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凉夜白

    两位老夫人都尝了尝,宫里的点心做得确实比外头精致许多,这糕点夹的时候倒不容易碎,没想到入了口就像雪化在地里似的。

    薛老夫人挑了挑眉,露出些许惊艳之色,“太后好意,老身实在感激。不瞒太后说,老身平日在家中也好这口,可家里的厨子做的要么太软易碎,夹不起来。要么太硬,老身子克化不动。”

    苏幼仪忍不住笑道:“老夫人若喜欢,一会儿哀家让厨子跟着您回府,教教您府里的厨子怎么做这道枣泥芋头糕。”

    薛老夫人连忙推辞,苏幼仪却不是说客套话,再三坚持,“自从先前周首辅没了,仿佛给哀家和皇上敲了个警钟。虽然皇上登基以后一直对老臣们礼敬有加,可人啊,总是到了失去才会珍惜。”

    薛老夫人




第625章 戏班进宫
    正月初五的时候,京城里热闹起来,两个出了名的戏班子进京了。

    京城的梨园热闹成一片。

    一个是越派的青新班,一个是陕派的安塞班。

    这些外地的班子向来在京城是讨不着好的,因为京城有京派戏,京城人自己也爱听,外头来的再好到底比不过京派的。

    不过逢年过节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朝廷挂印,官员们都休沐,京城的百姓也都闲着开展各色活动。

    这个时候外地的班子进京,不但不会被排挤,反而很受欢迎。

    虽然受欢迎也顶多是一个月内的事,可这一个月就足够了,够那些著名的班子挣个盆满钵盈的。

    宫里也排着戏瞧。

    苏幼仪从前做嫔妃的时候没觉得,做了太后才发现,属于太后和太妃们的娱乐活动是极多的。

    看戏就是其中一项。

    大约嫔妃们忙着勾心斗角,没有闲心看什么戏听什么曲儿,而太后太妃们不用勾心斗角地争宠,所以这类活动便极多。

    苏幼仪头里听了一场燕妃请的戏,而后又听了一场许贵人家乡的戏,那戏倒是有点趣儿,和平常看的不同。

    许贵人说,那叫评弹,只两个角儿站在台上说话似的,并不弄那些花里胡哨的腔调。

    苏幼仪觉得颇为有趣,多福就趁势道:“太后听腻了京戏,想听听外地的戏么近来京城可是来了两个外地的班子,奴才听说是极叫座的,不如请进宫来给太后唱”

    “是什么班子”

    “一个是越派的青新班,一个是陕派的安塞班。奴才听京城的老票友说,那唱的确实好。”

    “好啊。”

    苏幼仪想也没想,“你赶明儿就把他们请进宫,到时候让皇上也一起听听。皇上可怜见的,一年到头忙朝政大事,还不让他过年的时候歇歇”

    “是。”

    多福下去布置,京城的梨园很快贴了红榜告假,那两个班子的班主一面赔笑脸请罪,一面又十分得意。

    “我等受了宫里的请要去给皇太后和皇上唱,这两日实在不得工夫演出,还请诸位老爷原谅!”

    呵,进宫给太后唱戏

    这理由拿出来,那些爱听戏的人也没了指责的话,反而恭喜那两位班主,“你们交了好运了,这一趟若是表现得好,将来被留在宫里唱了也未必!”

    哪有那么好的事

    他两个只盼望这一趟什么错都不出就好,连赏钱都不惦记。

    毕竟只要这趟不出错,将来他们出去便可挺直腰板,说太后都听过他们的戏,那他们不照样有面子么

    ……

    因京城的梨园少了这两个班子,原先的热闹劲就少了一半。

    一时京城多半爱看戏的票友都听说了,苏府的管家也听见了消息,回头告诉苏清知道。

    苏清坐在大堂上,一条腿翘在另一条腿上,得意洋洋地揭开茶盏,“太后这个年不过是和命妇女眷们说话,这会儿又看戏取乐,看来她是没把朝中的事放在心上了。”

    管家奉承道:“如此老爷就不必担心了。想来太后到底是年轻妇人,哪有不爱热闹不爱玩的朝廷上的事她是能管,也不能管得太狠。像吏部这事没证没据的,她就算疑心老爷也不能如何。”

    苏清摇摇头,“你别小看太后。”

