败,但是独孤损却是一个另类。
世家世家,首重家族,在世家看来,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家族。可是独孤损把幼女送入皇宫后,得了个礼部主事,就像是与他们独孤家割离了关系,再也不理会家族存亡,任由独孤家成为边缘家族,甚至连独孤求败这个家主都未能保住幼子,被活活饿死。
或许独孤损也知道独孤求败对他很是腻歪,也知道因何对他不满,若非此次肩负重任,他也不愿与独孤求败打交道。
两人很是不愿相互对视,很默契看向缓缓下坡的三个女人,独孤损开口道:“本官心知家主不满,可家主也知,当今天下动荡,别说普通百姓,纵是皇帝陛下,也只能三五日才可一食肉糜……”
“呵呵……公主这身衣物还算不错。”
“李悍虎把河中、河右都给了他人,家主……”
“呵呵,礼部侍郎大人是想说,为何只是让我独孤家身居同州吧”
独孤求败看向最后一身绿衣的小丫,微笑道:“我独孤家是个什么样子,本官很清楚,就不劳累侍郎大人惦记了。”
说着,独孤求败大步迎向李璇,拱手大笑:“公主殿下可曾看见了行乾哈哈……”
李璇一身鹅黄色短襦长裙,上面没有什么龙凤之类的,只有一些浅绿色的小花点缀,头上发髻也很简单,没有金钗玉簪,更无翡翠蝴蝶步摇,只是与李思钰一般,用一根红色绳子随意扎了个马尾。
红色的丝带夹杂在雪白的发丝中,显得极为显眼,让人忍不住多瞧几眼。
李璇一年来经历了许多,明显成熟了许多,可是面对独孤求败的调侃,还是忍不住有些羞涩。
就在李璇不知该如何说呢,跟在后面的大丫开口了。
“估计还要些时间少爷才能入城,日头虽渐暖,还是有些春寒的,公主……还是回城等少爷吧。”
独孤损有些不喜一身黑衣劲装的大丫,嘴角露出不屑弧度,开口道:“公主身份尊贵,现今陛下又欲赐婚公主,此时前来已经有违祖制,还请公主三思啊!”
大丫看了一眼一身绯色官袍的独孤损,眼睛低了下来,不再多言,跟在身后的小丫却有些恼怒,瞪着抱拳躬身的独孤损,冷哼一声。
“哼!我家之事还轮不到你来置评!”
独孤求败看向横眉冷目的小丫,笑意更浓了,却也不言语。
在李思钰前往河中作战前,李璇厚着脸皮送给了李思钰自
第471章 又一媳妇
李思钰收回目光,很是疑惑不解,之前的确是看到了几个人影站在数里外的高坡上,一转眼竟然没了人影,难道真是自己眼花了使劲甩了甩脑袋,也不理会同样疑惑模样的阿蛮,只是轻轻磕动胯下大马,随同军卒艰难前行。
天气渐暖,道路泥泞难行,谁都不喜欢这种时节行军,可是李思钰已经无法继续待在洛阳无所事事了。
天下久乱,民壮死伤无数,土地荒芜,只留下一地饿殍。小麦的耕种分为春种和秋种,关外寒冷,秋种会冻伤麦苗,所以只能选择春种,而河中、河右以及同、华两州都是秋种的。
春种是无奈之举,是因天气太过严寒,秋种产量要高于春种的,质量也要好些,主要是因为秋种经过一个冬日,经过数月根系的生长,秋种的小麦根系要更加发达,提供的营养会更多,产量也自然要高些。
秋种之时,河中战乱,错过了麦子耕种时节,只能选择春种,或许春种不合适种小麦,只能去种黄豆或高粱之类的。不管种何种庄稼,都需要人手,都需要劳力,数万军卒就是最好的劳力!
数万大军一刻不停,沿着泥泞的道路艰难前行,随着《油菜花》前行,李思钰不时会来一句“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的话语,军卒尽管疲惫,却从未停下过脚步。
“大帅……大帅……”
一直在前阵的牛俊国急匆匆跑了过来,向正高喊“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的李思钰高呼。
李思钰听到牛俊国声音,转头看向声音传来之处,看着他急匆匆模样有些奇怪。
“俊国,出事了”
李思钰话语一出,顿觉不妥,好像自己很喜欢出事一般,还未等他改口,牛俊国勒住战马,抱拳说道:“大帅,潼关百姓前来迎大帅了!”
“嗯”
李思钰抬头看向漆黑的夜晚,看向无数手持着火把的军卒,有些不满道:“这不是胡闹么!”
牛俊国愣了一下,看着打马向前阵奔去的大帅,一时间不明白,不明白大帅为何很不高兴,难道洛阳百姓出城迎接不应该么
杨复恭却微笑不语,抽动了一下鞭子,跟在李思钰后面。
张言摇了摇头,声音不高不低。
“收买人心啊!”
牛俊国更是一愣,转头看向张言,看到张言有些不屑样子,顿时有些恼怒,冷哼一声,也不开口,打马去追李思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