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弃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双木道人
“难道主公和都督此举另有含义?”诸葛瑾内心冒出了很多个问号。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东吴需要外援
“这次设立参谋处,说句难听的,乃是参照刘玉设立的军机处。刘玉设立军机处之后,政通人和,实力不断地上涨,一步步吞并了天下。我吴国要想有所作为,参谋处就是必要的。”周瑜不管诸葛瑾怎么想,他都把自己要说的话给说出来。
孙策对诸葛瑾说道:“子瑜,虽然汝两个弟弟都在刘玉麾下办事,特别是诸葛亮更是位极人臣。但是在吾的心中,你永远都是吾的子瑜!”
孙策说这话真的是肺腑之言,一点做作都没有,可把诸葛瑾感动坏了。
“主公,某能够在主公麾下做事,真是三生有幸。”诸葛瑾激动地说道:“子瑜愿为主公差遣!”
诸葛瑾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外人不知道。不过孙策倒是相信了。
如果不相信孙策,他也不会让诸葛瑾进入参谋处。
“日后参谋处就以公瑾为主,其他人辅助之。若是吾与公瑾皆有不测,则以子布为尊。”孙策把规矩给定下来。
诸葛瑾和朱治瞬间变色,因为孙策说到他和周瑜皆有不测,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
“主公,何必提此不祥之语?”朱治很是惶恐地说道。
周瑜解释道:“其实主公与吾醒来,其身上的毒还没有彻底清除。要想根治,也不知道何年何月。吾与主公需要定下一些后事,以免我国群龙无首!”
朱治和诸葛瑾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随之一暗,他们都没有想到孙策和周瑜还没有完全好。诸葛瑾现在都有点抱怨刘玉了,下手怎么那么狠呢?
孙策岔开话题道:“人生难免一死。就算是贵为皇帝的刘玉也会死。咱们也不要再啰嗦了。今日和诸位聚集在这里,一是参谋处正式成立,二是商议出抵御刘军的方案。”
众人立马就严肃了起来。
周瑜看向了诸葛瑾,问道:“子瑜,你有何高见?”
为何要率先问诸葛瑾呢?因为周瑜相信诸葛瑾肯定和诸葛亮有联系,整个东吴对神武朝廷了解最深的,应该是诸葛瑾了。
诸葛瑾沉思了一会,他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将知道的全部都说出来。
目前诸葛瑾是孙策的臣子,他觉得自己要对得住自己的身份,于是诸葛瑾开口说道:“主公,其实卑职认为,从神武朝廷一开始的行动来看。我军就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刘军实力强大,哪怕是国库空虚,用一年半载的时间来拿下我东吴,也是承受得起。而我军这边就损失惨重。丹阳、鄱阳、豫章三郡之地的民生已经毁之一旦。我军就算是要夺回这三个郡,想要恢复过来也是十分艰难。故而卑职以为我军必须改变作战方略。”
难得诸葛瑾说了这么多,众人都是细心听起来。听到最后,大家伙都觉得诸葛瑾说得非常好。一味的防守,只能陷入被动。若是主动出击的话,还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
主动出击,对于孙策这样的猛人来说,非常合口味,看诸葛瑾是越来也满意。
不过孙权则是问道:“我军士气低落,兵力与刘军差距甚大,主动进攻刘军,是否不智?”
诸葛瑾被挑战了,他微笑地说道:“二将军,我军改变作战方略,并不是说一定要我军去攻打刘军。二将军难道忘记了在不久之前,你可把某个人给打怕了。现在那个家伙现在正在看着咱们和刘军之间死磕,估计正在琢磨着渔人之利呢?”
被诸葛瑾这么一提,众人随即就想到了交州那个老不死的家伙。
孙权更是惊讶地说道:“你说士燮?”
诸葛瑾微笑地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士燮那个老不死的!”
好吧,所有人都明白诸葛瑾的用意了。
刘军要灭亡东吴,目的就是为了一统天下。而东吴没有任何的帮手,那么肯定会被刘军给灭掉。到时候那个是时候,整个天下就剩下交州的士燮了。
士燮是一个狡诈之人,他的寿命也够长的。也是由于处于交州整个偏僻的地方,才使得整个势力可以存活到现在。
不过交州的实力嘛,说起来就可笑了。连东吴都打不过,根本就不是刘军的对手!
