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至尊曲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昭之

    听完狐狸精的哭诉,依流云颇有怜悯之意,心想:“天生万物,都有生灵。尽管狐狸精令人厌恶,但她腹中孤婴不能受到株连。如果狐狸精能改恶从善,不也是一件义举吗”

    于是,指着狐狸精说道:“你要我搭救可以,但要依从三件事”。

    狐狸精叩头问道:“请问哪三件事”

    依流云答道:“第一要持斋,不许残害其他动物;第二要择地隐居,不得骚扰百姓;第三要受戒人道,早晚诵经,改恶从善,为民做好事。”

    狐狸精拱手立誓说:“一定做到,决不违犯。如有违抗,甘愿受死”。

    依流云见她有悔改之心,便叫起立受戒,然后带领几名道徒前往祖师殿焚香点烛,向天庭发文申奏,奏明赦免狐狸精的原委。

    天庭接到依流云的《禀告文书》便命令雷公、雷婆收兵回府,不必寻找狐狸精了。

    不一会,天空又恢复晴朗。呈现出一派碧空万里,春意盎然的景象。

    狐狸精千恩万谢地辞别依流云,从此隐居在




第四百二十四回 无心之失
    依流云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忙拱手向狐仙飞去的方向拜谢。

    不说依流云启奏君王御祭死臣。

    却说狐狸精来到东海,打扮成道士,手执依流云的恳求信,请求龙王发水。

    龙王说:“我们在兴建龙宫,无暇顾及此事。你可向南海龙王求救。”

    狐仙无奈,只好万里迢迢求见南海龙王,而南海龙王却说:“那一带不是我管辖的范围,不能发水,你还是去找东海龙王吧。”边说边挥手,表示拒绝。

    狐仙母女虽遭冷遇,仍不灰心,再次奔波踏进东海龙宫,情真意切的向龙王诉说干旱之事,恳求龙王以天下众生为念,不可因君王枉杀忠直的臣子而株连到广大百姓。

    龙王被感动了,也醒悟了,于是拔出一柄降雨牌并指示龙太子协助依仙人降雨。

    由于依流云祈雨有功,君王对他推崇礼遇,让他主管三山符箓。

    由于依流云的至诚邀请,狐仙母女便常到依府做客,他还专门把子孙的绣花楼空出来给狐仙母女居住。从那时起,便有了“狐仙居”。

    新君主登基后对依流云很崇拜,曾拨给大量贝币给依府,并赐额“仙人府”。又后有人飞奏君王,称西湖内常闹鬼怪,致使美景关闭,人不敢游。

    君王请依流云赴西湖为民除害。依流云与随行人员商议,决定先观察,然后设法擒拿。

    第二天走到西湖一看,见湖水掀波逐浪,浪中有一怪物很像老鼠。依流云断定这是“老鼠精”作怪。

    随即想到狐狸是老鼠的最好克星,马上焚香祷告,邀请狐仙速来降妖。

    狐仙接到依流云符命,迅速来到西湖,纵身跳入湖中,仅用几个回合便将老鼠精擒拿上岸。

    依流云命令拦腰一斩,然后悬挂湖畔示众,自此,西湖闹鬼闹妖之事便平息了。

    前来西湖游览的人们,无不称赞说:“仙人真了不起,一举斩除了妖魔,我们世代子孙都要铭记他的功德。”

    依流云回到家后,随即赶到云台山答谢黄、白二位狐仙,并同她们交流道法。狐仙毕竟修炼年浅,道法本在依流云之下,但他却也获益匪浅。

    后来,君王上依流云编纂《道藏》,因为交通不便,收集经典十分困难,两位狐仙还为此走遍各地的名山宫观,协助搜集到许多上古失传的经典。

    据说依流云飞升之时,曾留下法旨:“百余年来,云台山二狐对吾道贡献良多,已成仙果。依府内可为其塑金身以祀。”

    依府子孙遵从遗命,便把中庭绣花楼辟为“狐仙阁”并塑了神像。

    人之所以可以学仙、成仙,乃是招摄“先天一气”的缘故。

    然而怎样才能得到“先天一气”呢

    丹书讲“归根复命”、“穷取生身受气初”,又讲“失从人失,复从人求”,总而言之一句话“顺则凡,逆为仙”。

    要想招摄先天,必须知道人是怎样盗取“先天一气”的,人又是怎样失去“先天一气”而死亡的。

    人是怎样而来的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也就是说,人的形成言之,乃父精母血、阴阳二气之时产生一股吸力,将万物所共有之本体--先天一气吸入其中。

