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胡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赤军
荀崧提出疑问:若有守城的信心,他又为何向朝廷求救
是求援,并非求救!梁芬一语点明,此不过试探朝廷之意耳!若我所料有误,令婿惜败,或终弃大荔而走,则必难再容身于关中,而必还归徐方,且不必论。一旦能够护守城池不失,逼退刘曜,景猷以为,他会如何做?
还请赐教。
若刘曜退走,冯翊南部可安,令婿再可西取北地,积聚一二岁,兵马强壮——即将徐州兵陆续遣散,止招募的关中军,以景猷所言其在徐方所为,也可练成精兵。若天佑我晋,刘曜竟大败而走,则令婿声望一时无两,可直迫昔日之贾彦度也!到时候责朝廷执政坐观成败,不肯发兵相助,挥师而南,我等何能抵御?!
荀崧不料梁芬竟会说出这番话来——此前他也压根儿就想不到这种可能性——一时间脑袋彻底懵了,只是嗫嚅着重复:责朝廷执政挥师而南而南
景猷,梁芬将身体略略前倾,伸手按在了荀崧的膝盖上,请君致书令婿,言皆索巨秀不肯发兵相助也,非关我事。但于国家社稷有利,有所需索,梁某无不肯应
第三十三章、飞梁
刘曜在大荔城下生擒伊余,兼并了虚除军后,虽经刘均反复建议,他也并没有就此撤退。
关键刘曜骨子里虽然还是胡人,但自小读写经典,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深,本能地就觉得冯翊是沃土,上郡是蛮荒。虽说如今冯翊残破,但我只要继续南下,破了长安,迁人过来垦殖,不用三年,必能足食足兵,傲视天下啊;上郡如今泰半都是草原,打下来也只好游牧,种不了地,游牧民族易聚更易散,恐怕此后再难与中国争衡了
而且倘若提前一天,说不定刘曜在反复思忖过后,权衡利弊,还是会驳回众将的意见,听从刘均的建议,至于今天么我且问问那个便宜小舅子,有没有什么好主意吧。
于是借口要仔细思索,命众将吏且暂退。转过头来,叫上羊彝,入内帐去见羊献容。提起今日之事,羊献容就说:大王为世之英雄,与司马家奴不可相提并论。妾生于高门,常谓天下男子皆如前夫般不堪,然自奉巾栉以来,始知天下有大丈夫——岂能见难而思退,弃此中国土地,而自甘为蛮夷鞑虏呢?
刘曜笑着点头道:卿言是也。转过身问羊彝:卿说有破城之策,可肯教我么?羊彝正在偷眼贪看族姊的美色,连听刘曜问了两遍,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来:臣适才思得一利器,可度城壕,破羊马垣——异日更有云梯之图献上。
刘曜接过来仔细观看,又问了问使用之法,不禁大喜道:天使容叔助我,必破大荔!
——————————
胡营中一连沉寂了好几天,这本在意料之中——刘曜必须要整编和尝试消化那些虚除兵,绝非一两日之功啊。大荔城内也不敢懈怠,趁着胡军不来进攻,晋兵试着用长杆绑筛箩,重新淘浚护城壕,虽然未能竟得全功,但起码对方骑兵不可能再直接冲杀过来了。
其间陶侃也数次打开暗门,潜出精锐,试图偷袭胡军营寨。可惜刘曜已有防备,城东的呼延实和城西的刘咸则有刘岳前车之鉴,也防守得甚为牢固,使得晋军无隙可乘。
一直等到第七日上,才听闻胡营中隆隆鼓响,裴该急率众将吏上城来看,并且关照陶侃:刘曜歇息一周七日,始来攻城,必然准备充分,势不可当——君须仔细,毋有所失。陶侃躬身领命:裴公所言,侃牢记在心。
随即就见胡营中并排推出来十辆大车,轰隆隆地直向城壕而来。裴该手搭凉篷,定睛观看,当即转过头去,笑着问跟随在身旁的徐渝:此车有何用途,子垠可能识否?徐渝也笑:不想胡虏中,也有识得军械的人才——此车与我前日献与明公的渡涧车差相仿佛啊,则其用不问可知也。
徐渝前几天出于裴该所画云梯的启发,绘制了一幅渡涧车图,呈献给裴该。这种车宽七尺长一丈,下设六轮,但是轮辐厚而小,也就是说车板距离地面很近——不到两尺——车前另设一板,与车板宽度相同,但长近两丈,与车板以铁环相勾连。平常行进的时候,将上板翻起,与车板呈四十五度锐角,可辟箭矢,一旦遭遇什么深涧土壕,便可将上板翻落下来,有若桥梁般斜搭在涧上。
当时裴该看了此图,就笑着说:军行之际,何得如许深涧,须用此车?且既有深涧,则周边地势必然狭窄坎坷,此车又如何随行?不过么倒可施用于攻城夺壕,可惜今是贼来攻我城,而非我去攻贼城也。
徐渝回答说:此车功用,并不止于渡涧越壕,亦可以绳索牵连数具,做浮桥用。
裴该摇摇头:关键刨制如此大木板,并非易事,且因巨大,即拆卸了亦难输运,反不如寻舟做桥矣。太过庞大的攻城器械就只好临时打造,不可能带着走,那么有多大的可能性,我花费那么多时间还找不到船,非得使你这玩意儿?
