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换言之,这些股票买了之后就是拿来分红拿红利的,不是给你等股价涨了之后卖掉变现的。
顾骜也没有给公司上市的计划。
……
下午的会议开得很长,一直拖到晚上。
大伙儿在会议室里吃了盒饭或者三明治后,又鏖战到8点多才彻底开完。
作为合作友商和上游供应链的韩婷,也参加了会议旁听,收获颇多,赫然发现了股权激励和奖金激励体制的妙用分野。
回到下榻酒店的套房,略微冲了个澡后,韩婷开了一瓶红酒,倒了两杯,摆在玻璃阳台的躺椅边的矮几上,跟顾骜彻夜谈心,说起自己的收获。
“我这几年,看了不少外国人的管理书,有时候也在盲目羡慕他们的‘股权激励’,好像分润出去一点利益,不要老板一个人吃独食,员工和高管才会跟你一条心,同舟共济发挥潜力把公司弄好。
今天看了你的操作,我才知道我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了。靠分股权能做到的激励,你原先靠发奖金一样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股权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分的。”
顾骜也凑趣地拿起酒杯,站在窗前看着夜景:
“不要被那些地摊管理学骗了,股权激励,其实是一种责权相对不明朗、kpi也考核模糊的激励方式。你给了一个人股权后,他就算自己绩效不好,躺在功劳簿上,只要公司其他部分运营得好,公司整体有利润,他依然可以分钱的——所以,股权激励其实带有一定的大锅饭属性。kpi和绩效奖、项目奖才是精准的手术刀。”
后世某国网文界那些屁生
第314章 没人竞争就内部竞争
“所以,你一直憋着没有用过股权激励,直到这一次,就是因为你要说服你目前能躺着挣钱的团队,迁移到一个还在纯投入而前途未卜的项目
你是因为原先他们的短期利益和公司的短期利益一致、而现在他们的长期利益有可能跟公司的长期利益不一致,所以把股权这个因素加进来,让他们变得‘个人的长期利益也跟公司的长期利益一致’”
韩婷听完顾骜的剖析后,如是总结道。
顾骜一口饮尽红酒,肯定道:“没错,我一直信奉一句话,如果你跟对方只有一天的共同利益,那你应该跟对待建筑工地上的民工一样,给对方日结劳务报酬。
如果你跟对方有一周的共同利益,那就跟美国的流水线工人一样,结周薪。
如果你跟对方有一个月的共同利益,那就跟白领职员一样结月薪。
如果你跟对方有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共同利益,那你就跟给研发/销售骨干、部门经理那样,靠提成和年终奖拉人。
只有你必须跟对方保持两年以上的共同利益时,你才要动用到股权。一旦用了股权,就意味着他要一直跟你走下去。
公司的牌子、商誉、名声变得值钱,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尽管这些无形资产他个人永远无法直接变现。公司暂时要亏一两年提成、投入新项目的损失,他也才会愿意暂时忍受。股权的使用,只跟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你需要他为你多久之后的利益考虑。
如果不满两年的短期利益,一律不用考虑股权,那东西不灵活,尾大不掉。年终奖你好歹还能今年努力了多给点、明年放羊就不给。股权给了之后,你反悔都反悔不了,震慑懒惰者和私心者的手段就少了很多。”
互联网公司都谈股权,是因为互联网公司都在赔钱。
从一开始就是现金奶牛的生意,谈什么股权!年终奖就够了!
顾骜开始给埃里克森、卢卡斯教授,乃至杨自豪、鲁运达分股权,正是因为从今天起,他需要他们也跟他一起珍惜“天鲲”这个品牌,让他们不要考虑任何可以捞到快钱、但是会有损天鲲口碑的事情。
比如被顾骜否决掉的那个“再造一款用户买回去玩两百个小时就会扔掉吃灰、并后悔买亏了的掌机”。
韩婷听到这儿,只觉得一阵醍醐灌顶,很多事情彻底融会贯通了。
业绩是自己的,牌子是公司的,只有牌子和商誉,永远不可能被员工拿去变现。所以给他们一丁点股权,就能买通员工珍惜公司公有的品牌。
所以,股权分配的最大范围,就是那些“有机会为公司增添美誉,或者损害公司形象”的所有员工。
至于那些想损害公司名声都没机会的人,他们就没资格被分配股权了,因为他们连理论上的威胁都没有。
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人,就算他们想怠工生产出次品,质检也会发现和阻止他们,所以他们没机会破坏公司的声誉,这种人走到全世界任何高效的公司,都是没有股权的。
而销售人员,他们有可能在客户那儿诋毁公司的商誉、泄露内幕假装跟客户一条心套近乎,来换取“公司名声受损、但个人业绩增加”,所以他们理论上是有被授予一丁点股权的利用价值的。
至于研发、设计人员,他们也有机会消极怠工,弄个产品体验不怎么好的东西、不精益求精,让公司的声誉形象增量减少。
一言以蔽之,有机会损害公司声誉的人,才能被纳入股权利用价值后续考虑的基本盘。这个盘外面的人,在考虑股权架构问题时,连像个完整人一样被利用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上述这些话,都是韩婷被外部世界的新颖管理理念、刺激得略有黑化趋势前,矫枉过正的极端想法而已。
她困惑之下,艰难而悲伤地反问:“我有些理解老福特那句‘我只是想雇佣一双手,为什么偏偏这双手还要带一个脑袋来让我一起养活’了,至少,按照这个标准,我回到汉乐电子,那儿能被像‘完整的人’一样尊重的员工,没有多少。这真的没法改变吗我不想当那样的黑心资本家,工人介级才是主人啊!”
