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这男子,正是宇多法皇。
前几日醍醐在太极殿大喊“父皇”后,他就离开寺庙到宫城见过醍醐,毕竟国家到了危急关头,他这个并不是完全出世的僧人,是怎么都放不下醍醐的。
彼时,宇多跟藤原时平和菅原道真详细讨论过唐军实力后,也认为投降是唯一的选择,在说服醍醐后,他又回到了寺庙修行。
今日听说藤原家族逃了,他大惊之下,到宫城去见醍醐,刚刚到宫门口,就发现了天地异象,一路赶过来,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宇多听到李晔出声,抬起泪眼模糊的脸,看到居高临下俯瞰他的李晔,一下子站起身,指着对方痛斥道“我国有什么错,唐朝就要出兵来攻我儿有什么错,你不接受他投降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杀他!”
李晔听了这番叱问,不禁莞尔,戏谑道“原因很简单,你们该死。朕身为大唐皇帝,都只敢自称天子,你倭国算什么东西,君主竟敢自称天皇”
说到这,他目光一沉“仅这一个称呼,就足够朕来取你们性命!朕就是要告诉天下人,乱取名号,会死人,更会亡国!”
宇多气得浑身发抖“你!”
跟醍醐一样,他说出这个字后,回应他的,是一道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奇异剑光。
正面面对这一剑,宇多才知道那有多么恐怖,他只觉得手脚在刹那间寒冷如冰,浑身每根汗毛都竖了起来,视野一下子失去色彩,想要反抗,却根本不可能来得及。
他的人头也飞了起来,不知去了哪里,尸身无力的倒下,倒是跟醍醐躺在了一起。
菅原道真刚被亲卫弄醒,睁眼看到这一幕,啊呀怪叫一声,脑袋一歪又昏了过去。
晕倒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以让人不用一直面对无法承受的事物,菅原道真的悲哀就在于,他晕倒了,又立马再度被弄醒了过来。
平安京里有不少大修士,至少不会比新罗金城少,然而李晔接连出手杀人,除了护子心切的宇多,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向他动手。就连跟在醍醐和菅原道真身旁的大修士,也都没有跟李晔拼命的意思。
他们固然拦不住李晔杀人,但在李晔杀人之后,却一个拔刀的人都没有,就显得有些过于不堪。
或许是头顶的一两百名唐朝大修士,让他们失去了作战的勇气;或是之前的连番战败,让他们对保护醍醐失去了信念;
又或许是藤原家族的逃遁,带走相当一部分大修士力量,让他们没有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又或者是倭国已经注定覆灭,他们只剩下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念头。
不管他们怎样想,李晔两剑杀了两代天皇,没有一个倭国修士对他表现出敌意。
他们只是低着头。
这让李晔看他们的时候,眼神无比鄙夷。
饶是如此,他们也没有发怒,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了些。
不过有一个人例外。
菅原道真。
他二度醒来后,用力推开身边搀扶自己的人,反手拔出自己的战刀,弓着背
,赤红的双目用力盯着李晔,浑似一只暴怒的猛兽,“就算你的修为举世无双,就算你的大军所向无敌,就算唐朝的法器独步天下,你也休想轻易灭亡我的国家!
“今日,平安京有百万百姓,人人皆是战士,你可以杀掉菅原道真,但你杀不完所有天照大神的子民,你就算占领了这片土地,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前几日的征战,已经让他遍地鳞伤、精神疲惫,但此刻他仍想举刀上前,拼尽自己最后一点力气,跟国家的敌人战斗到底。
李晔轻笑一声“你错了。”
“我哪里错了!”菅原道真暂时停住脚步,瞪着李晔。
李晔认真道“其实朕大军携带的灵石,在攻破临江城之后,就已经完全耗尽。也就是说,让你们有雄关坚城也无法据守的法器投石机、法器床弩,现在已经不能使用。
“两军交战,又回到了将士近身搏杀的硬性较量上,虽然你们依旧很难赢,但依靠城池,至少也有了一战之力。”
菅原道真脸上的愤怒、眼中的斗志,在刹那间消散大半,忍不住后退两步。
李晔笑道“然而可惜的是,藤原家族逃了,倭国完全乱套,军队彻底丧失斗志,哪怕是平安京,恐怕也没人有心思守了。”
菅原道真面如死灰。
李晔继续道“另外,朕还要告诉你,虽然朕的修为很强,但如果藤原家族没有带走大量真人境,朕今夜或许不会只带一些大修士就直接来平安京,你们的天皇也不会死。毕竟,你们平安京里的大修士数量,比新罗金城还是多了不少。”
这番话,让菅原道真的精气神都消失得干干净净。
如果不是他去看了岭南水师的“虚实”,还将这些告诉了藤原时平,对方对大唐就不会那么惶恐,现在也不会带着家族势力果断遁走,那样的话,倭国的战争纵然还是很难打,唐军至少也不会赢得这么轻松。
“苍天呐!我做了什么!”菅原道真高举双臂,仰天悲嚎一声,双目之中淌下两行血泪。
