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之全球首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小扬扬

    李思研说道。

    “不用,”姜小白摇了摇头。

    “那好,我给你机会选择,往年都是十一月份,十二月份的时候走,咱们要是继续在一起,我们就一起出去看看,要是你不去,我们就……就……”

    李思研看着姜小白说着,最后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就结束。”李思研停下了脚步,看着姜小白认真的说道。

    “不是,思妍,你想出去,你就出去看看,我留在国内发展。你没有感觉到吗我们这个国家,现在已经在开始改变,我相信未来绝对会发展的出乎大家的预料,百废待兴,我们再给他些时间,不好吗”

    姜小白说道。

    “我等不及了,现在有机会我想出去看看,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我不想以后后悔。而且就是出去了,并不代表我们以后就不回来了。你要是想回来,我们随时可以回来啊,总比你在国内瞎折腾这些没有用的强。”

    李思研看着姜小白说道。

    姜小白沉默了半晌,然后开口说道:“你让我考虑考虑吧,”

    “行,我先走了,到时候我在机场等你。”李思研说道。

    送走了李思研,姜小白有些心烦意乱,不知不觉中就又回到了学生会的办公楼。

    既然过来了,姜小白准备回自己办公室待会,好好考虑,考虑。

    结果一进去。看见赵心怡和宋馨,两人一人捧着一本英语单词正在背着。

    “你们这是干啥呢一开学就这么刻苦,让不让我们学渣活了。”姜小白笑着说道。

    “不是啊,这不是今年出国的留学生要选拔了吗听说是去大西洋星条旗国家,学校里现在但凡够点资格去的。谁不在努力。”

    宋馨开口说道。

    “你们俩也准备去出国留学”姜小白问道。

    “对啊,这么好的机会,谁不去谁傻子,”宋馨瞥了姜小白一眼说道。

    其实从8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90年代,都是出国热。

    仿佛去国外逛一圈。就能够怎么的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海龟的说法。

    “对了,小白你想不想去,你要想去的话,现在就得找人活动活动,也要好好学习一下了,不然再迟就来不及了。”

    赵心怡也开口说道。

    “我,再说吧,其实国外也没有什么好的。”姜小白噎了一下说道,其实他肯定是不想去的。

    可是李思研又拿分手威胁他,再加上80年代的政策,姜小白一时之间微微有些动摇。

    也想着,要不然就去国外留学,自己留学期间也可以做生意嘛。

    而且还可以不用受限制。等到90年代初,国内稳定下来了,再以外商的身份回来,也挺好的。

    “国外没有什么好的”宋馨诧异。

    “人家每家都有汽车,人人住高楼大厦……”

    宋馨开口说到。

    “崇洋媚外,以后不叫你姐了,除非再给我订火车卧铺票。”姜小白说了一句,然后转身出了办公室。

    当然,自己要是出国的话,那不是崇洋媚外,那是赚外国人的钱。




第516章出国潮
    这个时候,姜小白开始认真的考虑出国的事情。

    姜小白旗舰店两次开业,宋卫国想把动静搞大一点,提出各种宣传的手段,什么搞抽奖之类的,姜小白都没有同意。

    不是因为其他,要说宣传的手段,姜小白比宋卫国能够想到的多多了。

    主要是因为时代的限制,姜小白不能,也不敢大张旗鼓的宣传。

    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姜小白想等机会,想等到稳定下来的时候。

    所以不只是旗舰店,其他的厂子也一样,知青罐头厂,养猪场,饲料厂,都一样。

    姜小白基本上是放任发展,也没有什么要求。

    这也就是这个时代,物资匮乏,知青罐头厂等几个厂子还活的不错,这要是换了后世。

    像知青罐头厂这样,不争不抢的,自由发展,早就被其他公司给挤黄了。

    但是如果要是出国的话,自己就可以大展拳脚的发展了。

    等到90年代初,南巡以后,国内的政策彻底的稳定下来了,国内上下都是在积极的发展经济建设,到那个时候自己以外商的身份回来。

    发展起来就要相对顺利很多了,而且国外的几次大变动,自己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机会来施展。

    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

    出了办公室以后,姜小白刚准备走,就听到有人喊自己。

    “部长,天文系的张教授让您去一趟。”

    “好。”姜小白应了一声,转身去了张教授的办公室。

    “小白,马上又要到了出国留学生选拔的时候,你想不想出去看看,我可以去为你争取一下,你也大二了,这一年的成绩也有目共睹……”

    张教授缓缓的说着。

    最后姜小白以我考虑考虑,考虑完了给您答案,结束了两人之间的对话。

    走之前,张教授再三叮嘱姜小白,要快点,不然的话晚了就没有办法了。

    一直沉浸在大兴玻璃厂改制中的姜小白,都没有注意到周围社会的变化。

    这回来学校几天的时间就发现了,和记忆中的那些事,慢慢的对上了。

    只不过前一世,姜小白知道的这些消息都是从报纸上看到,或者听人们说的。

    什么下海潮,出国潮之类的,等真的生活在这个时代。

    才能够切身的感受到这种变化,短短的一个暑假过去,姜小白回学校待了几天,竟然发现好像所有的人都在想着要出国。

    整个80年代,90年代,整个社会上都很疯狂。

    出国的要出国,练气功的练气功,做生意的做生意。

    每一次浪潮来临,都会把好多人给卷进去。

    不考虑后果,人云亦云,掀起一阵阵的……妖风。

    而姜小白重生以后,第一个出国潮涌来了。

    整个80年代,出国潮分为几个阶段。

    80年代初,出国潮的主要阶段和方式是各大重点高校的留学生和京城,魔都社会上的一些女人。

    其中各大重点高校的留学生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毕竟这个时候的留学生的名额少。

    最多的是社会上的一些女人,这个时候有种说法是“嫁出去。”

