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而秦军一旦不配合了,魏宋两军自然也无力再追击齐燕联军,只能任凭对方撤离,如此一来,乐毅就能援护着田触、田达安然撤离了。

    可没想到,晋邝居然忍了下来,虽然话中带着几分变相警告的意思,但态度却并不坚决。

    『怎么回事这个晋邝原来是这么好说话的人么』

    微微皱了皱眉头,蒙仲思考着该如何解决当下的情况。

    然而晋邝却会错了意,见蒙仲沉着脸一声不吭,他亦难免有些心虚“蒙将军莫怪,在下没有别的意思。……传闻蒙将军爱兵如子,想必也能理解晋某亦不希望麾下的将士受到太大的伤亡……当然,倘若蒙将军坚持要继续逼迫齐燕两军,我秦军亦会跟随。”

    『那还得了』

    心中暗暗嘀咕着,蒙仲咳嗽一声,赶紧开口打消晋邝的念头“不,晋邝将军说得对。现燕军增援齐军,兵力已超过了我军,着实不应该再过紧地逼迫,免得对方被逼上绝路后狗急跳墙,跟我方军队来个鱼死网破……再者,仔细想想,我这个魏国的军将,确实没有资格要求贵军……”

    “蒙将军这是说得哪里话”晋邝笑着说道“蒙将军的才能,纵使是我秦军的将士们亦佩服不已,更何况,天下之事本就难下定论,说不定日后蒙将军会投奔我大秦呢以蒙将军的才能,只要肯投奔我大秦,那必然是封君拜侯……”

    蒙仲微微一笑,对此也不发表什么看法。

    不得不说,其实晋邝说得还真没错,在这个年代,各国将领投奔其他国家确实是一件非常频繁的事,比如魏章、甘茂、公孙喜等等,他们效力最久的国家,其实都不是他们出生的母国。

    见蒙仲似乎心情转假,晋邝趁机说道“那……那晋某就下令叫范布、郑因二人撤下来了”

    “暂时也只能这样了。”蒙仲点点头,故作不甘地说道。

    见蒙仲默许,晋邝心中大喜,顺水推舟便叫范布、郑因二将撤了下来,虽口口声声表示是暂时后撤、重整旗鼓,但他私底下却叫范布、郑因二将故意拖延。

    至于理由嘛,自然就是不想让己方出现太大的伤亡,因此范布、郑因二将倒也没有怀疑。

    然而,晋邝的这些小动作,却没有瞒过蒙仲的眼睛,只不过蒙仲没有去拆穿他而已。

    或许晋邝觉得只有他秦军在这次追击战中故意放水,恐怕他万万不会想到,对齐燕联军放水最严重的,并不是他,而是他身边的蒙仲。

    正如蒙仲所判断的,当秦军不再过于逼迫齐燕两军后,魏宋两军亦是独力难支,无法再扩大什么战果,因此蒙仲顺理成章地就下令魏宋两军也撤了下来,与秦军汇兵一处,遥遥跟在齐燕两军背后,追杀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掉队的齐军士卒。

    而这,又能杀多少人呢

    齐军的主力,终究还是在燕军的掩护下,保存了大半,迅速朝北方撤离。

    足足追击了三十里地后,秦、魏、宋三方军队各自收兵,清理沿途的尸体,顺便瓜分敌军尸体身上的战利品。

    见此,秦将晋邝也是松了口气。

    他觉得,他终究是成功阻止了齐军的全军覆没,终于可以向穰侯魏冉有所交代了。

    看着他面带笑容与蒙仲告辞,继而转身离去,乐进嘿嘿怪笑着对副将於应说道“於应,我跟你说个笑话,那晋邝以为是他帮齐军逃过了覆亡的命运……”

    佐司马於应冷冷瞥了一眼自家主将,旋即转身对蒙仲说道“城令,在下不明白,既然秦国有心要联合齐国,为何还要帮助宋国击退进犯的齐军”

    蒙仲淡淡说道“只因为,秦国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才会选择与齐国合作。……秦国不希望齐国过早地吞并宋国,但也不希望宋国去帮助魏国抵御他秦国踏足中原,因此,秦国需要齐国来牵制宋国。”

    於应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旋即摇摇头感慨道“国与国之间的尔虞我诈,实非我辈武夫可以理解。”

    听到这话,蒙仲微微一笑,旋即转头看向齐燕联军撤退的方向。

    据他估算,今日这场追击战,齐军最起码有四万人的伤亡,算上齐军先前在郯城的伤亡,齐将田触的十万大军,怕是只剩下四万左右,这倒也算是削弱了齐国。

    当然,按照蒙仲本来的打算,他是打算让这十万齐军在宋国全军覆没的,但用四万齐军去换取田触、田达二人对乐毅的信任,换取齐国对燕国的信任,这倒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

    毕竟,整个燕国确确实实是「覆齐」这件事上的内应,只有当燕国取得齐国的信任,燕队日后才能在齐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对后者发动致命的一击,一举击垮整个强盛的齐国。

    用四万余齐军换取齐国的覆亡,怎么想都是一件很赚的事。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避免了与燕军正面交锋,甚至于,与乐毅正面交锋。