而目前,东吴这边为了防范士燮背后捅刀子,让孙翊带领重兵去镇守会稽。
士燮也是打起了坐山观虎斗的心思,在一边装傻充愣,就等着刘军和东吴分出胜负,最后他再来插上一杆子,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利益。
诸葛瑾看破了士燮的打算,所以这次一定要将士燮拉上贼船。
张昭沉默了大半天,在诸葛瑾提到士燮之后,说道:“若是让士燮从交州北上荆州,倒是一个不错的方略。可士燮贪生怕死,恐怕那老东西不可能出兵啊。”
诸葛瑾点头,说道:“子布公说得对!士燮一直以来都是老谋深算,没有好处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所以呢,咱们这一次要让士燮出兵,就必须软硬兼施,让其不得不出兵!”
“哦?说来听听。”孙策很有兴趣。
诸葛瑾脸色一严肃,语速也快了起来,说道:“首先主公可下令让士燮出兵荆州,士燮那厮定然百般推辞。一旦士燮推辞或者装聋作哑,主公立刻命令三将军大军调动南下,以威慑交州,逼士燮做出回应。此乃用强!”
“那用软的呢?”周瑜询问道。
诸葛瑾笑道:“天下纷争,皆是为利!士燮也是如此。主公可派一心腹前往交州,与士燮约法三章,言明士燮拿下的荆州土地、百姓、物产,皆归他所有,想必那老匹夫会动心的。”
孙策等人都沉思了起来,诸葛瑾这个计策可是大手笔啊。
荆州富庶,连孙策每每都想要拿下来。可就这么答应送给了士燮,东吴这边怎么愿意啊。
孙策没有想多久,说道:“子瑜,你的计策非常好,就这么办!本公答应士燮,哪怕他占据了整个荆州,本公也无异议。”
孙策根本就不用多想。荆州富庶的同时,兵力也是雄厚的。孙策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去试探过荆州的虚实,直接被打回来的。
交州的实力连东吴都不如,士燮能够把整个荆州全部都占据就有鬼了。可能刘军的注意力都在东吴这边,交州会有点机会。刘军若是反应过来,士燮将要面对就是刘军巨大的怒火。
如此这般,交州就为东吴大大分担的压力。而孙策也可以更加从容一点。
反正都不是自己的,孙策就算把益州、关中、司隶都承诺给士燮又怎么样,士燮能拿下来么?孙策可以断定,士燮要是能够打到江陵就非常不错了。还是孙策牵制刘军主力的情况下。孙策觉得以刘玉的暴脾气,肯定会倾其所有去打士燮的。那时候,东吴就轻松多了。
周瑜想到了孙策所想的,于是说道:“主公英明!”
张昭、张纮、朱治、诸葛瑾也急忙称颂孙策的英明。
“什么英明不英明?咱们也不用说这样的废话。此事是子瑜想到的。不如就让子瑜负责吧?”要想让士燮乖乖听话,孙策当然是想让始作俑者诸葛瑾去负责此事。
诸葛瑾闻言却是急忙拒绝,说道:“主公,卑职不是一个合格的人选。吾担保一人书写一封书信前往,士燮定然会果断服从。”
开什么国际玩笑!诸葛瑾要是去负责鼓动士燮北上的事情,那岂不是将神武朝廷给得罪死了?士燮是中原人,可他手底下大部分的士兵都是蛮人。一旦士燮北上荆州,就和蛮人入侵没什么区别。汉人和外族向来是不对付的。所有引外族入关的人都会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诸葛瑾就算不想到自己百年之后的名声,也要想想会不会给诸葛家添麻烦啊。诸葛瑾知道刘玉对很多情报都掌握的很详细,说与做是不同的,罪名也是不一样的。
诸葛瑾可以为了孙策而提出建议,可却不敢去做这样的事情。他想要为自己保留一条后路,所以向孙策提出了另外一个人选。
