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1980开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一根黄山
颁奖典礼现场的气氛逐渐的开始凝重起来,谁都知道这是最后一个奖项了,也知道这将会是这届金鸡奖所颁发出来的最重要的奖项。
现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六部获得提名的影片上面!
由燕京电影学院实验制片厂出品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粤江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乡音》,《廖夷白》,沪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咱们的牛百岁》,春城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十六号病房》,以及建军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道是无情胜有情》。
这一次可以说是粤江电影制片厂与燕京电影学院实验制片厂的胜利,粤江电影制片厂有两部电影进入最佳故事片的角逐,而燕京电影学院实验制片厂则是自成立以来,第一部入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角逐。
而这六部候选名单中,最热门的则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乡音》,《廖夷白》三部电影。
吴见夜与汤肖丹,两人也是相视一笑,什么也没说。
更多的眼光集中在吴见夜的身上,毕竟《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这次属于出口转内销,所以拿下最佳故事片奖项的可能最大。
看到颁奖嘉宾也可以感受到这个奖项的重要性,正是这届金鸡奖的主任委员,袁文树,张俊祥。
“此次入围的六部电影,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批判了封建主义大家族的残忍.......
《乡音》讲述了船夫余木生与患绝症的妻子陶春之间的情感故事.......
《廖夷白》向我们展示了我国革命前辈的的高尚情操以及在危难之际的.......
《咱们的牛百岁》讲述了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中,我党人员牛百岁带领懒汉组社员共同奋斗、脱贫致富.......
《十六号病房》在某结核病医院的十六号病房里,身患绝症的乡村教师刘春桦用积极乐观的精神感染了几位病友,让大家重新看到生命的希望.......
《道是无情胜有情》讲述我军基层干部在承受着巨大家庭困难的情况下,到落后的三任任连长,从军事训练入手改变部队面貌的故事.......
两位在台上,将六部电影依次点评了一番。
六部电影的创作人员都表现的雍容大度,但是心中要说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比如在《乡音》中饰演女主的后世李晓璐的母亲张韦欣面上带着笑容,桌子底下,双手正在紧张的搓着。
六部电影点评结束以后,袁文树与张俊祥才共同宣布。
“此次获得第四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恭喜《大红灯笼高高挂》。”
整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剧组瞬间激动了,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相互拥抱,互相鼓励。
最佳故事片这个奖,是属于所有人的,每个人都是这部影片的一份子,所有人都可以分享这个荣耀。
“恭喜,小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他对得起这个荣耀!”
《廖夷白》虽然在竞争中输给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是汤肖丹依然向吴见夜送出了自己的祝福,这是一名优秀的电影从业者的骄傲。
“谢谢,谢谢汤老!”吴见夜也是真心感谢道。
随后吴见夜上台,由名誉主任委员夏言亲自为吴见夜颁发最佳故事片的奖杯。
“不错,以后继续努力!”夏言温言鼓励道。
“谢谢夏老师!”
夏言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将这个舞台交给了吴见夜。
吴见夜拎了拎手里的奖杯,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将,吴见夜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大满贯。
这在华夏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有一个导演,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就获得了所参加所有电影节的最佳影片的奖项。
自此吴见夜终于可以与国内一流的导演平起平坐了。
“谢谢,谢谢,此时除了谢谢,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心情,谢谢所有帮助和支持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的人,谢谢所有走进电影院去看了这部电影的观众.......”
一番感谢后,吴见夜向所有人鞠躬示意,然后走下了主席台。
随着最后一位领导的上台发言。
第四届金鸡奖与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于结束了。
不过对于吴见夜等获奖嘉宾而言,这次的行程还远远的没有结束,《大众电影》将会对此次获奖的人员进行拍照留念。
这个时候没有影像保留,只有照片了。
同时《大众电影》的编辑也找到了吴见夜,希望可以对吴见夜再做一次专访,对此吴见夜也没有拒绝。
“老吴,这是我妹妹方慧!”
