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凉夜白
“哦……”
苏幼仪像是没放在心上,又转头看起了书。
宋如白见状忙道:“我们兄弟二人来京城不久,何况是男子,见过的世家女子并不多。唯独在苏府待了几日,见过苏小姐,那端的是个美人。虽不及太后天生绝色,但在京城贵女之中也算一二等了。”
苏幼仪的脸遮挡在书后头,一时看不出情绪。
宋如白紧张地盯着,唯恐她不悦。
书后头,苏幼仪微微翘起唇角,露出一丝笑意。
而后她很快平扶了笑意,只做出一副漫不经心
第610章 小肚鸡肠
“太后今日又在看书么”
无名走过去,苏幼仪很自然地压压手,示意他在身旁坐下。
宋如白背对着他二人,僵在那里,还保持着行礼的姿势。
苏幼仪朝无名使了个眼色。
无名嘴角微翘,“宋如白。”
宋如白以为他终于让自己免礼,松了一口气,回过头来却听无名道:“你在太后身边伺候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举止如此轻浮,是不要命了么”
宋如白心下一凛,暗道无名这是吃他的醋,嫉妒他差点摸着了太后的手。
据他的观察,不论是无名还是他们兄弟两人,还没有一个够得到太后床榻的,若谁能先够上,必定得到盛宠。
这事要悄悄的,不能摆在明面上激起无名的胜负心。
宋如白忙拱手低头,“是我一时不注意,大人别见怪,还请太后恕罪。”
苏幼仪心里再不舒服,此刻面上也只能笑道:“无妨,过来坐吧。”
“无名,你来得正好。”
宋如白回来坐下,苏幼仪便道:“我们正在讨论给二王爷选王妃的事,无名,你进京的时日也不短了,先前中秋宫宴各家贵女入宫,你也是见过的。你可有觉得,谁家小姐和二王爷般配的”
无名从来不在别的女子身上留心,他的眼里只有苏幼仪而已。
苏幼仪分明知道,故意这样问他。
他思忖片刻,目光不善地看向宋如白,“宋大公子又觉得谁家小姐和二王爷相配”
宋如白小心翼翼想着措辞,还没开口,苏幼仪已笑道:“他们兄弟二人来京城晚,能见过几位小姐中秋宫宴的时候,他们还没如宫呢。”
宋如白微微松了一口气。
无名冷哼一声,“你们兄弟二人是老苏大人送进宫的,那宋大公子一定觉得苏小姐和二王爷般配吧”
宋如白是个聪明人,知道待在太后身边给权臣做耳目是多么闵感的事,一听无名这话连忙反驳,“大人误会了,家父和老苏大人确实有些交情,也确实是老苏大人引见我们进宫。可我如今是太后的人,怎么会一味偏帮老苏大人说话呢”
无名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你急什么谁说你偏帮老苏大人说话我不过说你入宫之前只在苏府住过,大约京城贵女里也只见过苏小姐罢了,你就这么紧张”
宋如白一时愣住,没想到自己掉入了无名的圈套。
他太紧张了。
虽然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可对上无名那双游历江湖看透世事的眼睛,他觉得自己无所遁形。
他尴尬地笑了笑,“这不是因为内宫规矩严,我又是外臣引见进宫的,所以格外避嫌么唯恐大人是暗指我对太后不忠心。大人说我旁的我绝无怨言,唯独对太后,我情真意切,不容他人置疑。”
无名淡淡地别过脸去,朝苏幼仪道:“我对京城贵女的了解,只怕还不如宋大公子。太后这些日子不是一直在和贵太妃商量着么,难道挑不出可心的人选”
“不是挑不出可心的,而是可心的太多了。”
苏幼仪笑得得意,“先前给皇上挑皇后和嫔妃,既要考虑皇后母仪天下的德行,又要考虑后妃要贤良和睦,不能生事。如今换到二王爷身上,这些问题都不重要,故而看那些贵女们仿佛个个都是好的。”
