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曲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昭之
黑守一道:“你虽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坚固。感动时就发大愿,却又很快退失道心;这样进进退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
听到黑守一这么说,姞元灵感到很忏悔,当他又生起慈悲心时,师父要他走在前面,他就不敢了。
姞元灵道:“师父,这次徒儿我是真正发心,要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大心大愿为道基,一步一步向前精进。”
&
第四百三十回 守道心
风泰来认为在睡梦中获得三昧真火的第二步关键是从心息相依进入乾坤相交。
修行者把握活子时的动力,是心息相依,使身心定住不生一念,使阳气上升,促使心肾相交,进而乾坤相交——这是道门睡功乃至内炼的基本法则。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心息相依”实为睡功和内炼的入手法则!
睡功得效,次早舌润而甘;不安适,次早则舌燥而苦,这是心肾交与不交的区别。
交时恋恋不舍,遍体微汗,舌本生甘,津液满口。
道有睡功的理论依据是:睡中身心不动,如入禅定,禅定中,身心地真阳入我体躯,如甘露遍空,醍醐灌顶,周身酥软美快,和畅如春,酣融如醉,身心柔软。
《易》所谓“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中其中,而畅于四肢”,正是这种情景的生动写照。
道门炼法简而约,但对初学者有空泛之弊,密宗则言之颇详,可与之相互补充,人微言轻入门方法,其法如下。
三是睡姿和观想。
右侧体卧,一手置脑前或脑后,一手则顺势向下,以自然安适为度;口要合,免口水外流。舌抵上腭,出气短,入息长;身体弯如虾,可守护精神。这种睡姿反复练习,慢慢养成习惯。
修行者保持警戒,先观想自己,不可沉睡太深,亦不可浅睡。
沉睡太深则失戒心,浅睡亦不好,太浅如同失眠,失眠则火旺,损眼且损脑。这种功夫,要久久锻炼,非一日之功。
然后观想自身,经色透明,放射如红宝石之光明。
照向整个天地,一切幻境全部破除无余;或将心神置于自然之空中,也照向自己,自己如光明之体。
行者心神须集中于喉轮中的红光时,灵力静止时,便熟睡无梦;若灵力于喉轮中动荡,则产生梦境,故用喉轮放红光守护。
早晨醒来,作宝瓶气呼吸二十一次:先吐浊气三口,徐徐自鼻吸入新鲜空气,气封于脐下丹田,闭息住久愈好,然后喷出;然后集中心神于两眉之间的白色明点,大小如豆,光亮而不刺眼。
再于海底轮(会)处观想墨点明亮,则对所有梦境便能明悉,进而加以控制,进入即光亮又无梦的睡境。
睡眠时,观想喉轮红色明点,将看到此红色明点变成极乐的世界,便能进入怡养身心的美好的梦境。
人因受环境的刺激,产生喜、怒哀、乐种种梦,千奇百怪,一切情绪会在梦境中发泄出来,但许多梦在醒后便遗忘了。
白天,思想容易自制,夜间,思想任意奔驰,梦境颠倒,无明、爱、憎等不易控制,对生命和修持中的一半病态。
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把白天和夜间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把日间的修持和晚上的修持,连接起来,脱离梦幻颠倒,保持清净光明内境的相继,白天晚上均无妄念烦恼。
达到明悉梦境,转变梦境,为内光明,禅定于梦境之光明,即在梦境中明心见性。
四即睡功,最重守气。
睡功最重守气,修行者平时要尽量消除**,只要行住坐卧能安适即可,不过分追求个人享受,饮食以素食为佳,不迷肉类。意识无止无体的奔驰,最耗人心神睡时只求“真水下降”、“所元守一”。
如此一睡即醒,仿佛无睡,但精神则完全恢复。修行者若练睡功,可用“大温养”的方法,卧着闭息,身子可弓仰互摆,方法一样,灵助自然,效力更大。
睡功实质是内炼的一种方法,内炼的一切基本原则都适用于其中。
初学者不必好高骛远,若一时达不到睡功要求不必勉强。
初级阶段,练功根本不能代替休息,反而使人更虚弱和疲劳,开始只求周身放松,自然入眠即可。
一味逍遥不管天,日高丈五尚闲眠。白云深处学道德,一枕清风天地宽。
睡功到此进入大休大息,身心两忘,什么法子也不用,这才是深得睡功三昧!
