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在组建海军的同时组建航海队,他的压力也很大。

    五个洲共计大船四百余艘。这么多船,已然可以组建近十万众的海军。

    五个航海队,加起来人数也有五万之众。

    而这,还只是赵洞庭打算初步在各州打开局面的“先遣军”。

    为发展大宋的经济,扩大在这个世界上的影响力,赵洞庭可谓是用心良苦。

    北美洲大使吴三海、非洲大使李芳华、欧洲大使林冲、澳洲大使玉玲珑,再有最近突发奇想便死皮赖脸想要出海,便被赵洞庭任命为南美洲大使,却又刻意派遣两个稳重青壮臣子为他副手的吴阿淼。这个个,都是赵洞庭经过深思熟虑,也经过暗中观察的。

    除去吴阿淼稍微有些不靠谱外,李芳华、林冲和玉玲珑担任航海大使,那都不算是挑高担。

    时间转眼过去接近两月。

    这时候已是接近年关。

    天寒地冻了。

    只今年的冬天刚刚到来时便显得颇为猛烈,较之以前竟是要寒冷不少。

    这让得赵洞庭和朝中众臣都是有些担忧。

    自赵洞庭登基以来,天气还从未向今年这般古怪过。

    旱季延续时间极长,只差点没发生旱灾之事。现在,这冬季又是来得颇为迅猛。

    如果不是这些年赵洞庭竭力发展民生,家家多多少少都有余粮,这个时候只怕是已经有流民出现。

    赵洞庭原本是将重心放在各洲航海队上,到这时,却也不敢在对这颇为异常的气候不管不顾。

    御书房内。

    有地龙铺在地下,是以显得颇为温暖。

    而屋外却是白雪皑皑。

    雪下了有几日了,如今皇宫内的雪有许多处都已经是能及到人的半腰处。

    赵洞庭自然并非是那种不知民间疾苦的人,看着各地传上来的奏疏,眉头始终深皱不解。

    这股寒流来势迅猛,竟是席卷了福建路、江南西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荆湖南路这五路。

    五路境内都是寒冷异常。

    而这,已经是大宋的半壁江山。

    虽各路节度使都未在奏疏上说有缺粮之险,但如果气候继续这般下去,那便很难说了。

    谁也不知道这股寒流还会要坚持多长的时间。

    甚至再这么冷下去,就算是百姓们家中有余粮,便是冻也得冻死。

    其余地方且不去说,住在皇宫内的赵洞庭却是知道,这些天来长沙城内的木炭价格在疯涨。

    即便如此,还是远远供不应求。

    木炭的制作过程颇为繁复、耗费时间,再这么下去,长沙城内只怕是有钱也买不着木炭。

    打开窗,便有股冷风吹进来。赵洞庭搓了搓手,对旁边李狗蛋道:“狗蛋,去请国务省几位大人过来。”

    在旁擦拭的李狗蛋忙不迭答应,又去御书房外吩咐。

    赵洞庭关上窗户继续批阅奏折。

    以他的修为自是不怕寒冷,但可不是天下间人人都有他这样的修为。

    此时此刻他甚至已然生出些担忧,若天气继续寒冷下去,会不会导致有人冻死。

    这当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他做皇帝,开疆扩土,发展民生,为的就是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

    如今大宋眼瞧着欣欣向荣,却在这样的天灾面前导致路有冻死骨,那又算什么

    “嘶!”

    等李狗蛋再走进来时,小脸便有些红扑扑,全然是冻的,他搓着手,跺跺脚,不自禁道:“皇上,这天儿可真冷。”

    赵洞庭抬起头,点点头道:“是冷啊……”

    &nb




1258.制蜂窝煤
    随即,几人在御书房内都是沉吟起来。

    虽大宋民生日益富足,但再为富饶的国家,也必然有贫富差距的存在。

    即便是大宋,境内各处也有乞丐、流民等等,特别是那些地处偏远之地,受这个年代所限制,民生并未有太大改观。

    莫说是现在大宋朝廷连年征伐,粮草并不富余,便是有足够的粮草,也没法让每个人都能保证填饱肚子。

    至于现在日益普及的大棚种植法,能够在这样的天气下还能够吃上新鲜蔬菜的,那也只是极小搓富贵人家。

    赵洞庭要让大宋百姓全然度过这次天灾,无疑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直过去良久,陆秀夫道:“皇上,那咱们不如现在便命令各地集中流民,让其汇聚往各大州县。以现在各地的粮食储备,若是能够再给这些流民们发放足够的衣物,或许……如果天灾持续时间不是很长的话,朝廷可以保证他们渡过此次天灾。”

