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九天飞流

    “老身顾吕氏参见长公主殿下!”

    顾诚玉和吕氏并没有行跪拜礼,毕竟他们也是有品级在身的。

    再说现在也不是什么重大的朝会,用不着行如此大礼。

    “快快免礼!本宫冒昧请顾老太太和顾大人过来一叙,可有打扰两位”

    一件翠蓝色素面缂丝褙子,下着翠绿如意撒花马面裙的长公主端坐在上首。因是来上香拜佛,穿得有些素净。

    只是头上的镂空飞凤金步摇看着却华贵非常,那凤嘴里叼着的红宝石个头着实不小,更不用说手上戴着的镶着猫眼石的赤金如意纹手镯了。

    就光是这两件首饰,就能看出世家的底蕴来。

    顾诚玉刚才也只是瞄了一眼,心中暗道还好刚才给了他娘一个好物件。

    若是给差了,他娘就拿不出手了,这就要失了脸面。

    顾诚玉刚才打量了眼长公主,殊不知人家也正在打量他。

    不可否认,此子面如冠玉,体态风流。

    一身玄色镶边冰蓝撒花缎面圆领袍,将那瑰丽的面容称得更加唇红齿白,端得是玉树临风,丰神飘洒!

    长公主心中冷哼一声,不过就是长了一副好皮囊,还能说会道,油嘴滑舌,再加上有点谋略罢了!

    出身乡野之地,如今虽然做了官,但她看倒是所图不小。

    “顾家老太太和顾大人快请坐!”

    顾诚玉扶着吕氏刚坐下,就有丫头来奉茶。

    “上次本宫府上宴请,请顾大人为本宫作画,当日府里繁忙,本宫还未来得及谢过!”

    长公主笑容满面,心中所想丝毫未露。

    “殿下言重了,只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顾诚玉无奈起身施了一礼。

    都已经送了谢礼,长公主这么说也只是场面话罢了!

    这就是权势不对等的下场,今儿长公主叫你来,你就得来,吃饭吃到一半算什么

    “老太太来京城住得可还习惯瞧着您也不常出来走动,今儿也算是巧了,若不是在这报恩寺碰见,本宫想见您一面还真不容易。”

    长公主笑容可掬,对着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吕氏,一口一个老太太喊得毫无压力。

    吕氏虽然年岁并不大,但是吕氏辈份高,还已经做了祖母,这老太太也是叫得的。

    顾诚玉顾面色如常,只是心里终究不太爽。

    这是什么意思一来就给个下马威,这不是说自家母亲躲在府里不敢出去交际吗

    他不信长公主不知道母亲的出身,母亲在这京城人生地不熟,这么短的时日内,要想融入世家贵妇中是绝不可能的。

    顾诚玉正想代替母亲作答,谁想吕氏倒是开了口。

    “回殿下的话,老身初来京城,前段时日恰好有点水土不服。这段时日身子才爽利了些,这不今儿就来报恩寺上香来了。”

    吕氏心里慌张,她也无暇顾及长公主话里的意思,连忙起身答话。

    “今儿不知长公主来了寺里,不然早就




第六百五十八章 英雄莫论出处
    “虽然母亲如今已经是朝廷命妇,可蒋老太太与她的情分自是不同。m.x当年要不是她的成全,母亲又哪能有今日且皇恩浩荡,没有皇上的朱笔御批,母亲又怎会苦尽甘来这都是我们顾家的恩人呐!”

    当年不管蒋老太太是什么原因放了吕氏的卖身契,但这总归是吕氏占了便宜,他们确实需要感恩。

    不能抹杀了蒋老太太的恩情,大家都在京城,日后总能碰上,总不能让人觉得他们是忘恩负义之人。

    他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更不能苛责自己的母亲。其实他也并不在乎人家在背后如何议论他,他在乎的只是吕氏的感受。

    吕氏会因此感到自责,觉得给自家儿子丢了脸面。

    长公主倒是打量了顾诚玉两眼,这话是提醒自己,他母亲已经是皇上御批的命妇了。

    她再拿吕氏的出身说事儿,瞧不起吕氏,那就是对皇上的质疑。

    就连皇上都没嫌弃,就算她是个公主,又有什么资格嫌弃难道她比皇上还尊贵不成

    早就听说顾诚玉伶牙俐齿,今日一见果然所言非虚。

    她不得不承认顾诚玉如此坦荡地应对,让她也不禁高看了一眼。

    只可惜,任他再有才干和能耐,这出身终究是让人诟病的根源。

    “老太太可真有福气,俗话说英雄莫论出处,顾大人年轻有为,就连父皇都十分赏识,您确实是苦尽甘来了。只要顾大人循规蹈矩,脚踏实地,本宫认为顾大人日后定能平步青云。只是顾大人终究年少,就怕少年人会好高骛远,妄想攀上那高枝儿啊!”

