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

    吴悠再度恢复视野的时候,发现她还在古剑之前。

    漂浮的古剑后,那座影壁已经没有光芒,陷入沉寂,好似从来都没有什么变化,她也没有去经历她的三生三世。

    你,恨他吗?沧桑空灵的声音问,悲悯之外,还有化解不开的愤怒。

    吴悠紧紧咬着下唇,直到殷红的唇一片苍白,被咬破之后又被鲜血染红。

    她的目光从茫然中渐渐恢复神采,那是坚毅如铁的神采,她一字字道:我恨他。

    你应该恨他。三世了,你为她付出了人生,但他心中始终只有国家大义江山社稷。他注定了是亡国之君,这是他的宿命,却不是你的,你为何要陪他?他根本就不值得你陪他!沧桑悲悯的声音,有恨意有快意。

    吴悠重复道:不值得。

    好。你可以去取问仙剑了。沧桑的声音充满欣慰与希望,手持问仙剑,成为蜀山掌剑人,去杀了李晔,他的宿命就会就此结束。而你,也将踏上大道。从今往后,你心中没有儿女私情,有的,只是脚下直通仙庭的通天之路!

    吴悠站起身,一步步走近湛蓝的问仙剑,伸出手,握上剑柄。

    刹那间,蓝光流溢,无数光芒从剑身倾泻出来,星星点点的光芒,充斥着空旷幽深的大殿,犹如银河倒悬在殿中,而吴悠衣发飞扬,眸如星辰。

    整个蜀山,震动如潮,千百灵剑,齐齐颤鸣,自动从屋舍从飞出,从四面八方,掠过山林,掠过山涧,掠过白云,掠过峰顶,齐聚问仙宫前。

    千百灵剑齐齐发颤,犹如群臣面君,战战兢兢。

    千百弟子,悉数从屋舍中飞出,来到空地上,遥遥看向问仙宫所在的方位,满脸敬畏崇敬之色。须臾,千百弟子接连下拜,拜见掌剑人!

    吴悠从问仙宫内走出,背负问仙剑,踏云雾而下,飘渺若仙,眉眼间神威不可侵犯。

    守在玉阶前的莫问愁,脸颊禁不住颤抖,眸中狂喜之色溢于言表,看到吴悠,她陡然浑身一震,一股臣服之心油然而生,不由自主拜倒在地:恭迎掌剑人!

    这一日,问仙剑在手,吴悠一步跨越大道,成就灵池真人。




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体
    (听说你们喜欢三千多字的标准章节,那我先来两章。)

    凤翔境内某处山峰,有数名红衣僧人对月而立。

    为首之人肥头大耳,面容慈祥,仿佛随时都面带笑容。手里一串长长的佛珠有三十六颗,袈裟上有金珠一百零八个,环绕袈裟的金线二百零六寸。这副装扮清楚表明,他就是西域三十六寺之首,金山大雪寺主持,天罗。

    在山峰之下的平地上,有八百僧人盘膝而坐,那便是西域三十六寺八百僧兵。

    陡峭崎岖的山道上,一名白眉白衣的僧人拾级而上,他走得并不快,但须臾就到了山顶。

    天罗回头,与来人相见。

    天罗师兄。

    法义师弟。

    两人并肩而立,纵目远望,周围的僧人都退后几步,为他们让出空间。

    天罗微笑道:大唐十八寺与西域三十六院,这回联合行动,为的是将佛法广传中原,造福苍生,令众生不再受苦。大唐江湖,实力最强的是道门,大小道观遍布九洲,道人多如恒河沙数。道门下受百姓香火,上有仙庭庇佑,释门进入中国八百年,未曾真正大兴,根由便在于此。

    然而如今却是不同,释门八百年蛰伏隐忍,道门八百年骄傲自大,形势已经完全逆转。道门不知团结,跟中国的权贵们一样,内斗不休,分为五大道门,各据一方。眼下天下大乱,道门想要大出天下,机关算尽,却因为安逸已久,最终输在修士实力上。

    万千道观,竟然找不出十个真人境,这等境遇,又如何能跟我释门数十金刚境相提并论?而且道门纪律向来不严,人人散漫,也没有我释门八百僧兵团这样的大杀器。此番天下之争,道门已经输定了!