顾骜安慰道:“当然也不是,刚才那些假设,都是‘假定他们没有资格影响到公司的声誉,所以没有股权层面的被利用价值’。可是,如果你能参考一下丰田的‘精益生产/精益管理模式’,而不是只看到福特那种老掉牙半个世纪的陈腐,你就不难发现:
在丰田,一个产线工人也是可以提出qc建议的,也是能提出优化工艺流程的,也是有权在发现系统性次品风险后,在每个工位上摁紧急停止按钮、暂时中止流水线流动的。
这种情况下,工人就是一个有资格影响到公司品牌形象和价值的变量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曰本人的很多工艺流程和质检标准、挪到其他国家去,产品质量就是不如曰本本土的质量好,因为在日企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与否,是影响到最终的精益求精程度的。
所以,‘工人有没有在股权层面被利用的价值’,要看你的制度有没有设计给工人发挥的空间、他们愿不愿意发挥、发挥得好的奖励对他们是否有诱惑力,乃至企业文化,等等很多因素。这不能一概而论的,你给了机会,他们愿意抓住,他们就是有额外价值的人。管理的事情太复杂了,你不可能听我几夜讲解就懂。”
顾骜最后的答案,让韩婷内心稍微好受了点,从小教育中接受的三观崩塌程度,也稍微弥合回来一些。
“我们中国的工人,肯定比小曰本的工人积极勤奋!他们肯定有利用价值的!”韩婷自我安慰地低声呼喊了一句。
顾骜柔声劝说:“这两天你也累了,别想了,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其他讨论等着我们呢。新一代家用机的竞争,是不容许失败的,我们的质量把控也要再提升一个等级,光靠你和郭台名现在的配合度还不够。后面两天,我还有几个计划,大家几方坐下来好好谈谈。”
韩婷很听劝,休息去了。
半夜无话。
……
第二天,顾骜养足精神,继续纵横捭阖地布局。
他要控制的最后一块不确定因素,就是生产、质量和工艺层面的漏洞,以及供应商竞争的制度设计。
韩婷也第一次坐在了顾骜的对立面,参与会议。与会者也换了一班。
会议一开始,顾骜大气地定了个基调:
“至今为止,我们天鲲娱乐和汉乐电子的合作,都是非常愉快的,双方并肩作战,亲密无间,汉乐电子在天鲲的订单与外汇供给下,茁壮发展成内地有数的大型电子生产巨头。
而汉乐电子以及郭总掌握的更上游供应商鸿海精密,也为天鲲的产品提供了业内优秀的质量和稳定性。在此,我先感谢诸位友商一直以来的鼎力相助。”
郭台
第315章 记忆碎片失去同步
1980年代的中国,虽然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还非常落后,但顾骜提出的“把工艺设计环节单独拿出来成立一家公司”,却是对电子产品质量有绝对优化的顶层设计。
即使在电子业如今世界第一的曰本,也还没有开始出现这种机制——这倒不是曰本人没想到,而是因为全球电子业的产业大转移还没进入**,曰本设计师用惯了曰本本国工人,不需要费这番事儿,也能取得还可以的结果,所以就懒得建设制度了。
人的进化都是环境的需要嘛,公司和商业的进化也是一样。
相信哪一天中国人要是把电子厂搬到印度去,并且把阿三的廉价工人也调教得差不多能勉强使唤,那一定可以总结出更多宝贵的调教管理经验和制度建设。
这里面的辛苦,不是开几个会,拍脑门就能全部决定的。
从产品规划,到后续保障、工艺设计独立,顾骜在旧金山待了足足十天。
会开了好多个,还亲自跟技术部门的每一个人详谈、亲自偷袭视察他们的工作环境、单独在现场交流……
一直忙活到7月底,才算是把天鲲娱乐狂奔发展到如今,积累下来的隐患处理掉了七七八八。
生意已经到了深水区,搬掉雅达利之后,就再也没有软骨头可以啃了。
郭台名大概留了四五天,觉得心得颇丰,就忙着回去深市,拿他的鸿海精密练手了。
韩婷多留了一阵子,陪着顾骜一起留到了在旧金山的最后几天。
这几天,她收获非常多,比任何人都多,无论是见识、三观,还是心理、生理,都有一种被刷新重生的活力感。
……
在美国的日子已经没有几天了。
处理完天鲲娱乐积攒的生意麻烦,顾骜就得回一趟国,