    于是,父精母血、阴阳二气加上先天一气混作一团,母体遂怀胎而有人。

    华夏丹道学认为:人是一小天地,天地宇宙是一大人。

    以此而论,人这小天地也如天地产生万物一般,其气清者上升为神,其气浊者下降成形为体,清浊参半者周流为气。

    “阴阳既判,三才遂分”,“三体重生万物昌”,三才互化,遂形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等,火候既足,遂脱胎而生。出生之后,因先天尚足,如植之有根,通过口鼻毛孔等夺取天地万物之气而强壮长养后天色身,故“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

    人是怎样而死的

    人身体一旦成形,其中已含死机。

    因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以至眼耳鼻口意及七情六欲,原是先天元阳与父母的后天阴阳所化生,一旦成形,遂各呈其性,向其秉性发展,眼呈其观看之性使肝气外漏,耳呈其闻声之性使



第四百二十五回 八卦
    罗睺对天地道德知之甚详,就算伏羲八卦中所预视的八种教养也难不到到他。可依流云为了弄懂八卦的八种教养,可是耗费了近百年。

    道门中最能概括华夏文化的图形,一定是太极图;最能代表华夏文化内涵的一组符号,一定是八卦;最深邃神奇的八个汉字,一定是八卦的名字——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作为修行者,不能不了解八卦。

    八卦之道,博大精深,上抵天道,下达人们日常生活的细微。

    其中的大道理,前人已经说了太多,色在生活上的体现却少有人说及。

    八卦之中,其实就包含人们日常生活的八种情境,所体现出的,则是实实在在的八种教养。

    乾卦,男人教养。学会示弱,何妨服软。

    乾卦的卦象是天,特质是“健”——强健,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着强烈的男性特质。

    乾卦三爻皆阳,是纯阳之卦。

    但正所谓物极必反,乾卦虽然强健有力、一往无前,但刚多易折,所以又有欠安之象,蕴含向反方向逆转的征兆。

    对于男人,这正是最值得警惕和学习的地方。

    因为生理和心理原因,男人强势起来容易,但如果太过,完全不知收敛,就会变成破坏力,产生不好的后果。比如:对妻子,过于强势就会大男子主义;对孩子,过于强势就可能施加暴力;在职场,过于强势就会刚愎自用并得罪人……

    这样的男人,其实就是教养上有欠缺,收敛的功夫还没有练就,强中含弱、柔中带刚的秉性还没有修成。万法都是阴阳和合,缺失任何一方都只能是畸形。只有两者兼备,刚强中又有韧劲,才能真正地顶天立地。

    坤卦,女人教养。时代已变,女德仍需。

    坤卦的卦象是地,特质是“顺”——顺下,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种品行,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女性,进而想到传统中对女性的要求——女德。

    传统女德中的确有很多不公平、已过时的内容,但在根本精神上却永不会过时,这便是坤德。

    这种德性,也正是这个时代所急缺的。

    怎样才是坤德

    简言之就是:身份上是贤妻良母,待人上是温暖宽厚,内心里是安忍坚韧,姿态上是宽容顺下。

    顺下,绝非屈服于男权之下,而是明白男女无论生理心理的确有别,因而各有其适当的位置,这种位置却是平等的,而不是非要去做男人擅长、得力的事情才叫平等。

    对于这一点,女性需要重回认同,男性也应反省自己对这种“各居其位,并行不悖”是否不够尊重。

    震卦,心态教养。无论何时,态度平和。

    震卦的卦象是雷,特质是“动”——震动、震荡。但因为可以荡除沉闷、污浊之气,又未必不是一种亨通畅达。

    这不免让人想到人生的际遇,平静顺心的时候总是显得少,坎坷动荡的时候总是那么多,有时甚至雷霆霹雳、暴风骤雨。

    人们应当如何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呢

    震卦正好可以为人们提供启示,指向的是一点——心态。

    在顺境之时,不得意忘形,而是淡然处之;在逆境之时,不慌乱失态,而是泰然自若。

    只有心中具有一份坚实厚重、实实在在的修养,展现在外人面前才能是这样一种宠辱不惊、安之若素的教养,也才能如震卦所揭示的那样,涤荡污浊沉闷,迎来清朗畅达。

    正如太上老君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巽卦,为人教养。对人谦逊,待人恭敬。

    巽卦的卦象是风,特质是“入”,合之就是长风不绝、无孔不入,说的是一种顺达,“巽”的意思就是“顺”。

    此卦讲顺从他人才能受益,也就是要谦让恭顺,自然是关系人际交往、为人处世的一卦。

    占卜上对此卦的形容,是: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

    从为人处世的角度去看,说的正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谦让恭顺的态度,就会成为一叶孤舟、有篙无水。