    法义大战归来,伤势未愈,回想起与李晔之战,他眸中不无忧虑,道门固然不足为虑,然而中原并非无人。

    天罗笑道:师弟是说那李晔?

    正是。

    天罗看了法义一眼,笑容将眼睛挤得很小,能将师弟击败,杀我释门金刚境,实力的确不容小觑。然而我释门有十八金刚,三十六罗汉,李晔如何匹敌?

    法义叹息一声,这也是他此时亲自来迎接天罗的原因,十八金刚已是没了。

    什么?天罗一怔,笑容僵在脸上。

    法义沉重道:不仅十八金刚被李晔所杀,三十六罗汉,只怕也损失惨重,能否将李晔拿下,都是未知之数。

    天罗一字字道:师弟,出家人可不兴说笑。

    法义苦涩道:师兄,形势有变,都到了这份上,师弟哪还有心思说笑?

    天罗沉默下来,眼帘微沉,不过旋即脸上又有笑容绽放,那李晔果真如此厉害?他不过刚刚成就灵池真人,焉能抗衡我三十六罗汉大阵,焉能抵抗我三十六天音雷池领域?

    法义沉吟片刻,平心而论,他也不觉得李晔能做到这点,良久后,他道:师兄,有一句话,师弟不知当讲不当讲。

    师弟想说什么?

    法义沉声道:释门东传,目的便是中原,但一直受到道门打压,未曾兴盛,反而是在西域道门势力薄弱的地方,迅速发展壮大。早在数百年前,西域全境,就皆是佛国,百姓皈依释门,俨然极乐净土。

    然而这数百年间,西域三十六院,多次在积蓄实力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想要趁乱进入中原,先立足于江湖,再立足于庙堂隋末时,安史之乱时,释门都曾有过如此举动,但最后

    天罗不以为意道:不错,最后都无疾而终。释门积蓄的力量,还未进入中原,就被中原修士,闻讯到西域来,给打击的损伤惨重。

    法义露出追忆和痛苦之色:百年前,正是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皇帝抽调边军进入中原平叛,边防空虚,吐蕃回鹘趁机侵入西域河西,大唐边军战死无数,西域四镇与都护府一一覆灭,疆域被蚕食殆尽,释门也积蓄力量,准备进入中原。

    但就在释门准备大举出动的时候那人,那人青衫仗剑,出灵武,入河西,杀我释门金刚境数人;出阳关,入西域,连杀我释门修士千百人;最后单人上金山,闯入大雪山寺,以一己之力,杀我金刚境十余人!连当时的住持都未能幸免于难!

    最后若非六道轮回阵出动,大雪山寺,只怕在那时就要覆灭,西域佛国,只怕在彼时就要被倾覆!

    后来那人虽然重伤退走,但释门却一片哗然。

    数百年来,仗剑出阳关,上大雪山寺的中原修士,也不只他一个。但他们杀的人,加起来也没他多,而且最后都死在六道轮回阵下。只有他一人,能够重伤逃离!

    数百年来,敢于西行挑战释门,上金山大雪寺的,都是中原江湖一等一的天才高手。然而他们却不远万里,单人独骑出阳关,为求杀人,竟都慷慨赴死!

    法义一席话说完,满脸都是痛苦之色,陷入回忆中不能自拔。

    山顶一时静谧下来,只有风声呼啸。

    对释门而言,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是大业的挫折与磨难,更是释门的伤疤与耻辱。

    天罗徐徐开口:不错,这些中原江湖最惊才绝艳的天才高手,最后都死在了进山大雪寺,死在六道轮回大阵下。他们无一不是神魂俱灭,化为飞灰,不能入轮回,就此消散于天地间!