虽然诸葛瑾没有说是谁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孙策也知道是谁了,不由得看向了孙权。与孙策一眼,周瑜和张昭、张纮、朱治、诸葛瑾也都看向了孙权。
孙权瞬间就明白了,诸葛瑾口中提到的人选,就是孙权啊。
孙策沉思了一小会,觉得孙权之前打败过士燮,逼得士燮轨行下跪,现在就是让孙权去逼迫士燮带兵北上,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于是孙策开口说道:“仲谋,那就让你走一遭吧。”
“兄长,吾没什么信心。”孙权不是不去,而是真的不敢保证会成功。
孙权真的没有多大的信心。现在的情况不比之前,士燮之前是畏惧东吴的实力,如今东吴实力大降,又有外敌,士燮不过来捅一刀已经算是对得起东吴了。
周瑜明白孙权的难处,于是说道:“仲谋,此事就按照子瑜的计策行事,而你只需在最后时刻前往交州即可。”
诸葛瑾已经将整个计划都说得很完善了,孙权只需做最后的一个压轴就可以了。
孙权觉得自己是推辞不过去的,只能强自淡定地答应下来。
孙策很开心,他刚才最希望孙权可以去交州。从这次醒过来,孙策就非常的担忧。他担心自己在这次大战的某一天暴毙,孙家没有一个人可以稳住大局,那么孙家的东吴就死定了。孙策现在就希望孙权可以借此立下功勋,日后也能够靠着功劳大,在孙策有个万一的时候来带领东吴。
作为哥哥,孙策十分了解孙权,知道他刚才犹豫是什么原因。无非就是担心自己又可以立下功劳,导致兄弟情义破裂。
孙策倒是不担心这一个问题,觉得孙权实在是想太多了。
事情交给孙权之后,孙策内心就轻松多了。
远在交州家中安坐的士燮就突然感觉到一股恶寒,仿佛有着什么非常不好的事情发生。
“奇怪了!怎么会有一种被算计了的感觉?”士燮的第六感还是很强的。
可惜他没有想到会是东吴在算计他,毕竟之前他已经向东吴表示了臣服。
定下让士燮北上攻打刘军之后,诸葛瑾再次提议道:“主公,卑职以为此时最紧要的就是组织一万人马支援鲁子敬和陆伯言。前线的压力太大了!”
孙策觉得有理,就想要开口下令,
但是负责掌管后勤的张昭则是说道:“主公,国中现在能够调动预备兵力只有一万。若是全部都用了出去,我军就没有任何预备部队可以用了。”
孙策大怒道:“用上,什么预备部队都用上。前线最为重要。要是不够,本公手持长枪,亲自上阵!”
孙策的决心很强,他不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身处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这不是他孙策的作风。
张昭被孙策的霸气所震慑,立马领命。
只是张昭心里很担忧,这一万兵马要是动用了,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是出现其他的变化,东吴就变得更加被动。
周瑜则是说道:“子布,现在就是东吴有能力之人来出力的时候!”
张昭瞬间就明白了。
孙策也明白周瑜的意思,于是严肃地说道:“子布,你放手去干!你需要什么支持,本公都给!要是有不听话的,你汇报给本公,看看他们还在乎自己的身家性命否!”
这句话,孙策带着很大的杀气说出来的。
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得心中一寒。
小霸王孙策,从来都是霸气无双的,如今就看东吴世家懂不懂事了。东吴如果没了,孙策不介意将不和自己合作的世家大族给拉来垫背!
