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咕咚,咕咚’,两小口下去,老头简直要哭了。

    “好久,没有喝到这么好的酒水了,痛快、太痛快了”。

    这么好的东西,不说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它

    “所谓有惊无险、有难无劫,老夫是从两个角度来推演的”。

    此刻,老头双腿盘坐在地,与仲逸相对而视,一小壶老酒,如同一剂良药,顿时让他增添活力不少。

    “自从你被关入大牢,特殊的待遇便接憧而来:先是那个牢头,之前就派人打扫过这间牢房,此处,既安全、又清静”。

    老头自嘲起来:“他们之所以将我关门到这里,就是嫌我整天叨叨个没完,而安排你到这边来,则是为说话方便,或是于那些探视你的人方便”。

    不用说:樊文予的特意关照,以及袁大头的好酒好菜,甚至包括锦衣卫千户石成来这里,老头估计都能猜出一二。

    或者是看出一二。

    “他们之所以如此做,说明他们早已打听过:你犯得事儿-------不大”。

    老头继续道:“现在这些狱卒们都嚷嚷开了,你此次查的是朝廷与鞑靼开战一事的始末。牵扯到某人,但凡战事,无论捷报还是掠夺财物,这些人证多了去了,那些百姓,或者将士,都可作证”。

    这个袁大头,当初让他将此事在牢中散布开来,现在看来这小子简直是不遗余力:连倪庚辉这样的老头都知道了,恐怕是在放风的时候,听那个狱卒说的吧

    “那依老伯之见,朝廷已完全知晓仇鸾的罪行”。

    此刻,仲逸不由得对老头产生几分敬意:“老伯果真是大理寺的高人,晚辈钦佩不已”。

    “若你办差没有重大过失,朝廷自会有公断,仅凭那抚琴小女子,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老头这架势,简直都有师父的几分感觉了。

    “那照这么说,我仲某人还能官复原职”。

    仲逸自叹道:“不太可能,恐怕,要摘到这身官服乌纱了




第295章 无风大师(上)
    北疆,无名山。

    从京城出来后,宗武等一路向北,直奔而上。

    按朝廷的旨意:他此次北行目的是摸清鞑靼军的作战底细:包括兵力部署、训练部署,甚至于内部变故等。

    与宗武同行的总共十人,他留下两名随从去找无风大师,其他人分头去往各地打探实情。

    他们约定:三日后在无名山会和。

    仅有的两名随从中,皆是上次北征时参与过那支三百人‘奇兵’的敢死之士,其中有一名周姓百户,更是一直追随宗武左右。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京后,他也从之前的总旗,升为如今的百户。

    当初,他们几人被猎户救下后,送到无名山,由无风大师医治,故此,这次来无名山拜访,也算是前来答谢救命之恩。

    对此,宗武特意备好一百两现银。此处不比京城,银票多有不便,甚至太大的银子都找不开,人们往往以物换物:你家的羊皮换我家的粮食,我家的鹿肉换你家的鸡蛋,或者干脆换些衣物,等等。

    当然,宗武之所以如此着急来见无风大师,除了要说声感激之类的话外,最主要的还是想当面领教一番:他那瞬间快速移位的轻功。

    当然,老者深厚的内力亦令人钦佩不已,当时在凌云山时,卫叔叔所曾说过:“瞬间移位,除轻功了得外,更要有深厚的内力支撑”。

    上次因为负重伤,虽外伤愈合,但内伤并未痊愈,宗武在与无风‘比武较量’时,败了下风,差点被这老头一掌击中。

    好在,他手下留情。

    比试嘛,点到为止,换到两军阵前,恐怕早有一人横躺在地上了。

    在凌云山长大,宗武深知一个道理,像这种一等一的高手,必定是来自某个门派,或至少得到某位高人的指点。

    而那位高人,亦或是来自某个门派。

    师父凌云子早有训示:不得向外人提起凌云山之事,他们既非某个门派,更不是为夺得江湖一席之地,而追名逐利。

    宗武也曾想过:若师父再广收门徒,凌云山定会开枝散叶、发扬光大。那或许他们就是一个门派,师父就是一代宗师。

    这一点,他也曾与师弟仲逸商议过,连同师妹仲姝在内,他们三人对此看法一致。

    当然,这也仅仅是看法。

    在宗武看来:凌云山的力量越大,他在军中力量就越大,可以想象,在他的千户所中,若有师妹与师弟这样的属下,那该是怎样的杀伤力

    而在仲逸与仲姝看来:凌云山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所在,无论文韬武略,皆是一种深厚的底蕴。自己的才学不仅仅为维护自身,更多的是: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显然,这两者之间意思不尽相同:至少,在仲逸看来,即便是再次拜到师父门下的弟子,也并非专修武学,谋略与文采,也未尝不可。