当然,如果拥有童子命格,从另一种角度讲则可当普通修行者百年修行。
提到“童子命”,总会看到有人满心欣喜,有人愁容满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欣喜是因为每个童子命,都对应着天上的星辰,这是普通人所没有的殊荣。
所谓天命神受,天赋异禀,自带天命,也必会有非凡的作为。而且若拥有“真童子”命,最大的福德是永不落地狱,命数到后回归上天。
拥有童子命格,从另一种角度讲胜过百年修行。
所谓无煞不贵,命中带童子煞者,若机缘得当,会有无比成就。
发愁则是因为童子因为种种因果才来到世间,随时有被召回的可能,而且命运多舛一生坎坷,如:拥有童子命的人从小体弱多病;做事奔波劳碌但依旧难有成就;姻缘也是很不顺利的,多有劳燕分飞之兆,总之,可以说是霉运加身。
童子的分类通常有四种,其中前两种一般称为是真童子。
一、天上来的童子。
一般是指前世是天上的童子转世或童子的分灵投胎的。很多是天上上仙身边的童子由于犯了过错或有某种使命责任而转世。
这类童子能量比较高,但是一生里经历的坎坷磨难也多,比常人付出的也要相对多些。
所以最好皈依道门,重新开始修行,很多有大成就者都是此类童子转世。
二、道观里来的童子。
一般是指前世是在道观里修行过的童子转世或童子的分灵投胎的。
道观里
第四百三十一回 命中注定
黑守一从风泰和那里还知道了第三点,那就是童子命化解的方法。
风泰和告诉他,童子命的解法要按道门法事正规化解才行,送童子本源在道门里有禳关度煞法事,传入民间后多采用一些送替身还童子,但这样并不能彻底送还童子。
在正统道“里还童子需要诵经,发牒,敕童子,装藏,添命宫福禄寿,化解三十六关七十二煞,然后送路开方,再交付冥府曹官和土地等他们送到天仙前,最后化财。
整整一套法事,才能化解童子,而不是像一些人说的烧个冥钱或者烧个符什么就能送还童子。
一、替身的制作:
法事所需的替身正规来讲是用稻草编制而成。
二、替身的送法:
还童子最好请正规道士法师诵《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等道门经典并破解命中所带的三十六关七十二煞,做祈福消灾延生还童子科仪法事。
黑守一对姞元灵也很好,他不仅教会了姞元灵如何修炼,还教会了他道门古老神奇的修心补相术!
人世间,每个人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天生身材伟岸,智力超群,有的天生矮小,智力残废;有的天生丽质,有的天生难看......
所以,世间很多不幸的人往往会感叹命运不公,有的甚至埋怨父母,有很多人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穷尽各种尝试,但往往都不能尽如人意。
是命运不能改变吗
人们对这个问题各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有的人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变;有的人觉得,好命的人都是点好,哀叹自己没有生在富贵人家等。
如果说,人的命运可以自己创造,那为什么看面相的人一看一个人的相貌,就能说出一个人将来的命运如何,而且事后果如其言呢
不管人相信不相信命运,命运都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既然命运客观存在,那命运还能不能变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实际上,人们的老祖宗们早就为他们总结出了很多改变命运的方法,但由于年代久远,人们逐渐把这些比钱财还宝贵的东西当成了文化垃圾丢掉了,人们一谈到带点神奇色彩的东西,一般都会说“迷信”,这是人们最大的悲哀!
自上古以来,也有很多家庭,自觉不自觉的践行着老祖宗的最宝贵的传统,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奇特的家庭,有的富可敌国,有的代代高官,有的代代长寿,有的辩才无碍,有的世代家庭祥和等等,如此种种,绝非偶然,在明眼人看来,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那么,这些家庭有什么得以让家庭世代旺而不衰的吗当然有!
