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第六卷 第五十八章 大辽河堡
    皇太极能想的到营帐的重要性,袁崇焕自然也想的到,这会儿的辽东晚上是真的冷,如果没有营帐挡住那刺骨的寒风,没几个人能扛的住。

    原本皇太极压根就没想过大营会守不住的问题,这会儿,在野外,后金铁骑就是无敌的存在,再加上十五万协从军,就算是辽东军全来了他也不会放在眼里。

    这并不是他轻敌,在野外,辽东军真干不过后金铁骑,从入侵辽东至今,后金铁骑都跟辽东军打了二十多年了,辽东军还从未偷袭过后金铁骑的大营,就因为他们知道干不过,不敢来。

    这也不是他大意,他也知道有的火炮射程能达到四五里,问题那都是千斤以上的火炮,而且,辽东军这一路从三台子河奔赴辽河,都在他们的严密监视之下,他们携带的辎重里面压根就没有火炮,这点从头两天填壕沟的战斗中也得到了证明,明军要是有火炮,蒙元步卒上去填壕沟的时候他们就开炮了,那会一直拿弓箭还击啊。

    他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张斌会派人送火炮过来,而且来的这么快,来的这么多。

    他要知道张斌会送这么多火炮过来,压根就不会在那么近的距离扎营。

    可惜,这会儿说什么都迟了,甚至,他派蒙元骑兵回去收拾营帐都来不及了。

    多尔衮他们兄弟刚刚点齐亲兵来到蒙元铁骑扎堆的地方,还没将蒙元铁骑集结起来,北边的便亮起冲天的火光,那位置,正好是他们扎营的地方。

    皇太极见状脸色大变,他呆呆的看了看远处的火光,随即对身边的亲卫下令道:“快,带一队人过去看看。”

    他这只是心存侥幸而已,这么大的火光,不用想,肯定是他们扎下的大营着火了。

    果然,不到一刻钟,他派出去的亲卫便跑回来惊慌的道:“大汗,不好了,我们的营帐全着火了。”

    皇太极闻言,冷冷的问道:“蒙八旗和汉八旗的大营呢”

    那亲卫失声道:“也着火了,全都烧起来了,所有营帐全烧起来了。”

    皇太极闻言,眼角抽搐了一下,随即断然下令道:“传令,蒙八旗、汉八旗还有后金八旗,即刻撤退,连夜赶回海州。”

    这可以说是后金崛起以来打的最窝囊的一仗,甚至还没跟明军正式开战就损失了数千八旗精锐,皇太极气的几欲喷血,他狠狠的看了一眼北面的火光,随即调转马头,带着后金联军往南奔去。

    这个帐他迟早要找袁崇焕算,不过现在他必须马上率军赶回海州,袁崇焕这把火几乎把后金联军所有辎重都给烧了,不光是晚上没有帐篷没法宿营,还有锅碗瓢盆什么的,全丢了,他们甚至连饭都没法做,粮食这些人撤退的时候倒是知道抢出来一部分,问题他们不能吃生的啊!

    皇太极这会儿是气的快吐血了,袁崇焕却是乐开了花,看到熊熊燃烧的后金联军大营,他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哈,这下皇太极唯有退回海州了,不然他这二十万大军不冻废了也得饿废了。马上传令祖大寿,派出侦骑跟在建奴后面,看他们是在哪里渡河的。”

    他身后一个亲卫应命而去,戚元弼有些好奇的问道:“袁大人,您的意思,我们追上去半渡而击”

    袁崇焕摇头道:“不不不,他们渡河的时候肯定会做好安排,如果不能一举击溃留下来的人马,他们渡过河的队伍再回头一击,我们必定大败。我是想在他们渡河的地方修一座堡垒,反正这辽河沿岸我们最少也要修五座堡垒,不如修一座修那里,架上二十门火炮,只要他们敢再从那里渡河,我们绝对能轰的他们找不着北。”

    戚元弼闻言,恍然道:“有道理,只要火炮架起来,他们就别想从那里渡河了。”

