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而他们这么认为,还真没什么错,因为如何大唐王朝在宣传招兵的时候,同样是用朝廷官兵之类的称呼,于是很多人就都认为,这个大唐王朝才是正式的皇朝,李轩才是天底下的最牛逼的皇帝。
你不能就这么认为他们是傻了,而是这些偏僻地方的很多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县城,不仅仅他们没有去过,连他们的父辈,祖辈都没有去过,很多人一生的活动范围都不会超出他们的村子范围,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隔壁的村子了。
他们只知道朝廷和官兵这两个词汇的意思,但是却不知道大唐王朝和大明王朝的区别。
见识的缺乏,加上大唐新军虽然不发饷银,但是给士兵们的待遇绝对不算差,有安家银,白米饭敞开了供应,甚至参军了就有一份田地免费发放,这三条加在一起,造就了大批民众,尤其是贫寒子弟踊跃参军的现象。
如此也让大唐新军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就是招募了大量新兵,不仅仅把现有的几个营队的编制补充满了,而且还把新设立的第四营第二混成营扩充后的炮兵队新成立的一个掷弹兵队所需要的兵员都招齐全了。
如此再加上原本就满编制的辎重营明军募兵俘虏改编的第一守备营,同时还有已经超过一个队编制的重甲刀盾兵队弓箭手队各自一百五十人,已经扩张到六十骑的骑兵队。
仅仅从兵力上来说,大唐新军已经是完成了这一次大规模扩张的任务,全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三千八百人。
其中的主力部队,即四个步兵营两个混成营,这六个营的战斗兵力就达到了一千八百人。
把新兵都招募到,并一一分配到了各部队后,李轩就是制导全军展开大规模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加速其他几个步兵营的训练进度和更快的形成战斗力,李轩从第一步兵营第二混成营里以排为单位,成建制的抽调部队到其他四个还都是新兵蛋子的营里充当骨干。
以老带新的方式加快这四个营的成长!
而第一步兵营和第一混成营被抽调了过半主力后,虽然说战斗力不可避免的下降了很多,但这都是短期内扩军所需要承受的必要代价。
而且第一步兵营和第一混成营里虽然被抽调了近半数的老兵,但是他们还剩下一半老兵呢,通过补充新兵后,还是能够比较快速恢复战斗力的。
如果不是成建制抽调部队到新设立的步兵营里,虽然能够保持第一步兵营和第一混成营的战斗力,但是其他四个新设立的营要想形成战斗力,那可就要三个月以上,甚至半年以上了。
这个时间是李轩所无法忍受的!
因为明军不可能给他这么多的时间慢悠悠的扩军并训练。
军方扩军的同时,柳八苟等人回到溪口村后,也是根据之前的御前战略会议上定下的诸多方针一一展开工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并完善税收体系了。
秋收在即,他们必须在秋收之下做好征税的准备,因为那样他们才能够筹集到足够多的军粮供应大量所用。
税部那边,持续向各镇各村派遣税务官员,同时也是颁发了大唐王朝的第一部正规税收法律:大唐王朝税制。
这个税收制度刚颁布呢,就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这个税制受到了广大中小地主以及普通农民们的欢迎,同时也是受到了大地主以及商人们的极力反对!
第两百九十章 就问你服不服
一 当还在澜江渡口亲自训练部队的李轩得知大唐王朝颁布的第一部税收法律,就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后,脸色可是不太好看。
以至于前往澜江渡口这边报告税收事务的杨秀才看着李轩的表情,都是有些害怕。
和其他人一开始就跟着李轩起家的人方东全不同,方东全他们最早的时候是见过李轩是什么样的,所以哪怕现在的李轩已经权势大大增加,乃是真正拥有了对他们的生死大权,但是从内心上来说,方东全黄学仁他们对李轩并没有发自内心里的那种恐惧。
但是杨秀才却是不同,,杨秀才一开始可是被李轩强行拉着,甚至以杨秀才家人的性命作为要挟,这才逼着杨秀才这个读书人为大唐王朝效力。
当时的李轩就已经是掌控了大唐王朝的大部分军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人,因此杨秀才第一次见到李轩的时候,李轩就已经是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如今看到李轩脸色不太好看,他也是颇为担心李轩迁怒到自己的身上了,张口辩解道:回禀陛下,这一次的税制,乃是根据上一次御前会议的讨论结果而确定下来的,臣等人并没有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改动,然颁布之后,却是引起了两极化的争论,臣办事不利,还请陛下降罪!
此时李轩还在翻看着手中的税制章程,然后皱着眉头道:爱情依命办事,何罪之有!
接着又是继续道:爱卿方才说,对这税制,那些中小地主,富农贫农之家都比较欢迎,然而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反对,那些商人们也是反对是吗?
