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卖猪肉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洞中狐
“散养户喜欢跟着行情卖猪,甚至不惜在料肉比降低的情况下继续饲养,无形之中延长了养殖周期,同样耽误了母猪的配种繁育,这也是为什么养殖散户中间流行这么一个说法——母猪产子两年三窝。”
“料肉比降低后,如果赶上类似于今年的行情,那还好说。如果行情不好呢?如果遇到去年的行情,只会损失更大,表面上卖了不少钱,真正的利润还剩下多少?更不要说,耽误配种繁育带来的损失了。同样是养猪,别人一头母猪一年产仔猪数量比你多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比你多赚多少钱?”
董鑫说的都是实话,也是农村散养户的真实心理。
“诸位都是镇里养猪大户,或许比那些散户要强上不少,但也强不到哪里去,在我眼里,你们依旧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
程二牛听着,不住点头,类似于这种性质的话,他也跟村里不少养殖户说过,可真到事儿上,依旧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说句不好听的,散养户顽固执拗的思想,活该他们不赚钱。
“诸位,单靠行情赚钱的养殖观念已经落后了,现在能让你利益最大化的只有科学效率化养殖。效率提高之后,就算是你比别人出售价略低一点,也能保证自己赚的比别人多。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大家这么辛苦养猪都是为了赚钱,只要能让你多赚钱,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屋子内沉默良久,突然有人问道:“董场长,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懂,我们做梦都想达到规模场的出栏效率,可我们条件有限啊,根本没办法与规模养殖场相提并论。”
董鑫伸头侧目看向说话的人,何金辉也是微微站起朝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只是瞧了一眼,就乐了,说话的人是刘大红。
刘大红主动起身,笑着说道:“我是大刘村的刘大红,今年赶上好行情,前段时间加盖了猪圈,也新进的一批猪。”
刘大红的养殖规模在大刘村是最多的,同时在镇里也是出名的养殖大户,在座的不少人都认识他,听他这么说,纷纷报以善意的微笑。
“董场长,你一直都是在大型规模场工作,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这些小养殖场的情况,我不是否定你,相反我很赞同你刚才说的那些话。”
“出栏效率代表利润,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也在积极提高自己的出栏效率。可有一点,我们这些小型养殖场跟你们这种大型规模场比起来,天生就有弱势。”
说话的时候,刘大红特意朝着何金辉看了一眼,干笑一声,这才说道:“在座的应该都是何老板的客户,何老板自己也在这里,我说句不好听的何老板你别在意。”
何金辉笑着摇头,示意刘大红随便说。
“董场长,你们的养殖场是何老板供货,我们也是从何老板这里拿货,但我敢肯定何老板的供货价肯定不一样,这一点何老板承认吗?”
董鑫笑着不说话,何金辉一样不说话,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刘大红说的是事实。
“供货价不一样,我们也没啥意见,自古做生意都是量大从优,我们自己不争气,也怨不得别人,大家伙儿说我说的对不对?”
“大红说的不错,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的馍。”
“同意。”
“……”
刘大红又是接着说道:“我们从养殖成本方面就处于劣势,如果不能从单头重量上找补一点回来,根本没有竞争力,这一点董场长得承认吧?”
董鑫点头,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情况。
刘大红脸上突然浮现出为难的神色,犹豫一下之后又是说道:“说第二个因素之前,我得先感谢一下王泉王老板。”
大家伙儿莫名其妙的看着刘大红,包括董鑫都是有些茫然,只有何金辉似乎想到了什么,嘴角带着笑意。
“王老板是我们大刘村的外甥,论辈分的话,我得喊他一声表叔。刚才我说过,加盖了猪圈,新进了生猪,出于私心,我就想问问能不能够得上养殖项目补贴。当时我表叔还在国外,我们村支书带着我直接去了表叔的养殖场,当着我姑爷的面给表叔打了电话,请他帮忙。”
董鑫恍然,记忆中好像有这么回事儿。
不少养殖户目光希冀的看着刘大红,他们只想知道最后的结果。
可惜的是,刘大红不傻,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我想说的是,大型规模场都有项目补贴和各种政策支持,而我们这些小型养殖场根本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万一遇到坏行情,我们只能听天由命的赔钱,而大型养殖场却能安然无恙,无非是少赚一点。”
刘大红脸色微红,似乎胸中还有不平之气,又是说道:“仅凭这两点,我们就追不上规模场的脚步,还拿什么去跟规模场比较?”
