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女有田有点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饭团开花

    一旁的朱浩然虽然宦海里浮沉的年岁不及陈巡抚,可陈巡抚的心思他却猜了个七七八八。

    顿时有些气闷,不说别的,这宋重锦跟自己可是先认识的,当初他也是颇为欣赏,还给了名帖,不也想着,这年轻人是个可造之才,将来说不得能为己所用。

    可在荆县再度遇见,他又多了几分猜疑。

    但是知道这宋重锦是杜老关门弟子的夫君后,他就知道,这年轻人,时运来了。

    本来他还琢磨着,是不是打压一二,压一压宋重锦的性子,再收服为己用,如今看来,这是不行了。

    因此脸上也露出宽和的笑容来,也拍拍宋重锦的肩膀“不错不错昨儿个看到你,本官还以为认错人了,没想到真是你你跟本官也算是有缘了”

    宋重锦恭敬的低下头“大人说笑了,这都是学生的福气,才能再度得遇大人”

    这一来一往的,陈巡抚就眯起来眼睛“你们认识”

    朱浩然做浑不在意的样子“前几个月下官不是去了一趟齐城吗和他也有一面之缘,没想到这么巧,在荆县又遇到了大人,您说是不是有缘分”

    这话说得含糊,陈巡抚是什么人,立刻想起,朱浩然上次去齐城可是为了私矿的事情去的,那事办得顺利,回去后,立刻就官升三级,成为了礼部侍郎。

    如果只是普通的一面之缘,朱浩然怎么会记得一个秀才看来这里面肯定有蹊跷。

    陈巡抚心中有了成算,脸上却笑眯眯的“那确实是有缘分你叫什么来着”看向宋重锦。

    宋重锦躬身道“学生宋重锦。”

    “宋重锦,好名字你今晚可得好好敬朱大人一杯”陈巡抚摸摸胡子。

    宋重锦只得点头答应了。

    又寒暄了两句,宋重锦才退到一旁。

    一回到长青书院的队伍,就有同窗小声的问“宋兄,看起来两位大人十分看重你,都跟你说了这么半天了。”

    宋重锦脸色不变,只淡淡的道“两位大人只是多夸奖了我们长青书院而已。”

    因着离得有些远,加上几人说话声音也不大,大家也就真以为如宋重锦所说。

    唯有顾子楷知道,恐怕事情不是宋重锦说的这样,只不过他当然不会说破。

    颁完奖,县令大人吕文光又上来感谢了一番陈巡抚和朱浩然,然后又宣布晚上的庆贺喜宴就在县城最大的酒楼,让大家晚上早点去。

    剩下的时间,也得让这些比赛的队员回去冲个澡,修整一下,晚上才好有精力参加喜宴。

    吕文光和衙门的官吏护送着陈巡抚和朱浩然回下榻的院子里休息,剩下的人也就纷纷散去,要么回家准备,要么就留下来看即将登台的大戏。

    宋重锦和顾子楷他们从看台退了下来,在歇息的屋子里,路济民和几个夫子早就等待在那里了,见到他们下来,面色格外和蔼的鼓励了几句后,才让他们散去,回家去歇息一番,晚上才好打起精神来参加宴会。

    宋重锦和顾子楷出了歇息的屋子,自然要去找王永珠她们。

    此刻外面除了守护在看台附近维持秩序的衙役,其他的护卫早就走了个干净。

    出了歇息的屋子,就好几个人扑了过来。

    宋重锦机警的退后了两步,就看到三道人影噗通一下子就跪在了他面前。

    “恩人”

    “谢谢恩人救了我家二狗子恩人的大恩大德,我们一辈子都不敢忘记”

    “二狗子,快给恩人磕头谢谢恩人救了你一命”

    三人中的那个女人,一边跪下来磕头,一边还拼命的按着中间那个孩子的磕头。

    那个叫二狗子的孩子,结结实实的磕了好几个头。

    宋重锦这才明白,忙侧开身子避开了,又伸手去扶“快快请起,不必行此大礼”

    那妇人却死命不肯起来“多谢恩人恩人不知,我家男人家里几代单传,我们夫妻俩都这把年纪了,就这么一根独苗,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夫妻俩也活不下去了。”

    “恩人哪里是救了我家二狗子,这是救了我们全家老小的性命我们家穷业小的,也没什么可以报答恩人的,想来恩人大人大量也不计较咱们家这点子谢礼就只好给恩人多磕几个头,在家里给恩人立长生牌位,日日祈祷恩人高中状元也算是尽了咱们一份心意了。”