    对他来说:这出神入化的轻功,已是意外中的意外了。

    关于此事,还有许多斟酌之处,况且,凌云子也未明确表态。

    宗武与仲逸上次在京城说起此事时,并未深入交流,现在看来,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无名山,一如往日般寂静,只是相比上次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如今深秋季节,却多了几分生机。

    无名山,山下一条无名河,这一切只因山上位神秘的-------无风大师。

    没有知道他来自哪里,甚至于无人记得,他何时来到这座山上

    当初无风带着数名年轻人来到此地,他们伐木作屋、平地圈院,几番收拾,虽简陋了些,但总算是住了下来。

    无风将后山平整出来,种些果蔬粗粮之类,外加打猎养禽之类,也够他们几人吃喝。他医术了得,众徒弟中,除打猎外,还有专门去各处采集药材的。

    北方之地,人少地广,光照充足,此处又与鞑靼毗邻,除卫所驻扎的军士外,住的人就更少了。

    不过,这倒是个采药的好地方:地形与光照的光照的缘故,广袤之地,住的人少,采药的人就更少。

    如此一来,不少稀有的好药材,也就被无风收入家中。

    无名山一带所住的大多是猎户,或以倒腾马匹、兽皮之类,不过外人大多并不知晓有个无名山的存在:随处可见成片山野,谁又会在意,一个被茂密山林掩



第296章 无风大师(中)
    “千户大人说笑了,老头我这两下子,那是‘英勇千户’的对手”。

    一番客套后,宗武等被请到木屋之中,无风大师一听说要与他‘切磋切磋’,立刻摇头谢绝:“千户大人能在百忙之中看望老朽,已万分感谢,可不敢再说别的”。

    英勇千户

    这不是圣上在旨意里说过的吗

    “前辈过谦了,你的身手,我可是领教过的”。

    宗武上前道:“在这深山密林中隐居,前辈却能对外边发生的事如此了解,足以说明壮志未酬、宝刀未老啊”。

    这话说的。

    “千户大人言重了,老朽别的本事没有,这行医看病确有些年头了,自认为还是略懂一二。附近的猎户经常来拿点药材什么的,我也是从他们那里打听到的”。

    无风指着一旁正在熬药的徒儿说道:“看看,这砂锅里的药材就是给南村的牛二和田娃的。这些村民的家人中,有在当地卫所做兵丁的,这军中之事,也不难打听”。

    “林千户上次走后,我们这里的卫所都就传开了,后来圣上的旨意,也传到我们这里,真是鼓舞人心、士气大振啊”。

    正在熬药的年轻人不由的插话道:“林千户你不知道,当初那支三百人的‘奇兵’,在我们这一带久久流传。大伙都说:朝廷多几个像林千户这样的忠勇之士,何愁鞑靼不灭”。

    “千户大人,没想到你的名气这么大干脆,我们留在这里算了”。

    宗武身边的周姓百户也不由的打趣道:“不知,鞑靼那边是怎么说的”。

    宗武狠狠瞪了周百户一眼,他这才微微的向后退去。

    说来说去,这老头就是不接招,宗武也只得暂时避开这个话题,几人再随意客套几句,眼看这晚饭的点就要到了。

    还是等吃完饭,再说吧。

    宗武并未提及他此次北行的目的,只是说小住两日,之后要到当地卫所,有些公务要办。

    这话倒不假,当地的驻军最了解这一带的军情,明面上还是要见一下的。

    宗武已将其余随从派往各地,约定三日后在这里会和,为的就是在去卫所之前,尽快了解实情。

    同时,也为自己见无风大师,腾出空来。

    烧肉,凉拌菜,馒头,再炖上一只野鸡,连汤都解决了。

    当然,一群大老爷们,又有千户百户来访,怎么也要拿出一坛酒来,以示隆重。

    这晚饭,确实别致。

    僻静山野中,漫漫长夜,打发时间的法子,无非就是喝喝山茶、说说话而已。

    月光下,院子中一片祥和,虽是深秋之际,但北方山野中已有阵阵寒意。