    从苏幼仪还是昭贵人的时候,苏清就时常从自家女儿的信中听见她的名号,知道这是个何等聪慧的女子。

    心比比干多一窍,大约



第627章 没有意见
    “没有,臣没有别的意见……”

    比说首辅病故,次辅顶上去是最合规矩不过的,就说不合规矩,太后同意了他还能说什么

    言官御史素来是最清高的,可这个刘御史清高不起来,他本来就是苏清的人。

    要是这个时候提出让苏清空降内阁,只怕引人侧目的就不是皇上这道旨意,而是他本人了。

    他不敢说话。

    苏清比薛阁老有能力,但这个人选更加不合规矩。

    何况皇上也说了,不过是代掌……

    说白了,内阁的事不能无人主持,必须有人出头管一管。管不好也没关系,代掌嘛,合适的人选可以再慢慢挑。

    这不失为一个折中的法子。

    这样一想,不少人心里犯起了疑惑。

    偏偏在这个时候,皇上要把苏志明放进内阁,这意思,该不会是……

    苏清暗暗给那刘御史使了个眼色。

    刘御史立刻反应了过来,“臣只是想,历来科举中第的举子,都要先在翰林院熬上三年庶吉士,再熬上三年翰林。一般年过四十的能进内阁,便算是极其年轻了。而小苏大人年纪不到而立,皇上这会不会……太过破格提拔人才了”

    元治早料到会有人这样说,便笑了笑,“先帝在时,他和张之洞巡视江南立下功劳,先帝赞许不已,破格提拔。朕在位时,又是他主持西北赈灾,无一分银两所用是来路不明的,朕也破格提拔了。”

    “怎么,如今你是不服气他的功劳,还是不服气朕破格提拔再者,你其实是不服气先帝破格提拔”

    那刘御史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扑通一下就跪下来了,“臣不敢!打死臣也不敢对先帝有异议!”

    当皇帝就是这一点好,尤其是年轻的皇帝。

    他们年轻时会被拿来和年老的皇帝比较,朝中大臣比他们老的多的是,动不动就要说他们轻率,年轻气盛。

    可一旦驾崩了就不一样了。

    即便先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可在宗法礼制上看,后代的皇帝是决不能推翻千代皇帝的政策的,这属于不孝。

    自然,任何对先帝有意见的人,元治也可以拿出“不孝”这个大帽子来压人。

    他哼了一声,“不是就好,朕年纪轻轻登基,对朝中的老臣一向礼重,只因为你们是先帝留下来的人。若有人仗着先帝的势,还要诋毁先帝的作为,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他难得在朝中说一句重话,偏偏理由如此光明正义,叫人挑不出毛病。

    朝臣们也只好缩缩脖子,没人敢再直言。

    苏清渐渐也回过味儿来了。

    今日刚刚开朝,一道皇太后懿旨,一道皇上的旨意,两道旨意句句事关重大,将人吓得回不过神来。

    偏偏旨意上的内容,似乎除了当事人以外,这母子二人没有和任何人商量。

    当事人几个是肯定知道的。

    苏清暗暗忖度着,雍亲王若事先不知情,听见摄政王这个名号,只怕要吓得哆嗦,唯恐被误以为有不臣之心。

    薛阁老庸懦,若事先不知情也不敢领首辅之职,苏志明倒是个年轻气盛胆子大的,可若不知情,这么年纪轻轻就叫他当阁老,他也未必敢接。

    想着想着,苏清心里发起毛来。

    太后到底是什么时候和这些人通的气

    ……

    虽然在朝上,众臣被这连发的两道旨意吓傻了,可散朝之后大家都渐渐回过神来了。

    事情不会这么凑巧,皇上和太后事先也一定商量过。

    奇怪,过年这几日除了一道听了戏之外,没听说皇上和太后凑在一起啊

     



第628章 有备而来
    不等那大人开口回答,元治已抢了话。

    “是苏志明这个先帝钦点的探花、朕的舅舅、立下赫赫功劳的翰林学士不配进内阁,还是薛阁老这个内阁次辅不配代掌首辅之职”

    先前开口的人被他问得语塞。

    苏志明升得快不假,可他每次升迁都是合情合理的,这从探花到翰林再到内阁的进程,也符合祖宗家法。

    再说薛阁老就更符合章程了,若直接让他做首辅还有话说,现在只是代掌,首辅没了,次辅代掌首辅之位那是再合理不过了!