    赵洞庭微微皱眉,“可谁又知道这天灾会持续多长时间”

    他显然心有疑虑。

    将流民们集中起来是好事,给他们发放衣物、粮食也是好事。只这种事情若不能有始有终,那便是好事便坏事了。

    就拿陆秀夫刚刚说的在他年幼时发生的那次天灾,赵洞庭以为,若非是朝廷没能够做到有始有终,大概事后百姓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怨念。先是帮助他们,其后又将他们抛弃,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如此,还不如从刚刚开始时便不去管他们。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赵洞庭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昏君。

    “这……”

    陆秀夫听到赵洞庭这般问,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面对天灾,这个年代的确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毕竟受人力、物力所限制。

    只这时,赵洞庭的眼中忽的放出些微亮光来。

    他顾不上和陆秀夫等人多说什么,忙不迭地提笔疾书。有龙飞凤舞的字迹跃然于之上。

    陆秀夫等人都是轻轻提起脚尖向着赵洞庭书案上的纸张看去。

    只看过,却是神色微变。

    赵洞庭写的什么,他们不是太看得懂。只知道,皇上竟然是打算以煤作为燃料,让各地制煤渡过此次天灾。

    看着赵洞庭只自顾自往下写,陈文龙实在忍不住,说道:“皇上,您这是打算让百姓们以煤作为燃料”

    赵洞庭头也没抬,笑道:“煤到处都有,制造工艺也不如木炭那般复杂,成本低廉。应是可以让我大宋渡过天灾。”

    陈文龙、陆秀夫等人都是面色古怪。

    陈文龙有些尴尬道:“皇上您未用过煤,怕是不知,煤虽能燃烧,但燃烧时却会放出毒气。这种毒气,可是能致人死亡的。”

    在他们看来,赵洞庭这不是在救大宋百姓,而是在害大宋百姓。

    赵洞庭总算抬头,道:“朕知道。不过朕写的可不是普通的煤,只需得将煤经过朕的方法进行炼制,那便不会在放出毒气。”

    说着,他便将笔放下了。

    在他面前纸上,所写赫然是以无烟煤以及蜂窝煤的制造方法。

    在后世,这种蜂窝煤都是用途颇为广泛。

    只因赵洞庭专注于军事、国事,是以以前倒也没有将这蜂窝煤给想起来。

    陈文龙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当然觉得匪夷所思。毕竟煤不能够作为取暖所用,乃是这个年代的常识。

    皇上竟然说他的方法能够避免煤放出毒气,这真的可以做到

    随即陆秀夫问道:“不知皇上是从哪里得知的如此方法”

    赵洞庭挠挠脑袋,随口敷衍道:“朕闲着无事时瞎琢磨出来的。”

    他总不能说这是自己在后世学到的。

    而他的这种说法,陆秀夫等人自是不信。皇上深居宫中,煤都见不到,怎么可能闲着没事去琢磨如何用煤

    不过联想到以前赵洞庭制造轰天雷、掷弹筒等物,他们对赵洞庭的“奇思妙想”也还是持着几分希冀。

    只为保险,陆秀夫才又道:“皇上,那咱们是否先行将煤按照您的方法制造出来,然后再传往各地去”

    赵洞庭闻言轻笑,自是知道陆秀夫几人心中的想法。

    他点点头,将纸递向陆秀夫,道:“那诸位爱卿这便去请人用朕的这种方法将蜂窝煤给制造出来。”

    “蜂窝煤……”

    陆秀夫嘴里有些疑惑地嘀咕着,从赵洞庭手里接过纸。然后便和陈文龙等人告退离开。

    见皇上这般信心满满,他们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虽眼下大宋各处还并未出现有人冻死的情况,百姓们尚且还能够坚持下去,但若天气继续寒冷下去,到时想再挽救都是来不及了。

    而在陆秀夫等人离开以后,赵洞庭却仍是在御书房内沉吟。

    这些年大宋都未遭遇到天灾,他尚且还没有太深的感受,而现在



1259.女帝驾到
    只她当然也不会去深究,稍微疑惑后便摆摆手道:“往皇宫去吧!”

