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革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就在此时,第三波柏柏尔人的百姓又被驱赶到了城下。光看着城下狼藉的尸体,还有未死的百姓惨烈的呼痛,第三波就已经两腿发软。不过这次城头并没有射出弓箭,也没有投掷出扭力弩炮。守军实在杀不动了,最终选择放些人进来。

    见到自己终于得到生机,人们用阿拉伯语呼喊着,一窝蜂的涌上缺口。蒙古人也开始逼近,试图趁乱混进去。这时候守军开始用弓箭和弩炮射击,明显击中了十几名蒙古军。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下,蒙古军不得不撤下去。

    在一片‘胡大最伟大’的赞颂声中,百姓们用极快的速度爬过缺口,逃进城里。守军们见到终于拯救了一批人,都忍不住心情放松。正在迎接同胞之时,好几名守军只觉得胸口剧痛,低头一看,却见自己的胸口突然冒出一截染着血的刀尖。在视野陷入黑暗时,守军好像听到了埃及口音。这让他们很是不解,与柏柏尔人经常打仗的埃及人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他们不是在和蒙古人打仗么?

    混在柏柏尔人俘虏中的埃及人此时已经纷纷暴起,用藏在身上的短刀袭击旁边的守军,之后再夺取守军的武器对抗守城军队。一度退却的蒙古军则加快速度向着得手的缺口处冲来。他们在缺口处跳下马,背着火枪冲上城头。

    经过蒙古军一番手忙脚乱的操作,千年古城突尼斯城终于迎来了它历史上第一声火枪的鸣响。越来越多的蒙古军上了城头,火枪的声音越来越密。等两斤炮也加入到战场上,守城的柏柏尔人终于被从城头赶了下去。

    城外,穿着新的麻布号坎的埃及人跟在首领背后,在城门外排成或长或短的队伍。领头的那些在他们的蒙古新主子们面前倒是站的很整齐。

    你等杀进城内,所有战利品一半都归你们。尽情杀,不用担心,杀的越多,赏赐越重。你们在家乡的亲人都会成为贵族。蒙古人说的爽快,也很诚心。对这种新附军炮灰最有用的莫过于许下承诺,并且兑现。

    是。被蒙古在埃及的屠杀彻底骇住的这帮首领们大声应道。不被蒙古人杀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蒙古人觉得他们有用。战场无疑是证明他们有用的场所。

    城门内的呼喊声终于有所削弱,没多久,城门缓缓的从里面打开。蒙古人对着这帮埃及新附军喝道:杀进去,鸡犬不留!

    听到主子的命令,埃及首领们发出狼嚎般的回应,带着部下从城门冲进城内。

    伯颜大帅在后方淡定的看着一队队人马攻入突尼斯城,这感觉非常熟悉,当年蒙古南下灭宋,部队里面蒙古军数量其实很少。南下灭宋的蒙古军中接近九成都是北方汉军。靠了汉人军队就打败了南宋军队,靠着埃及的真神教徒,当然可以消灭另外的真神教国家。

    大帅,这座城马上就要攻克了!铁穆尔欢喜的说道。

    嗯。伯颜淡然应了一声。

    接下来要消灭突尼斯各个部落么?即将完成的胜利让铁穆尔非常兴奋,他这两年一直在进攻天竺北部的邦国,那些国家的抵抗极为顽强,以至于蒙古军毫无进展。如果能够使用这样的手段,也许战争早就打赢了。

    伯颜摇摇头,不。突尼斯只是我们进攻意大利的海上支点,等抓到了罗马教廷,回头收拾其他地方也不晚。

    在地中海中央部分,形状如同靴子的意大利半岛由北向南探进其中。在靴子尖的西南不远处,地中海南岸向北凸起一块,这一块陆地的顶点就是突尼斯城。也是意大利距离地中海南岸最近的地方。就伯颜大帅读过的书里面,他现在所处的这块土地曾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迦太基’。千年前,迦太基与罗马爆发过布匿战争。最终来自北边意大利的罗马军队消灭了迦太基。

    大帅,靠这些埃及人能够打败意大利军队么?铁穆尔问。

    伯颜忍不住又转头看了看铁穆尔。以伯颜的角度来看,铁穆尔的知识并不完整,不过对于这么一个24岁的年轻来讲,也已经算是不错。方才这句话已经证明铁穆尔考虑使用新附军的问题。