430 王泉给你们准备的好处【五更】
刘大红说出了在场这些养殖户的心声,大部分人都是脸色颓然的低头,这两点因素就像是一道高高的门槛,把他们这些小型养殖场拒之门外。
“我们的利润比不上规模场,自然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给自己的养殖场配备更优良的种猪,生产效率无形之中又受到了限制。董场长,这就是我们小型养殖场心里的痛。”
刘大红说完,悻悻坐下。
董鑫长出一口气,心情受到刘大红言语的影响,脸上也多了一丝惆怅。
沉默了几秒钟,董鑫突然开口说道“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也确实是制约你们发展壮大的因素,但绝不是你们实现不了利益最大化的理由借口。”
“不要嫌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给你们说个实例,你们就明白我为啥敢这么说了。”
董鑫严肃的扫视一圈,不急不慢的说道“王泉投建第一个养殖场的时候,手里只有三百万,这三百万还是他表哥借给他的。且不说养殖场的硬件设备需要花多少钱,去年猪价最便宜的时候,光是购买种猪和仔猪的花销就远远超过三百万。养殖场全部搞好的时候,共投资不低于一千万。”
说着,扭头看了一眼何金辉,又是说道“这还不算饲料和大原料的费用,这事金辉就能证明,我们养殖场的饲料和原料一直都是金辉供货,光是第一个周期的欠账就有几百万。”
何金辉点了点头,主动说道“董哥说的是实情。”
众人神色复杂的看着董鑫,有人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了。
董鑫继续说道“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们,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等待他的结果自然不同,与其给自己找理由,还不如想想怎么往前走。猪价正便宜时,王泉靠眼光和贷款把养殖场搞成功了,何金辉是靠魄力和贷款为自己揽下一个大客户,你们呢?”
一众养殖户低着头不说话,即便是有人抬头,脸上也是一脸苦笑。
或许是觉得自己说话太重了,董鑫稍微缓和一下情绪,又是说道“诸位,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能影响到出栏效率的只有三个因素,科学化管理、种猪品质、养殖规模。”
“这三个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是能够快速解决的,就看你们愿不愿意了!”
正题来了!
何金辉心中一动,看向其他养殖户,他们也是纷纷抬头看向董鑫,眼里带着热切。
“咱们今天能够齐聚一堂,前提条件是养殖合作社的成立。只要养殖合作社成立,种猪品质和科学化管理还是问题吗?”
说到这里,董鑫稍微停顿一下,看向刘大红,笑着说道“把刘大红刚才说的那个因素也加进来,养殖合作社成立之后,你们还怕用货时享受不到低廉的价格吗?”
有人惊喜,有人怀疑,有人面露迟疑。
董鑫也不管他们的表情,继续说道“就像刘大红刚才说的那样,我们的养殖场不缺项目补贴和政策扶持,我们的养殖规模也会越来越大,按照我们的规模来讲,只要我们愿意,完全可以厂家直供,直接拿到最低廉的出厂价,所以大家伙儿不要担心王泉成立合作社的目的。”
说话的时候,又看了何金辉一眼,语重心长的说道“昨天,王泉找何老板谈话了。金辉,你来跟大家说说王泉找你谈话的内容。”
养殖户齐齐看向何金辉,目光中带着询问。
何金辉一愣,有些吃不准这是王泉刻意安排的,还是董鑫的临时发挥。可他不敢犹豫,这个关键时候,必须要趁热打铁,他接下来的话至关重要。赶紧起身说道“昨天王泉把我叫到养殖场,就说了一件事。”
“合作社成立之后,不管是饲料还是药品,都要保证会员享受最低价格,他会以合作社的名义去跟厂家沟通。”
有人震惊的看着何金辉,心里替他感到不值。
何金辉却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凄苦,反而笑道“王泉跟我说,不让我以饲料代理商的身份给合作社供货了。”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王泉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说完,目光不善的看着董鑫,董鑫神色淡定,一言不发。
何金辉赶紧摆手,偷瞄董鑫一眼,然后快速说道“别瞎说,王泉不是那样的人。他是不让我以代理商的身份供货了,但他愿意给我投资,让我开办一个饲料厂,以饲料厂的出厂价给合作社供货。”
“大家伙儿自己想想,是我当代理商给的供货价便宜,还是开饲料厂给的价格便宜,其中好处大家自己琢磨。”
听他这么说,养殖户心里的担心才消散,很多人下意识的点头,暗叹何金辉算是抱上王泉的大腿了。可随后,更加高兴,王泉这么做,合作社的成员无疑是最大受益人,自己只要加入合作社,这种好处不就是触手可得嘛!
等何金辉坐下,董鑫重新说道“合作社还没成立,王泉就已经开始帮大家谋求更低的供货价格了。再跟大家说一点,昨天晚上王泉还专门给我打电话,让我转告各位,等合作社成立之后,我们的原种种猪回来之后,第一批出产的猪精优先供应给合作社的社员。”
重点来了!
