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女有田有点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饭团开花

    杜太医坐着在喝茶,齐夫人正在吩咐下人搬什么东西,见王永珠来,忙挥手示意下人下去,笑眯眯的招手“永珠来啦”

    “给杜大人和夫人请安浴兰节安康”王永珠进门先行礼问安。

    齐夫人忙将王永珠拉到面前问长问短。

    一旁的杜太医忍不住了“行了,以后问的日子多了去了,别耽误了时间车都备好了没”

    门外小厮跑进来“都准备好了。”

    齐夫人也没好气的笑了“行了,嫌我嗦是吧你自己坐车去,我跟永珠一起。”说着拖着王永珠就出门。

    一路就问王永珠今天准备的情形,一边问,听到王永珠的回答后,又提点两句。

    到了门口,看到一辆陌生的马车停在门口,就知道是王永珠雇来的马车,也不客气“咱们娘俩坐一个车,你娘应该也来了吧,我跟你娘也唠唠。”

    王永珠只好扶着齐夫人上了马车。

    张婆子见到齐夫人,看衣着打扮就知道是杜太医的夫人,穿着闪着光的绸缎衣裳,面容姣好,乌油油的头发上,插着几根华丽的簪子,那气势一看就跟一般人不一样。

    不等王永珠介绍,就先站了起来“这可是杜太医的夫人”

    齐夫人点点头。

    “我是永珠她娘,我是个乡下婆子不懂礼数,一会要是怠慢了,还请夫人不要跟我一般见识”张婆子难得的谦逊。

    不说别的,这可是闺女将来的师娘,看这师娘长得这么漂亮年轻,那杜太医不得捧在手里啊

    看这架势,那枕头风也是很厉害的,自然不能得罪。

    为了自家闺女,低头又算得了什么

    齐夫人先是一愣,又爽快的笑了“张家姐姐,别喊我什么夫人不夫人的。过上两日,咱们就是通家之好,跟一家人也没什么区别。永珠以后就跟我闺女一般,咱们还这么客气做啥不如姐妹相称好了”

    张婆子没想到齐夫人是这样一个爽快人,愣了一下,也就笑了。

    两人序过齿,张婆子为大,便是姐姐,齐夫人就是妹妹。

    没两句话,两人就一见如故,姐姐妹妹的喊得亲热起来。

    王永珠倒是被两人给抛到了一边。

    王永珠也不恼,下了马车,去看杜太医那边。

    杜太医被齐夫人给丢下,落了单,又生气又委屈,一把胡子都气得一抖一抖的。

    气哼哼的上了自家马车,看着马车大半个车厢里放着自家夫人准备的一会看台上宴客要的东西,就忍不住哼了一声。

    他知道,这是自家夫人怕王永珠那边第一次这样宴请客人,恐怕有什么不周到的,所以准备了这些东西。

    刚坐稳,就看到王永珠凑过来,看样子要说什么,杜太医没好气的挥手“还不陪你师娘去,跑我这里来做什么”

    王永珠吐吐舌头,好嘛,被自家夫人抛弃的男人惹不起,扭头走了。

    这时候虽然还早,路上已经有络绎不绝的行人,热热闹闹的,都是往河边去的。

    到了看台,已经有不少人都先来了。

    看着王永珠他们的马车停在了长青书院的看台附近,附近的人都羡慕不已。

    更有那一些闲汉,指指点点。

    “今儿个这马车可是那于家车行的车,后头那辆车倒是眼生,是谁家的”

    真讨论见,看到车上下来的女眷,几个闲汉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来。

    “这是谁家的家眷怎么也能到长青书院的看台去年可没见着”

    “呸李大,这长青书院的家眷你都认识不成”

    “这家女眷可不得了,看到中间那位夫人没那穿着打扮,那气度,比起咱们县太爷的夫人来也不差什么呢”

    “呸呸呸李大,你要死别拖着咱们哥几个县太爷的夫人也是咱们能说道的还不快闭嘴”