杨秀才道:的确如此,我们的税制里,对田亩税以及各种杂税进行了统一,并且依照陛下提出的摊丁入亩,取消了丁银,将丁银融入到田亩税里,这个政策受到了广大农户以及中小地主的欢迎。
各种杂税一并取消后,诸多税种都合并到田亩税之中,虽然看似田税比以往增加了,但是人们的实际负担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我们采用了灵活的征收政策,对农户的田亩税征收,是征收所出产的粮食为主,也可以用银子直接抵押应征粮食!
李轩听罢略微点头,将明朝的诸多杂税捐输丁银全部废除,统一合并到田亩税之中,成为单一的税种,这是李轩的坚决要求。
推行统一的田亩税,其核心并不是说减轻农民的负担,尽管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确是减轻了负担。
但是李轩这么干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增加税收,为何?因为明朝所指定的诸多杂税,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乱七八糟的,而且都被地方中饱私囊了,根本无法算进财政体系当中来。
同时由于税收清一色由税部征收,地方上的各镇各村的行政机构是没有权力征税的,他们要想用钱,只能是从这些税收中留一部分充当地方财政所用,剩下的部分则是全部上缴到国库之中。
这么做,是为了彻底杜绝地方官员的胡乱整排,并架空他们的财政权力。
避免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的财政大权,从而生产对抗中央的不必要年头。
一个中央政府要想控制地方,就必须收拢财政军事这两项权力,如此才能避免出现地方强而中央弱的情况。
统一田亩税,这个政策是很多人都乐于看见的!
但是接下来的几个制度就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了,首先是士绅一体纳税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取消了有功名的人免税权力,明朝的税收体系是很奇葩的,只要有了功名,就可以免除徭役以及其他税收了,而到了举人乃至进士,那些免税的额度就大的惊人。
以至于出现一个举人名下可能有几百亩甚至几千亩土地的情况!
而李轩自然是不会让这种事出现的,一个大地主拥有几千亩田地就已经难以让李轩忍受了,偏偏这些土地还不用交税?这种事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如今各镇里的不少大户人家都是带头抵抗我们的税收制度,不少人还说我们苛待士绅人家!杨秀才继续道。
李轩听罢后微微点头:这些大地主,朕自会处理!
怎么处理?还能怎么处理,总之李轩是没有兴趣去和这些大地主们谈来谈去的,他会直接派遣大唐新军,端着刀枪去处理,服软就暂时不理,不服软立马杀人抄家。
他倒是要看看,是大唐新军的刀枪硬还是他们骨头硬!
如今因为大唐新军大规模的扩张,军方这边还瞅着没有足够的田地用来分发给这些士兵呢,杀几家大地主正好把土地拿来分发!
杨秀才继续道:那些商人们也反对,是因为我们要征收商税!
李轩听罢后道:就这么点商税,他们还嫌多吗?做生意不交税,可能吗?
大唐王朝的商税同样是全新制定的,商税就要比田亩税复杂一些,不过限于他们只占有正泰县,地方小,行业也不多,而且连正泰县城都没有占领,因为商业活动是非常有限的,有也只是围绕着日常消费品,比如粮食盐铁布匹等,,主要是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营业税,一部分是关卡税。
营业税主要是针对店铺商家等具体营业地点进行征税,针对各行各业的不同以及商铺规模的大小,征收数量不一的营业税。
而关卡税,这也是针对来往商队征税,为此大唐王朝的税部在进出正泰县内设立了八个税卡。
这两大主要的商税,其比例都不算高,加起来的话,税收占用商品的售价大约是十分之一的样子,也就是常说的十税一。
你要说这十税一要高,那肯定是比明王朝的商税高的,因为明王朝的税收只有三十税一。
但是大唐王朝除了这两个税种外,其他的却是不征收了,而且地方上也没有征税的权力,如此也就基本杜绝了苛捐杂税,然而明王朝那边表面上只有三十税一,但实际上的负担却是绝对不小,只是额外支出的这些到不了中央财政,而是到了地方官员的腰包里。
一年三百万两的商税,而商人们还整天喊着负担过重,这不是明王朝的商税过高,而是额外支出过大。
以一个普通商人的经营来看,大唐王朝的商税总额绝对是要比他们在明王朝的地盘上做生意要低的。
然而为什么这些商人们还不满了?
理由很简单,不管什么时代,不管什么地方的商人们,总是充满贪欲的人,他们大部分为了节省成本,提高利润,会动用各种方法,比如给官员贿赂,走私等等方式。
最好的例子就是大唐王朝的亲密合作伙伴孙老头!
如今他们的这些手段都不管用了,而是要老老实实的缴纳十分之一的税收,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啊。
对此李轩更是不以为意了!
