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在仓库最里面的帆布下头但是发现了好玩意,四门克虏伯1903式野炮和七百多发炮弹。第四集团军炮兵营的全部家当就是四门克虏伯1903式,炮兵营长抱着这些宝贝高兴的差点没晕过去。
君子成人之美,虽说缴获要一家一半,可曹二宝还是把这些国械武器和克虏伯送给了第四集团军,他们还有一大半新兵空着手,加上打伪军时缴获的那些,武装一个步兵团来都没问题。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城内缴获了四门四一式山炮,孙司令大手一挥,连带着弹药全部归了民团。
分完运城这头的缴获,其他各县的武器物资也陆续了送来。武器弹药,军装被褥,连鬼子食堂里的粮食食盐甚至墙上挂着灯泡都分的很清楚。能合伙打仗玩命的都是实在人,缴获上都不会藏着掖着!
民团这头还是老规矩,功劳不要粮食照例送给山里的守军。运城这头欠收,可日本人和汉奸可没少了自己的供应,粮食肉食都是靠在当地抢劫或是搜刮地方。眼见粮食欠收已成定局,公路铁路又老受袭击,日军把自己的粮食储备标准一下子增加到了四个月。加上还要养活大批的牲口和汉奸,几个县打下来,光是米面就有两百多万斤。大牲畜也不少,一百多头牛,骡马驴子六百多,猪羊近三千余口。
民团不要粮食,三十六集团军在黄河南岸布防也不要,搬运武器和其他重要物资都来不及,索性都由山内的参战部队平分。加上刚运回来的玉米,每家的粮食储备一下子增加到了三个月。这种事情都是瞒上瞒下,只有少数的经手人才知道,要不战区长官部会想方设法的拖欠补给。
至于该分到手的武器弹药倒是一颗子弹头都不能少。加上机场那头,七七八八算下来,民团弄到手的日式轻武器包括:三八式步枪一共两千三百余条,轻重机枪七十多挺,掷弹筒六十余具!
日本人是富裕的,除了武器弹药,三十七师团经理处日伪在运城一带的银行和那些日本企业里都有大批的现金,仓库里有海量的货物。
运城即是日军的在中条山一线的桥头堡,又是对大后方进行走私在中国人身上放血的伤口。日方的谍报机关和国统区的走私客合作,从这里往西安重庆运煤油棉花纱毒品和手表之类的奢侈品,换回日本兵工生产急需的桐油生漆猪鬃和特矿。特别是猪鬃,日本人给的价格是国统区收购价的四倍,而毒品,特别是海洛因一项,几乎只有国统区售价的四成甚至三成,一来一往,几乎是十二十倍的暴利!
火车站附近的仓库里,毛呢花布和人造丝织品堆积如山,一箱一箱的手表,从蒙疆和东北运来的红丸白面大烟土,东北运来的毛皮山货,五加仑一桶的美孚产煤油,还有从大后方弄来的猪鬃特货,家里的三吨半道奇卡车足足装了四十来车。至于盐湖出产的盐和硝板,因为铁路还没有正式恢复通车,这几个月的产量全都堆在仓库里。
亲兄弟明算帐,为了防止分散兵力出现矛盾。日军的武器弹药和财物都归攻城部队自己支配,汉奸的财产会上交战区司令部,火车站仓库和日本企业里的物资会折价卖掉后统一分配。专业人士给估算过,就算是在西安出手都得有一百六七十万银元!
有道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部队打胜仗就会有充足的战利品,以往都是日本人踩着中国人的尸首搜刮财物,中**队几乎就没有过从日军手里收复要地的时候,这回算是开了洋荤了!
现在有的是时间,可劲的往回搬吧!