    这次最快的办法不是走陆路,而是走海路。伯颜大帅说完之后一挥手,侍从非常识趣的拿来地图展开,然后手指从上面指点一下,从突尼斯到巴拉莫,从巴拉莫到罗马附近登陆。

    铁穆尔看着曾经看过的地图,再次确定在意大利这个靴子形状的土地上,巴拉莫在西西里岛北部,罗马在意大利半岛的西岸。罗马教廷所在罗马城虽然不临海,却距离海边很近。仔细一想,也觉得伯颜大帅说的有道理。

    大帅,咱们兴师动众,只抓了罗马教廷的人就完了?铁穆尔试探着问道。

    当然不会。但是事分轻重缓急,先抓了教廷。再完全夺取突尼斯与意大利。大汗命我抓罗马教廷,并没有命我夺取突尼斯与意大利。这两地自然得你来做。

    说完这些,看着铁穆尔脸上露出的欢喜表情,伯颜心中也安定不少。他此时已经不再需要什么战功,而是需要积累部众,稳定地盘。将这些留给他的儿子。如果伯颜再如同解决南宋一样解决意大利,天知道大汗心中会怎么想。




第176章 风暴来袭(五)
    大宋329年8月28,使者带着消息抵达君士坦丁堡,船上的那些茶叶明显更受欢迎。特别是得知赵官家给的这些茶叶是给要在君士坦丁堡组建钱庄的本金,大家就更欢喜了。

    我还以为管家听了东罗马的屁话之后,会一怒之下派兵来讨伐。杨从容笑道。

    听了这话,一众人等哄堂大笑。大宋外交口的工作人员都知道赵官家倾向用战争解决问题,在他掌握大权之前就已经开始,在他掌握了权力之后,大宋领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把那些新开辟的蛮荒之地都算上的话,大宋有效控制领土在过去十几年里增加一倍有余。

    使者已经从绞刑与火化尸体的冲击中稍微缓过来一些,他向同僚们介绍着自己知道的局面,官家现在的已经开始在僧伽罗与天竺南边用兵。

    真的?东欧厅的人们都很讶异。

    听了到过僧伽罗的使者讲述的局面,杨从容忍不住拍案叫绝,好的很!我竟然没想到僧伽罗曾经派兵讨伐过三佛齐,在三佛齐大杀一番的往事。

    僧伽罗也曾经是强国,加上三佛齐封锁海峡,挡了许多国家的财路。在天竺洋的一些强国曾经联手进攻三佛齐,僧伽罗就是联军中的一员。这次正好给了三佛齐人扬眉吐气的机会。而大宋进攻天竺南边邦**队中有不少僧伽罗番兵,想来僧伽罗番兵面对曾经打过不少仗的天竺南方邦国,也会有些奋勇作战的心情吧。

    听了杨从容的解释,这帮搞外交的人员都觉得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三佛齐僧伽罗天竺,原本在大家眼中都是蛮夷外邦。因为有玄奘等前辈大和尚的书面记载,大家还觉得天竺比僧伽罗高贵些,僧伽罗有比三佛齐更高贵。现在从利益的角度观看,不仅鄙视链的顺序完全逆转,这里面远近亲疏的关系也梳理的极为清晰。

    那地中海沿岸的关系又该怎么看?立刻有人提问。要是能在地中海这边整理出利益的远近亲疏,大家就可以自由自在的行动,再也不用和之前那样十分担心。

    官家的意思还是想有个很好的落脚点。使者讲述着赵嘉仁的看法,现在虽然没有,我们还是努力去做。另外官家认为最弱的一方比较容易合作,现在的元国距离大宋最远,又在尽力汉化,合作的机会比较多。至于蒙古与东罗马,就不好讲。官家担心一旦大宋快速西进,蒙古为了面子,就会在地中海对咱们不利。那时候东罗马只怕就要向蒙古表忠心。

    听了这个预言,东欧分部的人们连连点头。有人就叹道:塞浦路斯岛距离蒙古太近,要是能远些,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岛上建立起坚固的防御。

    杨从容笑道:我觉得咱们倒是有机会前往撒丁岛与科西嘉岛。那边的岛够大,还有河流与平原,能够养活自己。现在蒙古要攻打罗马,伯颜请求我们派船队帮助。正好可以去探探岛上的虚实。咱们可以派人前往元国联络,同时就给官家发消息。若是撒丁岛比较合适,咱们愿意不愿意派遣几万人到地中海割地称王。要是官家肯派十万人来,欧罗巴诸国完全没什么好怕的。