    长公主这话虽是对吕氏说的,可她那双阴鸷锐利的双眼却看向了顾诚玉。

    顾诚玉心中冷哼一声,这是见刚才的话没打倒他,这会儿接着来敲打来了。

    吕氏自然能听出长公主这是话里有话,她将视线在长公主和自家儿子之间打了个来回,心中犯起了嘀咕。

    这莫不是警告小宝不要痴心妄想的意思她倒是不信了,小宝到底怎么样她了

    对于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儿子,竟然被人家这样嫌弃,这让吕氏的脸上更加难看起来。

    “老身常听人说我儿有能耐,他老师还常夸他做人实诚,能成为朝廷命官都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脚踏实地是肯定的,不然也考不上状元,那状元可不是攀高枝儿就能考上的。”

    吕氏也被长公主的话挑出了火气,她原本在上岭村待着时,只有人家奉承她的份儿。可今儿长公主一再给她娘儿俩难堪,这让她心里怎能咽得下这口气

    若不是不敢得罪贵人,她早就跳起来将人给骂一通了。

    长公主被吕氏的话一噎,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些。

    这老妇和他儿子一个样儿,说话都喜欢绵里藏针。

    顾诚玉将茶碗凑到了嘴边,掩盖住微弯的嘴角,心里默默给他娘点了个赞。

    “说得是,本宫也就是多句嘴罢了!”长公主虽然心中气愤难当,可终究还是没太过分。

    她也不能无缘无故就责罚一名命妇,人家的话里也挑不出毛病来,规矩上更没有对她不敬。

    回话时起身施礼,态度恭敬,面带笑容,她哪里还挑得出刺儿来

    若真找了由头责罚,那京城里可就有热闹看了。说不定还要牵扯出闺女来,这是她所不愿意看到的。

    她才不愿意让自己的闺女和顾家扯上关系,没得失了身份。

    听出母亲话里的不悦,容嘉郡主的心揪了起来。

    今儿母亲来了这么一出,顾大人会不会对她起了厌恶之心

    等顾诚玉他们走后,长公主才冷哼一声,将沉浸在思绪中的容嘉郡主拉回了注意力。

    她心乱如麻,心中既怨怪母亲这般对待顾诚玉,



第六百五十九章 陈年旧事
    “劳烦秦叔了!秦叔赶了这么久的马车,着实辛苦。咱们到了京城,你和谭妈妈也能多歇歇了。”

    婉柔悦耳的女声充斥着秦叔的两耳,秦叔哈哈一笑,“只是赶马车算得了什么苦”

    说着,他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眶不禁一红,姑娘才是真的苦呢!

    “小宝,到底是娘拖累了你!”马车拐进了顾府,吕氏的眼眶红了。

    “娘在说什么呢怎么会是拖累我没有娘,哪里来的我娘莫要多想,儿子还在想是儿子没用,让娘挺不直腰杆。”

    顾诚玉扶着他娘的手下了马车,吕氏却一把抓住他的手,心中大为感动。

    “怎么会是你的错你就是差了个出身,论才干,你哪里输过论赚银子,那些世家子更不能和你比。一个个只会花银子的纨绔子,何曾自己赚过银子就是投身在大户人家,那些人也会将你当成宝的。”

    以前家里日子苦,在上岭村这个地方,也没什么人拿她的出身说事儿。

    后来出了吕杨这件事,她才有些痛恨起自己曾经的过往。

    可是没想到儿子当了官,她来到京城,才发现儿子竟然因为出身被别人看不起。

    且其中多数还是因为自己,因为自己曾经是个伺候人的奴婢。

    她儿子是天之骄子,被人这般看不起,她简直要悲痛欲绝,可她不敢说出来。

    “娘!出身差又如何哪朝哪代没有出身农户的官员就算儿子出身差,也一样能给您挣诰命回来。他们想怎么说是他们的事,那些世家背后不也一样被人诟病。”

    “人不能选择出身,儿子从来没怨恨过。世人都是肤浅之辈,等我爬到了高位,那些人哪里还管得了我是什么出身说到底还是儿子的官职低了,让您受了委屈,您莫要多想。”