    说的就是嫁给外国人,不止是老美的男人,只要是个外国人他们就嫁,包括日本人,西班牙人,阿根廷人甚至是嫁到港台去。

    以成功的嫁给外国人为荣,而能够成功的嫁给外国人的基本上都是京城和魔都这两个大城市的女人。

    其中尤其以魔都居多,涉外婚姻比比皆是。造成了一种魔都女婿遍天下的情形。

    谁家女儿要是嫁给了外国人,那可让众人羡慕,被誉为有出息。

    而越洋电话,更是增加了普通居民对电话的需求,只不过电话费贵。

    会约定好什么时间打电话,电话响三声挂断代表平安之类的,反正是千奇百怪。

    这是时代的原因造成的,无关对错。

    而等到80年代末,“公派出国”取代了“嫁出去。”留学生,出国考察的名额增多。

    而魔都人把出国的国家,首选成为了日本。

    启动于1970年代后期,兴盛于1980年代的出国热,汇集成为了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出国潮。

    而姜小白现在就身处这个时代,但是具体要不要也投身成为其中的一员,姜小白还没有想好。

    只不过姜小白却意识到了波澜壮阔的时代即将到来。

    现在是“出国潮,”马上就是1983的“下海潮”,包括现在已经开始有萌芽的“气功潮。”

    开车路过的广场上已经有人像模像样的开始练气功了。

    估计距离用气功托着卫星和外国打架已经不远了。

    太过光怪陆离,哪怕姜小白身处其中都感觉有些不可置信,可这就是这个时代。

    等回到大兴玻璃厂,姜小白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厂,才感觉真实了一些。

    “厂长,现在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了,试生产的日子,您看定在什么时候”

    金国炎看着姜小白问道,这三个月下来,金国炎消瘦了很多,不过脸上的的笑容却更加真实,灿烂。

    这段日子他仿佛回到了刚进厂的时候,其他的都不想,一心只想着厂子的发展。

    “先试一下,生产有没有问题,别到时候邀请领导来观看试生产的时候出娄子。”姜小白说道。

    “如果要是生产没有问题的话,试生产就定在三天后。”

    这个时候厂子的试生产是一个特色,还挺受重视的。和后世的开业活动差不多。

    “好的,我现在就去安排生产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的话我就发请柬,邀请领导过来了,”

    金国炎说道。

    “嗯,去吧。”姜小白点点头,心里还在考虑着出国的事。

    自己要是走了,大兴玻璃厂怎么办

    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局面,自己要是一走了之,不仅大兴玻璃厂会受到影响。

    折腾成这样,不管了,说不定大兴以后还不如之前呢。

    而且也让吴国峰难做,自己也有些不讲信用,说好了帮忙,干一半跑了,这事办的有些不地道了。



第517章上报纸了
    姜小白还在犹豫着,第二天,姜小白起床以后,先去工厂转了一圈。

    昨天生产已经成功了,金国炎在忙着试生产的事。

    其他人员已经开始在调试钢化玻璃生产线的事了。

    钢化玻璃的设备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垂直钢化,另一种是水平钢化。

    垂直钢化设备简单,投资少,不过生产的产品缺陷多,费时费力,劳动量大,不宜量产。

    而水平钢化产品质量高,不过由于进行钢化的时候是用加热气体做支撑的。

    需要投资的大,对操作要求的技术高。

    当然了,主要还是投资大。

    对于姜小白来说,当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水平钢化,至于钱的事,那是事吗欠着就是了。

    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水平辊道钢化法,需要的设备更多,投资更大,全部都是用计算机来控制各个系统,姜小白也就是想想。

    这个时候洛玻都不见得有这种生产线呢。

    在工厂逛完,姜小白就直接开车去了学校,学校这两天的事也多,而且也需要听听课。

    上个学期,期末考试,就差点挂科了。

    “姜师兄来了。”

    “姜师兄来了。”姜小白一进教室,众人就开始打招呼。

    现在的天文系,大三的就一个邓浩南师兄,大二的两个,姜小白和后来转过来的宿舍老四钱宝宝。

    然后就是新来的五个新生,一共8个人,当然还是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老师想到哪,就讲到哪,听懂了就听懂,听不懂就自己学。

    这个时候不用说天文系,这小猫小狗的两三只,是这么上课。

    就是中文系这样的大系都一样,动荡了十年,教授老师们恨不得一股脑的把所有的知识都教会学生。

    学生们也都在拼了命的学习,真学。

    上课学,下课学,大家都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

    而不是像后世,上大学就是谈恋爱,玩游戏,谈恋爱,玩游戏也就算了。

    关键是还有喝红牛的,搞不懂!

    打过招呼以后,姜小白就坐了下来,结果老师还没有进来,就有学生进来通知了。

    “姜部长,校长让您过去一趟。”

    “好,我知道了。”姜小白点点头。

    教室里边一片安静,同样大家都是同学,可是真的比不了。

    一个学期,姜小白也在学校里待不了两天,结果一回家,校长就找。

    五个新生早就从别人嘴里听说了这个天文系师哥的传说,本来以为有夸大其词的成分。

    结果没有想到,真实情况比传的还要邪乎。

    竟然校长直接找姜师兄有事。

    “砰砰砰。”姜小白敲门走了进去。

    “校长您找我”姜小白进去看见张教授和学校的几个老师也在,好像是宣传部的人。

    “小白同学,你来了,好,好,好,快坐。”校长看见姜小白一脸的笑意。
1...155156157158159...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