    当天晚上,侦骑便回报,建奴渡河地点就在离西宁堡大约五十里左右的一个河湾里,而且,看他们那架势是准备连夜渡河。

    袁崇焕闻讯,心中已有定计,第二天一早,他得到建奴已经全部过河撤往海州以后便请戚元弼率戚家军将士将六十门火炮装上车轮舸,顺流而下,送到建奴渡河的地点,想办法抬上岸,同时又令祖大寿率五万关宁铁骑从陆路跑过去,即刻在河边搭建零时炮台,同时选好地点准备筑城。

    关宁铁骑出发以后,他又召集何可纲、祖大乐、曹恭诚等将领细细交待了一番,随即便带着三万步卒和一应粮草辎重赶往后金联军渡河之地。

    一路并没有什么意外,不出两个时辰,他便率军赶到了侦骑所说的河湾处。

    此时,关宁铁骑正在修筑零时炮台,祖大寿则早已找到了和适合筑城之地,戚元弼也已将火炮送到。

    袁崇焕看着辽河两岸后金军仓促撤离时留下的满地狼藉,不由豪情大发,对着祖大寿、戚元弼等一众将领慷慨激昂道:“此处扼守辽河要道,就如同关宁锦防线之大凌河堡一般重要,以后这里就叫大辽河堡吧。”

    大辽河堡,寓意深刻,袁崇焕这是想打造一条如同关宁锦防线一般的牢固防线,让后金望而却步,众将闻言,纷纷大声叫好,一时间辽东军士气高涨,就地开始修筑堡垒。

    此地也可以算的上是收复辽东的桥头堡,因为越过此地便是一望无际的辽东平原,如若能扼守住此处,辽东军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尽在掌控,而后金就难受了,这处绝佳的渡河地点被占,他们想从辽河下游渡河变的困难无比,而且还要随时防备辽东军从此地渡河,深入辽东平原内部。

    这么一个战略要地,袁崇焕自然异常看重,他决定在此修筑一个能容纳十万人的大堡垒,并在堡垒中架设五十门火炮,对河道这边二十门,其他三面各十门,让这里变成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垒。

    这一天,辽东军爆发出空前的热情,到下午,不但临时炮台已经搭建好,六十门火炮已经全部就位,甚至,连大辽河堡南面城墙的地基都被他们给挖出来了。

    到了傍晚时分,他们又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惊喜,戚家军统领戚元功竟然亲率一百艘车轮舸送来了粮食五万石,一时之间,整个辽东军营地一片欢腾。

    戚元功其实是受了张斌的委托前来与袁崇焕商议,怎么助他打赢这一仗的,现在虽然看上去辽东军形势一片大好,其实,后金联军只是暂退而已,皇太极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辽河沿岸修筑堡垒。

    西宁堡一战,后金联军看似损失惨重,其实总共也才阵亡数千人,皇太极手里还是有二十万大军,辽东军这十万人马在他面前还是不够看。

    袁崇焕率众将热情的招待戚元功共进晚餐之后,便挥退左右,与戚元功商议起来。

    戚元功见众将一一退出帅帐,这才拱手道:“袁大人,我们总督大人这次派末将率军过来,主要是怕袁大人孤军深入,被建奴围攻,遭遇大败,从今日之战况来看,袁大人应该是站稳脚跟了,不知袁大人还需要



第六卷 第五十九章 宁远祖家
    袁崇焕倒不是活腻了,只是在战场上待久了的人对生死都会越看越淡,从天启二年到崇祯六年他在辽东呆了足足十年,期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大战,看着成千上万的人在自己面前死去,死对他来说,真的已经不算什么了。

    这个话题好像有点沉重,戚元功对朝堂上血雨腥风的斗争也不熟悉,他干脆引开话题道:“袁大人,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的平民您准备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土地肥沃,水量充沛,在旱灾比较严重的小冰河时期,这里已经算的上是辽东少有的绿洲了,所以,虽然这里地处前线,后金也没让地荒着,据以前的探报,在这里耕作的汉民足有十多万,就是不知道他这一冲过来,皇太极有没有下令将这里的汉民掳走,毕竟他可是在三台子河以西耽误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袁崇焕思付了一阵,这才沉吟道:“这样吧,明天看看情况,如果建奴明天不发动进攻,估计几天之内他们怕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渡河来战了,趁这几天时间我派关宁铁骑去收拢这一块的平民,到时候,他们想留在这里就留在这里,如果不想留在这里就麻烦你送到东番去,你看怎么样”

    东番迁移的平民越多,他们就越强大,这点戚元功是十分清楚的,有平民迁入他自然是求之不得,他连连点头道:“好,反正我们也要来回运材料,回去的船等于是空着的,正好拉平民去东番。”

    皇太极会不会来进攻刚开始挖地基的大辽河堡呢

    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为他没有料到袁崇焕如此大胆,竟然敢撵着他的屁股跑,他刚一过河,人家就把渡河的地方给占了!

