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1亿4千万!”

    白人拍卖师激动地喊:“包船王非常果断,看来是志在必得啊,一点犹豫都没有,1亿4千万一次!”

    他连等几秒钟都懒得等了,直接意气风发地把“一次”先喊了,其中难免有几分刺激其他潜在买家争强好胜的意思。

    因为他深谙拍卖心理学,知道这个时候的“一次”喊得越快,越能对其他富豪传达一个心理暗示:在拍卖师眼里,你们的实力跟包船王差远了,连外人都不看好你们配跟包船王争。

    而越是这样,那些想要争口气、彰显自己江湖地位的人,就越容易上钩。

    虽然动辄上千万港币的差价,应该没有哪个愣头青会不当回事儿。但来这种地方竞买,本来就有很大的混圈子成分,为了一个江湖座次、宣传价值而一掷千万,也是有的。

    果然,有人中计了。

    顾骜的女助理举牌了。

    白人拍卖师一愣,连忙扫了一眼放在拍卖案上的对照名单,很快反应过来:“是顾先生出价1亿5千万港币!是来自美国的后起之秀,想要融入香江的顶层上流社会么。”

    这不能怪他反应慢,实在是因为本场都过了三分之二,顾骜还没举过一次牌子呢,忘了这号人的存在很正常。

    白人拍卖师自言自语了一阵,又拖时间等了十几秒,才不情不愿地喊了一次。

    喊的时候,他下意识看向了包船王的方向。

    包船王坐在那儿闭目养神,他的女助理则端端正正坐在那儿,眉头微蹙,并无举动,但肯定是没有走神,听得很认真的。

    “怎么搞的明明是包船王先出价,而且一旦动了买心之后,即使邵爵士横插一杠,包船王连3秒钟都没等、我连一次都没喊出来,他就立刻又反加一千万超回去了。

    可见,包船王对这幢府邸的志在必得程度,是让他不在乎跟邵爵士的交情的。可为什么这个顾骜出价之后,包船王就装没听见呢这肯定不是没钱啊,莫非是在包船王看来,得罪顾骜比得罪邵爵士还要严重得多”

    白人拍卖师如是思忖,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再拖延,嘴里再能东拉西扯哔哔,每隔半分钟喊一次是必须喊的。

    “1亿5千万两次!各位参与竞价的朋友眼光真是好啊,这座府邸绝对还处在价值洼地……包船王不再考虑一下么”

    拍卖师喊到这一刻,坐在顾骜身边的许阔少和何小姐,也是看出不对来了,偷觑顾骜的眼神,变得凝重严肃起来。

    很显然,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反应速度稍慢一些,此刻也想到了跟拍卖师一样的揣测。

    “这个顾骜,属于‘包船王在为一件宁可得罪邵爵士的利益的前提下,都不敢得罪的人’,他到底有什么能量”

    许阔少气场被压制,根本不敢细问。

    倒是何小姐仗着自己是女人,跟男性搭讪求教不算很失礼,才低声问道:“顾生,依我之见,这幢府邸,你要是真能以1亿5千万买到,绝对是赚了。

    就算自己不住,持过年关转手,至少净赚三五千万。连包船王都不跟你争,真是提前恭喜你了。”

    顾骜若无其事地笑笑:“是么我也不知道包船王为什么不跟我争,可能是给我面子,也可能是长辈提携,希望我今早混入他们的圈子吧——说来惭愧,我现在还住油麻地呢。”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让有心赚个差价的何小姐也退缩了。

    其实顾骜今天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最主要就剩这些超级阔少了。

    因为他们的长辈,都是懂人情世故的,即使昨晚没有参加邵爵士和包船王出席的晚宴,不知道分赃威慑,但只要今天看了场面,也会暗暗收手。

    只有年轻人,因为气盛不懂事,加上能支配个几个亿,觉得有赚头就会出手。

    说不定,他们都不会联想到“孔尚忠的完蛋,本来就是顾骜做的局”这种可能性,对顾骜的凶残没有充分认识。

    然而,何小姐在短暂的交谈中,也感受到了顾骜那莫名的底气。

    她退缩了。

    “1亿5千万……三次!三次成交!”白人拍卖师欲哭无泪地挣扎许久,实在拖不下去了,只好落锤。连这个“三次”,他都有点结巴地多复读了一遍,似乎多拖一两秒钟也是好的。

    “让我们恭喜顾先生拍得这幢白加道的山顶豪宅……”

    &n




第440章节 赫赫凶名
    拍卖会很快进入了尾声。

    顾骜此前全局,只举了两次牌,买下了一座1亿5的豪宅,试探了一座1千万的,然后一沾即走放弃。

    孔氏被强拍的房子都卖完了,经营性的地产和动产也卖完了,最后轮到一些长期持有的保值型投资品。

    “下一批拍品,总计三千箱1980年年份的波尔多、拉菲酒庄干红,交货模式:原庄代储……”

