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周百户上前禀道:“是否开进请千户大人明示”。
林宗武立于马背之上,他再次环视四周,之后单手一挥,众人立刻向前而去。
硕大一块空地,由此及彼,足有百里之余。
此处,沙土连连,偶有干草干枝、石块在地,时有坡度,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障碍而已。
若遇敌手,除奋勇杀去,再无其他可避之处。
空地南侧有一排帐篷,帐篷之大犹如一座小山。“小山”下,有几口水井,旁有动土迹象,应是新打的。
看来,此处便是他们驻军之处。
“千户大人,千户大人,前边一排栅栏草棚,里面有马匹、草料”。
一名总旗从北边策马而来,他面露喜色,上前禀道:“千户大人,马棚一侧还有一排草棚,里边关着野山羊、野鸡、野兔,还有野鹿……”。
末了,他笑道:“有好几百只呢,旁边有吃食,但无人喂养,看样子都饿坏了”。
…………
“弟兄们,此次密训,是受朝廷旨意,承蒙圣上厚望,诸位务必珍惜此次机会,每次强训如同实战,再造我英勇千户所之威”。
半个时辰后,所有人马再次整顿完毕,千户宗武上前训话,副千户谭辽立于一旁。
“所用军需,指挥使大人已为我们备好,本千户与你们同住帐篷。除口粮外,每日会放出十只猎物,百米之外开射,打完为止。就算是我们的下酒菜了”。
哈哈哈……
片刻之后,一阵锣鼓响起,笑声不再,一片寂静。
宗武一脸肃威:“此次密训,朝廷以备好战甲、马匹、斩马刀、勾镰枪、连环锁。先以每个百户所为方队,最后千户所协调作战,交叉掩护”。
末了,他补充道:“本千户与副千户谭大人不定时巡视,根据优劣奖惩,敢有懈怠者,严惩不贷”。
这时,副千户谭辽缓缓上前:“破马阵、连环阵法,其要害所在……”。
京城,仲府。
阳光洒下,院中一片祥和,屋内炭火旺旺,炉上水壶嘴边冒着阵阵热气,一副温馨之意。
仲姝早早起床,精心洗漱一番,用过早饭后,便开始整理书册。
自从仲逸到了翰林院后,接触到的书卷就更多了,由此仲姝也就更加忙碌:抄书,摘录,还要列出心得。
对师父凌云子著兵书来说,仲姝所摘录之处,那怕仅是提供一个参考,也足以让她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今日,仲逸不用去
第317章 户部也盯上
仲府,书房。
李序南似乎刻意压制情绪,但相比他以往那般稳重,此刻,还是略显着急。
“你说怪不怪今日户部再次盘点,偏偏少了一千两库银,查了半天,竟是我那日签署的-------那笔银子”。
李序南来回踱步,连茶也顾不得喝一口:“后来竟有人说是我吞了这一千两银子”。
“哦还有这样的事儿我相信李兄的为人,你向来洁身自好,岂会为区区一千两银子而涉险”。
仲逸心中最明白不过,那晚,他将秘密潜入李序南府上栽赃放银子的人抓住,之后便将其囚禁于李府。
他对此人略施小计,无非是家中妻儿老小,是别人要陷害李大人,他不便做这个替死鬼,并保证他一家老小安危。
次日,仲逸将此人交于刑部,特意关照樊文予。
剩下的事就不劳他操心:想必户部的赵郎中与兵部的严磬,立刻会差人将此人赎出。
至于樊文予,当然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此事本不由刑部管,他只是命人随意看管起来,有人来赎,自然要放了。
严磬通过栽赃一事,只是对李序南的一个敲打,意在警告他:以后有些账目,不要查的那么紧,尤其是他们兵部的。
最重要的,是关于军备的开支。
仲逸心中最清楚不过:仅凭此事,是无法将严磬以及他身后的戎一昶问罪,自己当然不能露面,否则会打草惊蛇。