跟有关部门申报一下在华召开“iec学会电磁兼容分会首届行业标准制定会议”的事儿了。
眼看就要8月份,按照国内的准备速度和“不希望在洋人面前丢脸”的准备郑重程度,估计十一档期是赶不上了。
能在洋人们过完圣诞-元旦长假后,把会开起来,就算不错了。
时不我待。
韩婷也知道顾骜的安排,所以一直陪他开会、讨论,希望跟他一起回国。
又是一个夜晚,顾骜在酒店的客房里,拿着一台王安牌的wps文字处理电脑,噼里啪啦地熟练打着文稿。
王安电脑如今在美国的名声还是比较牛的,至少在“功能机”里面很抢眼,单论文字处理工作,是美国所有电脑中最好的。
所以顾骜和韩婷如今在美国办公,都会用到王安电脑,方便。
按照原先的历史,王安这个牌子还有三四年的上升期和巅峰稳定期,直到86年左右、电脑的物理性能进一步强大、单一的“功能机”路子不再好走,才转入衰落——这里面固然有很多王安电脑自身管理和研发转型上的失误,但“功能机”这条路本身必然会走死,也是大势所趋。
这些都是后话,以后再提。
韩婷没顾骜那么忙,所以她稍有空闲就帮顾骜弄热饮料和偶尔揉揉太阳穴,顺便撇了几眼他的文章。
“你这是写基辛格交办的专著呢”韩婷毕竟也是外交学院出来的,对本行还是挺熟,稍微看了一会儿,就看懂顾骜在写什么了。
屏幕上面显示的,还是《论中国》第一章的一部分内容,比较浅,历史内容比较多。
主要是分析中国古代朝贡贸易历史、分析中国历朝历代对外交流的目标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在乎哪些利益。
另一个时空,基辛格这本《论中国》有20章以上的篇幅,但因为如今提前写了,所以苏联解体后的中美关系博弈不可能写太细,只能作为一种推演假设论证一下,因此全书篇幅短了两三成,只剩下15章了。
基辛格还有别的学术课题没有结题,基本上每个月写上一章,到84年年初他退休的时候,也就能写完了。
而顾骜也只要保证每个月给导师交一次稿、确保分给他的查资料找论据整理工作完成了、观点自洽,基辛格也就会给他放羊。
基辛格也是人精,知道顾骜已经是两亿多美金净资产的大亨了,怎么可能真被全日制拌在乔治敦闭门念书做研究。
只要两年的博士最低年限够了、学术成果对得起面子,就会放他拿博士学位的。
事实上,如果是基辛格自己能决定,那还能更简单。目前这个速度,已经是充分考虑乔治敦大学的脸面了。
“每个月至少得交一次稿,留好展示会的记录,不然太嚣张了,不给学校面子也不好。差不多快写完了,别急。”顾骜麻利地敲击键盘,一边快速地握了一下韩婷放在他肩头的手,示意稍安勿躁。
“年轻人就是学习快,看你用电脑打字,速度跟飞一样。唉,我当年学外语是挺快的,如今学打字就不行了。”韩婷怅然若失地吐槽了一句,似乎在哀叹自己最青春活力、学习飞速的年华已经过去。
“打字这种技能不值钱,这只是操作层面的。过个十几年,小学生都能打很快。无他,但手熟尔。”顾骜自然而然地说,并没有任何虚伪。
韩婷听得出来,顾骜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心的,绝不是那种“学霸考前偷偷复习、到学校里却跟人说哎呀我完了昨天又打游戏没看书”的矫揉造作。
这让她的心里好受了不少。
&nbs
第315章 记忆碎片失去同步
1980年代的中国,虽然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还非常落后,但顾骜提出的“把工艺设计环节单独拿出来成立一家公司”,却是对电子产品质量有绝对优化的顶层设计。
即使在电子业如今世界第一的曰本,也还没有开始出现这种机制——这倒不是曰本人没想到,而是因为全球电子业的产业大转移还没进入**,曰本设计师用惯了曰本本国工人,不需要费这番事儿,也能取得还可以的结果,所以就懒得建设制度了。
人的进化都是环境的需要嘛,公司和商业的进化也是一样。
相信哪一天中国人要是把电子厂搬到印度去,并且把阿三的廉价工人也调教得差不多能勉强使唤,那一定可以总结出更多宝贵的调教管理经验和制度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