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不服来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轩辕钢铁

    将所有人都打发走后,靳宝小心翼翼的擦着由于多次抚摸而变得有些光滑的墓碑,嘴里同靳青念叨着家常:“今天早上我接到了消息,说是姓赵的那两夫妻死了,就死在了他们宝贝儿子家的窝棚里,直到臭了才被人发现。旁边有人举报说他们儿子不给他俩吃饭,所以我让当初安排过去盯着他们不让他们进京的人去找当地政府干预,可法医检查后却说他们的肚子里都是草籽,他们不是饿死的,而是为了给他们的宝贝儿子挣钱活活累死的。都不是我说他们,那两个人那么大岁数了,还出去蹬三轮捡破烂,不累死才怪……”

    然后靳宝依着墓碑坐下,将头靠在墓碑上:“我提交退休申请了,年级越来越大,脑袋都不顶事了,就不挡年轻人的路了吧!回头我就在这山边搭个屋子,天天陪着你说话。你那些房子我都租出去了,以后我每天去一家收一次房租,正好一个月就能轮一圈,到时候咱们天天吃好吃的。”

    说着说着,靳宝忽然哽咽了:“其实我什么都记得,上辈子他们为了生儿子把我卖到山里去了,让那些人欺负我。那地方真苦啊,苦的一个女人都留不下,最后全家老少三辈七个人都来磋磨我。我好不容易找草药把这些人都药死了跑了出去,可这夫妻俩却又把我领了回家,他们让我白天做手工晚上卖身,想到各种办法利用我赚钱,就是为了能让他家儿子过好日子。后来我好不容易坐上火车跑了,结果又被他们找到回去,最后我是被他们儿子活活打死的。”

    说到这里,靳宝嚎啕大哭起来:“我以为我恨他们,恨不得他们死,但是现在我发现原来我早就不在乎了,我有你就够了。从你帮我放火那一刻起,我就有家了……你带我逃跑




第330章:丁二番外1-好一个国富民强
    大晋王朝这几年发展的很好。m.x

    早几十年前那一战,夷人基本被吓断了魂,现在大晋边境的老百姓们,真正见过夷人而不是在戏台上和传说中听说过的,可能都已经是爷爷辈儿的人了。

    所以现在边关的人比内地的人日子过得更加滋润,没有战争,大晋的粮食不但充足,品质还是一等一的好,他们在边境随便做些粮食方面的小生意,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财物流进口袋里。

    在新摄政王丁毅掌权以后,鼓励垦边、开荒、拓土,赋税轻,除徭役,重金鼓励生育,二胎补助,三胎减税,四胎免一人徭役,五胎国家帮着养……

    毕竟,人口决定了国家的富强程度。

    所以那个年代的大晋,老百姓各家各户基本家里都是五个娃娃起步。

    当官的还要做出表率,生了少于三个,上级得下来问责。

    而女子年过二十不嫁的,县衙便要做出处罚。

    所以每天一入夜,关了灯,整个大晋国都在温柔的摇晃……

    据说当年夷人二王子屠边败走那个小村里,杀猪屠户家那俩帮着某人剁人头的小子,出息了。

    老大竟然当了仵作……一干二十年,后来退休在家,发挥余热,写了一本书,叫人体内部解剖学,不过书的内容有点不符合时代主题,再加上他为这事儿总偷尸体,后来成了,被官府查封了。可仗着当年打夷人,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功绩,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个小子老二,竟然成了大晋炙手可热的大文豪。虽然不会写俩大字儿,可没关系,人雇了仨老先生,他就负责说,仨老先生给他记载下来,再化的描述一下,说的都是当年那一役虐夷人的事儿,在大晋朝这边,出一本,卖断货一本,慢慢的也就流传到夷人那边去了,但没多久就成了那边的……孩子晚上敢哭,拿出书,抽一下桌子,半个村都安安静静的。

    唯一不容易的就数夷人了。

    那一仗不只是大伤元气,而是直接被打回原形。

    还好往北那片广漠的草原给了他们缓冲空间,本就是逐水、草而居,也就没什么需要驻扎守护的城镇可言。

    夷人们再不像之前那么喜欢硬碰硬了,他们现在的宗旨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走到哪看水草肥美了,马上将铺盖卷拿起来一搭,那小帐篷看着不起眼,成千上万座搭起来,还是很像个城市的。

    养了小十年,夷人才终于缓过劲来了,但从那以后的夷人统治者,都秉承着一条祖训,永不南下。

    可草原再大,也满足不了一族人的追逐梦想和自由的心。

    他们的长生天曾教导他们,世间万物皆可取,可后来他们发现,经事实证明,长生天可能不适应南边的气候……

    于是夷人们继续往西往北发展,在草原的尽头他们发现了连绵不断,一望无际的高山。

    跨越了这无数的高山,翻越了无数的大河,他们来到了一片平坦的大陆。

    这片大陆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就是当地人长的有点奇怪,眼睛很大,有蓝色的,有绿色的,有灰色的,头发也不是黑色,有黄色,有棕色。

