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路边商场里有更衣间,换上新衣服又戴上假发和人皮面具,几分钟以后更衣间里就多了一个中年人。面具根本不透气,戴在脸上很难受,为了安全只能凑合一下

    等赶到咖啡厅的时候娜塔莉她们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了,几个月不见两人都成熟了不少,凯西娅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大口往嘴里塞着甜点,好像几顿没吃饭似的。娜塔莉小口小口的喝着咖啡,不停的四处张望着。邻桌的陌生人终于引起了两人的主意,虽然样貌不一样,可是身形确是一模一样,等眼神落到对方的戒指上时,姑娘们终于确信这就是自己朝思暮想了几个月的人。

    赵诚冲她们眨眨眼睛,带头走出咖啡馆,娜塔莉不紧不慢的付了帐,拉着凯西娅跟在后头。他们一前一后走过两个路口,赵诚在一家饭店门口拦下一辆出租车,三人跳上车迅速离开。

    出租车在香榭丽舍大街兜了两圈停在银塔餐厅门口,更换出租车后直奔埃菲尔铁塔,然后再次更换出租车后到达了协和广场旁的弗布尔酒店。法格布酒店(lefaubourg,99年被索菲特收购)离协和广场不过50米,距离黎香榭丽舍大道也不过100米,万一遇上麻烦,赵诚不介意开两枪制造个小混乱后再溜走。

    三个人分开后入住的饭店,赵诚特地挑了不同楼层的三个房间。自己登记的那个房间在门口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新买的箱子放在柜子里,如果有人试图打开箱子,里头的暗藏手雷和炸药就会爆炸。

    白日宣淫是不好的,不过赵诚不在乎。都是年轻人么,不发生点什么实在对不住这大好春光,更何况是分开这么久的夫妻。傍晚的时候窗外飘起了小雨,赵诚左拥右抱躺在床上直喘气,他觉得自己的腰快断了,同时伺候两个老婆真是个重体力活,虽然是年轻人也有些支撑不住。

    娜塔莉很体贴的用热毛巾处理了战场,凯西娅不停的往大家嘴里塞着零食,debauvegallais买的黑巧克力很对姑娘们的胃口。买,想吃咱们就买,你家男人不差钱,赵诚豪情万丈。

    光吃零食也不是个事,可当家的拒绝起床,娜塔莉只好让餐厅送了几样正宗的法国菜到房间来。有吃有喝有媳妇,人生的美好莫过如此。

    在媳妇们的伺候下,赵诚像大爷一般用完晚膳,然后起来冲澡穿睡衣。一场大战以后床上狼藉不堪根本没法睡人,大家只能拎着行李搬到凯西娅的房间。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三人依偎在一起聊到半夜,下午那场高强度运动奇迹般的搞定了赵诚的时差问题,等他睁眼时已经是早上八点多了。

    起床,化妆,下楼吃早饭,外头还有约会。酒店旁边就是爱马仕总店,既然来了就不能错过,趁着还有时间进去逛一逛。可惜这个时代爱马仕还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供选择,衣服皮夹香水墨镜,只要媳妇们喜欢,赵诚根本不在乎票子花出去了多少。丝巾也得来几条,四月末正是巴黎街头梧桐树掉毛毛的季节,初来乍到的人总会被这些毛毛弄的不住打喷嚏,落到眼睛里更是遭罪。丝巾墨镜既是装饰,又能让人远离毛毛的侵害。

    换上新衣服,三人坐上出租车直奔塞纳河边的咖啡馆。一路上娜塔莎详细的听了赵诚的计划,只要男人想做的她都支持,不过她坚持由自己去和对方谈条件,万一有个意外赵诚还能想办法把自己弄出去。

    赵诚仔细的想了一下,凯西娅租了辆车远远的停在路边接应,赵诚拿着枪在暗处监视,娜塔莎上去和昨天约好的几个犹太人交易。事情的危险性不大,便同意了娜塔莎的计划。

    阿芒迪娜他们到的很早,昨天他们到中国大使馆咨询过了,签证是真的。年轻人把签证的事情传递给了家人和朋友,昨晚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了一夜,结果人群分成了三派。大部分人认为短时时间内德国根本不可能打败巴黎,就德国人打过来了,他们也需要人去他们的工厂工作;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赞同离开法国却不认为中国是个好去处,毕竟远东就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真正愿意去中国的人连二百都不到,可是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工程师医生和军人加在一起只有三十多人。阿芒迪娜有些忐忑不安,她努力说服了家人去中国,可她并没有把握从赵诚手里弄到签证。条件?到底什么是条件。