连问三声后,他发出夜鬼般的哭声,悲惨得让人不忍听闻,随即,他猛然平举战刀横在脖子前,用力一拉,将自己头颅亲手割了下来。
一手持刀,
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
宇多、醍醐、菅原道真都已经身死,藤原家族逃亡,倭国现在不仅可以说是灭亡了,而且平安京已经不可能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至少短时间内不能,岭南水师的陆战军可以顺利占领这里,届时一切都会按照他的设想发展。
之所以一定要杀醍醐、宇多,追根揭底,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这片土地,他俩只要活着,就会给其它倭国人以精神幻想甚至是支柱,让他们有可能想着作乱、复国。
故此,仅仅诛杀醍醐、宇多是不够的,倭国皇族必须一个不留。这些皇族子弟,有的住在宫城,有的不在,有的甚至还有可能不在平安京,要在短时间内把他们都找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念及于此,李晔看向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倭国修士,尤其是之前跟着醍醐、菅原道真的大修士。这些人实力不错,终究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果李晔不是一个神明神武的帝王,而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凶徒、悍匪,他不必想什么,直接下令自己的部属,将这片土地上所有人都屠干净就是。
但这明显没有必要,就像征服新罗之后,他没有对新罗人大下杀手,就是因为在大唐的统治下,这些人都会成为大唐国力的一部分。
天子牧民,在李晔眼中,他们跟羊也没多大区别。哪有牧人会动不动就把从别人家抢来的羊,一下子都杀光的当然是圈养起来,日后慢慢褥羊毛、吃羊肉、喝羊血。它们不听话了,就鞭笞,它们乱跑了,就宰杀几只。
这很合理。
李晔决定把这些倭国人,都变成自家的肥羊。人总是比羊要复杂一些,所以他必须先对这些人洗脑,进行思想改造,好让他们发自内心认可自己这个牧羊人,乖乖做一只被自己放牧的羊。
“尔等听好了,朕此番率军来攻打这片土地,并不是作为他国入侵你们,而是一统华夏江山,收服原本就是华夏后裔的子民!
“一千多年前,在大秦皇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燕国、齐国、楚国甚至是吴国、越国贵族,为了躲避战争,带着自家封地的子民扬帆渡海,抵达了这里,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彼时,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只是一群渔猎野人,不知耕种,不识教化,是我华夏先民在这里传播、弘扬了农业文明,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你们,你们这些人,说到底,一部分是被教化的野人后代,另一部分,则是先秦时代我华夏先民的后裔!
“所以今日,朕率领大军来到这里,其根本目的,就是让离开故土多年的华夏先民后裔,重回大唐皇朝治下!他们,将有机会成为一名拥有大唐户籍的唐人!
“而那些野人后代,不通礼仪、不识尊卑,劣根性不改,必将成为朕的大军征讨的对象,他们唯一的下场,就是成为一具枯骨、一堆尸骸!
“现在,朕来了,是我华夏先民后裔的,当立即五体投地,跪迎朕的驾临!非我华夏后裔的,朕的大军当立屠之!”
李晔说这席话的时候,帝道修为无形扩散,让钟响雷鸣般的声音,在平安京每个人耳畔炸响,在震慑他们的同时,也保证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个字都不会落下。
扩散这番理论,让这里的人认同这番理论,是李晔彻底征服这片土地,迅速改造这些人的思想,让他们变成大唐顺民,同时将倭国历史虚无化乃至完全抹去的既定策略,也是基础策略。
要灭亡一个国家,当然只需要占领他们的土地,但要征服一个文明,就必须首先征服他们的思想,灭亡对方的文化。
这是一个长久的工程,浩大
繁复。李晔此时说这些话,其本意只是做个开篇,让倭国人知道有这么种说法,配合后面军队的铁血镇压,一边杀人一边教化,不愁他们不认同。
李晔原本以为,面前这些倭国修士、贵族俊彦,在听到他的话后,会勃然大怒,亦或是羞愤欲死,然后嗷嗷叫着举刀杀上来,让李晔有借口先杀一批人再巩固、扩大一下自己的威严。
却没想到,此言一出,这些倭国人都是一脸难以描述的神情,嘴巴张大的能塞进去一个拳头,眼中分明闪烁着震惊、狂喜、激动之色,就好像一个农夫家的儿子,忽然得知自己是遗落在民间的皇子,现在就能回去继承皇位一样。
场面在短暂的安静之后,忽然一下子炸了锅。
无数修士相继扑通扑通跪倒在地,对着李晔就是一顿猛烈磕头,一副见到失散多年亲爹的模样。
“陛下,我是华夏先民后裔,我绝对是啊!”一名真人境大修士满面通红的大喊大叫。