    乐毅与白起不同,对于白起,蒙仲虽然欣赏他,但他从一开始就将白起放在敌对方的位置上,自然不会因为与白起交战而产生什么负担;但乐毅不同,乐毅是蒙仲等人相处多年的兄弟,除非逼不得已,否则,无论蒙仲也好,乐毅也罢,都不会希望在两军对峙的沙场上见到彼此。

    『助燕王覆亡齐国,这无疑是一条极为艰辛的路……保重,阿毅。』

    望着齐燕联军撤退的方向,蒙仲暗暗说道。

    而与此同时,在十几里外,乐毅正骑着战马,看着身背后已无秦魏宋追兵的荒野。

    “蒙司马留情了。”

    不知何时,乐毅的身边传来一个声音,单凭这句蒙司马的称呼,乐毅不用猜也知道是荣蚠。

    “我知道。”乐毅微微点头。

    他当然知道蒙仲手下留情,毕竟方才,他燕军才出现在战场上,秦魏宋三国追击齐军的军队就立刻放缓了攻势,继而徐徐后撤。

    此后齐军那边有多少损失他不清楚,反正他燕军这边,充其量不过两千士卒的伤亡而已——放在着动辄十几万、二十几万军队的战场上,区区两千士卒的伤亡,确实称得上是极小的伤亡了。

    “是看在你我的面子上。”

    “……我知道。”乐毅皱着眉头看了一眼荣蚠“你到底想说什么”

    “没什么。”荣蚠语气淡然,但脸上那几分不痛快的神色,乐毅却是看得清清楚楚。

    显然,荣蚠仍对乐毅救援齐军的做法抱持着深深的不满,作为宋人出身的燕将,荣蚠跟燕人其实没有多大区别,都恨不得那些齐人去死,可为了大局,他方才却带兵掩护齐军撤离,还为此付出了许多部下伤亡的代价,也难怪荣蚠心里不痛快。

    而与此同时,在距此不远的齐军中,齐将田触也已得知了秦魏宋三队放弃继续追击他们的消息,为此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他必须承认,此番他能带着数万齐军成功突破秦魏宋三国联军的阻击,全靠燕军的救援,没有燕军的救援,或许他此刻剩下的四万余军队,怕是会在今日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田触便对此前对乐毅的怀疑,以及他抛下燕军独自率领齐军撤离的做法感到无比的羞愧。

    他对副将田达说道“田达,或许你我真的是误会乐毅了……唉,早知如此,你我何必撇下燕军独自撤离还得我军白白损失了数万士卒……”

    听到这话,田达默不作声,脸上青白一片,半响后,他抬头说道“我仍不相信乐毅与燕军……燕军掩护了我军撤离,我承认,但先前又是怎么回事你我亲眼所见,燕军在攻打郯城时消极怠战……”

    “好了!”

    田触抬手打断道“无论如何,这次全靠乐毅与燕军,我军才能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你我应当向乐毅表示谢意。”

    田达虽然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待等乐毅与荣蚠回到燕军之中后,田触与田达便来到了燕军,与乐毅见了面。

    再次见到乐毅,田触满脸羞愧,深深朝着乐毅拱手抱拳,久久不起。

    在被乐毅扶起后,他羞愧地说道“乐司马,田某不知该说什么,总之,感谢乐司马不计前嫌,支援我军,使我齐军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听闻此言,乐毅平静地说道“触子不必如此,先前你我彼此间有些误会,其中也确实有我燕军一部分责任,但我曾经说过,全赖齐王的仁义,我燕国才得以幸存,触子为何觉得我燕国会背弃齐国呢”

    田触连连点头,可在旁,田达却忍不住问道“那先前燕军攻打郯城时又是什么回事”

    乐毅面色不变,从容解释道“此事我先前就解释过,因为某个原因,我燕军的士卒不愿帮助贵国作战,这是乐某所无法控制的。倘若只是一两人如此,乐某自然会军法处置,可军中人人如此,乐某又能怎么办万一引起士卒的哗变,这岂不是变得更糟”

    田触连连点头。

    同样的话,当初乐毅这般解释时,田触将信将疑,但此时此刻,他已对乐毅的深信不疑,毕竟乐毅与燕军,确确实实是在他们最危急的时刻帮助了他们。

    解释过后,乐毅问田触道“触子接下来有何打算”

    听到这话,田触苦涩地笑了一下,说道“还能有什么打算先回国,看大王如何发落我二人吧。……唉,作战不力,连郯城也没能攻陷,还损失了五六万士卒,待回到临淄后,不知大王会如何处置我二人。”

    在旁,田达闻言脸上亦浮现出惶恐不安之色。

    见此,乐毅正色说道“在我看来,此次失利并不怪两位,只怪秦魏两国派来了援兵,若是齐王怪罪下来,乐某会如实为两位分辩……唉,若是两位之前能给予在下更多的信任就好了,至少可以全身而退……”

    听到这话,田触又是感激又是惭愧,连连说道“我二人注定会受到大王的重罚,实在不必牵连到乐司马……”

    随后,乐毅亦安慰了田触、田达几句。

    不得不说,乐毅并不认为这次齐王会重罚田触、田达二人,毕竟据他估测,这会儿临淄恐怕早已得知了陶邑之战的结果,齐王要恨也是恨赵国的奉阳君李兑——齐赵联军的溃败,就注定齐国这次讨伐宋国将就此告终,无论田触、田达这边胜或败,都不足以影响大局。

    正是基础这一点,乐毅才要设法取得田触、田达二人的信任。

    否则……哼!