第三百二十章 防御工事与退路
中条山东西长150到170公里,可南北不过10到30公里,中条山的守军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所以根本没有办法修筑纵深工事,防御起来相当的被动。
运城光复,战区司令部也好,重庆军委会也罢,看法非常一致:把中条山西部防线推进到掌泉镇至大交镇一带。可操蛋的是,部队还和以前一样,得在无制空权无炮兵支援缺乏兵力的情况下作战。
新部队一时半会还上不来,防御的活还得由第四集团军顶着。这活最终落在了38军177师头上,他们老兵多,真要出了什么事,是打是跑都能快些。
曹二宝友情赞助了一票武器和家具。这次分润的武器里有两门九二步兵炮,仓库这种玩意多的是,与其等着落灰,不如让177师拿去救急。
估计日本人反攻时少不了坦克和装甲车这种狠角色,其他武器有些舍不得,只能帮他们弄了八辆土造装甲车。这土装甲车是用缴获的日本一吨半小卡车焊了钢板,自卫武器是一挺127毫米的日式航空机枪和一挺捷克式。经过试验,这种装甲车可以正面对抗日本九二式重机枪二十秒的直射,但车上的127口径机枪倒是能直接贯穿日军装甲车的钢板,所以还算是攻守兼备。
至于那家具,家里的木匠帮着造了二十四门克虏伯75野炮,东西做的非常好,不走近看根本分辨不出来。不指望能把日本人给吓死,双方一但交火,日军铁定会把炮弹照死了往这些炮上扔,前线的弟兄也能少吃些苦头。
沿途的关口要隘照例是要做些手脚。飞机场缴获的日本航空炸弹不少,六十公斤两百五十公斤四百公斤八百公斤,改造成电控地雷并不费事。尤其是那种八百公斤的大家伙,一颗就能在地上留下一个直径超过二十米深七八米的大坑,玩高台跳水都够了。布置好炸点以后,引爆的事由177师侦察营负责,这种动动手指就能坑死几十上百日本人的活,所有人都想试一试。
运城境内的铁路是个祸害,一但运城重新被日本人占领,长长的铁轨就会变成杀人的刀抽血的针管。再说,铁轨也好枕木也罢,都是好东西!拉回家建铁路,或是拆一部分用来建设山里的工事都挺好,反正不留给小日本就成。
民团手里有粮食,几千民工,每人每天五斤玉米,拆!阎锡山当年建设铁路可是花了大力气,宝二爷不是晋绥军的人,拆的那叫一个开心。
拆迁和建设是同时进行的,一但日本人调集重兵来中条山,平原地区的防守至多是拖延时间。按照日军进攻的速度,就算沿途的铁路和公路网被全部破坏,山外的放线至多也就能撑个一个礼拜。再多就得调离大部队往里面填,一个师也就能顶上一至两天,等部队打光,中条山也就不用守了!
**缺工具少炸药,修工事只能依靠士兵手工作业。可中条山里多是石头山,很多地方连散兵坑都挖不出来,就算是手榴弹也只能在石头上炸出个小凹槽。弟兄们只能用麻袋装上土,配合上树木凑成简易工事对付一下。
可是由于中条山扫荡次次都能取胜,上至重庆军委会下至山内的普通百姓,都认为这里是铜墙铁壁,可只有长期在山里作战的官兵才知道这种看法有多荒谬。部队打阵地战向来是损失惨重,只有把日本人在山里拖趴下才是上策。
说一千道一万,该修的工事还得修,特别是茅津渡风陵渡蒲州城等几个要点。壕沟高碉低堡野战工事明暗火力点,甚至要在挖山洞建设能防重炮的核心工事和炮兵阵地。
家里有大批进口的工程设备,东川准备修路,陕州这边准备修建新基地,赵诚便让于璐从美国那头淘换了不少二手设备,像什么3加力士钻机?士丹利破碎机。经济危机的好处再次显现,东西便宜的不像话。机场那边有几吨工程炸药,水泥钢筋什么的也犯不着全运回黄河南岸,这会正好能派上用场。
大规模修筑的防御工事不太可能,比如像战区司令部计划的那样修建什么东方马奇诺防线。曹二宝觉得很扯淡,雅格布和他介绍过法国人的这条防线,那种建筑水平和火力配置根本不是国内能搞定的。
但是在中条山修建防线又不得不为,山就在那里,不修工事,日本人反攻时大家除了跑路就只有用脑袋去顶。
凿岩机开凿炮眼,装填炸药后进行定向爆破,炸开山体以后用钢筋混凝土修建碉堡。按理说碉堡要用几层钢板加固,可是中条山这里根本没有这种高级货,大后方都没有多少。好在铁轨足够,把铁轨并排放置在一起防弹效果比钢板还要好一些。两排钢轨中间填上泥土,如此这般放上几层后,最外层用挖开的石头回填,恐怕105口径的榴弹炮都无能为力。
几个小型要塞的布局都是由雅格布带人亲自操刀,这货大约是玩上了瘾,连机场缴获的那些防空武器都没放过。