    屋内灯光比往常亮了许多,宗武的随从与无风的徒弟随意唠嗑。

    大家无非相互询问而已,周百户向他们说起军中战事,尤其是上次与鞑靼交战,以及前些日子才在京城与鞑靼交战一事。

    而那些小伙计说的无非就是采药、熬药的事儿。

    酒足饭饱,宗武无心闲聊,他来到院中,望着满天繁星而发呆。

    “得要想个法子,不信这老头不出手”。

    想起上次与吴老头对决之时,仲逸先一展剑术,最后才逼得他出手,只是自己当时伤势未痊愈,才不能使出全身的力气来。

    “好月色……”。

    宗武向屋里的周百户大喊一声:“快,将我的剑取来”。

    “得嘞”,屋内一声回应,周百户立刻向外走去。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跟了上去。

    这下,有热闹看了。

    当然,只有无风老头,依旧坐在那张硕大的木椅之上,似乎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

    凌云山所学所得,从军后数次与鞑靼、倭寇激战,无论枪法、剑术、骑术、射术,宗武的境界,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与仲逸想比,他更偏向于‘武’。

    “若能学会无风的瞬间移位之法,在两军对阵之时,战斗力可提高不少,甚至可以说所向无敌”。

    宗武早就打定主意:即便老头不将此法授于我,也要让他指点一二,那怕剩下的,我自己琢磨呢。

    月光中,风又来,偏偏黄叶起,不见叶落声,尘土飞扬、剑声乍起。

    院中,一道身影若隐若现,随风而动,此刻虽不如白日里那般光亮,却依旧可见:那道美轮美奂的弧线。

    “好剑法,林千户果真剑术了得”。

    人群中,不少人开始欢呼起来。

    与上次他不同的是,无



第297章 无风大师(下)
    “怎么样千户大人,对这个是否有兴趣”。

    闲来无事,无风老头叫人摆好棋盘,向宗武问道:“漫漫长夜,闲来无事,对弈几局如何”。

    牛二与田娃走后,宗武想要切磋一番的提议,今晚恐怕是不行了。

    时间还早,总要找点事儿做吧。

    “对弈可以,但要下点赌注才行”。

    宗武似乎对这个很感兴趣。

    “说说看,赌注是什么先声明啊,老朽几乎是身无分文,赢得起,输不起啊”。

    无风笑道:‘玩玩而已,莫要当真’。

    “三局对弈,若我赢了,咱们比试一番如何”。

    宗武的心思还在比武之上,连对弈都不放过:‘就这么说定了,如何’。

    “若是老朽赢了,以后可不能再提此事,可好”。

    “愿赌服输,来吧”。

    在凌云山时,宗武就曾学过对弈,若论起棋艺来,当属师父凌云子了。

    不过,他与师妹、师弟也经常对弈,在这一点上,宗武还是自信的。

    所谓观棋不语真君子,同样闲来无事的周百户等,也与无风那些年轻的徒儿也围了上来,这其中有一些人还算略懂棋艺。

    而剩下的,则只是懂些皮毛而已。

    宗武双眼紧紧盯着棋盘,生怕走错一子,只是毕竟有多年积累,斟酌一番后,也不犹豫。

    落子不悔,这是规矩嘛。

    无风老头则更显得沉稳些,在没有落子之前,他并不着急,一手托着那只小小的紫砂壶,不时的抿上一小口,脸上皆是一副陶醉的样子。

    如同狩猎之人,以静制动,看好一个位置,果断下手。

    如此一番,来来回回,阵势渐渐明朗起来。

    “林千户不但胆略过人、忠勇有嘉,这棋艺也是非常了得”。

    良久之后,无风大师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小砂壶,微微叹口气道:“和了,和了”。
1...100101102103104...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