    可夷人们没停下脚步,用了小二十年时间,几乎征服了这整片大陆,对他们而言,只要不叫大晋的国家,都好对付,嗯,起码不养妖怪。

    当然,这是后话。

    丁毅也老了,可老腊肉这句话绝对不能用来形容他。因为那盛世美颜一旦配上了唏嘘的胡渣,那种成熟的魅力,单看一眼便蚀骨,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女人毫无抵抗力的拜倒在他的朝服之下。



第331章:丁二番外2-侄孙
    丁毅虽然掌管国家权力,但是待他,尤其待太子,都是好极了。m.xx所以皇帝也就按捺住自己偶尔躁动的心,让自己做到每天上朝微笑,下朝玩鸟。

    熙熙攘攘的,这早朝就散了,所有人都走出了大殿,丁毅回过头来,看了一眼那高高在上的王座,又看了一眼旁边自己的摄政王座,抿嘴轻叹一口气。

    丁毅的举动惹得旁边一群路过的小宫女一阵低呼,心里噗通噗通的乱跳,他们的摄政王居然还是这么美。

    丁毅一回摄政王府,顿时有点懵逼。

    足足三个朝廷一品诰命夫人,坐在他的大厅,嘻嘻哈哈的喝着茶,拉着家常。

    一见丁毅进来,三个人赶快收敛表情行礼。

    “见过摄政王。”

    丁毅见之皱眉:“免礼吧,我知道你们来做什么,若是要喝茶我不介意,可要是又为给我说亲的话,就早点回家。”这也到了下朝时间,赶快回家陪你们的大人去,少在我这找麻烦。

    丁毅真不知道这些老娘们心里都在想什么,难道在她们心里除了生孩子就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了么!

    见到丁毅的一脸不耐烦,三位夫人都面露尴尬。

    其中一个颤颤巍巍大概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见到丁毅下逐客令后竟然自己坐下了,朝着地使劲砸了一下拐杖:“摄政王大人,当年老王妃仙去时,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的婚事,为这事儿她特意嘱咐老身,无论何时,一定要给您谈一门像样的亲事。

    早些年您总说边境不平,国库不丰,民生不足,用这些大事来敷衍我们这些个妇道人家,我们说不过您,可现在老身我都有十年没有见过乞丐了,咱还不谈谈儿女情长吗”说话间竟是将老王妃摆了出来。

    丁毅闻言微微一笑,想起了自己的三十岁那会儿。

    当年夷人败走,国家正在休养生息,那个疯婆子天天马不停蹄的四处征战。

    可朝中不知道谁起的头,越传越疯,说摄政王和大将军互相倾慕已久,还有人公然上书给二人请婚的。

    正巧当时那人忽然起早了一回,想要上朝看看热闹,听见这个奏请后她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那上书的老大臣硬生生塞在鼓里,顺着宫门滚出去老远,还大喊谁敢救他出来就拆了谁家房子。

    后来那老大臣因腰肌劳损一直报工伤,弄的丁毅没办法给只能将他的儿子提拔上来这事才算平息。

    而那事儿也给当时幼小的皇帝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从那以后大晋数百年辉煌王朝,宫禁重地内再无一口鼓。

    这事闹完了,丁毅其实曾经偷偷的去过一次大将军府,打算和她好好谈谈。

    谁知道,刚走到门口便被耆老几个眼神给闪回来了:是啊,心里头没有就完了,还谈什么,找打不成。

    思绪回到眼前,看那颤巍巍的老太太一边说一边往地上一下一下的撞自己的拐杖,丁毅着实有些心疼,这可是上好的大理石,用了好多年,存货本就不多,万一怼碎了,回头都不好配色。

    不过都把老摄政王妃搬出来了,丁毅也不好拒绝,只得应承下个月去相亲。

    可此时,丁毅也是五十开外的人了,真没这方面的心思了。

    送走这三个,丁毅即刻唤人,“去,把太子叫来。”

    丁毅虽然对皇帝没那么上心,但对太子却严厉无比。

    所有人都知



第332章:丁二番外3-久别的边急
    后来丁毅开始专心教导太子,便也让这耆无病跟着一同学习,两人虽然辈分上差着一辈儿,但是年岁上却差的并不是特别大,久而久之,倒也渐渐有了同窗之谊。

    来到摄政王书房门口,耆无病轻声敲了敲门,向着太子行李告别,转身便消失在走廊拐角,今天这课可不是自己能听的。

    听到里边一声进来,太子推门而进,向着丁毅躬身行礼:“摄政王爷爷,侄孙拜见。”

    丁毅向着太子点点头:“前日给你那本《商君书》,看到哪了,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太子恭恭敬敬的答到:“回摄政王爷爷,我昨天就看完了,感触良多,尤其对于边境治理这一块。

    现在满朝歌舞升平,是好事,但是也有坏处,一来,长久和平,边境部队容易懈怠,也会滋生许多酗酒闹事的是非;

    二来现在大将军坐镇朝中,不仅仅对大晋内部的反对势力是一种毁灭性的压制,对周围各国也是一种巨大的武力威慑,但大将军毕竟年事已高,将来一旦...我大晋的军备决不可有一日懈怠,尤其是戍卫京畿的羽林军,除日常操练外,一定要组织有定向性的军事演习,给那些各地诸侯藩镇,给周围的邻国看看,大晋不仅有天下无双的大将军,更有能和这种传世良将相匹配的军备力量...”

