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陛下,斥候发现了倭国舰队!”杨行密来向李晔禀报大修士侦查的结果,“船舰很多,不下两千艘,旌旗招展,甲士如云。青衣衙门的细作回报,这支倭军数量不少,有不下十万之数!”
这是岭南水师第一次碰见倭国战士,杨行密虽然话说得四平八稳、古井无波,但眉宇间的激动之色却掩盖不住。
李晔点点头。
普通甲士还看不到岛屿,但空中的大修士,已经能够看到,李晔知道面前这座大岛的名字对马岛。
对马岛在新罗、日本之间的朝鲜海峡中部,面积不小,背靠的对马海峡,是进出倭国的咽喉要道。元朝征伐倭国虽然没有成功,但却两度攻占了对马岛,这里是进入倭国海域的踏脚板。
对倭国来说,对马岛也是防御大唐、新罗水师的桥头堡。
“敌方领军主将是谁”李晔问。
“藤原忠平,是倭国左大臣藤原时平的胞弟。”作为这回领军出征的主将,青衣衙门对倭国的探报,杨行密基本都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杨行密的才智心性,必然对这些情报详细研究过。
李晔不置可否“藤原时平倒是一代人杰,不知道他这个胞弟如何。”
其实他对藤原时平也没太多了解,但倭国的藤原家族声名在外,哪怕是穿越前,他也有耳闻。李晔之所以很早就知道藤原时平这个人,其实还是因为他的政敌菅原道真。
藤原时平为了独揽大权,诬陷菅原道真谋划拥立醍醐天皇的弟弟齐世亲王,成功引起醍醐天皇的怀疑与忌惮,左迁菅原道真为太宰权帅,剥夺了他右大臣的权力,让他做了一个闲人。
而后,其家人、故旧皆被陆续打压、流放、害死,导致菅原道真抑郁而终。
这就是倭国历史上著名的昌泰之变。
然而作为胜利者的藤原时平,却在几年后忽然亡故,那时候他还不到四十岁,正是春秋鼎盛之时。
而后,醍醐天皇的几个儿子也相继死亡,突然而莫名。
一时间倭国朝野震动,都说这是菅原道真的亡灵在作祟。
就这样,菅原道真成了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怨灵之一。
按照李晔的看法,菅原道真应该是比窦娥还冤。
“藤原家族现在有三人声望最高,分别是藤原时平、藤原忠平,以及他们的叔父藤原清经,都是手握权柄的倭国重臣。醍醐那小子年纪尚小,能够亲自把握的权力有限,倭国大权现在很大一部分,都在左右大臣手中。而相比于右大臣菅原道真,出自外戚藤原家族的藤原时平,明显权力更大。”
杨行密说到这里,不着痕迹的笑了笑,“不过藤原忠平敢带着倭国水师来阻拦我们,能活的时间也就不多了。”
李晔笑了笑,虽然心里也如此认为,但他不喜欢在事先做论断。
此时他想到的是,在倭国之内,还有没有人会成为大军的对手。
除了藤原时平三人、菅原道真,这样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上任倭国天皇宇多。宇多天皇此时并没有死,他之所以传位给醍醐,是因为他要去做和尚。
现如今,宇多天皇是宇多法皇。
李晔敲了敲额头,回想起来,菅原道真被贬官的时候,宇多还想劝醍醐收回成命。只可惜,时过境迁,这位前天皇连宫门都进不去,在平安宫外站了一夜,受尽寒风,最终只能无奈离开。可以说是很憋屈、很悲惨了。
细想之下,昌泰之变也就是明年的事。
收起思绪,李晔不再想倭国这些邋遢事。唐军所过之处,注定了要摧枯拉朽,一切故事都会随之落入尘埃,无论是好故事还是悲惨的故事,都没有人再有闲心关注。
他们终会被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准备开战吧。”李晔吩咐杨行密,“无论如何,对马岛都要先夺下来。”
“臣领命!”
在岭南水师调整阵型,准备开战的时候,对马岛前的倭国水师,也在积极备战。跟杨行密禀报的不同的是,此时统领倭国水师的,虽然是藤原忠平,但左大臣藤原时平也在水师大寨中。
“兄长
第一百一十一章 对马海战(1)
“躲避,快躲避!”
前阵的船舰上,倭国将领们高声疾呼,面对一波又一波降临的,充满灵气光华的箭云,他们感到无比的绝望。
眼看着将士们未发一矢、未动一刀,就被强大到仿佛可以撕裂一切的弩矢集中,身死道陨,躺在血泊中睁大了惊恐、不甘的双眼,将领们无不头皮发麻、心疼难忍。
“拦住这些弩矢,所有练气中高段修士都出手!”
带领这五百艘船舰出战的将领大声吼叫。
 
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马海战(2)
“将军!唐军船舰压过来了,我们根本抵挡不住,请将军速速撤离!”
