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
“嘿嘿,这个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吧”建行副行长把嘴里的鱼刺吐了出来笑道,“天润实力多强,妥妥的行业前三,实力雄厚。他们这个小企业想和天润打擂台,暂时还不够格吧”
第814章 资金缺口
唐永飞这次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各个银行的领导回去后,都部署了一定数目的涉农贷款额度,只是由于各银行经营重点的不同,有的是侧重于生产环节的,有的是侧重于流通环节的,总之只要是和
三农搭上边就好,具体的用途是什么只要没有什么大的误差,银行一般也不会去问。
对于银行而言,涉农贷款放出去只要能够有回报低风险就行,谁还会较真到农民究竟哪去干什么了呀。每个银行都制定了针对三农的新增贷款项目,已经开始接受申报了。 余见海和孟宪平那天的运气也不错,孟宪平那天中午请了在农开行工作的同学吃了一顿饭,席间说了云水发展的一些困境,问有没有针对这一块的开发资金,他想申报一些。结果那个同学告诉他,还
真的有这么一块开发资金,不过需要先申请,然后评估过关后才能使用。而且这笔资金不针对个人和企业,只供政府主持的项目使用。 虽然用途被限制了,孟宪平还是非常高兴,有总比没有好,他得想办法弄点回去。至于项目是很好想的,回去就成立一个就是了。南城农业开发示范区,南城高新农业试验区,随便起一个就行,关键
是找个合适的理由把资金争取过来。 回到南城后不久,孟宪平就接到了县里的通知,是关于全县金融机构大力配合三农发展的决议,上面明确了各乡镇及村委会要落实发展农业的决心,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出具贷款资质证明,必要
时由村委会为农户提供担保,确保有资金需求的农户能够拿到必须的资金,保证资金要用在农业生产上,不被挪作它用。 县里还下发了对于从事农业项目的相关财政补贴标准,通过县农委审核注册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其他有经营主体的农业项目,都可以拿到一笔补贴。符合更高补贴标准的由县农委向上一级政府申报
,最多可以拿到四次财政补贴。 这个消息传来,让很多跳跳欲试的人犹如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不再犹豫,纷纷大张旗鼓的进入农业,一时间各乡镇土地流转火爆,哪怕是田里的水稻还没有收割,下一茬的土地已经被提前预定了。原
先有退出意向的种田大户也改变了主意,筹集资金继续承包,希望能够有好运气扭转乾坤。 毕竟有明摆的例子摆在那儿,今年种植了新稻七号的农户涨长势都不错,收成肯定比他们种植的常规品种要好。再加上之前余见海的在新稻七号上的成功,他们打算明年就种植这个品种,按照这个产
量和售价,还是有利可图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关注着新稻四号,这个已经销声匿迹了几年的老品种据说今年在余见海手上焕发了第二春,目前看起来一点都不比新稻七号差。如果到时候新稻四号能够取得和新稻七号同样的产量
,哪怕低一些也可以,也是明年可以选择的。
政府有财政补贴,银行提供资金援助,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农业,却给余见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主要就是南城周边的地价突然就上涨了,原先五百左右就能承
第815章 黄翠娥的零用钱
资金,成了余见海现在需要操心的头等大事。他自己本身手上还有一些,维持正常的开支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余湾农业是大家的企业,他只是股东之一,公司的扩张需要全体村民的一致同意才行。他虽然
代表大家持有村民的的股份,可是事关全体村民的利益,他还是有很多顾忌的。 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本来经济条件就好一些,参股公司的时候拿出的都是自己家的存款,不欠什么外债。现在就算是动员他们将分红的钱再拿出来投资,问题也应该不是太大。只要是有
利可图,细账一般人还是算得过来的。
可是村里也有很多家里本来就没有什么钱的,参加公司入股本来就是想在短时间内多赚钱,有着博一把的心思在里面。现在眼看着赚到钱了,却眼睁睁的拿不到手,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 尤其是当时他们参加公司的时候,也有人在那个时候在城里买房的,现在房价几乎飞涨,也是赚到了。这样一比较,余湾蔬菜公司虽然收入比其他村子那些种地的高出很多,可是和房价这个最重要也
最能吸引老百姓注意力的大宗商品来说,也占不到什么优势。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动员大家不要分红将利润拿出来继续投资,相应的人不一定会有很多。万一大家意见不统一了,七嘴八舌的产生了矛盾,又怎么收场才好呢。 余见海想来想去,在和谢若云还有易娟仔细研究之后,又征求了吴菲和余汉芒的意见,决定等到年底还是要按时分红,这一点绝不动摇。分红让大家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鼓舞大家的士气,这是余见
海当初创业的初衷,现在必须要兑现。
但是在分红之前,余见海也要向大家公布余湾公司的发展计划,也向大家如实告知可能带来的收益,再向大家宣布决定增资的计划,如果有村民愿意继续加大投资,就按计划接纳,给予相应的股份。 如果有不愿意增资的,也绝不勉强,他们在公司的原有股份会随着后来的增资而遭到稀释,但是余见海保证他们的收益不会比原来少。也就是说不管公司以后怎么搞,吸收多少另外的资金入股,村民