    娜塔莉的出现让阿芒迪娜松了一口气,至少女人不会对女人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没有寒暄,娜塔莉说出的条件很简单:犹太人自己出钱雇船,赵诚帮助他们去中国,他们要为赵诚工作六年作为报答,工作期间工资照付,期满以后大家可以选择离开。这件事没有什么文字合同,答应条件的人只要在《塔木德(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汇编,仅次于《圣经的典籍)签下名字就行。

    在车上时,娜塔莉问过赵诚为什么不和他们签个合同。赵诚告诉她,现在是战争时期,如果有心违约合同和废纸根本没什么区别,如果他们愿意遵守合约,那么这本圣经以后一定会有人愿意掏大价钱来买。




第一百九十三章 摩西带犹太人出埃及
    在毒气室里的尖叫响起之前,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别人的劝说去中国,就如同老管家在华沙招工时的遭遇一样。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入我赐给他们的地。赵诚不是上帝,没有那份悲天悯人的耐性,所以他没有兴趣浪费口水,更没有那个时间去扯皮,犹太人讲究实际注重利益,他直接选择了契约作为双方联系的底线。

    阿芒迪娜没做考虑就在《塔木德的扉页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有了带头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因为是准备来谈判的,所以到场的人不多,这本《塔木德只能带回去。这次双方没有约定下一次见面的地点,娜塔莉问阿芒迪娜要了个号码,毕竟见面的风险太大。

    在电视没有普及之前,这种间谍式的接头方式对于普通人而言太富有冲击力。留下一桌沉思者,娜塔莉先离开了。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阿芒迪娜突然记起了圣经上的一段文字:先知摩西受神示,带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一块富饶之地:迦南地。数千年后,欧洲的犹太人也遇到了磨难,是等待是离开,是不归路是诺亚方舟,是命运的一段玩笑,还是一次新的选择?姑娘很迷惘。

    赵诚也有一肚子的疑问,当他们开车快到酒店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然后大股的浓烟从破碎窗户里不停的往外涌着,数数楼层就是自己的那个房间。到底谁有那么大本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盯着自己不放?

    见到楼上出事了,酒店门口几辆轿车里跳出一堆人在往酒店里跑,看长相应该都是法国人,难道是法**方在打自己的主意?不至于啊!远处大批警车消防车都在往这里赶,似乎还有装着士兵的军用卡车,再不走非得被人家堵在这里,得赶紧换地方先。东西都在车上,也用不着收拾,塔西娅一脚油门就把车开离了现场。

    大酒店间谍多,小酒店太脏。趁着时间还早,娜塔莉出面在巴黎大学附近租了套民宅,这里学生多陌生面孔多,多几个年轻人根本看不出什么。娜塔莉租房前临时买来一个二手画夹,还特意把头发扎成马尾辫,她跟房东老太太说自己是美国来的留学生时对方非但没有怀疑还很痛快的给了优惠价,毕竟干净利落的房客谁都喜欢。

    有地方落脚大家的心里总算安定下来,来的路上买了些洗漱用品和吃的,媳妇们在厨房做饭,赵诚在客厅研究法国地图。这几天在巴黎的开销不小,得找个地方弄点外快。

    亲爱的,去洗手准备吃饭!塔西娅从厨房里探出头来。

    赵诚揉揉鼻子,突然觉自己又回到了几十年后的家里,感觉真好。把桌上的东西放到沙发上,走进厨房给做饭的媳妇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娜塔莉做的是荞麦可丽饼白汁烩小牛肉番茄甜椒炒蛋腌肉菜汤,塔西娅手艺有点潮,做的是水果色拉和烤蛋糕。赵诚决定露一手,他把餐具洗了一下。

    吃饭的时候娜塔莉有些忐忑,她不知道自己做的饭菜是不是合赵诚的口味。赵诚的胃比较强大,漫说媳妇做饭的水平不错,就算再难吃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吃下去。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少不得聊些家务事,娜塔莉很自豪的向男人介绍起自己的成就来。

    自从英国政府搞了配给制以后,各种物资的价格蹭蹭的往上涨。每天销售农场出产的东西,收入大约在十英镑左右。新出产的牛奶和蛋根本供不应求,现在很多大饭店每天一早就派人到农场蹲点,娜塔莉怕人眼红,特地让人每天100公斤牛奶送到了孤儿院和贫民救助中心。

    咖啡店那头每天收入在三十英镑上下。咖啡虽然不限购,可是商店里根本买不到,各家的存货耗尽以后所有能提供咖啡的地方生意都非常红火,每天咖啡馆前都在排队。奶油蛋糕配上咖啡牛奶组成套餐,价格是战前的一倍半,因为分量足,买的人依旧很多。不少人都是带着家人一起来的,大人在这里可以尝到喜欢的咖啡,孩子们有牛奶和甜点,男人有喜欢的香烟,女人可以找到钟爱的红酒,吃饱喝足还能逛逛海德公园,绝对是战争年代难得的享受