    其他人都跌脚呵止。




第九百二十四章 快递小哥
    那边王永珠带着齐夫人和张婆子,还有后面下车来的杜太医一起上了看台。

    这位置,是宋重锦前些日子已经带她来看过来。

    看台分两层,多年的龙舟赛,里面各色都是齐全的。

    下面有煮茶热点心的炉子,也有净房,还有下人丫鬟们休息的地方,都是一间一间的用木板隔开,不会混淆。

    上面则是隔开的大大的花厅,三面是墙,面向河边的这里,搭建成露台一样,方便人观看比赛。

    大大的花厅也被半人高的木头栅栏分成几个小厅,每个小厅都有一张桌子,花厅的后面就是给客人换衣服的隔间。

    这样的看台外面每一个这样的花厅和花厅之间,都用木栏杆隔开。

    她们被分到的这个看台,位置偏些,是左起第一间。

    王永珠却很满意。

    进来打量了一下,请杜太医和齐夫人,还有张婆子在上面坐好,她就下去指挥吴婆子她们干活去。

    齐夫人也闲不住,拉着张婆子也跟着下去了,留下杜太医一个人在上面,看着江面发呆。

    下面虽然有炉子,可是没炭。

    不过来的路上她们就看到了,这看台附近,好多做小生意的,都是为了这看台服务的。

    果然,吴婆子出去了一会,就带进来两个小贩,一个背着一篓炭,一个挑着一担水。

    见王永珠看过来,吴婆子就解释“咱们这烧水热点心的,都要水,虽然临近河边,可今天人多,这水未必干净。我看外面有卖水的,问过了,是咱们荆县有名的蒙泉水,一大早从山上挑下来的,最合适煮茶不过了。所以就自作主张的给将人带来了”

    王永珠一听,连连点头“吴婶子你考虑的很是,我一时想不到的,你们都帮忙周全周全。”

    吴婆子这才放下心来,她也是看王永珠不是那等小性的主人,又想着今儿个是主家的大事,要是办得好,以后主家也有好名声,要是办砸了,只怕主家以后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得多费好些周折。

    如今她已经是宋家的人,自然要替主家着想,主家好,她们做下人的也才有脸面不是

    那边齐夫人看在眼里,暗暗点头,这永珠和张家姐姐虽然不太懂这些,可这买的婆子倒是个不错的,也肯为主家考虑。

    这就很好了,当人主子的,哪里需要什么都会,只要下面的人会,她们能支派下面的人就行了。

    齐夫人环顾了一下,看这下面虽然忙,可却忙而不乱,加上她自己也带了一个丫鬟过来,被她也给支使着去帮忙看着。

    左看右看没什么事了,干脆拉着张婆子上去了。

    王永珠先就让马车夫回去接李婆子他们一家来,此刻见下面这外面小摊上色色都是齐全的,有卖炭的,有卖水的,还有卖花,卖各色糕点吃食的。

    更有好多打扮整齐的十来岁的小子,一个个都守候在附近,这些都是专门跑腿的。

    看台上的贵人要是需要些什么,吩咐下人,下人就会使唤这些跑腿的小子给买回来,然后给几个大钱,跑腿的小子也高兴,下人们也乐得清闲。

    这时候王永珠在门口只看了一看,有那机灵的就钻了过来“贵人可有什么吩咐”

    王永珠一愣,不过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那古代快递小哥么同城速递嘛

    想了想,开口“给我买两束新鲜折枝花来。”

    “好嘞”那小子躬身听完了,顿都没打一个,转身就一溜小跑走了。

    王永珠傻眼了,急啥啊这银子还没给呢

    一旁的齐夫人的丫鬟笑着道“秀才娘子别替他们担心了,他们鬼精着呢,跟那些小贩们都是熟悉的,自然能先拿东西,后付钱。”

    王永珠这才明白,顿时油生自己一种真是土包子的感觉。

    没多大一会,那小子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两个竹条编的篮子,一篮子白色的茉莉,绿叶中星星点点,散发着幽幽的香气,一篮子栀子花,香气扑鼻而来。

    王永珠爱闻栀子花香,不然不会在七里墩跑到李竹叶家去移栽了一株栀子花到家里,后来搬到新院子,她都记得这花,特意还挖到后院种下了。

    此刻闻到熟悉的栀子花香,忍不住喜笑颜看“小哥,这花多少钱”

    那小子偷偷看了一眼王永珠,忙低下头去“贵人给五十个大钱就好了。”

    这花本是他家自己种的,今儿个这看台的贵人一般都会买些放在上面装点一下屋子,所以这个价格真不算贵。

    王永珠没太在意,示意谷雨给那小子一百个大钱,顺便说了一句“你可认识那种花的人家,我想买几株花树栽在院子里,茉莉、栀子花或者金银花都行,要是有爬藤的蔷薇就更好了。若是有,你就带上人明儿个到燕子巷口第二家去。”

    那小子眼睛一亮,接过一百大钱,看王永珠的眼神就跟看神仙一般。

    这么大方的贵人,不仅给了一半的跑腿费,还要买花树,顿时感激得不行,连连道谢。

    道完谢干脆不走了,就在楼下给帮起忙来。

    他本是附近人,七八岁年纪就来当跑腿的,如今都两三年了,对一块那是了如指掌。

    谁家的点心干净,谁家的东西便宜,谁家的东西好,他们都烂熟于心。

    刚好那卖炭的小贩又背了一篓子炭过来,就要结帐,那小子上去笑嘻嘻的跟那小贩说了几句,那小贩就啐了那小子一口,到底把价格给饶了一点下来。

    还有那送水的汉子,看到那小子,倒是多问了两句“你今儿个怎么不在外面跑腿,倒跑到里面来了”