们的股份如何被稀释,余见海保证他们以后赚到的钱不会比现在少。增加投入的村民们收益自然也会随着股份的增加而增加,这个没有半点矛盾。
一分投入一分收益,余见海把厉害关系将清楚了,怎么选择就是村民们自己的事情了,以后不管是发生什么,他们也不好再埋怨了。路是自己选择的,错过了一个路口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除了考虑到有部分村民会增资这部分资金外,余见海还打算将整个余湾所有的大棚连栋温室等固定资产全部进行评估,打算抵押给银行,从而取得贷款做进一步的投入。 除此之外,还有县里财政上的一些补贴,还有余见海自己打算去借一部分钱,或者是找关系过得硬的朋友做战略投资。肥水不流外人田,余见海对自己的项目充满信心,当然不想把这部分利润拱手让
给那些素不相识的投资公司。 主意打定后,余见海首先和几个村干部通了气,余汉芒和吴菲是无条件支持的,田凯只是略微沉吟了一下也同意了。毕竟是年轻人,也从当前余湾的发展中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自然也愿意多加赌
注。
 
第816章 分什么你的我的
“爸,妈,这钱我不能要。”余见海把钱又塞给黄翠娥,抓着她的手轻声道,“答应我,以后不要再节省了。我赚钱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让你们觉得这个儿子没有白养,让你们幸福。钱我已经想办法
弄到了一部分,这个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弄到了”余汉生扔掉了烟头不解道,“我听若云说,你这次要的可不是三瓜两枣那么点,你从哪里弄来那么多钱”
“也没费多大劲。”余见海轻声道,“我将手上可以抵押出去的股份全部抵给银行了,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可以贷款一千多万”
“你说多少”余汉生猛地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望着这个好像已经陌生了的儿子。“一千多万啊!”余见海看到父母吃惊的样子,赶紧小声安慰道,“没事,就是暂时抵押一下,到时候贷款还上了咱就拿回来了。这银行也不是私人的,怎么能平白无故的给咱那么多钱呢,肯定要拿东西
抵押嘛。”“海子,咱不做了行不行”黄翠娥突然抓着余见海的手有点心疼道,手轻轻的摸着他的脸。“儿子,你之前不管干什么,妈都支持你。你种大棚也好,承包石塘也罢,就是办那个养猪场爸妈也都支持。
我知道你是想多挣钱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可是咱们现在的日子已经不错了,在村里没有哪家比咱们强的,咱也应该知足了。你现在这样弄,妈心里很不踏实”余汉生表情也十分凝重,手下意识地往兜里伸去。余见海看到了赶紧掏出了小苏烟,递了一根过去。余汉生没有说话,任凭余见海给他点上烟,重重地吸了一口,屋里烟雾缭绕。余见海也陪着他抽烟
,屋里短暂地沉默了。
“海子,非要搞那么大的排场吗”余汉生良久才问道。
“嗯!”余见海点了点头,“爸,妈,我非要搞不可。”
“有多大把握”余汉生又问道。“没有十足的把握。”余见海想了一下实话实说道,“说实话,我这个也只是自己的设想,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些项目,他们也都有自己赚钱的盈利点,但是和我这个都不一样。
”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余汉生盯着余见海再问道。
“最坏的结果”余见海笑了起来,“爸,您这是对儿子没有信心不过先把最坏的结果想一下也好,未雨绸缪嘛。其实最坏的结果我已经想过了,大不了就是赔了呗!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余汉生微微一怔,“就是还要过回以前的苦日子啰”
黄翠娥眉宇间突然变得很纠结,忍不住环视装修精美的卧室,似乎很不舍。
“妈!”余见海笑了起来,伸手搂住了她,“您这是干嘛呢儿子怎么可能会让您再过回以前的日子!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心里还是有谱的。”“海子,”黄翠娥摸着余见海的手道,“妈不是不相信你,就是你说的数字太大了,妈都不想那是有多少钱呢!不是妈胆小,咱们小老百姓什么时候有过那么多钱,前几年咱家还穷得跟孙子一样,实在是
不敢想又要欠这么多外债了。”说着说着她就抹起了眼泪,看得余见海心里一阵难受。他轻声安慰道“妈,我保证,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你儿子这么孝顺,什么时候骗过你来,笑笑,你笑起来最好看了!”黄翠娥被余见海逗得噗
&
第817章 联合
土地流转在有条不紊的稳步推进,由于余湾人确实从设施农业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引导,又有那些亲眼看到董各庄等村子也跟着余湾赚到了钱,响应号召要建大棚的农户还
是不少的。
季尧,剑墩等几个村子的干部也是不遗余力地反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居然把全村人的都打动了,打算拿出一半多的土地来盖大棚,远远超出了余见海的预料。当然在具体的合作方式上,群众的意见不是很统一,有的主张将土地承包给余湾蔬菜公司,他们稳拿承包费,然后再给余湾打工。总之一句话有言在先,只要是土地流转给余湾的农户,优先安排进来
工作。但是大多数人都在算细账,觉得光拿那点承包费不过瘾,还不如自己想办法筹钱建大棚划算。总之余见海也说过,他们的大棚建起来之后,从种子肥料药品这些余湾全部提供一模一样的,也会派懂技