因而此图便暂且搁置了,谁想今日阵前所见,竟然差相仿佛。正如徐渝所说:其用不问可知也。就是来渡越咱们城壕的呀!
胡军推出来的十辆大车,其形制比徐渝设计的渡涧车还要宽大,在士卒卫护中排成一行,但相互间隔得颇远——大概是怕被砲车给一锅端了吧。而且这种车的上板外侧貌似还贴着皮革麻葛,不但可辟箭矢,就算石弹正面砸上去,也有很大几率会被弹开,不至于损坏。
然而徐渝终究是专业人士,还是很快就发现了这些车辆的弱点:车板甚宽长,却止用四轮,且似是普通车轮,过薄而过高。胡兵有贪安逸,或求避矢而坐于车上者,恐怕略略施加外力,车板或轮轴便将折断明公可命施放投石。
裴该笑着摇摇头:我自有妙策,正好一试。
——————————
羊彝也并非凭空吹嘘,他确实对于机械之道有所喜好,少小钻研,因此才能在观看了大荔城防后,口出大言:是很巧妙,只可惜拦不住我。当日他向刘曜献上渡壕之车的图样,详加解说,如何运用,刘曜大喜,当即定名为飞梁车——梁是桥之意也——并且任命羊彝为工匠营的主管,监督打造。
花了七天的时间,羊彝好不容易造出来十具——主要是胡营中工匠数量虽然不少,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向来疏于管理,所以被迫返工了好几次。而且按照羊彝最初的设计,车轮都得新制,否则怕承受不起飞梁车的重量——他可是设计着上面能够坐人的——但被刘曜摧得急了,无奈只得现拆粮车的轮子装上。
所以军行前便严令除指挥官外,士卒皆不得登车。但问题这车上瞧着就安全啊,箭射不着,石头也很难打到——上板比下板为长,斜扬起来,正好遮蔽了整个车身——还是有不少胡兵找机会爬了上去。飞梁车的速度就此减缓,而且还吱吱哑哑的有散架迹象
眼看即将进入城上弓箭抛射的最远距离,大荔城里的几具砲车首先开火,铺天盖地的大小石头直朝胡军阵列覆盖下来。胡卒倒大多都已不惧投石了,但仍难免缓步抬头,寻机躲避,阵列就此混乱。随即一枚陶罂大的石头凑巧砸在一辆飞梁车的上板上,上板抖了一下,却最终安然无恙,胡阵中不禁爆发出了一片欢呼声。
刘曜在阵后立马捻须,面露微笑:裴该,且看汝如何抵挡我这‘飞梁’!他知道凡有攻城之法,也必有应对之道,但问题你得给足思索和准备的时间哪,我这种车可是古书所无,最新发明,除非营中有奸细,提前把图谱泄露给了大荔城中,否则一时三刻,你箭也射不烂石头也砸不坏,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摧破之?
旁边羊彝却面色凝重,提醒刘曜说:大王当急令众军下车,否则怕未至城壕,便将毁败。刘曜说对啊,当即传令给亲信部曲,说你们骑马追上去,驱赶众兵下车,有违令者,可当场斩杀之!