对于一个以农为本的政权而言,商人,尤其是那些只懂贩卖而不懂生产的商人们,其死活算个屁啊,在李轩的心中,这些只懂得投机倒卖的商人还不如那些大地主好呢。
他要对付那些大地主还多少有些顾忌,只要那些大地主不太过分,他甚至都不会去针对这些大地主去玩什么土地越多交税越多的制度,也没有出台什么限制地租的政策,只是他们老老实实缴纳田亩税,李轩也就懒得管他们了。
但是这些商人竟然也敢对抗商税制度的推行,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当即他就是道:你把少数几个和我们有所合作的商人除开,嗯,把一些从外界贩运粮食盐铁等正泰所需物资的商人们也除开,其他的拟定一个名单呈上来!
拿到名单后干什么,自然是挨个抓人抄家了!
李轩得让他们知道,老子不仅仅是土匪出身,而且现在还是土匪,竟然敢反抗,简直是找死!
李轩是敢并且是想要这么做的!
大唐王朝的根基,不在乎那些大地主,也不在于那些什么商人,而在于正泰县的十万普通百姓,而这些百姓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农民,这些农民里绝大部分又还是贫民。
只要获得这些贫民的支持,大唐王朝就能够获得兵员和支持战争的物资!
至于其他人,爱咋地咋地,支持大唐王朝,李轩举手欢迎,不支持大唐王朝的话,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待着,李轩也懒得搭理他们。
但是你要反抗大唐王朝,那么不好意思,李轩就会赐你一个抄家灭族的待遇!
杨秀才听到李轩的话,心中不由得为那些大地主和商人们担心了起来,那些人是不知道大唐王朝的狠辣啊。
估计那些人认为,既然李轩已经带着大唐王朝出山,并且霸占了正泰县的乡野,设立镇村两级制度,这肯定是要走向正规化的,也需要他们的支持的。
但是他们会想到,大唐王朝的本质依旧还是一群土匪!
而土匪是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更不会把什么仁政王道放在心里的。
他们遇上反对的人,会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拿着刀枪指着你,就问你服不服,不服就杀!
第两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
正泰县城的正南方向,距离龙华镇不足十里的冯家庄里,一群人面带愁色的看着庄子外的大唐新军士兵。
林管事,这一次恐怕是不能善了啊,我们该怎么办?一个中年人对着身边的一个留着白发的老头子道。
那老头子听到他的话后,却是没有开口,而是继续看着城外的大唐新军士兵,半晌后只见他冷哼一声:该死!
这些伪唐贼军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之前都已经来征过粮了,没有想到一个月不到,就说要缴什么秋税,而且还是这么高的重税!这老头子说到这的时候,突然说话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我们冯家是何等人家,放眼整个兴泉府也是排名前三的门第,我们冯家的田庄,何曾交过这什么赋税!
这个庄子位于正泰县,而正泰县又已经尽数被伪唐贼军掌控,前些时候为了帮老爷保住这庄子,老夫已经是忍气吞声主动捐献了一批粮食,但是这些伪唐贼军却还是不满足,非要我们交这个田亩税,如果交了,我等还有何面目向大老爷交代!
这老头子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悲愤!
自从去年开始,他们冯家庄彷佛就被这些伪唐贼军给盯上了一样,去年来抢了一次,导致他们损失惨重,囤积了一年的大批粮食都是被抢走了。
之后冯家庄这边的主事人换了一个,开始修筑寨墙,并且还给配属了不少武器供壮丁使用。
但是上半年夏收时候这些伪唐贼军又是来了冯家庄,一场仗打下来,冯家庄这边的庄丁是毫无疑问的战败了,人员倒是没死伤多少,但是庄内刚刚收获的大批粮食又是被抢了个一干二净。
等到了一个多月前,正泰县已经是被伪唐贼军彻底掌控了,他们冯家庄也不例外。
而且在见识过伪唐贼军的实力之后,冯家庄的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抵抗的心思了,尤其是下面的那些的佃户们,根本就不搭理冯家庄的那些管事们的要求带上武器来守护庄园。
为何,大唐新军的诸多政策里,兴许很多大地主,士绅之流的很反感,比如说交税?他们这些大地主和士绅何曾交过税?现在大唐王朝要想从他们手上收税,自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但是中小地主以及普通农民,对大唐王朝的诸多政策却是保持了欢迎的态度,因为大唐王朝的诸多政策对他们都是有好处的,至少,各种乱七八糟的杂税被取消了,也没有那些官吏用各种名目来搜刮他们,缴纳田亩税虽然看似比以往多的不少,但是总体上来说,他们的负担却是减轻了不少。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量农民的子弟开始加入了大唐新军,不可避免的,这些士兵背后的家人也会对大唐新军产生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是来自于大唐王朝有多么好,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在大唐新军里,如果他们的儿子在明军里服役,他们同样会对明军产生这种归属感。
不说其他地方,即便是冯家庄这边的佃户,就有十几户人家有子弟参加了大唐新军。
如今你想要让这些家庭抵抗大唐新军,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嘛,说不准外头的大唐新军里就有自己的儿子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