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女有田有点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饭团开花

    张婆子将官契拿到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半天,别的字不认识,可上面王永珠三个字她还是认识的。

    当下一愣“这上面咋是永珠的名字”

    宋重锦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咱们家挣钱的是永珠,自然写永珠的名字。以后咱们家置办值钱的铺子还有田地,都写永珠的名字就连我都是永珠的”

    张婆子一脸一言难尽。

    一方面是喜悦女婿对闺女一番心意,别的不说,这置办的家业都在闺女名下,最能说能问题。

    一个男人,有没有责任感,是不是真心跟婆娘过日子的,一眼都看出来了。

    闺女这眼光果然没错,宋重锦这孩子,当女婿的确是万一挑一了。

    只是,她忍不住抽抽嘴角,这女婿跟闺女太恩爱了,见天的这么秀,虽然她是很欣喜两人感情好的。

    可狗粮吃多了也腻好吗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丈母娘,这个时候还是要说几句客套话的“瞧你这孩子说的,怎么能什么都写永珠的名字以后就写你们两个人的名字就好。”

    宋重锦一笑,没将丈母娘这话当真。

    见张婆子捧着官契舍不得撒手,干脆退出来,去找王永珠。

    王永珠正在偏方里整理染料,这次她成功的调制出姜黄色来,已经试验过了,颜色十分耐看。

    她这两天得了空闲,又研究起孔雀蓝来,这种蓝需要的就不是植物了,而是矿石了。

    已经有了一些头绪。

    王永珠琢磨着,这次历家给了她这个面子,而且看这架势,还要继续合作下去的。

    就想着,将这所有的染料方子,都整理出来,交给历家。

    投桃报李

    历九少给予她机会,她不吝于给历九少利益。

    目前,她还需要历家这样的庞然大物给她挡住风雨,这些染料方子,就是她的诚意。

    见宋重锦回来,脸色柔和,眼神里带着喜色,就知道事情办成了。

    果然,听宋重锦一说,一百五十顷的山林,只定了一百顷,花了五百两,顿时乐坏了。

    他们可占大便宜了

    忍不住抱着宋重锦亲了一口。

    宋重锦默念了几遍清心咒,才勉强的推开王永珠“事情已经办妥了,咱们明日就回县城”

    十分迫不及待。

    王永珠也明白,宋重锦这已经耽误好些日子了,再耽误下去,只怕长青书院都要将人开除了。

    因此爽快的点点头“咱们明天就回去。”

    宋重锦这才露出一个笑容来,忙活了这么多天,终于等来了这个好消息。




第八百二十三章 生辰
    三人都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既然说了要回县城,那就开始将剩下没打包的行李都开始打包。

    到了晚上,张婆子做了一桌子饭菜,让把大房、三房还有四房都叫来后院吃饭,也是有话要交代。

    饭吃了一半,大家都知道了,明儿个张婆子和王永珠宋重锦他们就又要回县城了。

    这一次,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确定。

    王家兄弟都有了几分不舍,以前若是让他们说舍不得亲娘和妹子,说出去自己都不相信。

    可如今,亲娘和妹子不在身边了,才知道她们的好。

    “娘,你这去县城了,啥时候回来啊”王永贵问。

    “回来做啥看你们一个个不成器的样子,回来生气老娘我在县城,日子舒坦的很,是有多想不开回来怄气嫌老娘活得太长了是不是”张婆子冷哼。

    “娘,下半年可就是您五十大寿了,总不能不回来吧”王永富闷声道。

    张婆子一愣,倒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大儿子还记得自己的生辰,好半天才道“你们爹还没过周年,做什么寿让别人在背后戳老娘的脊梁骨不成”

    这话说的也是,如今这世道,这家里有人去了,还没过周年,生辰之类的喜事是不办的,免得冲撞了。

    柳小桥嫁过来这么久,也不知道婆婆的生辰,突然听王永富这么一说,忙一个激灵,陪着笑“瞧娘说的,就算不大办,可咱们做儿女的,自然也要孝敬娘才是。不说别的,咱们给娘做两身衣裳,自家人办一桌子席面给娘祝寿也是使得的,谁人能说”

    说完狠狠的瞪了王永平一眼,这个棒槌,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都不跟她提一提这要是忘记了,以后岂不是要被人指指点点一辈子