藤原志雄听到副手的这句话,本就如死灰的脸,蒙上了一层更加晦暗的阴影。
他们是出来诱敌的,可唐军攻势太猛,兀一接战,就用法器强弓劲弩压得他的部曲抬不起头,死伤惨重,而后更是直接突入船舰阵中,一往无前,杀得他的将士阵脚大乱,各部虽然奋力抵抗,但收效甚微。
对方整个攻击态势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己方五百多艘战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让他们记起来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岭南水师在这片海域中已经没有对手,接下来将士需要登陆作战,舰队的法器床弩、投石机,除却留下一部分基础战斗力量,届时也要转移到陆地上去。
“灵石、弩矢虽然损耗过半,暂时也不必担心供应不上,至少前两场战役的需求还能满足,后续等到新罗的灵石运到,也就不用忧虑这些问题。”
占领对马岛后,李晔开始跟杨行密商讨接下来的战事安排。
赵破虏率领的十万兵马,在攻占包括后高句丽、后百济在内的新罗土地后,彼处的各种修真资源,也自然而然落入大唐囊中。
比起战后的丰富收获,战争阶段的各种物资损耗就不值一提——这正是战争的意义所在,它的本质就是抢钱抢粮抢地盘,掠夺财富。唐军军中法器虽然先进,一战烧掉的钱也很多,但占领了新罗后,这些马上就补了回来。
这还只是暂时的,长久统治新罗,只要治理得好,让那里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充入国库,持续增强大唐的国力。
攻伐倭国同样是这种情况。
“对马岛还是贫瘠了些,人口少得可怜,也没多少钱粮。”杨行密笑着说道,看起来好像很是遗憾,“要是对马岛能像新罗那样,拥有那么多修真物资,我们也省得来回在海上跑。”
李晔不以为然,道:“对马岛虽然贫瘠,却未必没有修真资源,留下一批人多方探查一番,无论有没有收获,这里都该仔细梳理。”
杨行密抱拳领命。
其实唐军在攻占新罗后,也派了很多修士展开地毯式探查,现在已经发现了两座灵石矿。这说明新罗这些小国,对领地的利用还是不够深入,许多资源都白白闲置浪费了。不像大唐,现在漫天遍野都是寻找资源的修士。
“陛下,倭国已经没有水师,接下来登岸作战,我们应该选取何处作为进攻目标”杨行密询问李晔。
李晔看了他一眼,“你若是有什么见解,但说无妨。”
杨行密等的就是李晔这句话,制定战略战术,这是他这个岭南水师大将,真正展现自己本事的时候。
他稍作沉吟,娓娓道来:“根据青衣衙门探报,倭国四大岛,从南向北依次是筑紫岛、伊予岛、本州岛、虾夷岛。其中本州占据了整个倭国绝大部分领地、人口,平安京也正是建在本州岛南部中心地带。
“对马岛东对筑紫岛、本州岛交界处,从这里出发,可以任意抵达两地。倭国地形南北狭长,从步步为营的用兵策略上说,应该先攻打最南端的筑紫岛,而后占据伊予岛,最后再进入本州岛。
“至于北面的虾夷,也没甚么人,不用太过考虑。
“不过臣认为,既然倭国水师已经覆灭,海域就任我王师驰骋,想在哪里登岸都可以,不必如此拘束。岭南水师十万将士,能够登岸征战的只是一部分,所以臣认为,我们应该直接攻打本
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扬威
不出藤原时平所料,菅原道真来了之后,听说对马岛战况,也是一万个不相信,当着醍醐的面严厉斥责藤原忠平败军辱国,必须要付出代价,还问藤原时平,唐军是不是已经都成了天兵,否则,怎么会这么能打
菅原道真是个正直的人,从不谄媚奉承,还常常直言进谏,跟同僚相处虽然不错,但眼睛里绝对揉不得沙子,此时面对藤原时平,一连番诘问就脱口而出。
醍醐则是装作一副仁君的模样,替藤原时平说话,说藤原忠平也算为国捐躯,应该体谅,这果然惹恼了菅原道真,直言醍醐这是赏罚不明,在这样紧要的关头,绝对是误国误民。
他当场进言,必须严惩此战失职者,作为“监军”前往水师的藤原时平,必须付出代价,否则臣民不服,还有谁肯为国家奋躯作战
藤原时平辩解了几句,就被盛怒之下的菅原道真,喷了一脸唾沫,这让他暗自咬牙,生吞菅原道真的心都有了。
醍醐唉声叹气,犹豫再三,最终“拗不过”菅原道真,“悲痛”的决定让藤原时平将军权交出来,再另外找人主持战局。
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依旧信任藤原家族,又或者是为了稳住藤原时平,醍醐没有治藤原家族任何人的罪,嘴里说着大家要共度时艰,藤原家族可以将功补过。
“臣,领命”藤原时平万般无奈,憋屈悲愤得脸红脖子粗,最终还是咬着牙交出了军权在此之前,醍醐是让他主持战局的。
醍醐当场任命菅原道真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带人速速探查唐军动静、虚实,安排本州防御。
在说到“虚实”二字的时候,醍醐眼神陡然凌厉,饱含深意的看了菅原道真一眼。这让菅原道真浑身一震,心头一动,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恰好,藤原时平眼角的余光,也捕捉到了醍醐这个眼神,这让他终于确认,醍醐对他和藤原家族的怀疑,已是非常深!
