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这好像能解释她的头发为什么总是有些偏黄,以及,为什么就像基因突变一样的这么会骑马。
他只能自嘲自己是个纯正的汉人了。
“是啊,一个连马都只能骑着踱步的绅士,嘻嘻,”张彦笑着,看到那边的烤肉架,帽子打着旋的向冯一平丢来,她自己则朝那边跑去,“哇伊桑,这是烤好了吗”
冯一平接住帽子,所以说,环境改变人啊,或者说,合适的环境,能让一个人显露出本性来。
冲张彦这几天的表现,她小时候比村里同龄的男孩子都要会爬树的事,也绝不是虚言。
是时代和环境局限了她,让她变成了一个看似柔弱的挂娘,要是生在其它的时代,没准她就是一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套马的女纸。
“是的张,你回来得正好,”烤得一手好肉的伊桑笑道。
而此时,厨师们也端着大盘子走了出来,其中一位大叔举起手里的大盘子,“张,你看这是什么”
这位看起来圆团团,笑容慈祥的大叔,实际上也是一位特意请来的知名厨师。
“哇,鳄鱼,真的有鳄鱼肉传说中的鳄鱼肉”张彦惊喜的叫道。
那个大盘子里,绿色的生菜上面,铺着看起来就很扎实的肉片,中间撒了绿色的香菜,旁边点缀着一圈圣女果,当然,最引人瞩目的,是一旁竖着的那玩意。
那是一截还带着利齿的鳄鱼长吻的一截。
“是的张,今天刚送过来,”名厨达西笑道。
看起来,这些家伙对张彦,比对冯一平还要客气,因为他们都看得出来他们两人的关系。
“这个我得尝尝,”张彦伸出手去。
“哎,先洗手,”冯一平一把打开她的手。
“啰嗦,”张彦嘀咕了一句,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达西,这头鳄鱼的皮呢”
冯一平哑然,你这是想做双鞋还是做个包,或者,蒙一面鼓
…………
午餐
2773.第2758章 准备收割
第2758章 准备收割
华尔街,看着奔驰靠边停下,约翰连忙迎过去打开车门,“李,欢迎光临华尔街,”
“你好约翰,”特意从英国赶过来的李睿远,热情的和约翰拥抱了一下,看着约翰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情况很好”
“非常好!”约翰笑道。
他看着周围经过的脸上没什么笑容的人,低声说道,“欢迎前来收割,”
李睿远笑了一下,说起来,他今年真的有些像一个勤劳的老农,而往日里牛哄哄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是他家里的责任田,此时田里全是沉甸甸的稻子。
约翰敏锐的察觉到了李睿远的反应,好像,老板最倚重的这位操盘人,听到自己的这个好消息时,并不是太激动的样子
李睿远确实不太激动。
要说,要让一个在一个月内,纯收益就已经超过150亿美元的人激动,真挺难。
何况,因为原油价格的持续下降,原来购买的合约,依然在源源不断的来钱,更别说,在这轮做空之前的做多,最后总收益整整超过400亿美元。
一个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挣下至少一个比尔盖茨身家的人,哪容易为这边在股市上的做空激动
但李睿远也觉得,自己不好表现得无动于衷,“呵呵,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啊!”
“他们可不会这么想,”约翰笑着了指了指身边经过的那些人,以及周围的那些高楼。
…………
名字看起来大气,实则非常敷衍的联合基金,办公室只有区区300多平米,即便这样,依然显得非常空旷。
虽然空旷,却一点也不冷清,人虽然不多,却显得格外欢乐。
大概有十来个人聚在大厅里,正背对着他们,看着墙上大屏幕里显示的数据,不停的握着双拳叫道,“跌,跌,跌,耶!”