“陛下,臣是燕国人,臣的祖先是燕国人!臣村上太郎,参见陛下!”一名中年男子双目泛红,手舞足蹈。
“臣刘三郎参见陛下,陛下万年!陛下,您可总算是来了,臣等您等得好苦!臣祖上二十八代都盼着回归大唐啊!”一名将忽然将自己姓氏改了的家伙,泪流满面。
“臣,楚国项燕后人项忠贞,参见陛下,陛下万年,大唐威武!陛下,臣有族谱,能证明自己的身份,请陛下收下臣吧!”一个准备回去后立即伪造一本族谱的白发老者,信誓旦旦的大声说。
“陛下,臣是齐国管仲后人!臣,臣叫管,管玄之!陛下,臣真的是齐国人,不,是大唐人!臣的家族,跟藤原家族是世仇,藤原家族肯定是野人后代,臣愿意为陛下指路,去追杀藤原家族!”又一个聪明的贵族修士言辞凿凿。
“陛下,臣也是大唐人”
“大唐人杨仲,参见陛下”
“陛下”
数不清的人抬着头仰望李晔,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嘴里倒豆子一般往外冒着各种表明身份、效忠大唐的话。看他们面红耳赤、群魔乱舞的模样,李晔大感意外。
尤其是在看到,无数修士、官员、贵族子弟,听到这边的动静,从城中各处飞奔而来,陆陆续续在人群后面海浪一样跟着跪拜,嘴里大声报着自己的祖宗十八代,群情激奋的表示自己绝对是华夏后裔时,李晔震惊了。
这些人缘何反应这么大这场面也太壮观,太热闹了些吧这帮人怎么搞得像是重获新生一样信我者得永生
难不成,是朕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规矩
李晔让第一统率,带着一批修士去捕杀倭国皇族子弟,无论男女老少务必一个不留。有现在自视为唐人,将皇族也视为野人的倭国修士带路、相助,这件事会非常简单。
在传令给杨行密,让他派遣精骑先行一步,来接收平安京城防后,李晔带着一群修士径直去了宫城。
平安京虽然是仿照长安、洛阳所建,坊区街道都给李晔一种熟悉感,但纵目四望,他还是有些失望。
&nbs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契机
管玄之明白了今后的生存基础、奋斗方向,虽然刚刚吃了点苦头,此时也觉得高兴,甚至是激动。他不怕李晔霸道铁血,只要李晔给他们指明方向,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接收平安京城防的军队马上就会到来,随行的还有主持民政、负责战后秩序重塑的文官,你现在去召集平安京的官将,做好跟他们交接的准备。”
李晔下达指令,“你要清楚,战争已经结束,接下来朕要的是稳定,无端生事者,为了讨好朕的王师趁机搜刮民间财富、鱼肉百姓者,斩!”
管玄之神色一凛,连忙领命。
在离开之前,他忽然想到什么,毕恭毕敬道“陛下,藤原家族的人,要追杀吗”
李晔看了他一眼,只说了四个字,“一个不留。”
“臣领命!”管玄之精神大振,追杀藤原家族,将是他们第一次为皇帝陛下出战,事关他在陛下心目中的印象、地位、前途,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各个贵族尽起精锐,将这件事办得十全十美!
管玄之腰弯得脑袋都要触到地面,躬身退下台阶,仍然不肯转身,看样子是打算就这样一直退出宫门。李晔眉州一皱,对这种卑微到尘埃的姿态本能不喜,他要的战士,需要挺直腰杆、气势十足。
想了想,李晔还是没有出言纠正什么。现在这些人恭敬卑微的姿态,也不是完全没有必要,眼下正是需要他们完全臣服大唐的时候,让他们保持这样的态度,有助于他们弄清自己的定位。
如果他们之后能为大唐立下足够的功勋,到时候再给他们大唐的户籍,给他们应有的尊严也不迟。
想到这里,李晔心情愉快了不少,也轻松了不少。挥挥手,示意躬身站在一旁的宦官,传他的命令,让现在还跪在广场上的嫔妃、宫女们,各归其位。
无论是藤原稳子还是藤原温子,都的确是世间罕见的尤物,李晔先前之所以不拿正眼看她们,主要原因,不是有多么厌恶她们,而是做给管玄之等人看的。
他要在这些人心目中竖立一个神明神武、不为外物所动的雄主形象。
他是大唐的皇帝,大唐刚刚征服这片土地,如果这个时候他就被美色所动,且不说管玄之这些人,会不会就此小觑他,仅是这样会带来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
那些权贵极可能会就此大肆搜罗美人,不断进献给他,甚至是聚敛财富,用各种奇珍异宝来打动他,总之为了得到他的青睐,各种手段会无所不用其极。
作为一群国亡之人,没什么比讨得新主欢心更重要的了,这些人绝对不会有底线,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而这,对大唐迅速恢复这片土地的秩序,治理这里,化此地之力为大唐国力极为不利。
所以李晔才告诉管玄之,战功,是所有倭国人唯一可以用来打动他,为他们自己赢得生存机会、唐人身份的东西。
这,是李晔为这片土地立得第一个规矩,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一个规矩,事关国家大事,社稷之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