    王永平一脸的懵逼,他也不知道啊

    张婆子倒是犹豫了,她活了这大半辈子,前几十年就算是整生日也没她什么事,庄户人家,只有男人才做生日,女人的生日都是无声无息的过去的。

    嫁到王家之前,她从来没过过生日。

    嫁到王家之后,在她生下老大和老二之后,那几年跟王老柱算是感情最好,家中公公还在世,拿她当王家的功臣,也曾在生日当天,让婆婆给做过一碗长寿面,放上两个鸡蛋,就已经是难得了。

    王老柱也曾偷偷用私房钱,给她买过一点零嘴,或者一朵头花什么的,自然是不敢让林婆子知道。

    后来公公去世,孩子又多了,家里事情多,再到她生辰之前,婆婆总要闹上一闹,挑她的毛病各种找茬。

    她心知肚明这是婆婆不想给她过生辰,加上王老柱也被婆婆劝说,听信了什么女人本就命苦,总是过生辰不好,会把福气越过越薄,倒不如攒起来,等到五十了,做个大寿的鬼话。

    她也就赌气不过生辰了。

    去年的生日,正逢收山货最忙的时候,除了闺女永珠那天给亲自做了一碗长寿面,又给了十两银票,做了一身衣裳外,其他的人提都没提。

    当时永珠就给自己承诺了,说等自己五十大寿的时候,一定给自己办得风风光光的,谁曾想今年那当家的就去了。

    王永珠知道张婆子的心结,说实话,去年张婆子的生辰,差点给忘记了,还是在生辰前两天,偶尔听王老柱嘀咕了一句,说是张婆子生辰快到了,再过一年就是五十了,攒了这么多年,该做个大寿。

    她忙顺嘴问了一句,才知道了日子。

    也知道了林婆子的那些鬼话说实话,这鬼话,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不会相信。

    若真是福气越过越薄,怎么着家里上上下下的都过生辰,到那一天,不论大小,多少都给煮个鸡蛋应应景,都不怕福气过薄了

    因此才气不过,许诺等张婆子五十大寿,一定要给她过得风风光光的。

    当时王老柱去了的事情,谁也没料到。

    这样给张婆子大办估计是不成了。

    王永珠想了想“娘,好歹是哥哥嫂子们的一片心意呢如今咱们家不能大办,倒是委屈娘了到时候咱们就回来,给娘在家里好好过等出了孝,再给娘你补一个”

    这时候才回过神来的王家兄弟,忙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给张婆子过个热闹的生辰。

    张婆子犹豫着,才答应了。

    不放心的又叮嘱“咱们自家里人热闹一下就好了,别闹出去,免得人说嘴如今咱们可得注意名声,这些事万万不能出差错不然连累了你们妹子和妹夫的名声,看我饶得了你们哪一个”

    到底心里还是高兴有人记得自己的生辰的,尤其是老大,没想到他心里还记着。

    因此跟王永富说话的语气,也难得平和“明儿个我去了县城,这家里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就是老大,你跟林氏既然已经断了,那就是破了的镜子。虽然人都说破镜重圆,可你们看看那镜子,破都破了,就算勉强粘在一起,也膈应不是”

    王永富没想到有一天,亲娘能跟他这么和气的说话,当下眼圈就红了“娘,你放心吧儿子省得”

    “你心里有数就好”张婆子也不多说“金斗的婚事,你也可以让老四家的帮忙相看着了,先定下来,等出了孝就成亲。”

    王永富点头答应,又拜托柳小桥“一切都要弟妹操心了”

    柳小桥实在不想接这个摊子,林氏那个泼妇要知道是她给相看儿媳妇,不得闹翻天啊

    可婆婆亲自开口发话了,王永富又亲自拜托,她再傻也知道此刻不是拿乔的时候,忙老老实实的答应了。

    心里直犯愁

    倒是王永珠提醒了一句“四嫂要是不认识附近人家的姑娘,去问一下当初你跟四哥的媒人王婶子,她是咱们村最热心的人,谁家的姑娘的脾性她都清楚”