    “五百箱1981年年份、勃艮第、drc酒庄干红,每箱含1瓶罗曼尼康帝……”

    “一千箱1981年年份、皮卡第-香槟、唐廷杰……”

    拍卖师按照年份序列,把孔氏当初长期持有、并作为贷款追加抵押的名酒投资品,分批发拍。

    所有的货色,都只是有合同和提单,然后依然原庄封存窖藏——也就是酒还摆在法国,在拉菲和罗曼尼康帝酒庄的酒窖里,并没有拉来香江。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毕竟都才酿造年份不久,太早运走不利于风味的形成。

    不过绝对没必要怀疑提单的变现能力。人家酒庄也都是有严密约束,不可能超发的,如果是减产的年份,预售多了,最后换成实际提单的时候,都会相应补充谈判、变更、或者退钱。总之拍卖会上卖的提单,都是绝对提得出来足量真货的。

    孔尚忠当初因为是香江最大的奢侈品商,渠道雄厚,所以才拿到了法国人卖到香江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比如拉菲酒庄一年的产量也就六瓶装的三到五万箱,孔尚忠这儿捏着的,相当于是整个东亚、东南亚市场上,刨除掉曰本人之后,大部分的份额了,才能占到拉菲全庄5%以上的产能。

    除了红酒之外,还有其他可以持有增值的东西。

    不过至少都得是可以标准化量产的东西——因为银行不是当铺,是不会收无法标准化的东西作为贷款抵押的。所以别指望这种银行的抵押物强制拍卖上,出现很多一物一价的古董瓷器、名人字画。

    不过只要是标准的东西,就都能给银行抵押,也都会被拍。

    顾骜甚至看到了普洱茶——是一些内地滇省某些国营厂子,60年代末特供的老茶,也不知道孔尚忠是从哪儿渠道转来的,总量大约几万饼吧。

    不过这家伙显然还没想好怎么炒普洱这个概念,只是作为鸟枪法投资放在那儿。以如今全世界都没人欣赏普洱的现状而言,这些茶那些红酒一比,简直贱如杂草。

    饶是拍卖师如何费尽唇舌,说这些茶如何如何好,在内地算是顶级特供,也只能炒到几十港币一饼,才有在场富商愿意接手。

    顾骜稍微观望了一下,适时出手,抢下了大部分存货,也就花了不到100万港币而已,大约两三万饼。

    而且这个那货的过程一点都不得罪人,顾骜一举牌,完全没人抢。

    不是刚才拍豪宅时那种不敢抢,是确实看不出价值潜力,不想抢。

    大家都觉得这个价格是应该的,因为十年不可描述期间,就算是特供到内地最高层的龙井,也就32块人民币一斤,十年没变过——5年前,沪江的414招待所刚刚被伟人要求对外开放时,都还在卖这个价呢,顾骜跟包船王亲自去喝过的,绝对错不了。

    也就这几年,渐渐发现当年的计划价低了,稍微每年涨点儿。

    但是在80年代的香江人价值观里,龙井绝对是比普洱好得多的茶,而且普洱一“饼”才二两,还不到一斤呢,卖几十港币一斤已经是顶天了。

    普洱后世之所以贵,无非是因为这是过度发酵茶,也就是黑茶,黑茶是以“陈”为贵的,越陈发酵度越重越醇,藏家也就愿意卖力花媒体资源炒作——

    因为,陈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少,不可复生,你先囤住了货后炒作,才能炒高。

    而新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没人能炒龙井这样的绿茶。绿茶以新茶为贵,藏家花再大的力气把概念炒值钱了,明年茶农们种出来的比你卖得还赚,得益的是农民,谁还去炒呢。

    顾骜就算买到手,他也不会去炒的,大不了打听一下怎么储存,就跟红酒弄个酒窖一样窖藏起来。

    以后要是有人炒,他就放出来恶心一下那些炒狗,顺带赚一笔,要是没人炒,也没什么,反正就几十万,当个屁放了。

    他真正关心的,是后面逐年放出来的红酒。

    80、81的酒很快卖完。

    下一笔先上来先是去年的罗曼尼康帝,顾骜继续放过。

    然后就接上了去年的拉菲,相比于其他年份不多,只有1000箱,大约萎缩了一半到三分之二。

    “去年的拉菲酒庄,1000箱,每箱均价1000美元起,可以以100箱为单位分批报价。”拍卖师介绍了一下拍品情况。

    圈子里还有些不太懂红酒的,刚听到起拍价的时候还在奇怪,为什么反而比前年和大前年的贵了——之前的年份,最便宜的时候拉菲是600美元一箱起拍,也就是每瓶才100美元底价。

    他们不理解红酒怎么不适用“年份越久越贵”这个道理。

    拍卖师只能解释:“请大家注意,去年法国的气候条件,导致波尔多葡萄减产严重。但专家表示,这种减产是减量优质的,酒品质量绝对超越前年……”