其实羊彝倒并不怎么担心,因为大荔城能否攻破,又关他甚事了?他的主要目的只是得到刘曜赏识,从此可以常留身旁——也距离羊献容近一点——罢了。不至于那么倒霉,十具飞梁车都没能接近城壕就车板或者轮轴折断吧,但凡只要有一具能够派上用场,刘曜就不能怪自己——要怪就怪你家营里没有足够合格的工匠。
但他知道自己此前话说得太满了,所以刘曜一见面就要他制造器械,然后又数次三番催促不休他还说要给刘曜设计云梯呢,结果这七天一直呆在工匠营里,都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哪有时间去画?所以才决定这回我要装得沉稳一些,好给自己预留足够的退路。
眼瞧着飞梁车扛过了第一轮砲击,羊彝心中暗喜。他自诩飞梁车是绝对不畏弓箭的,唯独强度不足,怕挨砲砸。但只要能扛过一两下不散架,那就足够啦,因为根据刘曜此前的描述,城中砲车并不算多——终究在这时代,那玩意儿技术含量太高了,成本也高——准头更是堪虞,怎可能全都砸中啊。
刘曜的亲兵部曲尚未赶到阵前,呵斥胡兵下车,飞梁车就已经进入了城上弓弩的射程之内。只见稀稀拉拉,数十箭射下,只有少数钉在了木板上,其余的全都滑落——蒙皮麻葛,不仅对于投石,就算对箭矢也是有一定防御效果的。
眼看城壕在望,刘曜羊彝都不禁欣喜,谁想转瞬之间,局势骤变!城上突然闪起了一派火光,随即无数箭支带着火焰便投射下来,纷纷射中了飞梁车的上板——羊彝心叫不好,不禁惊得是目瞪口呆!
他光想着辟箭防石了,就没想到防火!原因也很简单,这年月火箭还不常用——因为没有合适的引火物,所以箭支在飞行过程中,上附的火焰很容易被风压所灭——若是投掷火把,那才能扔多远啊?飞梁车到壕前便即停止,随后翻下上板来架桥过壕,要烧也是烧的上板内侧啊,羊彝在内侧做了防火设施——车上有水罐,使士卒时常引水泼湿——谁能想到在外侧也要做?
羊彝不禁心道,传说当日魏将郝昭在陈仓悍拒蜀相孔明,就用火箭破了孔明的云梯具体怎么做的,他始终琢磨不明白,总觉得传言中必有水分。云梯须架上城壁,那么投掷火把便可烧却,何必再用火箭?若在云梯近城前便以火箭焚烧,郝昭究竟是怎么干的呢?他究竟找到了什么合适的引火之物?今日大荔城中所用,难道是得了郝昭的秘传了吗?!
第三十四章、从座上客到阶下囚
陈寿《三国志成书未久,见者不多,但魏郎中鱼豢私撰《魏略,读过的人却不少,其中也包括羊彝。《魏略中提到诸葛亮北伐以攻郝昭守备的陈仓——
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裴该反倒没有读过《魏略,那种私书私史,他世家子是不屑于看的,但来自于后世的灵魂,却在《三国志裴疏所引《魏略部分文字中,读到过这一段。而至于郝昭是怎么用的火箭,别说羊彝不明白了,就连裴该一样想不明白。
这年月军中惯常的引火物,不过是动物脂膏或松脂,掺和些干草木屑炭灰罢了,那玩意儿在加热前是固体,燃烧起来并不快,所以施在箭支上,很容易射出去就灭了——不可能大规模施用火箭。植物榨油技术倒是已经发明了——主要是豆油——可惜并不普及,且植物油用作引火物,比动物脂膏的效果也好不了多少。
这年月还没有蒸馏酒,自然也没有酒精
即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名鼎鼎的希腊火也要在三百多年后才有确切记载,此前或许已有部分地区运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某种燃烧剂,但记载不详,难以确证。那么郝伯道会不会在中国境内发现了石油呢?可能性微乎其微啊
连裴该都想不明白,何况羊彝,他不禁脱口而出:难道裴该得了郝伯道的秘传?!想来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不都是在关中御敌嘛
——————————
裴该施加在箭支上的引火物,自然就是新发明的火药了。
他曾经把一个黑火药的简方,伪造成上古烧炼残本——天晓得,上古之世有没有烧火炼丹一说——交给了葛洪介绍来的彭晓彭子勤,命其依法试验,争取可以早日发明出火药来。然而其后不久,裴该便率兵北伐了,彭晓缺乏监督,彻底放了羊,每日不是借口寻找原料去纵览一方胜景,就是假称闭门烧丹,其实暗迎女妓过来享乐
这一段日子真是过得快活更似神仙,那谁还会去想验方烧丹啊。
直到某次裴该在家书中提到彭晓,留在淮阴的荀灌娘才开始关注此事。荀灌娘也很奇怪,丈夫为什么会以国家俸禄养名道人在徐州呢?不过基于当时很多士人信道,炼药服丹之事不胜枚举——其实五石散就是一种丹药嘛——裴荀又新婚未久,相互间说不上有多么了解,她在诧异过后,也便遵照裴该的嘱托,派人去探问彭晓烧炼的进度。
彭晓一开始还砌辞敷衍,孰料荀灌娘非普通闺阁女子,她是很聪明的,更有行动力,听得彭晓的回复似无诚意,便遣家奴裴服等暗中探查。当得知原来彭晓拿着丈夫给的资助,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荀灌娘不禁勃然大怒,当即把彭晓唤来,当面指斥。彭晓初始没把一个女流放在眼中,还想硬扛,荀灌娘便遣人去问卞壸,说今有人诡称能致奇货,以此骗人巨额钱财,依律当如何处?卞壸回复说:杖四十,或远流。
荀灌娘当即就用裴府家奴行起了国法,把彭晓按在地上一顿猛捶,打得彭子勤屁股几乎稀烂,性命也去了半条。仅仅挨了不到二十杖,彭晓就服了,连声哀告,说自己会马上动手,尽快完成裴公交付的使命。
荀灌娘道:予汝二十日,必要成功,否则天下之大,岂无第二人会烧炼乎?
