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虽然成为西突厥的东部可汗,可是他却没有半点欣喜之色,反而忧虑重重。
就在这时,五弩必失部俟斤弥列哥率领一队骑兵奔驰而来。
弥列哥有着通斯人的血统,与突厥面目有异。正是因为如此,他被阿史那步真派往高昌国,去探听陈应的动向。
弥列哥翻身下马,在阿史那步真面前跪下施礼:“伟大的可汗,您忠诚的仆人弥列哥向您问安!”
“弥列哥你一路辛苦了,不必多礼,快快平身!”阿史那步真对身边的侍从道说:“赐座!”
侍从搬着一张胡床,胡床其实就是后世的马扎子。弥列哥刚一坐下,就发现西突厥东部汗国几乎所有的大小俟斤、俟利发全部在场。
阿史那步真迫不及待的问:“弥列哥,高昌那边有什么动静”
弥列哥喘着粗气,端起一碗马女乃酒,一仰脖子,一口干了,将碗里的马女乃酒喝进肚子里,弥列哥这才摇摇头道:“回禀大可汗,高昌那边形势非常严峻!”
阿史那步真一惊,神色些带紧张的问道:“怎么说”
“伟大的大可汗,请容您的忠诚仆人慢慢禀告!”弥列哥整理了一下思路,将自己在高昌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您的仆人化装成波斯客商,带着几个心腹在二月的时候进入高昌,那时候唐军已经有至少两万人马进驻高昌城了,据我亲眼所见,那唐军果然装备精良,军纪严明,非但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还不时抽出时间去帮老百姓干一些活,不到一个月便得到高昌百姓交口称赞,视他们为自己的子弟,争着要将自己的子弟送到唐军营去当兵……”
众俟斤一样神色肃然,竖起耳朵来听。他们已经不止听到唐军的厉害了。现在越来越多侥幸未死的西突厥溃兵逃到了西方,他们对支,跟牛皮粮一样难缠,黏上了就要将对方撕咬得血肉模糊的强军的战斗力领教良多,跟天雄军有关的消息,容不得他们不重视。
只有木马部俟斤莫何去汾不像在场的人一样神情严肃,反而满脸不屑的道:“高昌人,比女人还胆小的高昌人,有再多有什么用!”
阿史那步真却认真的问道:“陈应现在有多少兵力,装备如何”
弥列哥道:“据我重金买到的消息,唐军此次开赴西域兵力多达五万人以上,沿着沿着高昌、高车、车师、北庭一线排开,其麾下最为强悍的一万余骑兵,如今部署在北庭,保护他们的农场,据说陈应率领十万大军离开高车城以后,直接去了北庭,北庭开垦了十万倾良田。”
“十万倾良田”阿史那步真松了口气道:“十万倾良田可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开垦出来的!”
“是啊!”弥列哥道:“他们开垦的粮田,眼下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了。他们的装备,非常精良……”
阿史那步真非常头疼的道:“陈应为什么要开垦粮田,他怎么不往西进攻”
事实上别说阿史那步真想不通,就连张士贵、段志感、罗士信等将领同样也想不通。
可是,陈应也没有解释,他只是下令各部以折冲府为单位,每个折冲府沿着北庭金满县境的十条河流,展开开垦。
北庭本是汉代时期屯田校尉的所在地,有屯田基础。然而,全部将士,除了出身河北籍的将士,他们本是农民,为了生计,跟着窦建德起义,只是单纯为了活下去。
窦建德战败之后,他们被唐军改编,改编为如今的安西军。在灵州受训期间,让他们习惯了服从命令。
事实上,最痛苦的却是昭武九部与其他各族降军将士,他们大部分是会养马,放牧,骑射,可是偏偏不会种地。
然而,看着陌刀军、骁骑军以及河北籍新军全部任劳任怨,他们也不敢怠慢。
不过,罗士信却在陈应面前发着牢骚。
陈应既没有解释,也没有改变命令。
继续执行他的屯田计划。
高车城距离庭州金满县最近的距离也要五百余里,最远的距离上千里。这里土地非常肥沃,哪怕在后世沙漠化非常严重的时候,这里的耕地,从来没有低于过一百万公倾。
罗士信还敢向陈应发着牢骚,可是其他人则没有这个胆量。
不过,罗士信看着陈应也让人打造的犁子耕地,其他人就没有话了。
就连陈应这个大都护都亲自干活了,谁敢不干。
就在陈应优哉游哉耕地的时候,突然周青拿着一份急报,来到陈应面前,道:“大都护,鱼儿咬钩了!”