这个时候方淑拉着一个与她相貌有七八分相似的女孩子走了过来,向吴见夜介绍道。
“吴导,你好,我非常喜欢看你的电影!”方慧热情大方的说道。
方慧在《十六号病房》这部电影中饰演的是桑青青。
“你好,你在《十六号病房》里的表演我也看了,非常不错!”吴见夜同样笑道。
“嘿嘿,哪有机会吴导可要找我拍戏啊!”方慧与方淑差不多,都是大大咧咧的性格,不过看样子比方淑更加的开朗。
“有机会的!”吴见夜不置可否的说道。
然后陈沛斯与朱世茂也走了过来,这次朱世茂是作为《道是无情胜有情》的主演前来参加这届颁奖典礼的。
其实在后世很多人都误以为,朱世茂与陈沛斯就是一个小品演员,却不知道他们在成为小品演员之前,早就是全国知名的电影演员了。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电影后世看的人非常少,所以对他们的了解也就不够多了。
“老吴,你们什么时候回燕京”陈沛斯好奇的问道。
“估计后天吧,怎么样,在泉城待两天,咱们也享受一下泉城的美食,昨天我们去了东郊饭店,哪里的做的菜绝对是这个!”说完吴见夜竖起了大拇指。
陈沛斯早就了解吴见夜饕餮的性子,他推荐的美食,绝对错不了,笑道:“好啊,那就后天一起回去!”
颁奖典礼就是整个华夏电影人的聚会,现在颁奖典礼结束了,虽然不可能向后世那样,举办一个大派对,但是相熟的,或不熟的,都会趁着这个机会多认识一些朋友。
而吴见夜此时也有资格走入夏言等人的圈子了,当然了,地位还是小弟级别的了,别说吴见夜了,就是谢缙在这里也是小弟.......
相对于其他的导演,谢缙作为沪海电影制片厂的定海神铁,对吴见夜的了解自然也更多了,尤其是去年蒋毅的事情以及龚膤前往香江的事情,都被沪海电影制片厂那边传疯了,各种小道消息不断。
而吴见夜也出现在了这些小道消息中。
尤其是龚膤,龚樱两姐妹前往香江发展的事情,倒是蒋毅的事情,没有太多人传吴见夜是幕后黑手,毕竟蒋毅的级别太高,在他们看来不可能,至于蒋毅出事,不过是与吴见夜之间矛盾的凑巧罢了。
“小吴啊,你现在可是我们沪海电影制片厂的罪人啊!”谢缙看到吴见夜后,立即开起
第二百九十二章 暴发户王硕(4100+章节,求订阅~)
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吴见夜都十分小心的避免与谢缙的再次相遇,而也有很多与吴见夜熟悉的朋友,在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也是纷纷打趣吴见夜。
直到后来姜芠主演了谢缙导演的《芙蓉镇》后,姜芠也加入了吴见夜的行列.......
到了晚上,吴见夜与整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剧组以及陈沛斯,朱世茂,方慧等外部人员共同聚餐了一下。
到了第二天,大家就各分东西了,不过不少的人也在或多或少的打听着吴见夜新电影的事情,都想继续的参一杯羹。
吴见夜回到燕京,便去中影打听关于《末代皇帝》的事情了。
在中影吴见夜又带去堂庭文化的100万美元的投资,整个事件讨论了大概半个月,终于有了结论,其实最主要的是关于哪家制片厂参与进来的问题,这部投资超过2500万美元的电影,成为了国内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影,任何一家电影制片厂都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每家电影制片厂的负责人,几乎都围在中影,每天为了这件事情打口水架,最终领导终于怒了,一个个看似都很想要拿到这部电影的合作制片的权利,但是又都不想往外面拿钱,既然没有办法做到雨露均沾,那就谁也别惦记了。
中影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加入了这部电影的合作制片的行列。
自此华夏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影《末代皇帝》正式在国内立项。
由美利坚魅影娱乐,华夏电影公司,堂庭文化共同出品,其中魅影娱乐与堂庭文化合资2600万美元,而华夏电影负责国内的一应拍摄情况等等。
.......
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立即筹备幕后工作组,开始拍摄了,由于这部电影的特殊性,哪怕是前期工作,都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工作,单单一个说服紫禁城那边的允许剧组进入太和殿拍摄,都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情。
仅这一项工作,估计就得几个月的时间,哪怕有夏老的帮助。
再加上整个制作团队的筹建,以及演出人员的选拔,对历史的考究,前期的培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至少要还得大半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正式开拍,至少要等到明年的年底或者是后年的年初了.......