    马车在众高手护卫下继续向着大宋皇宫而去。

    他们的出现,还有离开,并未对这长沙城门处的热闹造成丝毫的影响。

    不断有百姓用箩筐抬着蜂窝煤离开,但却是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涌过来,让得队伍越来越长。

    人群中议论纷纷,俱是在感叹朝廷的好。

    这些蜂窝煤听说都是朝廷雇请劳力做出来的,在这样的天气下,朝廷完全可以借此将这蜂窝煤卖出不低的价格。但是这蜂窝煤价格却是低廉得超乎百姓们的想象,和价格高昂的木炭比较起来,简直和白送没有什么区别。

    有读书人核算过制造蜂窝煤的成本,最后发现,朝廷以这般低廉的价格出售蜂窝煤,竟是亏本买卖。

    虽亏得并不多,却也是让得百姓们都对大宋朝廷更是感恩戴德起来。

    有来自于城外稍微偏远处的百姓在购买到蜂窝煤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就在城门口跪倒,向着皇宫遥遥叩首。

    天灾,好似不再那么可怕了。

    甚至因为蜂窝煤的出现,城内的青蔬也由此多了些许。

    这些蜂窝煤不仅仅能用以取暖,也同样能让大棚内保持较高的温度。

    虽这并非是赵洞庭提出来的,但民间却总有奇思妙想的人,在机缘巧合下发现蜂窝煤的诸多用处。

    甚至长沙城内,已经有些家庭用蜂窝煤取代柴火做饭。

    李秀淑一群人到皇宫外前大街。

    有许多皇宫禁卫簇拥成几堆,各自蹲在地上。

    瞧见马车到,便有禁卫跑上来将马车拦下,“皇宫禁地,止步!”

    说话时,热气从嘴里呼出来,眨眼间化成白雾。

    李秀淑掀开车帘,对着车前某个侍剑女官点了点头。

    侍剑女官从腰间解下令牌,递给禁卫,道:“西夏皇上驾到,还请通传!”

    禁卫有些发懵。

    他再怎么想,自是也想不到竟是西夏女帝到。

    回过神来后,他忙不迭接过令牌,又向着人堆跑去,“老大,来人说是西夏皇上。”

    那群原本围着烤火的禁卫闻言便都站起身来。

    其中百夫长从这禁卫手中接过令牌,匆匆瞧过,连道:“速速进宫禀报皇上!”

    有禁卫接过令牌忙不迭向着宫内跑去。

    百夫长瞧瞧李秀淑的马车,挠了挠脑袋,嘴里也不知嘀咕了两句什么,便又蹲下身去。

    他周遭众禁卫自也是跟着蹲下去。

    在他们中间,赫然是堆积起来的几块蜂窝煤。

    而在不远处,还有更多的蜂窝煤堆积着。

    这样的天气,若是不用蜂窝煤取暖,他们这些禁卫也很难熬得住。

    李秀淑看到这幕,眼神中再度露出诧异之色来。

    她自是看到那皇宫门口堆积的许多蜂窝煤,这看起来,实在有些不成体统。

    然后她竟是走下马车,向着那群禁卫走去。

    众侍剑女官和听潮府高手都是跟上。

    禁卫们瞧着李秀淑走过来,虽李秀淑未穿皇袍,但从她仪态上也能看得出不是普通人。

    众禁卫只得又站起身来,在百夫长的带领下对着李秀淑拱手道:“见过西夏皇上。”

    李秀淑竟是露出颇为柔和之态,瞧瞧人群中的燃烧的蜂窝煤,有些好奇道:“你们这是以何物在取暖”

    百夫长霎时间露出些微自豪之色来,道:“这是蜂窝煤,咱们皇上发明的。”

    李秀淑轻轻点头,“煤也能用来取暖”

    百夫长道:“其余的煤不可以,但咱们皇上发明出来的这种蜂窝煤,却是无毒的。呵呵,要不然我们可还真经不住这般冻。”

    李秀淑眼中有些颇为诧异之色闪过,“是啊,大宋境内今年气候的确是有些异常。”
1...518519520521522...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