    他认为袁崇焕应该会趁这段难得的时间将西宁堡修好,先在辽河西岸站稳脚跟再做打算,却不曾想,他带着二十万大军连夜渡河,在夜色中摸爬打滚,折腾了几个时辰,好不容易回到海州,这还没躺下呢,便有探马来报,他们渡河的地方发现大量明军。

    皇太极闻报,恼火异常,这个袁崇焕,胆子越来越大了啊,竟然敢撵着老子的屁股跑,要不是手下二十万大军刚赶回海州,急需休整,他真想率大军回头揍这家伙一顿。

    这会儿他是真没办法动手,因为手下二十万大军从昨天早上卯时开始就没休息过,先是填壕沟,然后是吃炮弹,然后又一路撤退跑到渡河地点连夜渡河,然后又在夜色中行进了几个时辰才跑回海州,这一路,没把人累死就算不错了,现在让他们去进攻明军,他们估计爬都爬不动!

    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派侦骑密切注视明军动向,待手下大军休息好了再说。

    话说,他们虽然跑回了海州城,但营帐还是没有啊,辎重也得等辽东各地送过来啊,二十万大军怎么休息呢

    他下的命令是大军先进城与民合居!

    后金有时候就是这么肆无忌惮,虽说后面的螨清一统天下之后好像是个比较文明的封建王朝,但是后金这一时期,女真的统治者对于治下的子民,特别是辽东的平民,那真有点不讲文明。

    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是一个德性,需要这些平民种地产粮的时候就满嘴仁义道德,好像对平民多好似的,一旦他们有什么事又或者平民反抗,他们就不讲仁义道德了,就欺负你们怎么了不服杀!

    比如这会儿,海州城总共才十余万人口,这一下涌进来二十万大军,怎么住的下呢

    皇太极可不管这么多,十余万人口就是两万余户,每户住进去一个小队,十个人,这不就住下了吗!

    这个时候的海州城,那叫一个乱啊,一队队士卒破门而入,涌进平民家里,用鸡飞狗跳都不能形容这乱像了。

    鸡还想飞全部杀了炖了!

    狗还想跳也全部杀了炖了!

    整个海州城到处都是呼喊声和咒骂声,甚至还夹杂着凄厉的呼救声,这些个士卒一个个又累又饿,火气还大的很,稍遇反抗,那就是一顿暴揍,不好好给他们做饭,还是一顿暴揍,等吃饱喝足了,他们还要泄火,稍微有点姿色的女人,那都倒了大霉了。

    海州城足足“热闹”了一个上午才渐渐回归平静,二十万大军折腾了十多个时辰也着实累的不行了,他们留下人轮流值守之后便开始休息了,而城里的平民这会儿都躲在自家角落里绝望的哽咽着,他们甚至都不敢哭出声,因为哭出声就会迎来一顿暴揍,这帮禽兽,打死人可不偿命的!

    辽东的平民并不是不想反抗,相反他们的反抗意识一直都很强,只是,每次都得不到大明朝廷的声援,迎来的只有后金的残酷镇压,久而久之,这些平民也慢慢绝望了,他们只能把仇恨深深的埋藏在心底,任由后金欺凌。

    不过,一旦有机会,他们还是会爆发的,海州城里的平民这会儿是没法爆发了,因为整个海州足足驻扎了二十万后金大军,而城里的老百姓总共才十余万,他们爆发那是寻死,而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的老百姓就不一样了,他们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明军打过来了!