    宋重锦怎么听这话怎么有点不对劲。

    倒是一直在外面等候的小五,见宋重锦出来了,立刻就跟了上来,听到这话,忍不住跳了出来。

    “你们这家人可真有意思,宋秀才救了你儿子一命,换做谁家,能这么白眉赤眼,两手空空的就来谢人的我可没见过这样谢人的这还是救命之恩呢,以为就磕两个头就行啦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是跪给谁看呢宋秀才大人有大量不计较,我却看不下去了,这不是逼着人家宋秀才吗”




第九百四十二章 曹半街
    那妇人脸色一僵,辩解道“我们这不是家里穷,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么再说了,宋秀才如此大慈大悲,哪里还缺咱们家这么点子上不得台面的谢礼不成宋秀才老爷,您说是吧”

    宋重锦眼神一冷,还没说话,旁边几个同窗就忍不住了“我说这位娘子,你好生不讲道理宋兄救你家孩子,虽然不图什么报答,可像你这样的,当众逼着宋兄,生怕宋兄找你们挟恩图报的嘴脸也太难看了吧“

    “可不是,你家能有什么让宋兄图谋的笑死人了“

    旁边围观的人也纷纷指责“我说这家娘子,你这也太不要脸了吧哪有你们这样办事的秀才老爷那么危急的时候,将你家二狗子给救下来,只要稍微有点良心的,今儿个给秀才老爷磕头道谢了,明儿个就该合家带上谢礼去宋秀才家去。”

    “就算你家艰难些,可这谢礼也不拘非要贵重的,就算是自家做的一点好吃的,还是什么的,总归是一份心吧哪里用得着这般,生怕人家秀才老爷找你要啥了,急吼吼的就要磕两个头撇清关系”

    “你们是不认识他们一家吧真听人家说家里艰难就艰难知道东大街不那条街上半数的铺面原本都是他们家的知道他们家姓什么不他们姓曹,曹半街的那个曹”有人就在一旁嗤笑。

    这话一出,顿时轰动了。

    曹半街是谁荆县老一辈的可都知道。

    曹家确实是好几代单传,上几代又会做生意,积积攒攒的在东大街买下了近半数的铺面,日子也曾经红火过。

    尤其是为了多生几个儿子,曹家人最高峰的时候纳过十来个小妾,就为了多生儿子。

    只可惜,小妾纳进来不少,肚皮没一个争气的,最后还是原配夫人老蚌生珠,生下一根独苗来。

    那真是当眼珠子一样呵护着长大的,因着家里有铺面,又不缺银子,又怕儿子吃苦,舍不得他出门,只恨不得将儿子给供起来。

    等到儿子大些了,又给娶了一房媳妇,想着等儿媳妇生了孙子,把孙子带大,将来孙子支撑起家业,儿子一辈子不用操心,快快活活的当个少爷就好。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这儿子才娶了媳妇没多久,曹家老爷就生了急病,几天就去了。

    留下曹家老太太,一着急,一口痰卡在喉咙里没上来,也跟着就走了。

    剩下的儿子和媳妇,都没经过事,好不容易把两老的丧事给办了,剩下偌大的家业都不知道交给谁打理。

    曹家儿子本就被养得不着调了,爹娘的孝期没过,就花天酒地,那银子花得如流水一般。

    曹家儿媳妇一个刚嫁过来的新媳妇,哪里管得了。

    没几年曹家的半条街的铺子就被霍霍得差不多了,等到曹家儿子的儿子出生,曹家儿子才幡然醒悟,可也迟了。

    因为花天酒地太过,身体被掏空了,一时间又喜又愁,两下相加,一口气没上来,丢下孤儿寡母的就去了。

    还好曹家这媳妇还算守得住,虽然家产被自家男人败了大半,也还留了好几间铺子取租子,还有住的院子,乡下也还有一个庄子,足够孤儿寡母嚼用了。

    因着自家男人前车之鉴,曹家媳妇又怕生下来的儿子跟他爹一样,抛费银钱没个数。

    打小就管得特别严,吃穿都十分普通。又遣散了奴仆,只留下一个浆洗的婆子,一个看门的老苍头老两口,其他的都曹家媳妇自己动手。

    又因着奴仆少了,院子又大,空荡荡的。

    曹家媳妇干脆就将这院子留下自家住的主院子,其他的院子都封成一个个单独的院子,给租了出去。

    家里不仅增加了家用,又因为她挑的租客都是老实本分的,四周将主院围在中间,倒给他们孤儿寡母的省了好多麻烦。

    又为了让儿子不乱花钱,连名字都叫曹俭。

    这曹俭深受他母亲的影响,打小那真是节俭的很,衣服那都是补丁摞补丁,好不容易八月十五中秋节,煮个咸鸭蛋都舍不得吃,每天就用竹签子挑那么一两块出来,尝个味道,就能下两碗饭。