因为,那上面显示的几支股票,就是一直在跌。
“一直在跌,”约翰看到这样的情形就觉得舒爽。
“你有没有觉得,我们这里一点都不像华尔街的公司”李睿远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说。
“你说得对,就是在次贷之前,华尔街的公司,也不会有这样轻松的气氛,”约翰笑道,“我突然觉得,这有些像硅谷公司的架势,”
“这边添上几台游戏机,那边设置一个休息室,茶水间多放些零食糕点……”李睿远一手拿着西装外套,一手指指点点的,“那就有些像了,”
“我觉得你的规划挺好,”约翰重重的点头。
他们这里之所以轻松,是因为任务相对单纯,过程同样单纯,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操心市场的变化,只需要按照指令,在合适的时机借入股票卖出,然后再在合适的时间买进并还掉就好。
此时聚在大厅的这十来个人,就是联合基金雇员的大多数。
“我想,冯也一定不会有意见,”约翰笑着拍了拍手,“各位,看看这是谁来了”
“李”“李!”那十多个人马上围住李睿远热情的寒暄,这个班底,本来就是李睿远搭建的。
在这样又将拿到好成绩的时候,他们自然非常期待见到李睿远。
“你好,”“嗨,”李睿远也一一和他们握手,还不忘和他们打趣,“在办公室可以笑得这么灿烂,出去的时候还是尽量收一收哦,”
“针对现在的局势,这还真难做到,”约翰的话,引得大家开心的大笑。
面对这么好的形势,有时候,哪怕其它人都是愁容满面,也真的很难控制住脸上的喜悦,要知道,在这之前,基金已经结算掉的cds合约,就已经带来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收益。
在市场上哀鸿片野,街上的公司,一家接一家的爆出大额亏损的时候,联合基金却能有这样大笔的进账,并且看起来,又要有不少进账,这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至少是双倍的。
“好了各位,我和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商量,”约翰分开那些急着想向李睿远表现的家伙,带着他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大家太热情了,不知道要是冯来了,他们会怎么欢迎,”李睿远笑道。
“五体投地”约翰煞有介事的说。
“哈哈,说不定真有人做得出来,”李睿远笑。
因为大家其实都清楚,之所以效益这么好还这么轻松,主要都是因为冯一平的缘故。
“具体情况怎么样”他问道。
“一切顺利,”约翰忍不住搓手,“就等冯所说的最合适的时机,”
 
2774.第2759章 被吓到
第2759章 被吓到
印度科钦。
冯一平穿着泳裤,戴着墨镜,坐在海边的平台上,叫不出名字的红花,从上层的泳池平台垂下来,延伸到他身后的阳伞上。
海湾里风平浪静,海鸟就贴着他脚底下的海面飞过,因为阳光太过于耀眼,对面市中心的高楼大厦,看起来竟然朦朦胧胧的不太真切。
这个几乎位于印度最南端的城市,有些出乎他的预料,至少就他目前所见,这是一座比孟买要干净整洁很多的城市——当然,这个要求确实不高。
听到游泳的声音停了下来,他便闭上眼睛,果然,有人蹑手蹑脚的从上方下来,在他身后停了片刻,“嘻,”他的脖子被搂住,湿漉漉的头发垂到他脸上,再下移到他胸前,玛丽卡重重的亲了他一口,“想什么呢”
头发再一甩,她已经骑坐在他身上,“看什么呢”
“你说呢”冯一平手伸了上去,好好的感受了一番,实在是这样的角度,再是合适不过。
玛丽卡伏下身来,眼里水波荡漾,“喜欢吗”
温香软玉满怀,冯一平老老实实的点头,“很喜欢,”
也许是因为他的肯定,又伴随着一声轻笑,玛丽卡手动了动,再一扬,上身的束缚便飞到一旁的桌上,她紧紧的搂住冯一平,还动了动,oh,boy!