    况且,这大将军还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万一被敌国策反了怎么办,这句话太子压在心底没有说出来。

    丁毅默默的看着太子眉飞色舞的说着,心想着,皇帝只知道有他丁毅,有那大将军,能让皇室和睦、藩镇消停,能让夷人远走、四邻朝拜,却完全不去想今后如何,还好他还有一个聪明的太子。

    “那军备日常巨大的开支呢,会不会给国库造成负担啊。”丁毅反问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必要支出,何况,除日常操练外,军队可以协助恳边开荒,可以治理河道水患,我们可以在民生方面尽量发挥部队的作用,来反补开支。”太子信口便答。

    丁毅沉默了一会,说了声好。

    当日稍晚,太子离了丁毅书房,他感觉今天摄政王爷爷好像比以前温柔了许多。

    太子走出房门那一刻,丁毅轻轻说了一句,“大晋的未来,不会再有内患,我死之前会帮你做好一切。”

    第二天,丁毅依旧去上朝,歌功颂德那一个小时的事儿还没说完,突然冲进来一个令兵,大晋传统,凡军情,不得他人转报,必须令兵直达天听。

    这令兵穿过满朝文武,直奔王座,皇帝成人之后从未见过令兵,不由吓得浑身颤抖,还以为是刺客,大喊护驾。

    丁毅快速起身,一摆手,屏退了要冲上来的羽林军,接过令兵手中的信件,这信封的诡异,不是漆封蜡封,而是黑黄的泥土做的封印,上边加盖着的,竟然是他摄政王镇边部队的军章。

    丁毅一把撕开,读了一遍,心里突然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担忧夹杂着竟然还有一丝的小喜悦……

    他们回来了。

    丁毅一屁股坐在摄政王坐上,手揉着额头,表情严峻其实并不是因为边急,而是在思考着对策。

    可是愁眉紧锁,却吓坏了皇帝和满朝文武,一时间偌大的朝堂,落针可闻。

    半晌,丁毅拿开了手,“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底下仍是一片安静。

    丁毅



第333章:丁二番外4-匹夫无罪
    丁毅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腰带上的那颗夜明珠,那疯娘们可是开口要了几次了...无病,你可得争气啊。想着想着丁毅竟然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这一笑,吓坏了皇帝,也吓坏了满朝文武,下边瞬间跪了一地,称摄政王英明,敢大胆启用新将。

    可底下赞颂声一片的时候,太子站了出来径直跪下。

    太子这一跪,丁毅心叫不好,只听太子说道:“父皇,摄政王,儿臣愿一并前往,仅做督军,积累些战场经验。”

    “不行!这个就不要说了,其余一切照摄政王叔安排,没别的事儿散了吧。”这丁毅还没等开口,皇帝先着急了,而且是一棍子直接把事儿打死,这下了朝这事儿就是定了。

    丁毅看着皇上眼中有些意外,这还皇上头一次先自己做决定,皇上虽然窝囊没用,但是这护犊子倒是很能瞪得起眼。

    不过皇帝此举到也正合了丁毅的心了。

    所有朝臣都退去了,只剩下太子还跪在大殿中央,而皇帝和摄政王两人都坐着不起身,丁毅翘起腿,盘玩着腰上那颗夜明珠。

    这是颗老东珠,据说下海捞它那天,一开始是风平浪静,但是忙了一天却毫无收获,死了七八个水鬼。

    船长正打算离去,却发现这海底紫气萦绕,好像谁把那极光塞在石头缝里一般,光芒四射,透水而见。

    船上的老海狼们,知道这底下有了不得的宝物,一个个都红了眼,这要是掏上来个神物,不仅自己家不用继续世世代代干着脑袋别腰带上的采珠人行当,献给当权者,说不定还能换个功名,从此一步登天,身居庙堂。

    所有人都兴奋的嗷嗷叫,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原本这入了夜,大蚌是非常不好找的,可恰逢月圆,这再深海里的大蚌都得上来吐纳,吸收天地之精华。

    再加上那紫气强烈,照的海里是一片通亮。所以水鬼们很快找到了这个巨大无比的蚌。

    原来那紫气是这大蚌一开一合打算晒月光时,从壳中露出的精气,看来这里边的东珠,绝对是世间罕见了。

    水鬼们上来换了气,聚在一起合计,这人力去搬,一旦让蚌夹了,肯定命就没了,不如大家齐心协力,下去用绳子把那大蚌栓结实了,以船力,把它拖出来再慢慢用绞盘吊出海面。

    离了海,那蚌就是成了精也不怕。

    计划一开始很顺利,大蚌不知生长多少年,已经张在岩石上了,但是船扬满了帆,众人又齐力划桨,终是把大蚌从石头里拽了出来,一出海面,大蚌像是失了魂儿,瞬间黯淡下来,静静紧闭蚌壳,缩在甲板上。
1...8485868788...2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