第九十一章吐谷浑汗王慕容伏允
第九十一章吐谷浑汗王慕容伏允
木垒,其实西汉时期莆类国。“莆类”匈奴语音转,因莆类海而得名,莆类海就是现在的巴里坤湖。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的木垒。
在木垒县北部的拜塔克山(今北塔山),在后世这里为伊吾、阿尔泰以及迪化之间的战略要地,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却没有那重要,毕竟广袤的西域,到处都是可以迂回的地点。
随着麴伯雅、麴文泰父子以及高昌王室被其心腹部曲救走之后,就在拜塔克山区驻扎了下来。
随着麴文泰召集的部族越来越多,到了武德四年的五月中旬,这里已经聚集了足足上万人。
当然这上万人并不是全部军队,也有部分不堪唐律约束的各族牧民,不过他们都是仇视大唐人的。
可是人多了,吃喝都成了问题。眼看着粮食、牛羊越来越少,麴文泰就找到麴伯雅,向其说道:“父王,咱们手中已经有六千余精锐,夺取高昌城应该不难,高昌城才两千唐军,有心算无备,胜算很大!”
麴伯雅却摇摇头道:“还是算了吧!”
“算了吧!”麴文泰一听这话顿时急了:“算了怎么可以算了,他们灭我高昌国,毁我宗庙、社稷,此仇不共戴天,怎么可以算了!”
麴伯雅突然从帐篷里的角落里取出一把锄头:“你看看这个”
麴文泰满不在乎的看了一眼,就没有兴趣再看第二眼:“父王,儿臣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这只是一把锄头,又有什么好看的!”
麴伯雅叹了口气道:“你仔细看看再说!”
麴文泰接过这把锄头,感觉明显比正常的锄头要沉了不少。这是一把普通的锄头,只是上面涂抹了一半的黑漆,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钢铁氧化。他看了半天,却也没有看出所以然,又将这把锄头递给麴伯雅:“父王,这并没有什么不同啊,最多沉了一些!”
麴伯雅指着锄头道:“这只是一把锄头,却是采取百炼钢打造而成,极为锋利,能一下子劈断小指那么粗的钢条,堪称削铁如泥,不管是胳膊还是大腿,让它挥上一下都得断成两截!”
麴文泰怔:“竟有这等事”
说着,他让人拿来一根粗大的铁链,自己亲自上阵,锄头一挥,咔嚓一声,铁链被齐刷刷的斩成两截,再看锄头的刃口,居然没有一点毛边!
顿时为之骇然,麴文泰抚摸着光滑如故的铲子刃口,神情惊骇的说道:“这锄头竟如此锋利这唐人太败家了吧,如此精良的好钢,居然用来打造锄头唐人的钢材多到这个地步了么”
从汉朝钢铁开始兴起,直到近代,两千年来钢铁一直是战略物资,由中央政权牢牢掌握,走私铁料者重罪,原因就是钢铁产量稀少,异常昂贵。
如果大家对钢铁在古代的珍贵程度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的话,可以问问自己的祖辈,他们这一辈人有很多直到新中国成立二三十年之后都还在使用木犁。钢铁难求,性能优越的钢铁更是千金难买,好一点的都拿来制造兵器了,次一点的拿来做农具,一丁点都不会浪费。
现在唐军竟拿这样的好钢来做锄头,还是人手一把,那只能说明唐人所掌握的钢铁资源已经多到超乎大家想象的地步,根本就不将钢铁当成稀罕货了!