“这里好吗”玛丽卡逗弄着他的耳垂。
“当然好,因为有你在啊,”冯一平看着玛丽卡脸上浮现的笑容,心里不由得感慨,我现在说这些话,真是张口就来啊。
这也算是进步吗
“那你能呆几天”
“我希望多呆几天,但是,也得看美国那边的情况,”
“哦,”玛丽卡听起来,稍稍有些小失落的样子,不过下一刻,她就昂起头来,“这个次贷,对班加罗尔那些公司的影响都很大,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真的和你说的那样,最困难的时候还没到吗”
最困难的时候,接下来就要到了,冯一平心说。
“次贷这个东西,直接说,就是次级贷款,是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居民的住房拥有率,而鼓励金融机构向一些原本不能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人,发放的用来购房的贷款,”
“房子啊,”玛丽卡轻声说道。
“房子很重要,不是吗,小布什都说,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是美国梦的开始,”
“但金融机构们借机却打起了其它主意,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运作,主要是把房贷证券化,那些对民众发放按揭贷款的金融机构,现在已经不在乎他们的贷款,是不是能收回来,”
“啊”
“而且现在次贷所牵涉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按揭贷款,为了创收,很多金融机构为了创收,会想尽各种办法,鼓励那些已经还完按揭,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房的美国民众,再用自己的住房来贷款,”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升,你所拥有的房子,简直就是一家不断在升值的银行,怎么能让他闲置”
“在这样的鼓动下,越来越多已经退休的美国民众,又把他们刚拥有产权的房子拿去贷款,买更大的电视,更好的车,去更美的海滩度假……”
“然后房价一下子降了,”玛丽卡说。
“对,房价一下子降了,很多按揭用户发现,虽然自己已经还了多期房贷,但按揭的这套房子的价值,已经比自己接下来要还的按揭,要低上不少,”
“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发现,那些贷款中介机构以前说的每个月还贷2000多美元,现在会一下子变成5000多美元,”
“那些把自己的房产拿去贷款的民众,他们一年一万多美元的退休金,同样完全不能负担每月必须还的贷款,在以前,那没关系,因为房价上涨,他们还可以继续向银行贷款——银行也乐意向他们提供更多的贷款,用贷款来还贷款,”
“于是,有些人觉得不划算,主动断供,搬出按揭的房子,有些人因为不能还上贷款,被银行从自己的房子里赶出来”
“而我们都知道,一个社区里,空余的房屋越多,没有得到维护的房屋越多……”
“那个社区的房价便会受到更大的影响,”玛丽卡抢答。
“你说得很对,”冯一平在她头上揉了一下。
经济方面其它的事她们不了解,但这些事,她们清楚得很。
“而眼下,这样的情况,遍及美国各地的社区,所以房价便一直在下跌,这样的趋势,最终免不了影响到华尔街,因为华尔街的那些机构,手里拥有大量建设在房价上涨的基础上才能获利的证券,”
“房价下跌,他们拥有的资产也随之缩水,更致命的是,华尔街所有的机构,都在用高额的杠杆,平均水平,都在33倍以上,也就是,他们的资产只要缩水3%,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两封邮件
在科钦的这个让冯一平的身心,都极大愉悦的下午,即将过去,将要进入想来会更精彩的晚上的时候,他接到了金翎的电话,“告诉你一件事,我们的网站,今天又差点崩溃了,”
“怎么回事”
“好事,佳怡正在给你写报告,”金翎说,然后不知道为什么说了一句让冯一平小小的颤了一下的一句话,“在印度,悠着点啊!”
带着点惊疑的冯一平,很快收到了那封邮件。
原来,就在他先在澳大利亚,再到印度的这些天里,他们18号发布的那份报告,在国内竟然成了热点。
冯一平估计,这应该是因为,离奥运闭幕式,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对媒体来说,各种和奥运有关的新闻,已经是总结再总结,挖潜再挖潜,终于到了再也不好炒冷饭的时候。
而南奥塞梯争端已经落下帷幕,次贷,也有些老生常谈,于是,那些急着找题材的媒体,才会重新关注他们这份报告。
他猜得没错。
在18号前后,大大小小的媒体,上上下下的电视台,大部分的篇幅,大部分的时间,都要给奥运。
而这一次,好几家权威的财经媒体,可以从容的把这件事放到了头版上,央视和地方的一些金牌财经栏目,也终于可以围绕着这份报告,请来一些知名专家进行讨论。
毕竟在国内,尤其是对非公有制经济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还是一个比较时新的文件。
因为嘉盛一贯的声誉,这份披露了此前很多不为人知的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再一次得到了多方的一致肯定——郑佳怡在邮件中分析,这样的结论,和冯一平爸妈几个月前那个大手笔应该也有关系。
在国内民众的心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矛盾,虽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内涌现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民企、私企,他们不但解决了很多人的结业问题,直接提高了很多人的收入,有时候还会让我们在国际上露脸……
虽然一些国企,尤其是和大家息息相关的国企,比如两桶油,比如曾经让我们骄傲的一汽和红旗,比如……经常会让大家提起来就一肚子的气。
但在很多时候,大家从心底还是更相信国企,举个简单的例子,都是加油站,两桶油的和私人的,我们会选谁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