术的人过来指导,唯一的要求就是农户必须按照余湾的标准来进行生产,要不然他们种出来的农产品将不会被收购,也不得使用余湾的牌子,还要被追回之前提供的各种农资的费用。总之条件都是公开的,怎么权衡是大家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强迫。唯一的例外就是顾城所在的村子,余见海对于他们的土地是只流转承包,不答应让老百姓自己盖大棚。他也明确表示,要把顾庄的土
地流转下来继续建造连栋温室,规格都是和余湾的一模一样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余见海为什么坚持这样做,只有易娟等少数人心里清楚,余见海这是要将余湾和顾庄这一大片打通,将连栋温室连成片,好向上面申请补贴。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往云山旅游区的主干道正好将余湾和顾庄分隔在两边,余湾这边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仅仅一路之隔的顾庄这一带潜力很大。
哪知道顾庄的老百姓现在变得特别精明,除了少数几个抹不开面子保持沉默外,大部分人竟然不答应余见海的方案,反而提出了另外一个让余见海也没法拒绝的条件。他们提出,各家各户将余见海看中的连片土地拿出来,作为固定资产出资,另外各家各户再筹一些钱,不够的部分让余湾这边补齐,共同建造连栋温室,双方签订协议,二十年也好三十年也罢,只要
土地没有调整,他们就一直和余湾合作。这几乎是余湾模式的翻版,也不知道是哪个脑子聪明想出了这个主意,让余见海几乎没法拒绝。不过余见海也没有马上就答应,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就是顾庄毕竟和余湾不同,他和顾庄合作没有
问题,但是不会和每一个农户签合同,而是要求顾庄这几个村民小组的人要么将整片土地的经营权交给某个人代持,要么他们自己成立一个合作社,再以合作社的名义和余湾合作。顾庄这边的人觉得余见海的提议不过分,他们也不吃亏,加上余见海和顾城的亲戚关系,顾城也一直在余湾做事,也就答应了这个要求。经过几个村民小组的商议,他们将集体所有四百多亩土地集中
起来,全体参与成立了合作社。
可是这样一来其他村民小组的人不干了,也嚷嚷着找村干部
第818章 县委书记
和顾庄的谈判还在继续,顾庄的村干部也在考虑得失,答应余见海说一个礼拜给个确定的消息。有了对方的承诺,余见海也就不着急了。总之离水稻茬口腾出来还点时间,也不是就非要现在就定下来。就在余见海等消息的时候,县里突然来了个电话,马天水告诉余见海,县长让他马上到县里一趟,有重要的事情和他说。余见海有点诧异,想从马天水嘴里打探一些消息,哪知道马天水也故意卖关子
,说你来了自然就知道了,总之不是坏事。余见海电话和家里说了一声,立刻驱车赶往县城。他特意把所剩不多的醒酒丹带了一些,打算“贿赂”一下唐永飞。余见海知道唐永飞工作一直很辛苦,经常加班到很晚才休息。醒酒丹不仅仅有醒酒的
功效,对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疲劳也很有效,送一些给唐永飞正合适。
余见海到了县政府大楼外刚停好车,早已在等候他的马天水就迎了上来,笑着和他打招呼。
“马秘书,县长急急忙忙把我招来干什么呀”余见海小声问道,“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们镇长知道不”
马天水诡异地笑了一下,眨了眨眼睛故弄玄虚道:“等一下你就明白了!”
说完他带头就往里面走,余见海只好跟在身后,心里暗暗寻思一会儿能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管他呢,是福不是祸,是祸挡不住。既然已经来了,那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电梯没有在唐永飞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停下,而是继续向上升了一层,到了县委办公所在的楼层。
“小余,跟我走吧!”马天水先一步出来,这才回头低声道,“书记回来了,和县长单独谈了半个多小时,县长就叫我通知你过来。小余,你时来运转了,等发达了不要忘记了老哥呀!”“什么书记回来了”余见海惊愕道,很快就大概明白了些什么。他知道这个在省委党校学习的县委书记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干部,在云水从建设局的普通干部做起,慢慢升到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局
长兼党组书记。又成为主管全县建设规划的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长。后来又成功当选县委副书记兼县长,在老书记调任之后,顺理成章的接任书记的位置,当时也是让不少人感到吃惊的。因为当时不少人都认为,上面会从外地调一个干部过来当书记,副书记兼县长的史浩生和他搭档。可是也不知道是上面的人对于史浩生的信任,还是出于其他的考虑,就让他当了书记,不久后唐永飞
开始和他搭档,一起主政云水。
平心而论,史浩生无论是当县长还是书记,政绩都不算很突出,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他最近一直在省委党校学习,有传闻说他回来后就可能要离开云水,到外地去当副市长或者是平调。
余见海也一直没有机会拜见这个云水名副其实的一把手,现在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回来,还把他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村长给叫了过来。
“进去吧!书记和县长都在里面等你!”马天水打断了余见海的思绪,余见海突然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间小会议室门口。
“进去吧!”马天水冲着余见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