    一些懂行的富商,闻言纷纷暗恨拍卖师多事儿。

    要是不哔哔这些,让外行人继续外行着,竞争对手不也少很多么。

    现在来看,要是真拍得高,倒是不值得追涨了。

    大伙儿还在精打细算,一直沉默的顾骜却爽快出手了:“1200美元每箱,全要。”

    所有人精神一振,拍卖师也鼓励性地宣示:“1200美元一次,顾



第441章 抱歉,汇丰银行
    拍卖会结束,顾骜准备飘然离去。

    坐在他旁边的何小姐,也大大方方地邀请:“顾生,听说你跟摩纳哥的卡洛琳公主、阿贝尔王子殿下,都有不错的生意交情”

    顾骜笑问:“你也知道”

    何小姐微微颔首:“摩纳哥亲王经营博彩业,一直是业界前辈楷模,我念书时,偶尔也去法国考察取经,也被家父带去游历过,跟卡洛琳殿下也有些交情。卡洛琳殿下也跟我提起过你。”

    要说博彩业,虽然后世澳县和拉斯维加斯在东亚的知名度都比摩纳哥高,但要说资历,绝对是摩纳哥更老一些。

    人家49年雷尼尔亲王继位后,就着手all-in了博彩业。

    而当时拉斯维加斯还只有些小打小闹的博彩业,只能辐射到包括加州的美国西南部。到50年代末,拉斯维加斯才有世界级的大堵场。

    至于澳县,博彩业虽然一直有,但并非世界级影响力。何赌王二战后一开始只是拿到了彩票业和赌马券的特许经营权,然后靠卖彩票和赌马券原始积累了十几年。

    ……

    (本章为3月2日8点半更新,如果看到这段话,说明你是在更新后5分钟内就看到了本章,所以非常抱歉防盗章节还没刷新过来你,但5分钟后冲刷一下就可以看到正常内容了。

    因为今天有“畅销精选”的推荐位,为了多吸点正版用户,显得推荐位效果好一点,让排推编辑看到我还有被利用的价值,所以重点防盗一下

    另外,为了展示诚意,下面凑字数的部分,其实也不算非常无聊,大家可以当成是白送的ng花絮或者作者访谈来看一看。)

    看我的书这么多年,我最常见被人质疑的,就是“这个作者真要是这么牛逼,标榜自己写的商战文真实、有干货、能学到东西,那他为什么不去自己创业/自己去创业公司努力当高管。

    既然他做不到,那么他写的东西跟其他小白文也没有区别,无非是无耻地卖个噱头,就跟那些深市一砖头能砸死是个、比狗还贱的创业导师/成功学培训师差不多”。

    正面回应一下好了。

    首先,创业导师大部分是骗钱的,而且跟成功学讲师混同很厉害(成功学讲师当然是100%精神传xiao骗钱的)。

    不过,也不能说创业导师就没有好人,毕竟也有少数不兼成功学讲师的良心创业导师的。

    人家之所以不能自己创业,或者去创业公司当高管,一方面可能是没有精力all-in。

    另一方面,创业并不是你预言对了方向、执行层面也不犯错,就一定会成功的——圈内众所周知,什么都做对了,平均也就是买个5%的成功概率,还有95%是“就算你什么都没做错,但掷骰子就该你死”。

    所以马风说“老兵需要的不是打胜仗,而是如何确保不打赢的情况下还活着回来”。

    这就是一个合格的不特殊论者和混沌论者该有的心理素质,接受自己跟别人比没什么天命上的特殊,接受自己没有主角光环,他们知道“如果随机要抽几个人死掉,为什么不可能是我”。

    所以,最干货最干货的创业导师,就只能教你“如何获得5%赢的机会,以及万一没赌到这5%,你还能留下一条命,下次还有机会”。

    至于直接教你赢,那是不可能的,哪怕对方是重生者都不行。

    ……

    说完了基本原理,说说“我虽然没有all-in”,但我的书里,披露了多少有价值的干货,是实打实在产业界被用上了的。

    首先,如果是从2016年就开始看我书的,从《文娱救世主》开始看起,不跳看的话,应该可以知道里面有一个情节,说的是书中主角早期推广支付宝的时候,利用了“地域歧视的互相攀比”这张牌。

    具体的做法,就是在获得了周洁伦在大陆业务的独家发行权/代理权后,由“支付宝用户打购票定金、决定周洁伦到哪座城市开演唱会。如果该城市众筹人数不够多,演唱会开不起来,所有众筹定金全额返还”。

    并且,书里主角还借势炒作,把这事儿搞成了“国内各大城市时尚度和消费能力排名”的标杆,让各大城市市民引战,极大促成了支付宝的下载注册量。

1...316317318319320...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