至少此时此刻是这样。
追根揭底,醍醐还是不相信二十万水师,会被唐军在一天之内击败。他甚至觉得,就算藤原时平想要借此隐藏水师,也应该要将战况描述得更加合理些。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醍醐没有对藤原时平动手,借机向他或者腾原家族发难,只是让菅原道真暂时接过了军权。
醍醐也禁不住问自己,难道藤原时平所言果真属实唐军还真能在一日之间,就将水师击败这得两军有大的差距才行除非是两个不同世界的军队!
在让藤原时平退下之后,醍醐眉头紧锁地问菅原道真“唐军在一日之内,就击败我水师二十万,爱卿认为唐军这是用了什么法子藤原卿描述的那些威力巨大,堪比神兵的法器,爱卿是否见过,它们真的存在”
菅原道真虽然性情纯直,但并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
醍醐的这些问题,核心意思其实就一个藤原时平是不是在说谎
醍醐之所以没有直接这么问,是不想把对藤原时平和藤原家族的怀疑,在大臣面前如此直白的表现出来。
菅原道真方才在诘问藤原时平的时候,的确是很愤怒,而且义正言辞,因为二十万水师一朝战败,对国家打击太大,损失也太大。菅原道真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藤原忠平主战不利,犯下了滔天大错,让唐军抓住机会一击而溃。
而藤原时平将唐军说得如同天兵一样,只是为了替藤原忠平掩盖错误和罪责,尽量挽救藤原家族的名声,不被治罪太重。
但是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菅原道真就不得不考量,如果唐军果真有这样的神兵利器,国家该怎样才能应对。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后,菅原道真不由得感到阵阵心悸,手脚也禁不住发冷。
跟藤原时平的自信骄傲不同,菅原道真为人谦逊平和,连带着看问题也不极端。
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唐朝始终是一个庞然大物,国家这两百多年虽然学了对方很多,但还是没有跟对方正面抗衡的实力。
他是倭国眼下最富盛名的博学之士,前些年还领了遣唐使的职务准备去大唐,虽然最终没有成行,但他对唐朝的了解却更多。若不是对唐朝敬畏深重,之前听闻唐军来攻时,他也不会提议,让国家用称臣朝贡的方式,来化解此次兵戈。
“陛下,唐朝强盛,威服诸邦,世人莫不忌惮。国家之所以屡派遣唐使,也是因为知道唐朝是我们无法战胜、只能仰望的,这才去学习他们。”
菅原道真准备了一下措辞,谨慎的说道“这些年国家的确学到了唐朝很多东西,也强大了起来,可称今非昔比。而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的确是国势不如往昔,前些年唐朝国中大乱时,臣还以为,唐朝这个庞然大物,可能真要倒下了,没有数十年缓不过来”
醍醐不耐烦的摆摆手,“说重点!”
“是。”菅原道真顿了顿,“臣的意思是说,如果唐朝国中大乱,自顾不暇,我们或许还有机会,趁机在它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但若是唐朝国中太平,那么以唐朝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深厚底蕴,现在研究出来了威力巨大的军中利器,也不是没有可能。
“陛下应该知道,唐人中的饱学之士、能工巧匠,的确是天人之姿,非其它小国的俊才可以相提并论。追根揭底,这是他们的底蕴太过深厚,积累太过浩瀚。只要唐朝皇帝稍微给予正面诱导,就会有无数先进物件出现,让人惊为天人。”
“好了!”
醍醐听到这里,已经焦躁得不行,他虽然才智双全,但毕竟年纪尚轻,面对这样的大事与挫折,很难沉得住气。
他盯着菅原道真道“此次你去探查唐军行踪,务必查明虚实,必要时候,可以用朕使臣的名义,去跟唐军正面接触,朕准你便宜行事,你一定要看清楚!”
“臣领命!”
“另外,此时你既已掌管国家防务,就要戮力而为,务必不能让唐军成功登岸!如有必要,朕会号召各地勤王,无论如何,此战国家都不能败!”
“臣必定全力施为,保国家平安,保陛下无恙!”
“那就拜托菅原卿了!”
岭南水师从对马岛出发,经过连续不断的航行,顺利绕过本州岛北部三分之一的海岸线,接近了预定的登陆地点黑崎海湾。
李晔一路欣赏沿岸风景,倒也心情不错,军中大小事务都有杨行密主持,李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们跟你们不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