    苏清怎么想怎么觉得,苏幼仪和元治这回是有备而来。

    他们想好了每一个细节堵住大臣们的嘴,让人无话可说!

    一干大臣在乾清宫磨了许久,没磨出个花来,反而自取其辱。

    元治如今也不是从前的黄口小儿了,他不耐烦起来,拿出做君王的威严,“今日开朝头一日,朕乏得很。你们若没个正经话就不必在朕面前啰嗦了,朕登基以来还没办过朝臣,若一时气大了抓人立个威,诸位爱卿可别怪朕不敬老臣。”

    这话一出口,众人齐刷刷朝后退了一步。

    过了个年是不一样了,皇上满十六了,个子也比从前蹿高了不少,看起来越发有大人样了。

    他冷着脸威胁人的时候,还真有些天子威严凛然不可侵犯的模样。

    连苏清心里都有些打怵,不怪那些大臣们不敢说话。

    万一真的惹恼了他,把人拖出去打一顿,就算不伤筋动骨脸面也不好看。

    最让他伤心的是,元治不再将他视作长辈来敬爱了,说话的时候一点情面也没给他留。

    他只好带着大臣们退了出去。

    ……

    “老苏大人,这事,难道就这么算了”

    算了

    苏清比谁都不想算了。

    可元治那边条条道理分明,他们怎么说都没用,这小皇帝偏是油盐不进了。

    他一个少年人不会有这样的胆识,必定是苏幼仪在背后挑唆的。

    苏清这个时候只想到苏幼仪想抬举自己的堂弟苏志明,没想到这是有意在打压他,顶多觉得吏部的事苏幼仪怀疑了他,所以没刻意抬举他罢了。

    他气得哼了一声,“皇上这里说不通,只怕太后那里你们也不敢去。不过这事自然不能算了,我有个法子。”

    那些大臣们连忙围上来,“老苏大人有何妙计”

    苏清一笑,“太后和皇上心志坚定,我不信那些被提拔的人人自己心里不打怵。苏志明年纪轻轻,入内阁这么大的事他未必受得起。”

    有人道:“要说年轻也不算年轻了,前头那季首辅不也一样年轻,他还是首辅呢,小苏大人不过新入内阁,实在不打眼。”

    苏清瞧他一眼,“当年的季首辅是什么下场,还用我说么”

    众人缩缩脖子,有人道:“依老苏大人的意思,咱们去敲打敲打小苏大人,叫他自己知难而退,把内阁这个位置空出来”

    若这个位置空出来,苏清凑上去就是名正言顺了。

    他虽然不是正经地从翰林院熬上来的,可当初也是进士出身,不过因为朝中无人家底不厚,才会外派到小县去做县令。

    若说让他进内阁,也不算逾矩。

    苏清点头,“不仅是他,还有雍亲王。雍亲王不是个不怕事的,当初先帝还在的时候,他就避嫌得很。想



第629章 眼红
    夫妻两个携手去了正房,给苏衡报喜。

    苏衡喜得合不拢嘴,听见苏志明回来就急着想见他,听他说说朝中发生的事。

    又听管家说苏志明先去见了郡主,安慰自己他先和媳妇说说体己话也是应该的,心里只盼着他说完早些到正房来了。

    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还是带着媳妇儿一块过来的。

    苏志明便当着他们两的面,把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说了,“……按说照往年的例子,开朝第一日都是不处置正事的,除非过年的时候积压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可你们也知道,吏部那件事虽大,却没审出个结果,无从处置起。”

    苏衡点点头,“既然不处置大事,那你成了阁老,这算不算大事”

    苏志明微微低下头,还有些不好意思说,郡主见状接过话来,“爹,这可是天大的大事。打从开国以来就没几个夫君这么年轻的阁老。您听,阁老阁老,不老的能叫阁老么如今夫君也是阁老了,您想,等他老了会是什么”

    苏衡愣了一下,觉得自家这郡主儿媳妇说话响快,不像别人家说的京城大户人家女眷扭扭捏捏,便顺着她的话道:“那阁老之上……首辅”

    郡主一拍大腿,“对嘛!”

    苏衡抿了抿唇,随即笑起来。

    苏志明忙谦虚道:“这也未必,我是年轻入内阁不假,将来的际遇还要看造化。也说不准出了什么差错就被赶出来了,也未可知。”

    “不可能!!”

    苏衡和郡主异口同声。
1...174175176177178...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