经过如此部署,李序南的麻烦自然被解除,而别人也不会问及,是何人将派往李府栽赃之人,抓到刑部
毕竟,能在京城做官,谁身后没有一点势力
当然,这一切,李序南却毫不知情。
“谁说不是呢莫说一千两,在我李某人看来:读书人的名节,即便万两黄金,又岂能屈从”。
李序南不解道:‘说来也怪,正当我们户部的赵郎中,前来过问此事时,他的一名随从上前向他嘀咕几句,他脸色骤变,而后便匆匆离去’。
“再后来呢怎么样了”。
仲逸如同一个看戏之人,尽管他早已知晓这个结果。
呵呵。
李序南苦笑道:“后来赵郎中说是他的属下搞错了,还狠狠的训斥了库使,并向我道歉,说此事与我无关”。
“这不就结了吗来来来,大冷的天,先喝杯热茶,上好的西湖龙井”。
听李序南说了结果,仲逸如释重负道:“李兄,以后当差,千万要小心才是,京城不比蠡县。你做知县时,县衙你一个人说了算,但京城不同,尤其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
“兄弟所言甚是,那赵郎中临走之时,看我的眼神极为复杂,虽仅是瞬间的对视,但足以令人汗颜,我从未遇到过这种目光”。
李序南端起茶杯,依旧心事重重:“看来,是我挡住了某些人发财之路,成了人家的绊脚石,恐怕就是那个兵部的严磬,他与我们户部的赵郎中定有勾结……”。
看来,这位一向以文采见长的李序南,终于看到症结所在。
仲逸无法说出自己参与此事,否则,轻功便会被人知晓,眼下李序南已无大碍。
至少,短期之内,不会再有人对他动心思了。
这时,仲逸起身而立,他郑重其事道:“李兄,一千两银子的事虽了结,但万不可大意”。
“嗯,请仲兄弟直言”,李序南急忙点头回应。
“严磬是兵部郎中,他与赵郎中联合起来,其意再明白不过:你看朝廷向兵部所拨银两中,是否有出入不管之前,还是最近的,尤其严磬所管辖的范围”。
仲逸继续道:“此外,日后再有其他异常之处,你务必要尽快找樊大哥,我们三人商议之后再做定夺,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李序南连连点头,却不由的沉思起来:“前些日子,朝廷向兵部拨了一批银子,用于扩充军备,涉及的有衣甲、兵器、马匹等,数目不小,不知是否与此事有关”。
“李兄,此事事关重大,你只是户部主事,不可过问太多,只需细心留意即可,万不可操之过急”。
仲逸特意说道:“尤其,不能让外人知晓你我的关系,当然,还有樊大哥”。
李序南微微一愣,而后再次点点头。
当年陆家庄之事牵扯到严磬,仲逸从未与此人正面接触,不便暴露太多。
为进一步打消李序南的疑虑,仲逸只得再次解释道:‘兄弟我奉旨查案,得罪了不少人,为免节外生枝,还是小心些为好’。
“原来是因为这个”,李序南笑道:“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行的正,做的直,有何所惧你说的也有道理,毕竟,京城不比蠡县啊”。
二人就此交谈一番,李序南终于放下心来。毕竟在衙门做事多年,他对这些门门道道也知晓。
只是,经仲逸这么一说,就再无顾虑了。
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大概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吧。
有时,再强硬的人,也需要一个能敞开心扉说话之人。
更何况,像仲逸这种,可以排忧解难的兄弟呢
“李兄,记住兄弟的话:千万不要让外人知晓我们的关系”
第318章 如何感谢我?
静静小院,琴音绕绕,一首旧词,却平添几分新意。
若是夜晚,此处又有多少权贵富贾前来?