彭晓也知道这事儿未必好办,当下哭天抹泪地讨价还价,说我都给打成这样了,还怎么去烧炼啊?你总得多容我养几天伤才成吧——最终把期限延长到了一个月。
被舆回住处之后,彭晓越想越是气闷,就打算等伤势将养得差不多了,干脆收拾行李落跑吧。谁料荀灌娘早有防备,派兵将其下处团团包围了起来,彭晓无奈之下,这才决定——我还是干活算了。
他此前倒也不是啥都没干,材料还是搜集了一些的,当下就趴在榻上,命从人点火开炉,提纯原料,可是原本肚子里货色就有限,再加不是自己亲自动手,结果一连三天,竟然毫无进展。
要说荀灌娘这顿板子,确实把彭子勤给打清醒了些,自知此事难为,光凭自己这半瓶子醋,别说一个月了,恐怕半年都未必能见成效——那终究是上古的秘法啊!只好写下一封言辞哀惋的书信,派人快马送去江东,交给老师葛洪,说葛老师您赶紧救救我吧,若不能按期完成裴公裴夫人的要求,师行将索我于鲍鱼之肆也!
葛洪见信就笑,心说劣徒你也有今天,你性命不保,进了鲍鱼之肆,又与我何干,我干嘛要去索你?可是看看彭晓所抄录的所谓秘方,却不禁有些心痒,再加上——他也不至于真的眼睁睁瞧着弟子去死啊,若不烦难,能帮还是帮上一把吧。
于是运用自己多年来烧炼的经验,闭关试验,还真的只用短短十天时间,就把火药给搞出来了。
在原本历史上,黑火药据说就是烧炼家,甚至是葛洪本人无意中发明的,想来其间必然伴随着多次的剧烈燃烧乃至爆炸,甚至还可能有人因此而丢了性命吧。那是因为烧炼家们尝试把各种矿物都放到丹炉里去烧,不定某次就齐备了硝磺炭三物,并且比例适合,就此暴燃甚至暴炸。他们被迫要反复试验,究竟是哪些原料造成的这种结果呢?
但在这条时间线上,既然已有上古秘方,自然就不必走那条弯路了。秘方上写得很清楚,这些原料配比起来,可得火精,燃而爆发,既然如此,葛洪又岂会贸贸然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火去燃点呢?
只要知道了三种原料的大致配比,后世中学生都能轻松配出黑火药来,但在此世,关键一是原料的提纯不易,二则所须究竟是朴硝还是真硝,是硫磺还是雄黄还是雌黄,用炭是哪种炭,就需要反复尝试和比对。对于他人来说,此事或许难办——比方说彭晓——但葛稚川烧炼经验丰富,身边各种原料也相对齐备,搞起来就轻松多了。
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试验成功后,葛洪便将各种材料的配比和提纯手法,仔细记录下来,送还给彭晓,并且承诺:这既然是裴公给你的秘方,我也不会外传,只是自家烧炼时可能会使用到,你且寄语裴公,若有不怿,老夫将来亲自登门请罪。
他派一名弟子北上送信,可惜路途遥远,那名弟子又不是惯常往来徐方的,结果绕了远路,等赶到淮阴,彭晓第二顿板子都挨过了好在荀灌娘最终还是饶了这厮一命,又多给了他一个月的期限。彭晓接到信,真所谓绝处逢生,喜极而泣,赶紧上呈荀灌娘,荀灌娘也不知道对不对,是否夫君所要,便仍然将彭晓软禁起来,想等裴该回来后再做处置。
时隔不久,前方来信,裴该要荀氏父女往赴关中,荀灌娘便将配方少量成品和彭晓一起带了上路。进入大荔城后,裴该取来试用,发现比例还是有问题这玩意儿燃烧起来虽然猛烈,却并不容易爆炸。不过想想也对,从来火药分燃烧药和爆炸药两种,而黑火药本身就更适用于燃烧,爆炸性不强。于是唤来彭晓,厉声斥责一番,命其继续试验各种原料配比,并在关中寻找合用的硫磺和焰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