    袁崇焕跟戚元功说了,如果第二天后金不来进攻大辽河堡,他就会派关宁铁骑去收拢平民百姓,而皇太极这会儿根本就没法发动进攻,因为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都差不多丢光了,从辽东各地筹集还需要时间,一天之内就筹集好,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辽河东岸没有任何动静,袁崇焕终于派出关宁铁骑开始收拢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的辽东平民了。

    为什么要派关宁铁骑去呢,随便派人去通知一下不行吗

    当然不行,后金治下的辽东平民跟大明治下的平民百姓可不一样。

    大明治下的平民百姓,特别是农村种地的农户,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一个朝廷官员,管着他们的基本上都是乡绅;而后金治下的辽东平民,每时每刻都在诸申的监视之下,管着他们的直接就是八旗牛录和甲喇,简单来说,他们其实就是被八旗军监管的农奴。

    皇太极虽然退了,那些监管辽东平民的诸申、牛录甚至是甲喇不可能也全退了,而诸申其实就是八旗预备兵,要说战斗力,其实不比普通明军差多少,所以袁崇焕派出了关宁铁骑,一是为了尽快收拢这里的平民,同时也是为了对付那些诸申、牛录和甲喇。

    这天下午,关宁军游击将军祖泽洪便率五千关宁铁骑出发了,他的目的地是离大辽河堡大约二十余里的大洼,那里有个巨大的疙瘩湖,水量十分充沛,所以,席卷整个大明北方的旱情对那里并没有什么影响,根据以前刺探的情报,那里足足有两万多辽东平民被一个叫什么雅思哈的正蓝旗甲喇看管着,辛勤劳作,给建奴种地产粮。

    关宁军基本都是出自辽东,甚至有些人原本老家就是这块的,所以,他们并不需要什么人引路,更不需要打听路径,有自己人指引就行,直接打马过去,绝对不会迷路。

    原本西宁堡和大辽河堡附近是有几个村子的,但是,明军过来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被迁移走了,甚至,袁崇焕率军一路从三台子河跑到西宁堡都没见过什么平民百姓,所以,他不确定皇太极有没有下令将这里的平民百姓迁移走,要不是一块块农田摆在那里,并没有荒废,他甚至会以为,这里也如同三台子河西案一边,被后金整成缓冲区了。

    祖泽洪率关宁铁骑这一路狂奔,直接跑了十多里,才看到大路旁边的一个村子貌似有人影晃动,他立马毫不犹豫的一挥手,大喝道:“围上去。”

    “轰隆隆”,五千关



第六卷 第六十章 血仍未冷
    ?

    张家村的老百姓那叫一个激动啊,十年了,整整十年了,朝廷大军终于打回来了。

    他们有很多其实都不是张家村人,而是从建奴屠杀或者摧毁的村子迁移过来的,这些年他们不知道看到多少父老乡亲惨死在自己面前,反抗,他们真的不敢了,因为一人反抗,建奴就屠村,一村反抗,建奴就屠一个县,青壮全部杀光,男女老幼全部抓去做奴隶,这种事情,辽东各地都发生过,谁还敢反抗,就算有人敢反抗,其他人也不让你反抗啊!

    他们甚至都认为,这辈子就这样完了,他们将永远被建奴奴役下去。

    现在,朝廷大军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怎能不欣喜若狂。

    祖泽洪这会儿都被激动的老百姓挤的有点透不过气来了,他心里这个急啊,他还要去救其他人呢,而且,他还要很多问题想问这些人,建奴把前面那些村子的老百姓都弄到哪里去了,建奴有没有逃跑,这里还剩下多少平民,等等,他都不清楚。

    他费尽口舌应付了一阵,这些老百姓总算平静了一点,他连忙逮住机会大声道:“乡亲们,前面村子的老百姓呢,你们知道哪里去了吗还有,这里的建奴呢,有没有撤走”

    他这话一出,四周的老百姓突然安静下来,他们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不远处的一个大院子。

    祖泽洪见状直接对一旁的总旗阎山道:“山鬼叔,带上你的人,围上去,一个都不要放过。”

    阎山冷冷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跑回自己的战马旁,翻身上马,大吼道:“兄弟们,跟我上,围住那个院子。”

    “轰隆隆”,他刚过来的地方突然冲出来上百骑,哗一下就将那个院子围住了。
1...134135136137138...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