    吕氏见已经快到内院,这才点了点头,她的儿子从来不曾让她失望过。

    母子俩温情脉脉,倒让跟在一旁的茗墨悄悄红了眼眶。

    “大人!老太太!”茗砚匆匆自外院进来,向着两人行了一礼。

    顾诚玉知道茗砚有事要说,这才让丫头青霞扶着吕氏进了内院。

    等回到外书房,顾诚玉洗漱完毕,才让茗砚禀告。

    “大人!今儿姚姑娘带着高妈妈她们去了四爷的医馆,见了李郎中。”

    顾诚玉点了点头,应该是去答谢的。姚梦娴这次还是多亏了李郎中帮忙隐瞒,不然小命肯定保不住。

    “可姚姑娘她们进去之后,碰到了李郎中的太太姚氏。她们好像认识,从几人的对话中,能看出几人应该是有些渊源。”

    茗砚将手下打探来的消息说出,只可惜姚氏几人谈话时,屋里只有姚氏和姚姑娘她们四人在场,就连四太太也不在屋内。

    大白天的,他们也不好直接飞身上梁,于是只打听到了这点消息。

    “哦姚姑娘和李郎中的太太认识”

    顾诚玉有些错愕,可他随后一想,李郎中的太太也是姓姚,难道这两人竟是一家人吗

    他起身在书房走动,茗砚他们知道顾诚玉正在思考,俱都不敢再打扰。

    他想起一件陈年旧事,当年镇国公府与那被满门抄斩的薛家是姻亲,老国公的大闺女就嫁给了薛家的大少爷薛世谦。

    可是他后来只听说薛氏被关押在大理寺的时候,镇国公府的大姑奶奶就自尽身亡了,这有可能是姚氏吗

    他又想到了李郎中,又或许李郎中在这里头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

    姚氏倒是与镇国公府的大姑奶奶年纪相当,可是姚氏当年已经生有一子一女,长子已然八岁,小闺女还在襁褓之中。

    就算后来姚氏与李郎中走到了一起



第六百六十章 河间府来信
    像这样的开张之日就是选的黄道吉日,这不可能更改。 顶 点

    不过说到底只是个打铁铺子,铺子也不大,应该没人会去闹事。

    “大人!有一封河间府的来信!”陈管事在外书房门外禀报道。

    顾诚玉有些疑惑,河间府难道是花怜那儿出了岔子

    “进来!”顾诚玉转过身,从陈管事手中接过信函。

    “是镖局的人快马加鞭送过来的。”陈管事刚刚打发了镖局的人走,就连忙将信送了进来。

    顾诚玉看着外头信封上那娟秀的楷书,这应该是女子所书。

    难道是派去看管花怜的丁字辈丫头写的

    他将信上的火漆打开,展开信纸,先看了署名。

    猛然一看,不禁扬了扬眉,署名竟然是郭莫若。将目光放在了前头的内容上,顾诚玉从头到尾仔细看了起来。

    只是几个瞬间,顾诚玉就将内容都阅览完毕!

    这封信十分简短,内容并不多。但就这短短的内容,却让顾诚玉获得了不少消息,并为之错愕。

    这封信与花莲毫无关系,但这字里行间的信息却比花莲要重要得多。

    “藏宝图”他皱眉寻思了一会儿,想起前几日大皇子遇刺的事儿。

    按照太医的说法,大皇子当时身受重伤,不过大皇子不愧为真龙之子,最终化险为夷了。

    反正换句话说,也就是大皇子当时看着严重,其实并没有多么凶险,只需躺着养伤就好。

    他当时还好奇大皇子去河间府的目的,只是灭门案的话,大皇子根本不会亲自前去。

    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个藏宝图,据说还是王莽的宝藏。顾诚玉看到这则消息确实是震惊的,但他更为吃惊的是郭莫若又是如何得知这件事的

    以郭莫若如今的处境,日子也就和那些小地主差不多。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富足,但也仅此而已。

    可她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这样隐秘的事儿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除了当地的望族和京城的皇子们,应该没什么人知晓才对。

    顾诚玉摸了摸下巴,他想到一个可能,这郭家最后到底还是留了些底牌的。

    凭郭老太爷这样精明的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孙最后沦落到乡野当初东窗事发时,怕是已经布置了后手。

    不过这郭姑娘倒也是个沉得住气的,骨子里像极了郭老太爷,是个精明人。

    “茗砚,你明儿去一趟河间府,将花怜的事给办妥了。”

    顾诚玉想到还被关着的花怜,觉得一直关着也不是个事儿。顾长柏的事已经解决,这件事算是暂时了结。
1...205206207208209...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