    什么是这个水呢

    就是学会对人谦虚、待人恭敬的人际交往之道。

    朋友多起来,人脉旺起来,水自然就满了,自己的人生于是才能如鱼得水、乘风破浪。

    内心谦恭是一种修养,对人谦恭则是一种教养。

    哪怕内心的修养不足,如果外在能尽量做到谦恭,就会反过来涵养自己的修养。

    这需要人尽量把姿态放低、心态放平,否则就只会是表里不一、两面三刀,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坎卦,做事教养。认真负责,做事谨慎。

    坎卦的卦象是水,特质是“陷”,合之即是陷进水坑。

    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谨慎,学会等待时机,不可轻举妄动。

    但能不能谨慎,其实要看平时的态度,一个平时就不认真谨慎的人,到了紧要关头也只能慌乱,不能指望他能在这紧张时刻突然谨慎起来。

    这就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具备这种做事的态度,不断地涵养自己。

    但这个问题不能完全这样功利地去看待。

    因为无论是自己的本



第四百二十六回 恶善人
    可依流云死了,死得突然,死得悲壮。

    依流云、夜不归、岳垚被称为“三仙侠”,夜不归的师尊是博学多才的丘山真人,依流云的师尊是淡然不争的风泰和,岳垚的师尊是根正苗红的度厄真人。

    依流云是死于斩妖除魔。

    当时三仙侠喜欢到处诛恶捉妖,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在一次斩妖除魔中,依流云被一名妖孽以噬魂术伤了元神,接着又与两名魔王困斗,尽管被一只狐狸舍命救出,但半路就因伤重而死。

    后来,岳垚与夜不归一进入主神境,就把那次未除尽的妖魔全数诛灭,算是慰了依流云的在天之灵,两人也从三仙侠变成了逍遥仙。

    救走依流云的狐狸因重伤难治,也留下了一段凄惨故事。

    在一个村子里,荀大爷是一名有名的猎手,他特别善长使用套术,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他亲手下的套,几乎没有放过空的。

    有一次,荀大爷听人说山外有人收购狐狸的皮,而且价格很高。

    那个时候山里的狐狸比较多,是个很来钱路子,他动了心思,决定也来套狐狸卖皮。

    为了打有准备之仗,荀大爷事先来到山林,细心察看狐狸的粪便,研究狐狸的足印,花心思琢磨着狐狸的活动规律,然后根据这些来下套。

    没过几天,他就逮着了一只狐狸。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优雅,四肢匀称,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挺神气地竖立着;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和整张脸显得生动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早听人说,一张上好的狐狸皮必须要活剥的时候得到的质量才比较好,皮毛才能保持原有的美丽,才会更加的柔软。

    荀大爷把狐狸关在了铁笼子里,准备第二天开始剥皮。

    晚上,荀大爷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狐狸含着泪求他饶命……

    钱的诱惑太大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荀大爷并没有将这个梦当回事,也没有理会家人的劝告,像着魔一样非要剥了狐狸卖皮。

    他把狐狸倒挂在大树上,准备动刀。

    几名来看热闹的村民,纷纷劝说荀大爷,要他放生。

    谁知道,荀大爷听了村民的劝告,心生不满,瞪着眼睛嚷着让大家别管闲事。

    村民们听了,转身离去,嘴里小声嘀咕着:“迟早遭报应的。”

    荀大爷挥舞着明晃晃的刀子,从狐狸的头上开始割开。

    狐狸凄叫声起,眼睛滚出几大滴泪珠,“叭叭”地掉在地上。没过一会儿,地上的泥巴被鲜血侵湿了好大一块。

    狐狸惨叫着,挣扎着……

    半小时后,原来美丽的狐狸全身毛皮被剥光,光着血肉模糊的身子。它的眼睛还在不停地转动,光秃秃的胸部还在不停地起伏……
1...142143144145146...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