    发国难财是可耻的,发别人家的国难财那叫有投资眼光。一天四十英镑,合五百银元,月收入大约一万五千,放在哪里都是高收入。赵诚对媳妇们的生意非常满意,还很愉快的指点了一下,比如可以找人拉个小提琴什么的;比如夏天快到了,咖啡里还可以放些冰块做成星冰乐;比如只要手上有闲钱,还可以多买几套房子开分店,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四家四家变八家八家变十六家,然后上市圈钱走人。

    赚钱养家是一种境界,发家致富享受人生是另一种境界,娜塔莉对赵诚跳跃性的思维表示非常崇拜,能在丈夫的帮助下做出自己的事业实在是很有趣的事情。按照目前的销售进度,只要战争不结束,伦敦那头的资产将会以每年70的速度增加,如果囤积的丝袜化妆品和高档红酒之类的奢侈品开始出手的话,财富增加的速度肯定会更快。可以预见的是,不管能不能发展成咖啡连锁店,在货物销售完以后,她们都一定会成为小富婆。

    收拾完餐具,凯西娅开了瓶波尔多红酒,战争期间聚多离少是常态,姑娘们都明白这一点。谁都没有说话,三人依偎着坐在阳台的沙发上,一边眺望远处的街景一边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德国就要开大了,伦敦被轰炸已成定局,虽说比中国那种有空无防的状态安全一些,可毕竟也属于战区。万一遇上内什么准头的v1v2导弹,那货可是不分什么市区和郊区的。想了一下午,赵诚决定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媳妇们说一下:把伦敦那头的生意安排一下,你们在瑞士遥控指挥就行,钱赚的再多都没有人重要。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佳人家事
    赵诚的话让媳妇们愣住了,英法联盟和德国开战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没想到战局会这么悲观。

    你说说法英联盟会战败?娜塔莉觉得有些难以置信,说出去恐怕连希特勒本人都没有那么大的信心。

    法国人不会比波兰坚持的太久,至于英国很难说。如果希特勒能在欧洲吃掉英国远征军的主力,那么英国能用来守卫本土的只剩下警察和童子军了。赵诚开始装逼,他很享受媳妇们崇拜的目光:就算英国人能阻止德国人登陆,他们也不可能阻止德国人轰炸伦敦。天知道炸弹会落在哪里,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到安全的地方去。

    德国人能打败法国?凯西娅也有些不太相信。

    上次大战吓破了法国人的胆子,所以他们才会躲在马奇诺防线里看波兰和德国孤军奋战。英国更是这样,只要战火不烧到本土,他们根本下不了抵抗的决心。你看看街道上的那些法国人,他们顶多只当了几个月的兵,没杀过人之前他们都是菜鸟。他们会有勇气和德国人作战么?

    娜塔莉她们顺着赵诚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梧桐树下有一群法国人在行军,队伍还算整齐,可就是外行人都能看出他们只是一帮新手,大约只要德国人一个冲锋他们就会扔掉枪躲到床底下。

    在女权主义还未泛滥之时,一家之主发话还是很管用的,赵诚悠闲的抽着烟,媳妇们开始商量怎么处理伦敦那头的事情。晚饭前两人终于做出了决定,生意委托苏菲姑娘打理,有事两头发电报沟通就是。不过她们不愿意去瑞士,既然是一家人那就得生活在一起,万一出意外也好有个照应。

    赵诚耳根子软,经不住媳妇们软磨硬泡就答应了。晚饭照理娜塔莉下厨,ragout(蔬菜奶油鸡肉做成的汤)煎牛扒和法国的硬面包,菜色不多但是很抵饿。

    好容易等到天黑,三个在屋里躲了一天的人决定出去逛逛,逛商场没什么意思,凯西娅提出要去看电影,美国过来的《木偶奇遇记还在上映,正对姑娘的口味。好吧,媳妇的决定就是自己的决定,买了可乐爆米花,还有她们最喜欢的黑巧克力。

    电影还不错,但是对于赵诚吸引力不大,谁见过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整天看动画片的。不过他很享受这种感觉,可以让自己暂时忘却战场上的血腥味,这一刻他到真是理解了《冷山那本书的真谛,家是疗伤最好的港湾。

    以后在家里修一个电影院,然后放张床在里面,这样可以躺着看。从电影院出来以后凯西娅笑嘻嘻的喊道:还要买一台爆米花机和一台冰淇淋机,想吃多少吃多少

    赵诚左拥右抱,应承个不停。只要媳妇们开心,这都不算个事。

    时间还早,现在回去睡觉恐怕会睡不着,好在巴黎的夜生活丰富,随便找个地方都能消磨时光。去酒吧喝酒或是看表演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特别是在被人盯上的情况下。娜塔莉提议去巴黎大学散步,这个主意倒是不错,透透气感受一下校园里的轻松氛围,想普通情侣一样手拉手压压马路。