就在这时,麴文泰注意帐篷居然还有一人。
薛应熊。
高昌国能在西域立足,主要还是依靠西域的薛、马、张、何、柳、刘等六姓族人。薛氏一族长期霸占着高昌的吏部,其门生故吏,几乎遍及整个西域。
薛应熊其实也想投靠陈应的,只是被马孟明抢了先,而且薛族一族这一次被陈应弄得非常惨,可以说损失惨重。薛氏一族主要的财源,就是种地。反正西域地广人稀,随便找着地方,都可以耕种,然而人口资源却非常保贵,特别是会耕作的汉人则更加宝贵。
薛氏掌握着足足上万户佃农,这些佃农过着奴隶般的贫困生活,薛氏依靠压榨这些汉人百姓,过着堪比王侯的奢侈生活。陈应一句话,薛氏一族的一万余佃户,被陈应解散,形成自耕民,而且没收了薛氏的田地,分发给了普通百姓。
正是因为陈应做得太绝了,却让吏部令薛应熊非常不满。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所以薛氏就铁了心的跟麴伯雅要跟陈应做对。
薛应熊看着麴文泰震骇不已,微微笑道:“王太子殿下有所不知,陈应率军离开高昌之后,并没有立既西域征西突厥,而是驻所在金满县垦荒,而且还在花儿沟那里建立了几座高炉,专门用来炼钢!”
麴伯雅道:“陈应的好几座巨型高炉,昼夜不停的炼钢,不知道他们一年能产多少钢铁”
薛应熊道:“二十万斤。”
麴文泰和麴伯雅都松了口气,二十万斤对于一个军阀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是对于西域最富的高昌国来说,还真不算什么。高昌国产的钢铁最高可达五十万斤,不过这些钢铁大部分都供应给了西突厥汗国。
不过考虑着陈应的钢材可比他们高昌国的钢材性能非常优越,也让人不敢轻视。
薛应熊又道:“一炉!
”
麴文泰和麴伯雅都失声惊叫道:“什么二十万斤一炉”
薛应熊点点头道:“是的!王上,二十万一炉!陈应在花儿沟一个月可以炼出至少二十炉上好的钢水,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一年能产多少钢铁。”
一炉二十万斤,一个月就是四百万斤,一年下来就是将近五千万斤,这实在是太吓人了。
陈应原本就并没有想过要在西域炼钢,可是当他让人在花儿沟附近开荒的时候,意外发现花儿小沟西岸就是一座煤山,东岸上游三十里的地方就是一座铁矿山,简直就是意外之财。
这不是最让陈应准备开矿的动力,主要是陈应发现西域
第九十二章一刀将狗头砍下来
第九十二章一刀将狗头砍下来
慕容伏允眼角一耷拉、嘴角一勾勾,那副目无余子、狷狂得惹人憎厌的嘴脸,大刺刺一抬手:“原来是高昌国主当面,请了……”
慕容伏允此番作为,非常无礼。然而在麴伯雅眼中,这却非常符合情理。毕竟,他现在是失魂的凤凰不如鸡。名义上他是高昌国主,如今高昌国已经被陈应占了,他既有寸土,就连现在栖身之地,也要担心唐军随时会攻打过来。
麴伯雅一脸媚笑,朝着左右吩咐道:“来人,备宴,我要款待吐谷浑汗王!”