在河西村这地方,有位曾经做过官的姬仁公,他住宅左傍,有一间空屋,夜里常常有狐精在内作祟,拍桌抛器,放火泼水,滋扰不堪。
姬仁公曾亲自禳祝,禳祝是祭名,即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
他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能将狐精驱除,后来听到邻村有位姓巳流永的相士,精通易数,就邀来请他占卜。
相士巳流永到来,天已晚了,就留在姬仁公那间有狐祟的空屋里。
夜深人静后,姬仁公即叫家人去观察动静,过了一会,家人回禀道:“今夜狐不吵闹,只听到狐作人语道:这位巳相士是有道德的,神灵都很钦佩他,今夜宿在此间,我们不可侵犯他。说了这几句话,就寂然没有声音了。”
姬仁公听了这段报告,心中已有几分明白,隔了几天就请巳相士带眷属常住那屋里。
夜间又派人去察探,回报说:狐又作人语道:现在孙相士常住此处了,我们应当赶快远避才好。从此这屋的狐患就
第四百三十二回 风泰和的道
太上老君重伤,虽然不会死亡,但对众仙而言,打击依然很大。
元始天尊不断为师兄施法,就是为了缓解罗睺带来的伤害。
如今他们三清人人重伤,这魔祖的步伐还有谁能阻止
“风泰和,你要上吗在圣仙之中,也就只有你袖手旁观了。”罗睺呵呵的笑道。
“我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但众道友都奈何不了你,我也不会自讨苦吃,拔剑妄动!”风泰和道。
仙御剑而乘风,圣除魔而安宁。
有酒自乐逍遥,弄琴拂尘忘心。
一游云与天,再游虚极外。
日月伴星移,唯道不欺真。
道门的剑仙,依据传承之秘典《最上乘剑仙心法》之记载,剑仙之学,可向上追溯到远祖轩辕黄帝“作神剑利器十五,以镇九州”之时。
道门学术,大行于世,剑仙之学随之渐露端倪。有心以学剑济世者,不可数典忘宗,妄自菲薄也。
剑宗修炼的特点,内以身为洪炉练内丹,外以身习剑术以练形,中用洪炉以铸剑以炼器。
剑仙有“术剑”与“道剑”之分。
术剑者,有形有象之剑,以特殊方法制成,用以抵御外侮;道剑者,先天一气也,为无形无象、生养天地的太和元气。
道人以法凝结此浩然刚大之气,以之透金石、贯鱼鲁,沛然莫之能御。这既是武学之“神勇”至境,又是修仙“卫道”之地步。
有些仙人修炼,是到悬崖绝壁,采取灵药,服食辟谷,吐纳呼吸,翕受日精月华,其各种功夫,与金丹法门隐居城市修炼者不同。
假使在深山中,遇到毒蛇猛兽,肉身无力抵抗时,就用剑气去降伏。待到二三百年后,道成尸解。**既不要保存,剑术再也无用。
若有不甘于小成者,半途上再求进一步的功夫,参透造化阴阳之妙,拿出旋转乾坤之手段,将后天金气变为先天金气。于是又走回金丹大道正路上来了。
这种仙性情甚为固执而冷僻,若是你的资格不合于他的条件,无论如何,他决不肯相传。
学道者第一要炼剑,剑即先天元气也。
第二要铸镜,镜即先天元神也。
神无杂妄,常常唤醒,不许走作,即明镜高悬,物来必照矣。
气由积累,时时提掇,不放他弱,即慧剑排空,能斩三尸矣。
华夏人对于剑仙总有一种异样的情结,或许是御风而行的姿态暗合了道门的想象,或许是肆意挥洒的剑气舞出了潇洒的意境,也或是契合于正义而融于手中剑,成为了世间正道最后的守护者。
剑仙无疑是孤独的,也许有一二知己,也许没有,所以终日伴与美酒。
剑仙无疑是匆忙的,独立于仙剑之上,腰间别着心爱的葫芦,急急的催动剑诀。
看着下方万家灯火一片安详,远处却隐隐传来妖魔的气息,如何能不匆忙。
剑仙为仙,因为道心为孤,或会没有朋友,或嫉恶如仇,会被排挤。
风泰和走得是剑仙之路,他不向命运低头,勇敢迎接修道过程中的任何魔考!
混鲲祖师曾七试风泰和,通过演法的方式,向修行的道人用鲜活的事例阐明了什么是魔考、应怎样度过魔考。
按照《度人经》所言,魔考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个阶段的考验。
魔考是天界大魔对所有人的磨难,也是后来元始天尊效仿并给所有人改变命运、升华自我的机遇。
这些磨难就像是修行路上的拦路石,强者通过后,拦路石会成为垫脚石,让道心坚定者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弱者通不过,拦路石会成为绊脚石,让道心不坚者从此痛苦、甚至沉沦。
所以道经有言“无魔不成道”,即是此理。
一、欲界的魔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