每个要塞外围都拉有铁丝网,在公路上有壕和反坦克障碍群,用航空炸弹和地雷布置了警戒圈。要塞内有电话和电台,还加装了三门双联装ホ式13毫米高射机关炮和三挺带高脚架和九二式重机枪,蒲州城要塞有四门施耐德野炮和三门法国造反坦克炮提供火力支援,平陆县九龙山上牛岭要塞则是两门施耐德野炮两门九二步兵炮作为火力支援。
茅津渡和风陵渡作为中条山守军的最后退路,防御力量甚至更强一些,他们各有在黄河南岸的两个博福斯山炮连和两个高炮连提供火力支援,自身也有两门九二步兵炮和两门反坦克炮。五辆日式卡车改装的装甲车做移动火力点,这些炮和装甲车都是民团的人在操作,平时都在南岸,打完仗要归还的。
要塞内的粮食和水可以保证一个加强营的守军支撑一个月,弹药能支撑两周,小仓库里甚至还能做手术。
不过孙司令对这里的要求并不高,战况极度恶化时,能给山里的弟兄留条生路。
第三百二十一章 意外
二打运城,各部收获不小,可以说是诸事顺心,唯独三十六集团军那里有些小郁闷。
蒲州城一战,日军的实力比原先侦查的强上不少。县城里有225联队部联队畜力运输队通信中队无线电小队弹药小队和一个步兵中队,还有宪兵队和宣抚班。可日军不得不分出两个中队防守风陵渡,一个步兵中队和机枪中队在阳城镇。如果说安达中将在运城摆了一个大长蛇阵,那么225联队在蒲州城~风陵渡~阳城镇一线就是一个小长蛇阵。
为了防备芮城方面的三十六集团军,这几天阳城镇的日军才配备了四门94式37速射炮。赵村大炮沟的重炮部队也做了重大调整,
上次的炮战中,日军炮兵损失了四门150榴弹炮和两门100加农炮,潼关那边还几次派出部队破坏过往风陵渡运送炮弹的铁路。280口径的炮弹不好往阵地上送,150口径的炮弹价格不便宜,可是为了部队的面子停止炮击会被认为是在炮战中失败对潼关方向的炮击又不能中断,无奈之下只能设法将剩下的150榴弹炮换成一个95式野炮大队。
九五式野炮比改38式还要轻27公斤,最大射程一万零七百米,炮弹和38式通用,但炮管寿命为1万6千发,非常适合潼关这种袭扰性炮击作战。?
接连三天,蒲州城的驻军都在忙碌,总算把野炮大队秘密送了上来,原定过两天就要把剩下的八门150重榴弹炮撤走,没成想民团突袭了运城。
九月三十日行动开始后,第一师的重炮部队直接对风陵渡的日军进行了炮火覆盖,日军两个中队一枪未发就回来日本。三十六集团军的部队乘势围了蒲州城,第四集团军在芮城的部队发动佯攻以吸引阳城镇驻军的注意力,第一师的加强营直取日军重炮阵地。
蒲州城有四百多日军,人数不多,但有重机枪有九二步兵炮,他们还把之前缴获的马克沁重机枪用上了。日本人已经在这里经营了快三年,拒马壕沟碉堡明暗火力点,甚至还有雷区。三十六集团军两个团没有硬拼,拉开架势封锁县城,只要拖住日本人就成。他们一面等着运城方向的炮兵过来清场,一边还派出小部队去渡口那里收拾战利品。
阳城镇那里的也差不多,这个中队虽说配备了一个平射炮中队,但由于电话线被切断,只能老老实实钉在那里听第四集团军放炮仗。当然第四集团佯攻部队也吃了不少亏,日军阵地上几门平射炮接连开火,放鞭炮的弟兄死伤惨重!
似乎一切都在按照战前的安排进行,可是第一师加强营对付日军炮兵时却出了状况。新来的日军野炮大队可是有六百八十多人,加上原来的重炮部队,兵力加起来将近一千三百多。虽说炮兵对步兵的活不熟悉,可他们照样是有武装的,而且阵地上还有警卫部队。
第一师毕竟是老打仗的,作为委员长的起家部队,装备好老兵多,加强营又是师里的直属部队,战斗力自然不弱。
突袭很成功,加强营解决掉明哨暗哨后很轻易的接近了炮兵的宿营地。就在他们准备总攻时,意外发生了,潼关方向150重炮群炮击的动静实在太大,炸雷似的响声将起床号,宿营地里顿时响起刺耳的集合哨。
近卫部队率先冲出宿营地,奇袭立刻变成强攻。夜战里,加强营的冲锋枪占了大便宜,双方都有伤亡,但是绝大多数日军都没能有机会开第二枪,甚至连举枪的动作都没能做出。
那些分散在民房里的日军炮兵一下子变成了抵抗主力。之前为防止在运输途中出现意外,他们也配备了些步枪,加上原本就配有的手枪,宿营地一下子热闹起来。加强营突然发现他们遇到了一群马蜂,虽然拍死他们不会太费事,可是并不容易。一座院落接着一处院落,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处处响着枪声
透过望远镜,驻守阳城镇的日军中队长发现了蹊跷,风陵渡方向遭到炮击,可自己的炮兵却没有还击!而且,炮兵阵地方向还隐约有火头升起。今天晚上这么大阵仗,还不会是冲着那些280重榴弹来的吧?