    不过实际情况还是有些怪异,不管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后,一个男人拉着两个漂亮姑娘的手一起散步都是拉仇恨的举动。好在这会校园里的人比较少,尽管有人不忿,可始终没人敢上来找麻烦。

    看着自家男人一脸郁闷的样子,娜塔莉忍不住大笑起来,还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很快赵诚就弄清了原委,原来他们一家三口无意中闯入了同**好者的领地。三十年代,同性之爱没有后世那么大张旗鼓,可也不是什么禁忌话题。腐国人民就不说了,德国人也爱的死去活来(30年代初,德国大约有120万公开的同性恋120万,占德国总人口的55。后来仅被关进集中营的同性恋军人就达到了1万余人),法兰西的男孩们更是深谙此道,尤其那些男校,按照一些小道消息,此比例甚至达到了六成。爱情无性别基友无国界,赵诚突然觉得自己菊花一紧,惊恐之下转头一看,原来是塔西娅在和自己开玩笑我去,会吓死人的!

    赶紧掉头去其他地方转转,夜晚的校园和巴黎城里其他地方差不多,夜生活丰富多彩。校园舞会里人潮汹涌,宿舍内外依旧吵杂喧嚣,和几十年后的大学校园一个熊样。看看这些兴高采烈的学生,赵诚突然明白为什么法国人被希特勒打的找不着北了,对于绝大多数法国年轻人而言战争只是国家的事情,只要不拉自己去当兵,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时候开战,更不在乎希特勒会把谁送进集中营。这样也好,法国人投降的越快武器弹药保存的越完整。到时候还能多弄点好玩意。

    夜深了,三个夜游神总算回到了家里。照样是一番没羞没臊,不过这次的动静没有昨天大,毕竟大家都是文化人,得注意些影响。

    第二天一早,娜塔莉借着出去买菜的机会给犹太人打了个电话,阿芒迪娜答复说那本《塔木德的扉页上已经写满了名字,但还是有不少人想加入。

    赵诚沉思了一下,既然大家定好在扉页上签名的人才可以走,那么就应该遵守约定,那些犹豫的人,是他们自己放弃的逃生机会。

    中午的时候,阿芒迪娜接到了第二个电话:很抱歉,方舟满了只有炮兵工兵可以例外。请大家秘密讲财产换成美元或其他便于携带的硬通货,每个人随身的物品不能超过20公斤。男人请携带可以保护家人的武器,5月8日必须到达布勒斯特港,错过的人将无法登船。

    消息传给了在《塔木德上签字的人家,一时间犹太人社区里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社区附近的房产中介一下多了上百名客户,条件几乎惊人的一致,抛售,立刻。巴黎北郊的圣图安市场(欧洲最古老的跳蚤市场)也多了不少新面孔,毕竟家家都有许多带不走的小玩意。



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编第24师
    4月30日傍晚,赵诚给张伟发了封电报报平安。张伟很快就发来了回电,内容不少,但都是好消息。

    于璐发了笔小财。从去年开始英法两国海军的巡洋舰到处搜捕德国船只,德国人不得不中断了的航运,他们停留在中立国港口内不敢(能)活动的各种商船一共325艘(总吨位超过75万吨),光停在美国的就有好六十多艘。有家不能回,有活不能接,停在港口里还得付泊位费,德国人不得不考虑出手一批闲置船只回笼资金。

    愿意接手这批船的买家很多,比如英国人和法国人,卖给他们等同于资敌;美国人也不是什么好选择,卖给他们基本等同于卖给英法联盟,这个选项也不在德国人的考虑之列。日本苏联瑞典西班牙意大利之类的国家倒是好买家,可家家都在备战,有限的资金还不如多储备点原材料,再说买船哪有自家造船来的划算。

    一来二去德国人就问到了于璐那里,丫头之前造船的举动让全世界人都相信她有当女船王的想法,只要价格合适,一定不会拒绝来自第三帝国的好意。没有人会嫌钱多烫手,于璐先派人去检查了一下船的状况,在船厂买了那么多船,手下没有一帮懂行的人肯定玩不转,这些人就是之前招募的工程师和船长。

    派去看船的人挑出了六艘货轮两艘客货轮和一艘客轮,都是去年下水的新货,其中两艘货轮才跑完两趟大西洋航线,是正经的新船。这年头德国制造就是质量保障,尤其是这些他们准备自用的东西,质量绝对一流。船挑中了,剩下就是价格问题,于璐提出在船价(船舶的造价减去磨损)的基础上打八折,停泊费也得德国人自己承担。不过货款得在8月份才能结算,德国方面还得以德**方的采购价出售3000支p40冲锋枪一万支毛瑟步枪和八百万发配套弹药。
1...6970717273...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