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官笙

    别说现在的周家了,就算是以前的清贵之家,也不是小门小户的商人可以攀比的,上官烈见周正毫无挂碍的说话,自然是大喜,起身道:“好嘞姐夫,我这就回去说。”

    上官清看了眼周正,收起长枪,默默的回去换衣服。

    周正在府里休息几天,观察了一下朝野局势,这才慢慢的出去活动,见一见亲朋好友。

    转了一大圈,周正傍晚来到九江阁。

    九江阁现在很成熟了,里里外外都是来看书的人,九江阁里的管理员都穿着统一的服饰,熟面孔少生面孔多。

    有几个人看到周正,神色激动的抬手,道:“学生见过阁主。”

    周正点头微笑,径直走向韩铖的值班房。

    韩铖看的周正回来,自是十分高兴,拉着他在小桌上坐下,一边煮茶一边笑着道:“前几天就听说你回来了,在家养伤还好吧”

    周正给他倒了杯茶,道:“没有大碍了,先生近来如何”

    韩铖一笑,道:“读读书,写些东西,偶尔出去走走,倒是比以前舒服多了。”

    周正知道韩铖的生活规律,笑着拿起茶杯。

    韩铖喝了口茶,这才道:“辽东这一战我也听闻了,不得不说,有此魄力与远见的,也唯有孙老大人了。”

    周正轻轻点头,若是换了袁崇焕,肯定不会同意的。孙承宗愿意冒险,确实有着非比常人的魄力与远见。

    韩铖看着周正,赞许的道:“你在右屯守了两个多月,还能差点击毙贼酋,环顾我大明,你也是首屈一指,再无第二人了。”

    周正倾身,道:“先生谬赞了。”

    韩铖看着他,道:“你辞官,以后有什么打算”

    韩铖知道,周正行事向来不会无的放矢,他的辞官,多半是在酝酿着其他的事情。




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
    周正没有隐瞒,道:“学生打算留在朝廷。”

    韩铖顿时就皱眉,看着周正,神情有些‘挣扎’。

    片刻,韩铖叹息道:“在外做事不易,在朝廷就更难,我知道你有打算,切记要小心谨慎。”

    周正微笑,道:“先生不用担心,学生有分寸。”

    韩铖不太愿意多谈朝廷,实则也是无法谈,继而笑着道:“留下也好,辽东暂时无大碍,现在朝廷当务之急是整顿内政,你在永平府,河间府做的很好,或许朝廷能有助益。”

    周正笑着给韩铖续了杯茶,玩笑的道:“学生在朝廷势单力孤,朋友无两三,到时候遇到麻烦,先生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韩铖笑容立即越多,道:“看来你确实有些想法了……”

    周正没有掩饰,道:“学生是打算做些事情。”

    韩铖点点头,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周正随意便询问九江阁的一些事情,还提及打算在天津卫盖一个,自然让韩铖十分高兴,还说到时候会亲自走一趟。

    周正在九江阁待到天黑,这才离开。

    他用尽办法避开所有人,确保无人跟踪,这才来到一个偏僻的酒楼内。

    李忠早已经焦急等待,一见周正就道:“你怎么才来,我都等你半个时辰了。”

    周正看着他的表情,疑惑的道:“以你现在的身份地位,还有谁能威胁到你”

    李忠拧着眉头,心里焦躁,道:“前一阵子王承恩点我了几句,我怀疑他知道了些什么。”

    周正一听,连忙拉他坐下,道:“详细说给我听。”

    李忠便坐下,伸着头,在周正耳边低声说了半晌。是王承恩点拨他那一句前后的几天里发生的事,尤其是关于周正的。

    周正听完,沉思不语,心里细细推敲。

    李忠就这么看着他,神情不安,却又强按着,不敢打扰周正。

    他能有今天,完全是那天雪夜,周正将他送入信王府开始的。在他眼里,周正算无遗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是他心底的靠山。

    好半晌,周正抬头,平静的道:“王承恩应该是从一些细节上看出了你与外面的事情有关联,但应该仅止于此。内监哪一个与朝臣无关的王承恩只是点拨一句,大概是出于好意,没有真的对你起疑。”

    李忠听着,心里长松一口气,这些天的担忧终于可以放下了。

    周正看着他的表情,有些失笑的摇头,道:“你在宫里,可以不争,不争就是争,你最大的底气在于皇上,只要皇上信任你,其他的完全可以大胆的做。你贪些财,与某个大臣走的近一点,只要皇上心里有数,他就不会真的把你怎么样。皇上不怕贪官污吏,怕的是无比干净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有异志,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忠认认真真的想了一阵,道:“我明白了。那,我要不要在皇上面前对王公公……”

    周正脸色一沉,道:“不要乱来!记住了,其他人你可以动,王承恩不可以!除非你有一击必杀的把握,否则就不要乱出手!”