    一个咸鸭蛋能从八月十五吃到九月初九,才见咸蛋黄的人。

    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省钱,攒钱。

    成年后娶了个媳妇,也是出了门的抠门,买块肉,恨不得拉着尺子去量猪肉的肥膘,还要多摸几把那猪肉,沾一手的油腥回来,在锅里涮涮,就着涮出的油花来打汤。

    两口子结婚后,一拍即合,那抠门得简直是一条街远近闻名。

    有那见识过曹家以前富贵的老人,都忍不住唏嘘,若是当初曹家的老祖宗看到挣下的这么大份家业,子孙却过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会不会气得掀开棺材板起来。

    估计是曹俭舍不得给祖宗上香,所以这曹家老祖宗的棺材板还稳稳当当的。

    不过两口子节约抠门,生了如今的儿子,曹二狗后,倒是心疼儿子,自家节约可以,对儿子还是挺大方的。

    比如两口子和老娘吃粥,这儿子肯定是捞那米粒最多的一碗。

    吃肉,儿子肯定能吃最肥的那块。

    穿的衣服,也是补丁最少的那一件。

    所以众人一听说是曹家的人,都露出明了之色来。

    这以曹家两口子的性子,救了他们家儿子,给你磕头磕出血来那是可以的,可要他们荷包出血,那是万万不能的。

    宋重锦不知道这曹家,还一脸的茫然,旁边有本地的秀才,就三言两语的给说明白了。

    宋重锦这才明白过来,哭笑不得的看着曹家一家三口。

    只得摆摆手“行了,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孩子没事就好。我也不用你们立什么长生牌位,你们只以后看好孩子,别再出事就行了行了,都回去吧”

    那曹俭一家三口一听宋重锦松了口,不找他们要谢礼,麻溜的又砰砰磕了几个头,起身钻进人群,几下就跑没影了。

    看得大家啼笑皆非,可到底都知道曹家就是这样的,也只得摇摇头散去了。



第九百四十三章 处心积虑
    走远了还听得人在说“今儿个曹家算是运气好,遇到宋秀才这般大度,救了他们家的孩子,还一点都不计较。”

    “要是换了别人,尤其是那些闲汉,只怕曹家不脱一层皮这事不算完”

    男人们还都是讨论宋重锦的大度,还有曹家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女人们这边画风迥异。

    “近看才发现,原来这宋秀才长得真俊啊就是皮子黑点”

    “看起来脸黑不好亲近,心肠倒是好,救了那曹家的孩子,最后还那么大方的就让曹家的人走了。“

    “不行,我明儿个就找人到长青书院去打听打听,看宋秀才定亲了没,要是没有,我家闺女正好合适”

    还有那小媳妇和大姑娘在一起挤眉弄眼。

    “小妹,你快回回神,人家宋秀才都走远了”

    “阿姐,如今我才知道,宋秀才这样的人才是真男人,要是我能嫁给他,短寿十年我都愿意”

    “呸呸呸,没羞没臊的小蹄子,满嘴里胡说些什么呢小心被人听到,你还要不要名声了”

    “阿姐”

    “行了,行了,姐知道了,姐回去让娘托人给你打听打听去,要是宋秀才没定人家,就让媒人给你说去。”

    “阿姐,你说宋秀才会不会看不上我”

    “胡说我小妹长得又好看,又会持家,咱们家兄弟姐妹多,到时候给你多陪点嫁妆,这么好的媳妇,眼瞎的才看不上呢”

    宋重锦哪里知道,不过救了人,一下子就被这许多人盯上了,处心积虑的要给他说媳妇呢。

    他还乐滋滋的带着顾子楷,还有几个同窗,一起往自家包的看台走去。

    倒是小五因为走在后面,把那些话都听了个七七八八,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跟在宋重锦后头离开了。

    看台这边,来的客人都已经纷纷告辞而去。

    齐夫人最先告辞,看完比赛,又看完颁奖,她就扛不住了,这一上午在看台上,晒了太阳,旁边又那么吵闹,能坚持到最后,已经是格外给王永珠面子了。

    因此颁奖一结束,她就提出来告辞。

    王永珠和张婆子忙送到她到马车上,看着马车走了。

    齐夫人一走,其他人也就纷纷要走,有孩子的,要带孩子去外面逛逛,有那爱看戏的,也想着快点占个好位置好听戏去。

    王永珠也不多留,一一将人妥当的送走。

    对门的古娘子早上碰了个软钉子,此刻也绝口不提顺风车一起回去的话,只说陪着家里老人去看戏。

    王永珠也就不留,塞给了古娘子的孩子两包点心,送走了她们一家。

    这边就一面让人将楼上收拾干净,一面收拾从家里带来的东西,都要打包收拾带回去。

    正忙乱着,宋重锦和顾子楷带着人过来,

    宋重锦的同窗还未曾见过王永珠,此刻第一次见,都彼此见礼。
1...413414415416417...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