有了孙策的支持,张昭就知道怎么做了。
同为世家出身,张昭也清楚世家大族的秉性,眼神中露出了冷芒。
别看张昭平时斯斯文文的,要是论下黑手,整个东吴也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与他相比。
众人无不为东吴的世家默哀了几秒钟,心中更是希望他们可以聪明一些。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净街虎孙尚香
东吴现在的局面都很危险了。这一点,东吴世家大族都脱不了干系。如果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全部都站在孙策这边,不给孙策添乱或者制约,东吴都不会这个样子。
孙策对于世家的好感度极低,所以周瑜说要让世家大族出钱出力出人,孙策是举双手赞成。
有了孙策和周瑜的支持,张昭就不怕自己完不成这样的大事。
就在孙策等人在谈论大事的时候,孙策醒过来的消息都传遍了整个吴郡,随后快速向整个东吴散布出去。
在外对抗刘军或者镇守地方的文武们,孙策都安排人手前往通知了。
得到孙策醒来的世家大族都浑身发抖。他们都可以猜测到孙策一旦醒来,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曾几何时,孙策举起屠刀,将很多世家给灭了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现如今东吴的情况不乐观,孙策和周瑜也一定会把主意打在世家大族身上。在乱世之中能够存活到今日的世家大族,或者发展起来的世家大族,当然有着他们的底蕴。现在这一次就又要大出血了。
一些比较老实的世家就开始做了准备,就等着孙策派人到来,双手将自己该出的那一份给奉献出来。
有人害怕孙策和周瑜醒过来,当然也有更多人对于孙策和周瑜苏醒过来感到兴奋。
比如东吴军上下的将士们收到他们的主公苏醒,一开始是不相信,等真正得到确认之后,他们的士气立马就提升了一个档次不止。有些士兵更是直接高举兵器欢呼了起来。
一些武将听闻孙策苏醒,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如果不是身上肩负着任务,他们都想回到吴郡,参见孙策了。
至于鲁肃和陆逊两人收到消息,两个都是一个表现,一扫身上的颓废,整个人的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然而他们都比较冷静,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应对军情,以免出现任何的差错。
外面的情况如何发展,孙策和周瑜等人暂时不知情,他们还在商议着东吴的军国大事。
在参谋处的办公场所,已经商量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孙策,让下人们准备了些饭食,给众人充饥之用。
简单吃了些垫付之食物,对于东吴的战略问题研究继续下去。
孙策和周瑜昏迷太久了,他们两人对于东吴的现况了解不深,而张昭、张纮、诸葛瑾、朱治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将一些问题和隐患给说了出来。
“主公,我军兵力问题严峻之外,还有一个很是严峻的问题,咱们吴国的粮草虽然充足,但据老朽估算,可有一年之用。然战况紧急,肯定会误了春耕。届时到了收获之节,我军的粮草收入就无法支撑所需了。”张纮提到了一个粮草问题。
东吴地处长江以南,气候湿润温暖,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但是东吴的地貌大多数都是丘陵地段,那种大面积大规模的平原地带不能说没有,却是非常少。加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东吴作为主食的稻谷产量非常低。东吴官府有那么富庶,主要还是对百姓的压榨。
东吴的人口,在历史上由于北方的战乱,百姓不停地南下而得到补充。然而现在就不同了。北方中原地带都已经好多年没有战乱了。无论是曹操也好,刘玉也罢,他们制霸中原的时候都采取了对百姓比较仁慈的政策。这使得东吴的人口无法得到巨大的补充。
有田地,也还需有人去耕种。没有充足的人口,就没办法生产出充足的粮食,也无法收到充足的赋税。这年头,人头税可是官府税收的大头。
加上现在刘军已经杀到东吴境内,百姓们担心战乱持续,有些甚至躲进了深山之中。可以见得,等春天来了,东吴大片肥沃的田地将要被荒废了。
到那时候,东吴就可怜了。
张纮提出的问题,直中东吴的核心。
大战持续下去,对东吴万分不利。
孙策皱着眉头,说道:“子纲,以你的意思,就是在一年之内,我军还不能够击败刘玉?”
“主公,未雨绸缪才是正道。”张纮不敢说是,但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已经深深地出卖了他。
孙策很不开心,他不想这样的。本来战争之中有以战养战一说。可惜如今东吴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要不然还可以让一个将领带兵北上,在神武朝廷的境内劫掠一番,补充东吴的不足。上一次孙策带兵进攻荆南,就是劫掠了不少东西。可惜最后孙策被打得灰头土脸地回来,也怪可怜的。
所以以战养战是行不通,那就只能在本身上找办法。
朱治想了想,建议道:“主公,莫不如就让民间百姓捐纳?”