何况元韬是先帝皇子中仅次于元治的次子,他的婚事,朝中大臣个个都很关心,也很愿意让自家的女儿嫁给他。
一时之间,人选多得不得了。
&
第611章 家事政事
忽如其来的告白,叫苏幼仪一时没反应过来。
等她反应过来,不禁懊悔不迭。
明知道无名对她动了真心,她还要拉无名来陪她演这场戏,这对无名太不公平了。
她心里生了抗拒,待要说些什么,无名忽然道:“别再说些想甩开我的话,比起他两人无官无爵地留在宫中,我更加名正言顺。除非你将我踢出宫去,踢出京城去,否则别想甩脱。”
好嘛,这是真学会了后宫的手段……
胡搅蛮缠。
偏偏苏幼仪还不能拿他怎么样,只得按下不提,“对了,你这些时日常在乾清宫走动,瞧着乾清宫是什么动向”
无名道:“自从皇上派人去就江肃府上慰问之后,听说江肃的身子也好了些,又能进宫请安了。朝中的大臣听着风向,对江肃的态度也回暖了,不过再怎么也回不到做威远侯的时期了。”
“倒是老苏大人近来也往乾清宫去得勤,皇上私下里说实在厌烦,可面上又不好表露出来,只能忍着。”
苏幼仪道:“他去说什么”
无名笑了笑,“太后今日瞧着宋如白的话头,还用问老苏大人去皇上面前说什么么”
苏幼仪微微皱起眉头,叹了口气。
她真是越发不懂苏清了。
无名道:“旁的就没什么了,周首辅那些老臣还是一如往常,只是年下事情多些,每次去乾清宫待得久一些罢了。”
“要说年下最忙的,应该是吏部。”
苏幼仪思忖了片刻,“吏部如今连个正经的尚书都没有,只有一个侍郎待掌尚书的,这是从前江肃留下来的烂摊子。”
……
正在经历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政绩考核的吏部,此刻忙得像陀螺一样连轴转。
吏部的体制从江肃离开之后才走上正轨,目前为止算是稳住了,只是遇到年底考核这件事还是乱了阵脚。
因从前苏志明和张之洞曾经帮衬江肃做过吏部的政绩考核,元治又派苏志明协助吏部,吏部的人自然也趁愿。
有人趁愿,便会有人不情愿。
这日,苏清下了朝照例往乾清宫去,正好遇上了苏志明。
两人打个照面,彼此都有些尴尬。
苏清前端时日病了,连朝都上不得,更不会去乾清宫,这段时日为了苏小姐的婚事才常往乾清宫去。
而苏志明虽然深受圣宠,但平素往乾清宫和元治单独谈话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去坤宁宫和苏幼仪说话。
今日赶巧打了个照面。
“贤侄,是你啊。”
“苏伯父。”
两人都是在朝为官的,自然不会让气氛僵硬起来,各自面上都带着笑。
只是心里待彼此,和西北赈灾前完全不同了。
各自心里都有一根刺。
“贤侄,你去乾清宫做什么”
“和皇上汇报此番吏部政绩考核之事,有些细节在早朝时来不及说,只好私下里再来找皇上。”
苏志明的理由冠冕堂皇,又问苏清,“那伯父呢”
苏清笑了笑,“有些家事同皇上谈谈,不是大事。”
家事
苏志明想了想,不禁笑了。
是啊,在苏清看来,他和皇上也是一家,这关系自然是通过苏幼仪建立起来的。
可这个“家”里面并不包括他——苏幼仪的亲堂弟。
苏志明没说什么,只拱了拱手,示意苏清在前先行,两人一前一后隔着一段距离,慢慢朝前走去。
有路过的宫人瞧见了,只觉得这对姓苏的爷俩好像有些古怪,不禁多看了两眼。
……
第612章 异变生起
他自然知道苏幼仪拿定了主意就很难改变,才想着从元治这里下手。
据苏小姐说,中秋宫宴上她按着自己的法子已经拿下了元治,后来却不知为何没有得到信物。
苏清心想一定是苏幼仪极力反对才会如此,若这次在元治面前提出这个请求,他或许会有一丝愧疚之情,就同意了这件事。
没想到元治还没表态,倒叫苏志明一口否了。