不为琴声,不为曲音,只为一睹抚琴人芳容。
当然,其中也不乏真懂音律的,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为凑个热闹而已。
“这位姑娘,劳烦你传个话,就说仲逸来访”。
这日午后,仲逸来到穆一虹的住处。
出狱之后,其他人都见过了,唯独还没有来拜访她。
之所以选这个时间,恰是为了清静:白日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要么忙于差事,要么忙着做买卖------没空。
此时,正是说话的好机会。
丫鬟香儿眨眨眼睛,轻轻一笑道:“仲大人,香儿认得你,你却认不出香儿,还‘这位姑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仅有数面之缘,虽知道眼前这位女子是穆一虹的丫鬟,但仲逸确实一时叫不出名字来。
“香儿姑娘说笑了,仲某前些日子被关入大牢,怕是此刻,脑子还未缓过神来吧”。
仲逸笑道:‘你家小姐可在是否方便见个面’。
“真不愧是翰林院的大人,随便一个借口信手拈来”,香儿故作嗔道:“仲大人大驾光临,我们家小姐岂有不见的道理”。
“香儿,不许胡闹”。
二人言语间,却见穆一虹从楼上走了下来:“还不为仲大人奉茶”。
“是,奉茶,奉最好的茶”,香儿偷偷一笑,缓缓退了出去。
自从穆一虹来京城后,虽二人见面少,但也算偶尔能见面,渐渐的也就熟了起来。
“仲大人,怎么今日有空想起屈尊寒舍了”。
穆一虹从香儿手中接过茶碗,亲自端到仲逸面前:“听说,你出狱后,擢升为翰林院侍读,正六品,虹儿在这里恭喜仲大人了”。
这个穆一虹,果真消息灵通,能量不小。
伸手接住茶碗,二人手指却不经意碰到一起,穆一虹急忙缩了回去,仲逸快速托住碗底。
一杯热茶,差点撒到地上。
咳咳,丫鬟香儿接连咳嗽两声:“小姐,我去备些干果、点心来,先告退了”。
呵呵,好机灵的丫鬟。
仲逸将茶碗放到桌上,缓缓上前道:“出狱后才得知,唐馨儿之所以涉险自证清白,皆是因念及你的交情,仲某才能顺利出狱,在此谢过了”。
穆一虹微微一动,并未言语,片刻之后,竟轻轻一叹。
“我与馨儿是有些交情,不过也是她明事理,知道诬陷大人对她自己也没好处,我只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已,仲大人不必言谢”。
末了,她转而笑道:‘以仲大人的人脉,就是没有我这个弱女子相助,也会安然从牢中出来’。
这话说的,有这样的‘弱女子’吗
这么一说,仲逸倒想起一件事来:“对了,那个叫馨儿的姑娘,听说她离开京城了,她家不就是京城的吗”。
“呵呵,她说是京城的,就是京城的看来你这个翰林院的侍读,也挺好骗的嘛”。
穆一虹这才说出了实情:‘她祖籍是浙江杭州府的,也正是因为此,来京后,我们的关系才亲密起来。不过当初离京时,还多亏刑部樊大人帮忙周旋’。
哦,原来如此。
穆一虹虽与爹娘分离,但从小在杭州长大,馨儿也是杭州府,二人关系亲密,也就不足为怪了。
倒是樊文予,见面只顾着喝酒,连这事儿都忘提了。
“好好好,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宛平县衙的事,馨儿也是无辜的,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盏茶的功夫,不知说什么才好,仲逸起身而立:“既是这样,那仲某便先告辞”。
“这就走了仲大人未免太没诚意了吧”。
穆一虹一脸不悦:“此处,就这么不受仲大人待见”。
只顾着告辞,差点忘了正事,怪不得人家生气。
仲逸急忙收住脚步,上前道:‘穆姑娘,当初,仲某答应替你打听家中二老的消息,可如今依旧没有结果,惭愧。仲某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但凡有结果,定来告知’。
话已出口,仲逸立刻后悔不已:茫茫人海,又时隔多年,找两个人谈何容易,穆一虹自然知道此事不易。
同时,她当然不会相信仲逸会怠慢此事,否则,当初她就不会相托了。
&
第319章 逼上绝路(上)
这日午后,仲逸正在翰林院,却听门外一阵说话声,喊声之大,颇有几分吵架的味道。
“默大哥,外边怎么回事为何如此喧哗”。
片刻之后,陈默匆匆走了进来:“我刚过去看了,像是三法司的人,与咱们掌院学士在-----说话”。
‘说话’,仲逸不解道:‘咱们翰林院,何时如此大声说过话’。
“我再去看看,打听打听”。
说完,程默又匆匆跑了出去。
仲逸刚找到一本关于三国的书籍,看的正入神,不想被扰乱,心中一阵不悦。
袁若筠说的没错,今日翰林院也接到朝廷旨意:春节前夕,朝廷要举办一次盛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