    这话就扯的太远,一众人员只是嗯嗯啊啊,完全没有跟进讨论的意思。现在别说派十万人到地中海,官家想移民十万人到河北都无比困难。所以之后东欧分部就派船去帮助伯颜,同时派人前去联络元国的国主郝仁。

    大宋的8月底乃是西历10月。元国今年的庄稼已经收割,国主郝仁正在国内开始推行税务制度。土地税在《大宋日报上讲的非常清楚,大宋确定了各种土地用途,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到农业用地和居住用地。针对不同的土地使用方向,大宋有各种相关规定,有各种税收理由以及标准。

    这是郝仁觉得最需要的。《论语上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说,这是有目的的这么做。也有人说,是孔子觉得怎么努力教育和宣传都没办法让百姓理解朝廷的政策。但郝仁并不是‘民’,他是元国的国主。大宋土地使用以及收税的文件,不仅讲述了该怎么做,更讲清楚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此明白的内容才可以拿来充分讨论。

    原本郝仁担心元国地主们会反驳郝仁,现实中竟然没有发生。除了因为郝仁的威信之外,军队都在支持郝仁,朝廷里面的进士们也在支持郝仁。除了郝仁拿出的理论难以反驳之外,土地私有意味着朝廷税收下降。朝廷税收下降有意味着吃财政饭的这帮人日子会非常难过。

    就在这时,大宋的使者到来。郝仁欢欢喜喜的接待了大宋使者,然后大宋使者就说道:我国皇帝陛下想在元国投资开发煤矿和铁矿,一旦通过,元国的铁就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大宋希望能够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建设造船厂,贵国想对第聂伯河进行水利开发,大宋愿意派遣水利专家前来相助。

    听着大宋使者的话,郝仁只觉得脑子一阵眩晕。他无法理解为何这些好事如同元宝一样从天而降,还都降落在郝仁空无一人的后花园里面。铁是最重要的资源,就郝仁读过的史书里面,汉代的盐铁会议几乎奠定了之后汉人千年的制度。大宋能够在临安总投降之后反推蒙古,靠的就是赵嘉仁开发出来的强大冶铁能力。

    不知赵官家为何要对我们元国如此青睐?郝仁问。

    因为元国是出于利益,最有可能真心与大宋合作的国家。

    那宋国定然有所图。

    欧罗巴人口众多,市场巨大。我们没办法对这么一亿人口的市场视而不见。把大宋的商品卖给欧罗巴各国,我们一年能赚许多钱。我们在元国建立的工厂,出产的产品也要卖给欧罗巴各国赚钱。



第177章 风暴来袭(六)
    大宋使者翻了个身,裹了裹身上的棉被,使者感觉自己的身体暖和了一些。又小睡了一阵,使者终于清醒起来。微微睁开眼睛,就见到外面一片漆黑。

    使者用被子裹住脑袋,让自己更暖和一些。大宋9月初3经是西历10下旬,睡在没有烧炭火的屋子里,大宋使者已经觉得屋里面有些冷。回想着来这里之前的时候那些前辈的讲述,使者就觉得还是留在大宋最好。

    时差气温饮食,这些都困扰着使者们。使者平日里醒来的时候,天色都已经微明。现在醒来,天根本就没亮。还需要等很久才能看到曙光。使者忍不住怀念起在杭州的日子。除了早已经适应的时间,此时的杭州就不会这么冷。

    这时候的杭州的确没有这么冷,最低气温比起基辅起码高了六七度度。赵嘉仁考虑的则是比杭州更温暖的南方。这次的事情变化让赵嘉仁不得不下令派遣正式的官员以及部队抵达僧伽罗。

    下令三佛齐派遣包括番兵在内的军队本是想看看三佛齐当地的动员能力,却没想到成为一次误打误撞的经典。之后赵嘉仁发现自己对情报掌握有巨大问题,讨伐天竺南方邦国的战争现在已经打成了一场消灭僧伽罗本地国家的激烈战争。

    讨论已经进行了一阵,就在休息的时候,有一位少将走到赵嘉仁身边。低声说道:官家,我有些事情想和你谈谈。

    和军队有关的事情?赵嘉仁问道。

    不是。是家里的事情。少将的神色有些苦楚。

    你家是地主?