大家伙儿专门跑到这里来,不是为听你宣讲理论的,原种种猪才是最终的目标。
“成本价降低,种猪品质改良,我们场的技术支持,这些睁眼就能看到的好处,都是我们老板王泉为合作社成员准备。还有一些隐性的好处,我不说,你们自己琢磨,至于能不能拿到,全看你们自己选择。”
董鑫淡淡的说了最后一句,慢慢起身道“养殖场还有事,我就不陪大家了,你们好好琢磨一下。”
说着,又对何金辉叮嘱道“你弄好这件事,有结果后告诉我。”
何金辉送董鑫出门,等他重新返回会议室,瞬间就被这些养殖户包围住了。
431 谁也拦不住我!【六更】
“何老板,王泉真的要给你投资建饲料厂?”
“何老板,王泉是个啥样的人啊?”
“何老板……”
会议室瞬间变成比菜市场还要热闹的地方,一群人围着刚进门的何金辉,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是一脸急切的表情,嗓门一个比一个还高。
“好了,别吵,一个一个来。”
何金辉大吼一声,制止住嘈杂声,走到刚才董鑫的位置上坐好,也示意养殖户们重新坐下,然后说道“一个一个来,我能回答的问题肯定给大家满意的交待。”
何金辉话音未落,就有人唰的站起身,直接问道“何老板,饲料厂啥时候开始建?”
“不知道,王泉说是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建,应该不会很晚,毕竟那么多猪每天都要吃饭。”
“何老板,王泉这个人靠不靠谱?”
……
听从赵磊的指点,王泉给毛站长打了个电话,问他市畜牧局有没有沼气发电池的资料和项目申报文本。
毛站长直接回道“有,你要有空就过来一趟,咱们详细聊聊沼气发电池的项目,朱局长对这个项目也很关注。”
从平西县畜牧局出来,前往市区的路上,王泉接到董鑫的电话,把车子停靠在路边,听他详细的说了一遍跟养殖户碰面的情况。
“该说的我都说了,利益也给他们摆到了明面,至于怎么选择,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出来的时候,何金辉还在那里,只要何金辉不掉链子,应该没啥大问题。”
王泉听完很是开心,按照董鑫的说话,刘大红算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他的那番话看似诉苦,实际上反倒给了帮助,不枉自己帮他一把。
“行,我知道了。何金辉那边结束后,应该会给我打电话,我先不跟你说了,正准备去市畜牧局谈沼气发电池的事情呢。”
挂了电话,按照导航提示来到市畜牧局,毛站长亲自在大门口等着王泉,等他停好车,带着他直接来到朱群生的办公室。
看到朱群生,王泉快步走过去跟他握手,注意到屋里还有另外一个陌生面孔。毛站长主动介绍道“这是咱们畜牧局办公室主任于主任。”
王泉嘴角一抽,赶紧笑着跟于主任打招呼,从这个人的脸上就能感觉到一股老油条的味道,特别是他那双狭长的小眼睛,滴溜乱转。
在小会客区坐下后,于主任把早已准备好的沼气发电池项目资料摊在茶几上,又是说道“为了搞这些资料,朱局长亲自跑到正扬县帮你取经,又联系了好几个专家教授询问沼气发电池的技术难题,都在这里面了。”
朱群生淡淡的笑了笑,挥手说道“都是为了工作,这种小事就不要拿出来说了。”
转头又看向王泉,问道“毛站长跟我说过你们在国外看到的那种大型沼气发电池,也拍了视频和图片。我拿着照片和视频问过专业人士,他们说如果完全模仿国外这种规模和设备等级,需要不小的投资才能建成。”
说完,审视的看着王泉,等待王泉表态。
王泉没敢丝毫犹豫,笑着点头,问道“我先表个态,既然领导这么看重支持,我这里坚决不能掉链子。方便的话,朱局长能说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吗?”
朱群生对王泉的态度很是满意,眼睛都眯起来了,笑着说道“也不算很多,不算土地的话,两三千万就能搞定。”
两三千万?
王泉微微一愣,心里暗道确实不算很多,脸上笑意更浓,朗声说道“那就没问题,我砸锅卖铁也不让领导失望。”
于主任和毛站长相视一笑,主动把话题扯到沼气发电池上。在朱群生的办公室里谈了将近一个小时,到达饭点,王泉主动邀请朱群生他们一起吃饭,不料,被朱群生拒绝了。
“上班时间,还是要注意一点。抓紧办正事,等正事办完有的是机会。”
说完,又是笑呵呵拍了拍王泉的肩膀,一副亲切模样说道“这样,下次有机会,你带着你媳妇一起过来,我请你去我家吃饭。你秦阿姨回来之后可是没少在我面前夸赞你们两口子,请你吃饭算是回报你在米国对她们娘俩的照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