    忽的他声音一变,充满铿锵金戈之气:天才高手,慷慨赴死,此等气节,释门心惊,所以要大出天下,占据中原!九洲之地,人杰地灵,如此福地圣地,释门岂有不占之理?若是释门占了此地,那些惊才绝艳的修士,日后都会是释门的金刚罗汉,如此,何愁释门不能大兴?

    一席话掷地有声,远传数里,在旷野回荡不绝。

    法义眉头不展,中原有如此多气节无双的天才高手,释门果真有机会?

    或许是有的,因为现在天下大乱。

    良久后,法义试探着道:师兄,李晔此子,会不会杀败三十六罗汉?最后让释门要出动六道轮回大阵,才能让他灰飞烟灭?

    天罗不以为意:三十六罗汉,已经数百年未曾一齐出现,这可是西域释门的顶尖战力之一!就算是当年那人,也无法硬撼三十六罗汉大阵,否则只有死!

    师兄,师弟还是担心。

    师弟,你被李晔击败,不会已经佛心崩塌了吧?

    师兄,师弟虽然鲁钝,但还不至于如此不堪。

    那就好,师弟,不妨直接告诉你,这回释门大出中原,可是有菩萨显灵,降下佛旨的。六道轮回大阵,早就不是昔日可比,别说灵池真人,仙人境以下,碰到六道轮回大阵,就要死,连逃走的余地都没有!

    菩萨显灵,为六道轮回大阵提升威能?

    天罗冷笑一声:而今,不仅九洲大乱,诸侯争霸,各族兴风作浪,那些觊觎神州福地的各族神灵,也都有了动作。吐蕃月神,回鹘摩尼门,契丹神教,南诏巫神,可是没一个闲着,听说上面已经打成一锅粥。

    听到如此秘辛,法义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如此看来大唐这处洞天福地,让各方神灵都坐不住了。这回大唐君王失德,天下大乱,气运流散,百姓死伤无数,信仰崩塌,香火供奉大减,一直将神州作为洞天福地,和立足之基的道门仙庭,秩序不稳,力量来源受到极大削弱,这正是诸神侵入中原的大好良机

    仙界诸神大战,人间诸侯争霸!

    天罗缓缓点头:这次是释门八百年未遇之良机,自然要全力以赴。菩萨们降下一丝神力,让六道轮回大阵提升些许威力,也就不在话下。这大唐的天下,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乱,真正的大乱。释门占得一丝先机,自然不能辜负这等机缘。

    那李晔那厮

    李晔必死,大唐必亡,此乃宿命。大道如此,人能奈何?且等三十六罗汉的捷报!

    牛首山。

    绝顶之上,四位衣袂飘飞,气质如仙的大修士,面相西北而立。

    这四人,正是终南山掌门许平镜,蜀山掌门白惊雪,雪庐掌门吴金陵,洞庭湖掌门王三仙。

    绝顶俯瞰四方,群山大地都在脚下,夜风席卷呼啸,头顶银河高悬,繁星如海。

    此景,绝顶高百丈,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许平镜徐徐开口:自古以来,中原国昌民强,威重四海,八方臣服,万邦来朝,文明如星辰般耀眼。中原何以能如此?不外乎人杰地灵四个字。山川秀美,合大道之所;沃野千里,养万民之土。如此福地,大唐之外诸邦,谁能相提并论?

    神州福地,胜于天下,所以才有大秦之强,汉唐之兴。我道门,生于神州,兴于神州,以神州为洞天福地,得神州百姓信仰与供奉,数千年香火不绝,所以道门仙庭之盛,胜过天界诸域。



第四十七章 仙人之道(第二更)
    大唐道观无数,每一处所在,都是神州这块大福地下的小福地。神州四面,东蓬莱,西蜀山,北雪庐,南洞庭,中终南,又是为神州五大小福地。乃合大道汇气运得民望之所,所以有五大道门,盛于天下万千道观。

    许平镜负手而立,继续道:五大道门分据五大福地,理当大兴于天下。然而五大道门有了这等福分,自然也要为仙庭分忧。最重要的,就是守好大唐的天下,保证道门的地位。

    我等四人,加上张九陵,能成为五大道门掌门,是机缘也是责任,若是此生为仙庭立下功德,得到仙庭认可,往后未必没有位列仙班的际遇!