    那小子也不答,只嬉皮笑脸的让那汉子便宜两文钱。

    汉子无法,也答应了。

    那小子十分会看人脸色,人精一般,没多大一会,就看出来这里面只有谷雨最老实,一边帮忙,也就套些话。

    谷雨虽然老实,可她记得要嘴严,不管那小子如何讨好卖乖,她就一问三不知。

    那小子碰了个软钉子,也不生气,照样笑眯眯的看谁不方便,就上去搭把手。

    没一会,李婆子两夫妇也就到了,两夫妇都来帮忙,人手又充足,很快,水就烧开了,热茶也沏好了,点心也热好了。



第九百二十五章 拳拳之心
    王永珠见下面的事情已经不用自己操心了,也就放心的上楼去陪着杜太医和齐夫人说话。

    只有张婆子在上面陪着,她还是有些不放心。

    没想到等她上去,却发现齐夫人跟张婆子聊得十分投机,就连杜太医,虽然一脸的不耐烦,可也没说什么,老老实实的在一旁陪着。

    见王永珠拎着一篮子茉莉花,一篮子栀子花上来,香气四溢。

    齐夫人先就站了起来“好有趣的花,哪儿来的”

    王永珠见齐夫人喜欢,顺手就将花给递过去“找下面跑腿的小子买的,价钱不贵,也新鲜。”

    齐夫人接过花,爱不释手的在厅里比划,看放在哪里合适,一边还说“一会子问那小子,再买上几篮子带回家去。”

    王永珠自然答应了。

    一边关切的看向张婆子,就怕她不自在。

    张婆子老神在在的,一边看着花,一边笑“说着我这老婆子,年轻的时候在乡下也爱个花啊朵啊的,山上的野杜鹃,野茉莉什么的也没少往家里栽。如今年纪大了,倒是没这个心思了,倒是我这闺女随我,就喜欢花。”

    “我们老家院子里,我闺女种了不少,有老大一颗栀子花,又白又香,花开的时候能香一个院子。这到城里来了,院子不大,我又病着,倒没这个心思。等闲了,咱们院子里再种上一颗栀子花我看就挺好。”

    王永珠笑“我跟娘想到一块去了,先就在下面跟那小子说了,问他认识不认识那种花朵人家,要是认识明儿个带到家里去。到时候也孝敬大人和夫人两株只是荆县这地方,想来没有什么名贵花种,都是些山野之花,夫人到时候可别嫌弃。”

    齐夫人就笑“正是些山草野花才好,好养活咱们家老爷天生辣手摧花,不论咱们家多名贵的花,只要经了他的手,就没了活路。也不知道养死我多少盆花了我想着说不定养些这些山野草花,还能在咱们老爷手下挣一条活路”

    王永珠忍不住憋笑出声。

    张婆子倒底还是念着这是闺女的师傅,勉强忍住了。

    杜太医脸上挂不住,脸涨得通红,勉强辩解了几句“我那不是研究研究药性么哪里知道这些花这般娇贵”

    不辩解还好,一辩解连张婆子都忍不住了,杜太医气咻咻的起身“我下去转转去”

    拔脚就走了。

    大家笑了一阵,齐夫人又摆好了两篮子的花,此刻齐夫人的丫鬟将茶水和点心都端了上来。

    三人说笑了一阵。

    此刻陆续已经有人到达看台了,旁边的看台也来了人,也开始上上下下的一顿忙活。

    河边岸上的草地上,石头上,还有树上,也都有人开始占据位置。

    有讲究点的人家,带上一块油布,铺在草地上或者石头上,有那淘气的孩子或者汉子,嫌弃地上看不远,早就寻摸好了树杈,三两下就爬了上去,你喊我,我喊你的,闹成一片。

    也有相好的人家一起来的,孩子们结伴一起玩闹,大人们坐在一起闲话八卦。

    不多时,河边都已经差不多人满为患了。

    树上也都站满了人,远远的那边,八艘龙舟已经早就就位,此刻八所书院的参赛的学子也陆续到达了龙舟附近,开始做准备活动。

    客人们也都陆续来了,古娘子一家到底是雇了一辆马车,拖着一家大小到了看台这里,门口吴婆子眼尖,先上前打了招呼,将一家人给迎了上楼。
1...405406407408409...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