    家里有点地。少将脸上有了神采。

    赵嘉仁果断的拒绝,今天我们是在谈战争,别的事情你去政治部谈。他们管这个。

    看赵嘉仁态度坚定,少将虽然还想讲,却不得不无奈的离开。

    到了中午时分,赵嘉仁离开了总参谋部。在马车里问秘书:最近托你转交信件给我的人是不是很多?

    秘书连忙答道:光甲,已经不光是江宁那边,没怎么进行土改的地区的地主们好像都骚动起来。

    赵嘉仁点点头,却没说话。以前的时候大宋在江南,也就是苏杭以及镇江那边搞公田改革。后来那边也成了土地国有政策的地区。交趾占城暹罗三佛齐等地当然是土地国有制度。两广这种人口不多的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等新解放地区,制度规定上全部是土地国有。

    与这些制度上早早卡死的地区,其他的广大地区都是土地私有,存在大量地主的地区。以江宁为开端,大宋内部的斗争已经进入到了第二年年末。地主们也终于开始有了大动作。

    车窗外的杭州街道两边的行道树已经郁郁葱葱,在秋日明媚的阳光下,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汹涌。新制度引发的斗争貌似没有让城市里的人民感到不安,赵嘉仁也感觉心中安稳不少。他一点都不想看到天下沸腾的模样。

    杭州是晴天,距离杭州几百公里外的江宁府此时正下着小雨。秋风吹过,让人感觉到一阵阵凉意。相当一部分江宁人都穿上了橡胶底的雨鞋,步履轻快的打着竹骨或者钢骨的剑麻布雨伞在街上走过。

    与城里这些人差不多的装束,站在秦淮河边的段天德愤愤的看着河边道路上那些各自忙碌的行人,心中满是悲愤。天下已经昏暗到如此地步,这些城里的民夫就没有任何感受么!

    怀着悲愤的心情,段天德段员外走上了秦淮河河堤。河堤两边那些绿化带的草依旧翠绿,栽种的小树都已经成活,此时也没到落叶时节,小树看着生气勃勃。已经被拓宽到200米的秦淮河的河道中已经满是水,浑浊的河沿着河道向长江方向流去。

    下了河堤,更能感觉到秦淮河的脉动。河水拍打河岸的声音,弥漫在空气中的水草味道。走上横跨秦淮河岸的浮桥,就看到粗大的紧紧拽住浮桥下的船。加上其他当做护栏的铁链,织成了一张铁网,防止有人不慎落水。用手拍一拍作为核心主干的铁链,感觉大铁链纹丝不动。

    沿着浮桥走过秦淮河,段天德直奔他的亲家卢员外家。到了门口就被人引进客厅,卢员外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段天德上前就问道:你那边如何?

    听到这外人听来没头没尾的话,卢员外叹口气,段兄,我那边至少有一半的佃户都说若是地租不降,他们就不会再佃那么多土地。

    段天德听了之后怒道:这些佃户大概是想去官府的大农场,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就是痴心妄想。我可是仔细看过大农场的章程,那边要的是最能干活的人。

    卢员外没有跟着段天德一起抨击大农场,他有些失魂落魄的看着落在院子里的细雨,喃喃的说道:若是明年再有地抛荒,又得被官府罚款。一亩地六贯交钞,这是要我们倾家荡产啊。

    段天德听着这番毫无骨气的话,怒火更盛,交!交个屁!绝不交!

    卢员外微微摇头,继续颓然说道:今年官府的小麦长得好,豆子也长得很好。这粮价无论如何都涨不起来。

    那就和他们斗啊!段天德忍不住怒喝道。

    怎么斗?卢员外还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段天德实在是忍受不了这样的气氛,他丢下一句,等你想和文璋那狗贼斗的时候来找我!气呼呼的出门去了。

    回家的路上,段天德大步流星。到了家,他立刻前去了后厅。账房先生已经带了账册过来。见到段天德,账房先生立刻上来行礼,家主,我来了。

    帐算的怎么样了?段天德语气严厉。

    家主,去年的收的租子和往年差不多。但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少放了许多债。损失了一成收益。

    一成?段天德忍不住怒道。虽然他也有过差不多的猜测,真的听到准确数字,段天德的心情还是非常糟糕。
1...415416417418419...5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