与文物局的谈判这种事情虽然偶尔也需要吴见夜的出现,表达他们拍摄时绝对不会破坏太和殿的任何建筑以外,再就是对文物局一些补贴需要吴见夜出面以外,其他的事情基本用不上吴见夜,即便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同时魅影娱乐那边为了显示正式,也派来了一位负责人,美其名曰为这部电影的监制,本来这位是抱着来做太上皇享福的,所以来到燕京后,鼻孔都快捅天上去了。
看到吴见夜后的第一句话就是。
“不要以为你拿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就以为自己是多大牌的导演了,在我们好莱坞,向来都是监制体系,所以如果你表现不好的话,我会立即向公司建议换掉你这个导演的!”
吴见夜瞥了一眼这个二货监制,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气的那个监制直接跳脚喊道一定要换了吴见夜这个导演。
结果这句话,立即传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导演耳中,他们立即找到了这位监制,表达了自己的善意。
双方正喝的开心的时候,吴见夜的电话打到了美利坚,对着电话那端的琳达就是一顿臭骂,搞得琳达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后便明白了,原来是自己派去的监制,得罪了吴见夜这个真正的太上皇。
到了第二天,那些别有用心的导演,想要再去找这位监制,继续公关的时候,却发现这位监制已经回美利坚了,而中影那边也传来消息,因为工作关系,魅影娱乐将会重新派一位监制过来.......
而后,吴见夜迎来比较清闲的日子,偶尔去学校上上课,要不就是去堂庭文化坐一坐,这里已经开始招人了,虽然有一些行政人员坐班,但是业务却没什么.......
不过很快郑小龙就把王硕与梁佐两人请来了堂庭文化。
在吴见夜的办公室内,王硕惫懒的坐在沙发上显得毫无形象,而梁佐则是正襟危坐显得十分正式,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跟王硕已经熟悉,吴见夜也没去管他,而是先同梁佐聊起了天。
两人第一次见面开始难免有些客气,不过随着聊天的深入,也渐渐的熟悉起来,吴见夜没想到梁佐竟然还看过《活着》这本,只不过他对这本的内容就有些复杂了。
“梁佐,这次把你找来,相信小龙也跟你说过了,我们这边呢,你也看到了,是初创,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我在报纸上看过你的文章,我想让你写一个关于咱们四九城普通一家人的生活,有刻板教条的老爷子,有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大,有不务正业的弟弟,也有正在上学的妹妹.......”
如果问九十年代初国内最出名的情景喜剧是哪一部的话,那么《我爱我家》这部电视剧肯定名列前茅,而这部电视剧的创作者就是吴见夜眼前的梁佐。
另外一部《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之一,正京瘫似的靠在沙发上装死人呢.......
这部电视剧虽然在另一个时空拍摄于九十年代初,但是不代表现在就不能写,只不过是把当时九十年代的社会事情放在了八十年代而已。
而且吴见夜还有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就是把这个电视剧做成一个系列,而不只是单单的一两部就完事了。
美利坚有超过十季的《生活大爆炸》,《老友记》等一系列长盛不衰的情景喜剧,华夏为什么不可以呢。
而《我爱我家》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一家人笑看八十年代末与九十年代初的故事,就是一个十足的看点。
“吴哥,电视剧的剧本我可是从来没有写过啊”梁佐有些担心的说道。
梁佐是57年生人,而吴见夜则是56年生人,现在梁佐已经称呼吴见夜为吴哥了。
“那有什么关系,谁都有第一次,我当时写《孔雀公主》的时候,不也是第一次写电影剧本吗,后来不也顺利的拍成电影了吗”吴见夜劝说道。
郑小龙在旁笑道:“就是,左儿,写剧本这种事情,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梁佐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谦虚的说道:“可不能这么说,这事我还真没干过,就是担心浪费了吴哥的一片好心。”
吴见夜笑道:“没什么浪费不浪费的,你的能力我是相信的,左儿,你也知道咱们国内现在在情景喜剧这块还是一片空地,写好了绝对能够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
梁佐想了一下,感觉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笑道:“那好吧,我试试,如果不行的话,到时候你可不能怨我啊!”
“有你这句话就行了!”吴见夜笑道。
敲定了梁佐以后,吴见夜又看向都快睡着的王硕,无奈的说道:“感情你把我这儿当宿舍了啊!”
跟王硕这种人,你就不能假外道,这样的人就是他只要把你当做朋友,大家就是诚心相交,没有那么多的歪门邪道,他要是不把你当朋友,你就是把他捧天上去,他也不搭理你。
“就你这,还宿舍呢,这沙发也不知道你怎么想到,就算不弄个真皮的,也别弄个楠木的啊,膈死我了。”王硕吐槽道。
“怎么样,你的写得怎么样了”吴见夜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