    李忠神色一慌,连忙道:“是,我记下了。”

    周正看着他表情,见他确实没有乱来的意思,这才点头,道:“皇上最近关注的是什么”

    李忠道:“万岁爷最近都在为西北匪乱忧心,兵部奏报,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的匪寇已经达数十万,万岁爷正在想办法筹集钱粮,集合兵力剿匪,之前还考虑调你去河南的。”

    周正嗯了一声,神色若有所思。

    山西,河南,再到北直隶,这些匪乱已经逼近京师,由不得崇祯不忧心,大兵征剿是必然。

    只是,从历史上看,官军战力还不错,战绩也可以,但是,终究还是败于自己人手里。

    从卢象升,杨嗣昌,曹文诏到最后的孙传庭,无不是如此。

    周正顿了片刻,道:“钱粮从哪里来”

    李忠道:“户部能解决一部分,然后就是各地巡抚,总督自筹,再不行,就是加税了。”

    周正一点都不意外,想了想,道:“这样,你找个机会与皇上说,就说可以从河间府,永平府收取一些。一来,我可以堵朝廷的嘴;二来你也可以撇开与我的关系。”

    李忠最在意的自然是‘第二’,连忙道:“好,我找机会与万岁爷说。那,多少合适”

    周正道:“五万两,不,十万两,每年十万两,永平府,河间府,天津卫三地。这三地的官员,兵备道要交给我的人,你盯好了。”

    这样的小官,自然不放在二号大太监的眼里,李忠一脸激动,保证的道:“你放心,我们是自己人,我不会看着别人坏你的事!”

    周正一笑,继而道:“我听说,皇上对元辅有些不满了”

    李忠是知道周延儒是怎么登上首辅宝座的,笑容收敛,瞥了眼外面,低声道:“国事日艰,元辅的能力让万岁爷不满,而且,温阁老等人在悄悄的弹劾元辅,想要取而代之。”

    温阁老,也就是温体仁。

    如果是这样,周延儒怕是还是要像历史上的一样,被温体仁赶下台,取而代之。那朝野短暂的平和就要过去,新一轮的党争又要再起了。

    周正沉思一阵,道:“你还是做你的,我没通知你,你就什么也不要做,尽量撇清与朝臣的关系。”

    这也是李忠想要的,连连点头,道:“我听你的。”

    周正瞥了眼外面,道:“我们联络方法换一换,见面地点也换一换,具体的我到时候通知你,后面日子要不好过了,你也小心一点。”

    李忠起身,道:“好,我得回去了。”

    周正看着他的背影,等了一阵子,也悄然离开。

    在回府的路上,周正暗吐一口气,暗自道:朝廷这坛浑水,他现在应该有资格来搅一搅了吧

    周正刚回府,福伯就迎上来,道:“二少爷,有二位总兵等你很久了。”

    周正一怔,旋即想到是谁了,连忙加快脚步进去。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婚之期
    周府后厅,赵率教,满桂二人已经喝了不知道几杯茶,等的颇为不耐烦。

    满桂一见周正来了,顿时大声道:“我说老弟啊,知道你是在外面有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立了大功,不在乎我们这两个老哥了……”

    赵率教听着,失笑的摇头。

    周正连忙抬手,道:“错了错了,认罚认罚,福伯,让厨房做些酒菜,我给二位老哥赔罪。”

    满桂立即就道:“要上好的,要是不好,我今天就不走了!”

    福伯知道这是周正在辽东的好友,连忙笑着应着,转身出去。

    三人坐定,周正也不顾两人的脸色,给二人倒茶,道:“来,喝茶喝茶……”

    满桂砸吧了下嘴,道:“我说老弟,有银子也不要尽花给朝廷,你府上这是什么陈年老茶,没滋没味的……”

    周正抱着茶杯,有滋有味的喝了一口,一脸感叹的道:“天津卫那边的抚恤我就出去了二十万两,河间府,永平府的底子都快被我掏空了,还有各种兵甲,武器我都得自己来,单说那大炮,一门就上万两,老弟我看似有钱,实则花钱如流水,一年到头,不剩几个子……”