    说到这,许平镜若有所感,抬头望向星海银河,低声呢喃: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道人毕生追求,无胜于此。

    感叹罢了,许平镜回头环顾众人,我等道人,为仙庭执掌凡间,求的是道门长兴。所以每回天下大乱,道门大出天下,扶持诸侯问鼎中原。

    眼下,大唐皇朝即将崩塌,儒释道兵大争天下,域外诸族四面入侵边疆,幽燕河西西川岭南,皆战火不休。天界之上,四方诸神,也在蚕食仙庭领域,众仙四面迎战。所谓天上地下,一体同生是也。

    天界乱,凡间必乱。凡间乱,天界必乱。

    如今唐皇帝失德,引得群雄并起,诸侯争霸,边境失守,影响了天界形势。祖宗疆土被人侵夺,各神各教得了疆土,汇聚了凡间百姓香火气运信仰之力,力量大增,由此,四方诸神趁势而起。

    连年征战,神州百姓死伤无数,气运流散,香火大减。凡间供奉之力大减,仙庭力量相应受到削弱,遂对四面烽火之势,无法雷霆扑灭。

    说到这,许平镜叹息连连,满面愁容。

    蜀山白惊雪冷冷道:如今这大争之势,丝毫不弱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候。甚至犹有过之。仙人若是被四方诸神击败,仙庭若是被四方诸神占领,相应的,四方诸神在凡间的修士军队,得到各自神灵庇护,自然更加强悍,大唐疆土到最后,必为异族窃据。

    同理,若是神州先被异族大军攻占,失去凡间的信仰供奉之力,则仙庭圣地,也将落入外族神灵之手。

    许平镜长叹道:每当异族入侵,凡间百姓,都期望仙人来救。岂不知,仙人也自身难保,在期待凡间扭转大局,去反哺仙庭。

    总而言之,值此危难之际,道门当上下齐心。先斩妖孽,再谋一统天下,而后驱逐异族大军,重建凡间秩序与信仰,如此才能与仙庭互相裨益。

    说到这,许平镜目光炯炯看向其他三人:李晔横空出世,扰乱天地秩序,必为妖孽无疑。他若死在释门之手,倒也罢了。若是不能,诛仙大阵,随时都要准备开启!

    白惊雪冷冷道:张九陵为了一己私利,去截杀两个后辈,如此不顾大局,岂非本末倒置,你们为何不劝?

    非也非也。雪庐吴金陵摇头晃脑,那两个后辈,虽然只有练气九层的修为,但听说却是仙人转世,不可不防。趁其实力还未完全恢复之时,将其斩杀,正是上上之选。

    白惊雪皱眉道:仙人转世?既然是仙人转世,为何不助道门,却跟李晔混在一起?

    洞庭王三仙叹息道:仙庭也不是铁板一块,众仙对大道的理解,各有不同,难免会有争端,形成派别。那两个后辈转世,与妖孽同行,只怕也是这种争斗的体现。

    白惊雪冷笑道:域外诸神群起而攻,仙庭还有内斗?

    乱象不无不在,争斗无处不在。吴金陵继续摇头晃脑,这才是大乱之世,大争之世啊!

    噗嗤,卢具剑捅进一名罗汉的胸腹,从背后探出一尺剑身。鲜血淋漓,化作雨滴落下。

    李晔双目如狼,一手保扶住对方的肩膀,一面看向后面冲来的罗汉,嘴角的血迹让他看起来,犹如受伤的猛虎,有吞天毁地之气。
1...159160161162163...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