元治顺坡下驴,“是啊。伯父,这件事朕也很难办。冒犯朕也就罢了,朕就不计较了。可太后是何等尊贵,自从入宫后就是父皇的宠妃,几时受过这等委屈我劝伯父还是别打这个主意了,太后不惩治苏小姐,已经是万幸。”
元治也这样说,苏清心里凉了一大半。
见他恍恍惚惚的,元治也不再说什么,只问苏志明,“吏部那边的政绩考核怎么样了”
苏志明看了苏清一眼,这才将个中细节一一说来……
眼看就要到除夕了。
除夕之前,朝中要挂印封朝。
故而各部都在忙着收拾事务和公文,要在这两三日之类完全处置好,才能过个好年。
不想异变就生在这时。
“这个赵贵不是放在中档么,怎么又到了这一堆来”
苏志明待在吏部,事无巨细,这会儿又从考核的卷宗里抓了一卷出来。
他抓的那一卷,是在优档之中。
吏部的官员忙得不可开交,闻言看了一眼,“不可能啊,三档官员是分开放的,有专人复验,是不是苏大人记错了”
“不可能错。”
苏志明摆摆手,将赵贵的档案打开,上面记载的官职和属地以及过往的政绩考核,都和他记忆中一样。
他道:“我协管吏部政绩考核之事,记住了不少地方官员的名字。这个赵贵我敢肯定是中档,来人,立刻取记录来对比!”
这不是添乱么!
吏部的事情本来就又乱又多,这会儿还要费劲去取记录,又要对比,耽误工夫不说,剩下的事情恐怕又要熬夜处置了。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查记录的人从厚厚的纸页里抬起头,“确实是中档!”
一众不耐烦的官员当即看向苏志明,目光充满了崇拜。
“小苏大人好记性啊!”
“这简直是过目不忘啊,怪道先帝钦点的是探花郎!”
苏志明却蹙着眉头,丝毫没有理会他们的吹捧,反而严肃道:“一个中档的官员,为何他的档案会到优档里面去,吏部是如何管理档案的若非今日我发现,岂不是叫此人蒙混过关了去”
按照规定,外放地方的父母官要连续三年评为优档,才能被调回京城任职,而这个赵贵,前两年都是优,正好今年是中。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错误不被发现,一个原本没有资格调入京城的地方官,年后就要调入京城了……
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吏部众人年年做这项考核,自然知道这件错误有多严重,更重要的是,这个赵贵的经历未免太巧合了些。
那么巧他只差今年的“优”就能调入京城,那么巧,就有人把他今年的成绩从“中”变“优”……
这里头可能产生的问题,叫人细思恐极。
吏部尚书大手一挥,“立刻将负责档案归存的几个郎中全都押来,如此大错,决不能姑息!”
有苏志明这个外人在,吏部尚书不敢松懈,宁可严惩也不能叫人挑出错处来。
一共七八个郎中,连同帮他们处理事务的小吏都被押了过来,满满一屋子十来二十个人。
苏志明在低垂的人头中扫视了一眼,看不出什
第613章 欺人太甚
吏部尚书细想了想,而后抬起头露出笑容。
他朝苏志明拱手,“小苏大人所言有理,来人,将这几个郎中全都送往大理寺!”
“大人饶命,大人!”
几个郎中哭天喊地,直接被差役拖了出去。
雪地上留下长长的痕迹。
苏志明心中暗想,这样大的动静,一旦传出去,只怕朝中过不好这个年的人会更多。
吏部尚书见他面色凝重,以为这样处置他必定会满意了,不想苏志明忽然道:“只怕今夜要辛苦大人,还有吏部上下官员了。”
吏部尚书:“啊”
余下官吏也是一脸疑问。
苏志明指着那一堆堆厚重的档案,“既然有一处错,就可能还有更多处错。我们不能有疑不究,所以……这些档案全都拿出来重新审核一遍吧。”
“!!!”
他在开什么国际玩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