    真当乐毅不记恨田触、田达二人撇下他燕军独自撤兵的做法么

    哦,乐毅还真不记恨,毕竟他从一开始,就不曾将齐军当成什么盟友。




第354章:乐毅见闻【二合一】
    两日后,兵败于郯城的齐将田触、田达二人,率领军队撤回了莒县。

    至此,此番征讨宋国已彻底失败,田触硬着头皮准备写一封战报,派人送至临淄,继而等待齐王田地对他的发落。

    然而就在前往临淄的信使刚刚出发,当田触由于心慌正与乐毅、田达喝酒的时候,他们得知临淄派来了信使。

    齐王田地对二人下达了将令。

    拆开书信一瞧,田触、田达二人面面相觑,原来在这封信中,齐王田地勒令他二人立刻停止对宋国的攻势,撤兵至莒县防守。

    这是什么原因

    田触对此很是惊讶,与乐毅、田达商量这事。

    对此乐毅说道“或许是因为齐王得知赵国的军队已败……”

    “赵队”

    田触、田达二人愣了愣,旋即这才想起此番讨伐宋国的军队可并非只有他齐燕联军这一路,还有赵国与齐将高争、田彻等人率领的齐赵联军呢。

    看这样子,齐赵联军极有可能已经惨败,败地比他们还惨,以至于齐王田地只得派人通知他们,命令他们停止对宋国的进攻。

    意识到这一点后,田触、田达二人又惊又喜,一方面连忙派人去追回田触的那份战报,一方面则与乐毅商量。

    商量什么

    当然是商量如何掩饰这场败仗咯。

    明明当时仍有足够的力量对抗秦魏宋联军,但就因为田触、田达二人怀疑乐毅通敌,撇下燕军独自逃离,结果因此伤亡惨重,若非乐毅率领燕军及时来援,否则多半将全军覆没……像这种战败的真相,哪怕经田触稍微改动,也仍足以使齐王田地勃然大怒。

    而齐王田地一旦发怒……

    这么说吧,如今齐国上下,就没有不畏惧齐王田地这位君主的,毕竟这位君主比较前两代齐国的君主,实在是太严苛了,严苛到像田甲那些公室子弟亦要密谋造反的地步。

    但想要掩饰这场这次战败的原因,乐毅的态度就至关重要。

    倘若换做以往,田触肯定拉不下脸来恳求乐毅的帮助,但眼下嘛,鉴于乐毅对他俩有救援之恩,且乐毅或多或少地对他们亦有示好之意,这使得田触早已将乐毅视为了自己人——找自己人帮忙,那当然不至于拉不下脸来。

    而对于田触的恳求,乐毅自然也不会断然拒绝。

    他花了诸多代价才取得了田触的信任,又岂能坐视田触失去齐王田地的信任否则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田触的恳求,使后者颇为感激。

    随后三人合计了一番,将战败的原因归于秦魏宋三国联军的强盛,像什么魏国有跟赵国骑兵类似的骑兵呀,秦军的主将是秦国名将司马错呀,反正就往夸大了吹嘘敌军的强盛,这样虽说也讨不到齐王田地的问罪,但至少能减轻一些处罚。

    尤其是在齐赵联军惨败的情况下,齐王田地应该不会过分问罪他们。

    随后,田触将修改后的战报派人送往临淄,每日除了加强在莒县的警戒,就是与乐毅、田达等将领吃酒,带着几分忐忑的心情等待临淄的回覆。

    大约过了有十天左右,秦魏宋三国联军并没有顺势进攻他齐国,不过倒是等到了临淄派人送来的书信。

    齐王田地命田触与乐毅二人立刻返回临淄,当面覆命。

    不得不说,虽然齐王田地在书信中的态度并不客气,但这倒也并非最坏的结果,至少在田触看来,此番齐王田地并没有派来其他将领取代他与田达,就说明那位严苛的君主大致上已经原谅了他们的战败——当然,一番责骂还是免不了的,谁让田触、乐毅二人是齐燕两军的统帅呢

    在收到齐王田地的书信后,田触将军队暂时交给田达,立刻与乐毅结伴返回临淄。

    大约赶了五六日的路程后,田触、乐毅二人返回了临淄。

    进入城内后,乐毅便与田触分别,准备先到驿馆沐浴更衣,其实这会儿,田触本欲邀请乐毅到他的府邸小住,但乐毅却婉言推辞了“齐王或仍对你我战败之事心存怀疑,欲找我二人问个清楚,触子与在下不可表现得过于亲近,免得齐王怀疑我二人为了逃避罪责,私下窜通。”
1...278279280281282...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