    满桂,赵率教都知道带兵花钱,周正又与他们不同,没有辽饷,加上其他的,确实数字很可观。

    赵率教伸着头,低声道:“老弟,你给满桂二十门大炮,不能厚此薄彼吧给我也来二十门。”

    满桂听着就眼皮直跳,盯着赵率教道:“我说老赵,你一张口可就二十万两啊,这不是你的作风啊”

    赵率教尴尬的咳嗽一声,还是目光热切的看着周正。

    这大炮威力巨大,守城有奇效,他要守锦州城,若是有这个,基本上是万无一失了。

    只是这东西造价确实贵,一门前前后后,确实要上万两银子。

    周正想了想,笑着道:“我确实还有二十门存货,我待会儿修书去天津卫,你回辽东的时候,走天津卫带走吧。”

    赵率教双眼大睁,端着茶杯站起来,大声道:“以茶代酒,老哥谢过了!”

    周正也只得拿起茶杯,与赵率教碰了一下。

    满桂看的很不是滋味,赵率教一开口就得了二十门,当初他可是好不容易才从周正手里抠出来的。

    周府的饭菜其实早就在准备了,没多久就上到了桌上。

    周正与满桂,赵率教二人走过几杯,就道:“你们还是回辽东”

    赵率教,满桂都是武人,武人最大的官职就是左都督,两人早就是了,所以现在功劳再大,也都是赏赐,加各种虚衔,无可再升。

    满桂道:“朝廷倒是想要我二人去剿匪,但新任的蓟辽总督曹大人不同意,又让我们继续回辽东驻守。”

    新任的蓟辽督师是曹文衡,兵部右侍郎。

    周正若有所思一阵,道:“孙老大人的意图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们是想要往北建城,需要人手,可以找我借,河间府壮丁还是不少的。”

    赵率教道:“欧阳胜继任辽东巡抚,这件事怕是我们插不上手,他是孙老大人的门生。”

    周正与欧阳胜也短暂打过交道,这是一个文官,并不适合领军的人,修城治理民生应该不错,若是他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向北推进,倒是一件好事。

    周正点点头,道:“天津卫那边我打造了不少兵甲,暂时用不上了,我给你每人五千件。”

    满桂扯了把胡子,道:“够兄弟!”

    赵率教也连忙端起酒杯,大笑的道:“别的我肯定不收,这个,多多益善……”

    酒桌上的气氛十分热烈,三人笑着说着辽东内外的事,以及畅想着三人率军,攻破沈阳,消灭建虏的盛景。

    三人喝酒聊天,直到大半夜才结束。

    宿醉的第二天中午,上官清给周正擦着脸,蹙着眉道:“我发现你越来越喜欢喝酒了。”

    周正揉着头坐起来,接过她递过来的清粥,道:“他们呢”

    上官清道:“一早就走了,听说去天津卫了。”

    周正苦笑一声,道:“这两人还真是迫不及待。”

    上官清收拾着洗脸盆,就看到刘六辙进来。

    刘六辙对着上官清点头陪笑,而后走向周正,道:“二少爷,刚才有兵部的人来,说是张尚书想要见你。”

    周正揉着头站起来,道:“张尚书兵部的张尚书”

    刘六辙道:“嗯,是兵部的人。”

    周正清醒了不少,在饭桌前坐下,道:“你怎么说的”

    刘六辙道:“都是统一的回复,二少爷有伤在身,暂时无法出门见客。”

    周正满意的点头,道:“以后都这么说。张尚书要么是想来打秋风,要么就是要我去救火,能拖就拖。”

    刘六辙笑着应着,又看了眼上官清,轻声道:“二少爷,福伯已经在准备聘礼了,就是不知道二少夫人家那边有什么风俗……”

    上官清眨了下眼,坐向周正,清丽的眼眸一眨不眨。

    周正倒是知道他大哥周方结婚时候的一些聘礼情况,却不清楚江南是什么风俗,看着上官清清澈的双眸,他心里分外小心,一挥手,正色的道:“这些事哪能让福伯做主,我待会儿去见岳父大人,仔细商讨一番,一定要周全。我好不容易成亲一回,不能亏待自己。”

    上官清抿了抿嘴,最终还是没忍住笑意,白了周正一眼,端着洗脸盆出去了。

    她一走,周正这才松口气,看着刘六辙没好气的道:“没眼力见。”

    刘六辙陪着笑,将周正的清粥挪到他身前,道:“二少爷,听说你要大婚,商会上下都很高兴,正准备给你选贺礼……”
1...147148149150151...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