    剩下的话就不用说了,柳小桥又不傻,立刻就明白了。

    忙谢过了王永珠的提醒。

    其余的,张婆子也没啥好交代的了,眼光瞟过了柳小桥平平的肚子,终究什么话都没说。



第八百二十四章 可是有问题?
    柳小桥的心在张婆子看向她的肚子的时候,忍不住就提了起来。整个人都紧绷着的,连大气都不敢出,也不敢看张婆子的脸色。

    直到感觉到张婆子的眼神从自己的肚子上挪开,才悄悄的吐了一口气。

    她当然知道,自己嫁到王家已经快半年了,这肚子还没动静呢。

    不过这也不能怪她啊,才新婚没几个月,公公就去了,这不是都得守孝么从哪里弄动静去

    再一想,她跟王永平两个人要守孝三年,柳小桥的心都是苦的。

    她前些日子借着收山货的名义回了下冲子沟一趟,跟亲娘说起这事来,柳母也是愁得不行。

    说出去大家都能理解,这要守孝。

    可这要是婆婆非要挑刺,也只能生受着啊。

    因此柳小桥一直都提着心,就怕婆婆问起肚子的事情。

    这次婆婆回来,她也一直都小心殷勤的服侍着,就希望张婆子看在她孝心的份上,能放过她。

    张婆子没说话,柳小桥自然是松了一口气,知道婆婆这是放过自己了。

    婆婆这一走,好几个月,自己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胆了。

    张婆子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柳小桥这个媳妇是她和闺女一起挑中的,在四个儿媳妇中,算是最明事理的了。

    再说了,这新媳妇,一年之内不开怀都是常有的事情,更不用说摊上要守孝,要真在孝期怀上了,还是个笑话了。

    她看柳小桥的肚子,不是催促的意思,反而是担心小夫妻感情太好,一时忍不住,真要有了,那可糟心了。

    本来想叮嘱两句,后来一想,这老四媳妇也是有分寸的,自己要是当着这大家伙的面开口,老四和老四媳妇岂不是闹个没脸

    忍了忍,终究没开口。

    张婆子本来分家后,就不爱管几个儿子家的事情,这老大家的都是怕连累了闺女和女婿的名声才开的口。

    这老四家的都没说,老三家的,老三是个猴精猴精的,自然不用自己操心,更不用嘱咐了。

    既然说完了,张婆子也就开始赶人了“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们都回自己院子去”

    柳小桥和江氏忙帮忙收拾了碗筷,给清洗干净了,才回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王永富似乎有什么话想说,最终还是又咽了回去。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自然是王永平驾着马车送人去镇上。

    马车里除了他们三口的行李,就是要去卖的山货了。

    到了镇上,先将张婆子他们送到了镖局,才又去关一飞哪里。

    关一飞看到王永平就笑眯眯的,大致验看了一下山货,就给了一个比以前还高一层的价格。

    王永平一愣,看向了关一飞。

    关一飞一笑,拍着王永平的肩膀“这是我们东家张大老板特地吩咐的,这次茶叶的事情,王家兄弟你也是出了力的,咱们张大老板自然不会亏待你以后你们王家收来的山货,都比以前的价格高一层。”

    王永平这才明白,那天林氏闹过后,王永珠后来私底下说的一句,张大老板不会亏待你们的话的意思了。

    顿时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来。

    关一飞看王永平一副愣愣的样子,还以为他是高兴坏了,一时没回过神来,也不以为意,只叮嘱以后有好的山货尽管送过来就是了。

    王永平晕晕陶陶的出了门,下意识地就赶着马车去了镖局,正好王永珠他们正要上车出发。

    见他来,还以为有什么事情,一听王永平说完,王永珠就笑了“我当日就说过,张大老板为人豪爽,做事很是妥帖。知道给银子什么的感谢倒是显得生分了,这样提高一成价格,细水长流的,只要他这山货生意还做一天,咱们得到好处就一直有。”

    “行了,四哥,这事我知道了,你们回去只管放心的收品质好的山货,有多少张大老板都会吃得下。”

    王永平点点头。

    “对了,上次你们说仓库里存放的山货,时间不能放长的缘故,我这次回去也查清楚了,昨儿个忙忘记了说,今天正好告诉你。你去吴掌柜的杂货店里,多带些石灰回去,在仓库里多撒一些。”

    “春天多雨潮湿,石灰吸收潮气,保持干燥,山货才能多存放些时日。”王永珠叮嘱道。

    王永平记在了心里,恋恋不舍的看着亲娘和妹子上了马车,越走越远了。

    记着王永珠的话,买了十来袋石灰,给拖回到七里墩。

    王永富看着这一大车石灰,“咋买这么多石灰回来”

    王永平将王永珠的话一转,他是个实心眼的没多想,王永富却立刻神色凝重起来。

    忙让人去叫王永贵夫妇来。

    王永平又将张大老板主动涨了一成价格的事一说,还将王永珠的话也说了,才感慨“张大老板真是大手笔,不说别的,今年咱们再多吃点苦,勤快点,就光这增的一成价格,一年下来,只怕都有上百两银子呢。”
1...361362363364365...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