麴文泰却暗暗着急,如今形势不如人,高昌国纵然落魄,可是麴伯雅却是一国之主,与吐谷浑汗王慕容伏允同级。即使称臣,也不能像奴婢一样,扶着慕容伏允下马。
这简直就是自甘堕落,越是如此,反而更易被人看轻了。麴文泰连连朝着麴伯雅使着眼色。然而麴伯雅却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上前拱腰,充当慕容伏允的下马石。
慕容伏允踩在麴伯雅的背上,缓缓下马。
慕容伏允望着麴伯雅,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他麴伯雅本是堂堂一国帝王,如今向人拱手称臣也罢了,还要拿自己的热脸去自己的冷屁股,可他脸上却看不出一丝愤怒之色。
慕容伏允不禁暗暗一叹:“若是麴伯雅有半分血性,有胆量对唐国主动一战,哪怕是败了,今日如此隐忍的作为,也称得上一代枭雄了,可惜,此人甘受屈辱,只是芶且偷安罢了。他能偷安到几时?”
不过好在,麴文泰一脸铁青,身上散发着浓浓的煞气,还算有几分血性,没有让他完全失望,否则麴氏就没有半点利用价值了。
进入麴伯雅的王帐,其实这顶王帐也够寒酸的,不过慕容伏允倒没有在意,当仁不让的坐在王座之上。
而麴伯雅则自甘陪在下首。等慕容伏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之后,麴伯雅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汗王驾到,有何贵干”
“本汗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慕容伏允望着麴文泰似笑非笑的道:“你们高昌国想必也很想复国吧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依你们的力量,根本不足以与陈应抗衡!”
“我们不是陈应的对手,我们承认。难道汗王以为,你们吐谷浑国能打败陈应不成”
麴文泰语气尖锐,目光咄咄的望着慕容伏允道:“统叶护可汗率领二十万大军,尚且不是陈应的对手,一战兵败身亡,难道吐谷浑国就比西突厥还要强大”
“年轻人,不错,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慕容伏允闻言,没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欣赏之色:“唐军乃天下强军,正面对决,本汗王其实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人不是畜生,畜生只会用蛮力,人可以用智!”
“用智”麴文泰闻言非常想笑,跟陈应比智谋,那就是跟野驴比**长吗简直就是自取其辱。不过这话,麴文泰也不敢当着慕容伏允的面说出来。
慕容伏充笑道:“你们想复国,我有一个计划,我们可以这样……”
接着慕容伏允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麴文泰道:“你为什么要帮我们”
“帮你们”慕容伏允摇摇头道:“你们复国之后,我们两国就是交河为界,交河以东归我们吐谷浑,而交河以西则属于你们高昌国!”
……
“你说什么慕容伏允吐谷浑”陈应拿着这个情报的时候,有点难以置信。如果不是猛虎义从的安插在麴文泰身边的眼线,陈应都快把吐谷浑给忘记了。
然而,吐谷浑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国家。从慕容吐谷浑与鲜卑慕容部分家算起,直到最后一任吐谷浑王慕容复停袭,足足延续国祚将近四百年。
在金庸老爷的《天龙八部》中有南慕容,北乔峰。然而历史上却恰恰有慕容复此人,虽然吐谷浑从最初的吐谷浑部、武国、威国、河南国、青海国一直到最后,延续国祚,堪历史上最长的国家。不过,陈应却记得吐谷浑一直夹在大唐与吐蕃之间,一直左右摇摆不定,反复亲唐或亲吐蕃,直到被吐蕃最后灭国。
直到现在,陈应还在庆幸,如果不是他改变了计划,并没有发起西征,很可能,他的后路就会被吐谷浑汗王慕容伏允阻断归路,要知道,从高车要是抵达疏勒,足足两千六百余里,等到后方有变,陈应再率军返回,恐怕也会处处被动。
况且,别看陈应麾下兵强马壮,可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高仙芝的覆辙,陈应可不想重蹈。
所以,陈应麾下十万大军,投入作战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也要保存着一万至两万唐军将士,随时应对意外变故。如果战事顺利,五六万各族仆从军将是一个不小的助力,如果一旦出现意外,那么这支军队,就会临阵倒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