朱治说的让民间百姓捐纳,实际上就是加收赋税没有什么区别的。百姓家里能够有多少余粮支持啊?东吴的官府、世家大族、恶霸等层层的剥削,东吴百姓能够保证不饿肚子就烧高香了。
可朱治的提议也非常不错。
百姓手中的粮食虽说少,但是积水成河,数量还是很客观的。
孙策和周瑜可是清楚地记得刘备占据天府之国的益州,最后逼得要去向百姓借钱粮。说是借,实际上和强抢没什么区别。刘备也因此失去了民心,被刘玉打得大败。
益州的战况细节,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流传到了东吴这里。孙策和周瑜还不得不对粮草问题多加慎重。
“民间百姓负担很重,若是处理不当,恐有变数。”诸葛瑾急忙劝止了。
张昭和张纮频频点头,诸葛瑾说的很对。
孙策以前是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训之后,孙策就深切地知道看似柔弱的百姓,爆发起来比洪水猛兽还要恐怖。
“粮草之事关系我军根本,诸位可有其他良策应对!”孙策询问道。
周瑜马上就提出道:“主公,以眼下之情况,我军可参照曹孟德当年对抗刘玉之策,让将士们进行屯田。”
张昭、张纮、诸葛瑾、朱治眼前一亮。是啊,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以前曹操和刘玉在中原对抗的时候就实行过屯田。士兵在闲暇时分下地耕作,开战的时候拿上兵器出征。屯田的效果非常大,在刘玉的封锁下,曹操应是很少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
“可成否?”孙策不懂什么叫屯田,他关心的是效果。周瑜的话,孙策是相信,但他需要更加确切的答案。
周瑜有点郁闷,孙策这一次居然不相信他。
不用等周瑜回答,张昭马上就说道:“主公,屯田之计可行!当年曹孟德就是靠着屯田,有了大量的粮食,才能够和刘玉对抗了那么多年。”
一听到曹操靠着屯田和刘玉对抗了那么多年,孙策失声地说道:“如此良策,为何我吴国不用之!”
周瑜等人都苦笑了起来。
屯田制很不错,别人都可以使用。但是东吴这边就差了那么一点。因为东吴大片的土地都掌握的世家大族的手中,他们压根就不愿意这样做。
而且东吴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大的战乱,十分的安逸。各种赋税和粮食产出都比天下其他州郡要好,所以东吴上下官员都觉得屯田制有没有在东吴,都没有什么区别,
孙策很快就想起了这一点。东吴没有实行屯田制,孙策这个做主公的要负很大的责任。
“公瑾,这事情就要给你去安排吧!”孙策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周瑜知道孙策是什么德行,典型的死鸭子嘴硬,立马就接受了命令,说道:“谨遵主公之命!”
有了屯田制,但也不能立刻落实下去,东吴现在需要的是一段相对和平的时间。东吴需要这样一段时间来恢复实力。可刘军根本不会给东吴这样的机会。
要知道刘军的主力还没有动!
在场的人都知道刘军很快就会发动全面进攻,到时候东吴就要疲于应对。一旦东吴灭亡了,什么外援,什么屯田制都是无用功的。
周瑜叹了一口气,他和孙策被暗算昏迷,才是东吴沦落到这个地步的主要原因。
众人都苦思冥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
门外响起了一阵吵闹声。
“小姐,不能进去啊!主公吩咐过,小的要是让小姐进去,小的人头不保!”一个带着哭腔的男声响起。
什么人可以让一个大男人带着哭腔呢?
“滚开!本小姐要见哥哥!你们这群废物要是敢阻拦,小心本小姐现在就割了你们的脑袋!”一个声音非常好听且异常霸道的女声响了起来。
在场的众人不由得脸色一变,他们可知道这个声音的主人是谁啊。
孙策额头闹出了一滴冷汗,孙权揉了一下额头,孙家里面最让人头疼的大人物到了。
不多时,身穿盔甲和红色披风,腰间带着宝剑,脸如娇花,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孙家、东吴最让人害怕的女人,孙尚香大小姐驾到。
孙尚香是推开了拦住她去路的士兵,直接踢门而入的,其霸道作风,比孙策还孙策。
“大哥、公瑾哥,你们真的没事,太好了!”霸道的孙尚香一看到孙策和周瑜活生生地坐在位置上,飞跑过来,带起一阵香风。孙尚香完全把其他人的存在给忽略了。
孙策和周瑜愣愣地看着孙尚香向他们跑过来。
孙尚香没几步就跑到了孙策的面前,很没有礼貌的摸了一下孙策的脸,回头又摸了一下周瑜的脸,仿佛摸小孩子一般。
这样的举动,使得孙策和周瑜的脸差点变成一个囧字。
可见,这不是孙尚香第一次这么做了。
“看来脸色不错!要不然啊,我那两位姐姐就要守寡了。”孙尚香喷出了一句让众人快雷倒的话。
1...634635636637638...7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