想到这里,中队长藤田大尉冷汗都流出来了。火炮阵地那里可没多少战斗部队,那帮炮兵玩大炮可以,让他们玩步枪,水平恐怕还不如辎重兵。悄悄留下半个小队掩护机枪中队平射炮中队一起牵制第四集团军的进攻部队,藤田大尉悄悄带着剩下的部队直扑大炮沟。
由于日本人的动作迅速战术得当,芮城方向的部队居然没有发现。
藤田大尉带着人一路狂奔,到达炮兵阵地外围时发现枪战还在持续,这才松下一口气来,他没多做停留,立刻带着队伍投入了战斗。
加强营既要分兵去控制火炮阵地,又要清缴那些残余的炮兵,放在外围警戒的兵力不过一个排。万幸这个步兵排还算是尽忠职守,老远就发现了日军的增援部队。
排长是个老兵,没有隔着老远就开火,一面派人给后头送了信,一面吩咐手下的弟兄做战斗准备。刚才其他部队吃肉,自己的排只能待在外头看戏。看到大家都有点情绪,他索性让大家动手挖战壕,也好转移一下注意力,没成想这些战壕居然派上了用场。日军散兵线越走越近,等走到几米开外的时候,战斗打响了
225联队是三十七师团战斗力最完整的部队,藤田中队更是因为一直负责保护联队旗和联队部,战斗力尤其完整,老兵的比例甚至高达九成。这也是联队敢于把他们放在一线的原因!
混战开始后,负责警戒的那个排虽然靠着地利和突袭占着些便宜,至少有二十来个日军被当场放倒,可他们的好运也到此为止了。藤田中队的夜战水平远在第一师各部之上,同一地点开火两次就会被瞄准,第三次开枪时就会被击中而三八式步枪在黑夜里开枪时又几乎看不见火焰,收割人命的效率比七九步枪高的多。
负责警戒的那个排只撑了五分钟不到!,不过由于陆陆续续有增援从村里赶来,战斗形成了胶着状态!
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胜利名义的勒索
等到天快亮的时候,民团收拾了运城的日军,总算腾出手来增援蒲州城和风陵渡方向。有个营奉命去了日军炮兵阵地,目的很简单,能收集些没搬走的废铜烂铁最好,要不研究一下日本军炮兵阵地的布局也好!
不过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战斗居然还在继续,残存的个日本兵和六个中国兵在进行白刃战。眼见着中方大批增援部队赶到,为首的日军少尉把心一横,好不犹豫的拉响了手雷。
不幸中的万幸,爆炸离炮弹堆很远,火炮和装具都很完好。清点过后,两门280榴弹的炮弹只有四百三十来发,大约只够两门炮火力全开时一天半的用量。150重榴弹的炮弹前两天才补充过,三千二百多发的数量对**而言是天量,对日军炮兵也是一天半的量。倒是那些九五式挺齐全,每门炮还带着八发的炮弹,看架势又在打潼关凤凰山陇海铁路桥的主意。(史实,40年9月,日军炮击陇海铁路,潼关城内丹凤巷居民李自新后院窑洞被震塌,洞内8人全部死亡。)
听说在潼关下基层锻炼的蒋二太子有个女朋友在西安城,几乎每周都要去约会,上回就是因为这事才差点挨的炮弹。这位小爷原本在德国学习军事(历史上二太子是41年回的国),不知受了哪门子刺激,非要提前回国参战。这回真要再出什么事,一战区二战区都得上吊。
老天爷保佑,赶紧打扫战场,阵亡将士的遗体得收敛,武器也得归置归置,最重要的是炮,千金难买的宝贝啊!狂风卷落叶,风吹鸡蛋壳。能用的都要带回去。鬼子的装具衣服,甚至连嘴里的金牙都给撬了下来。砍下脑袋,剩下的部分扔进黄河里,今天河里的鱼可占了大便宜,一千多日本牲口做的刺身。
过黄河的时候,280榴弹炮引起了大轰动。尤其是铁路的那帮子工人,他们被鬼子的这种巨炮给折腾怕了,那家伙,一颗炮弹就能整一个大号的游泳池出来。上回鬼子炮击潼关,一天之内四千三百多发炮弹,死伤无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