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黄巢作乱,王师四面讨伐,杨复光是唯一跟着大军征战的宦官,而且多有功勋,现在他的声望,已经完全超过了田令孜,并且得到过李俨不止一次的称赞。
可想而知,李俨回长安之后,一定会重用杨复光,那么田令孜的地位就岌岌可危。
田令孜不会容许有人危及他的地位,哪怕只是有这个可能都不行。
杨复恭恭声应诺,杨复光虽然是他的堂弟,但是宫闱之中,争权夺利,冷酷无情,哪里容得下什么亲情,况且,两人从来都不是一条船上的人。
杨复恭试探着问道:那平卢军
田令孜摆了摆手,平卢军无需忌惮,他们是藩镇军,没有驻守京师的道理,事后自然会回平卢,长安还是神策军的。
杨复恭目光闪烁:那若是陛下想呢?以陛下对安王的信任
田令孜冷笑道:陛下想有什么用,平卢军的将士难道没有家人?出征在外倒也罢了,总会回去,真要长久驻守长安,你当军中将士都不是血肉之躯,不会思乡?平卢军的根在平卢,他们注定了是要回去的。
杨复恭连忙称是。
阳光照进窗子,李晔睁开双眼,将少司命搭在自己胸前的白玉胳膊轻轻拿开。对方仍在沉睡,青丝洒落白皙的脖颈,遮住了残留潮红的面颊,安详得像个婴儿。
李晔起身下床,在外恭候的丫鬟们听到动静,立即躬身进来服侍他穿衣洗漱。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要入冬,关中四面的战事基本已经停歇,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平卢军一直驻守长安没有再出战外,其他藩镇军一直在到处清剿叛军。
雁门军凶残至极,斩首已经超过二十万。
李克用为朝廷夺回了大量州县,除此之外,李昌言派遣王建李茂贞两人,率领凤翔军四面出战,河中军王重荣和朱温,也率领自己的部曲,立下了许多功劳。
值得一提的是,尚让和黄巢之子,已经带着乱军残部,攻到了蔡州。蔡州刺史秦宗权出战不利,竟然归降了乱军,和尚让一起攻打陈州去了。
淮南高骈,在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然再度领兵出战,不远千里去驰援陈州。
李晔梳洗完毕,简单用过早饭,就去书房处理军务。他现在虽说占着长安城,但京畿之地的军政要务,却是王铎带人在管辖,除了最开始平卢军攻克城池,李振参与过抚民之事外,大权就到了王铎手里。
李晔没什么意见,也没有要跟王铎争权的意思,他的功劳已经足够大,若是这个时候还到处抓权柄,说不得就要被有心人参上一本,说他居心叵测,野心滔天。
虽则如此,李晔仍旧是长安的王,而且是唯一的王,毕竟,宗室其他的王公不是在成都,就是死在乱军中了,现在他手里又有平卢军,所以每日来拜访的人不少。
殿下,朱全忠求见。负责王府护卫事宜的上官倾城,在门外禀报。
朱温?李晔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放下毛笔,起身来到门外,和上官倾城一起去设厅。
朱温来见李晔,没有着甲,当然也用不着穿官袍,一身锦衣玉带,倒也显得不凡,李晔还在院中,他听到动静,早早起身离座,向李晔抱拳,笑容满面:见过安王殿下。
朱将军,别来无恙。李晔抱拳还礼,来到主位坐下,笑着看向朱温,朱将军怎么有空到我这来了?
朱温笑道:到了长安,怎能不来拜见殿下。殿下克复京师,又手刃黄巢,此战论功第一,英名早已传遍天下,谁没有仰慕结交之心?
朱温这番话说的很热络也很自然,看得出来是发自真心,倒不全是奉承之词。以朱温的性格,要他如此**裸的奉承谁,只怕他也做不到。
李晔心头微动,克复京师手刃黄巢这样的滔天功劳背后,是天下瞩目的名望,随之而来的便是无穷气运,李晔的修为已经迈入真人境,但气运仍旧源源不断汇聚而来。
李晔和朱温在邓州大战一场,彼时各为其主,作沙场之争,如今朱温早已是唐臣,两人走到了同一个屋檐下,此时见面再无金戈之气,就如在茶棚初遇一般,竟然相谈甚欢。
平心而论,朱温并不是君子,草莽之气很重,李晔听说他在征战之际,杀伐手段极为狠辣,堪称残暴。但无论如何,这是个真汉子。
两人从茶棚初遇,聊到邓州之战,又谈及天下大势,不知不觉间,时间就悄然流逝,最后李晔摆下宴席,与朱温痛饮一番。
朱温只是拜会李晔的诸多豪杰之一,安王府门庭若市,宾客不绝,他和朱温还在开怀畅饮时,上官倾城忽然来报:凤翔军王建宋文通前来拜见。
王建和李茂贞与李晔是故交,昔日那场宫变,也多亏了王建和李茂贞出力。所以事后李晔在长安那几年,双方都有不少来往,很是亲近。
李晔没想到他们也到了长安,看样子是刚到就来拜见,要不然李晔也不会没听到动静。
李晔看向朱温,朱温豪气干云道:凤翔王建宋文通的威名,老朱早有耳闻,都是响当当的汉子。今日托安王的福,若是有幸与他们畅饮,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
李晔点点头,让上官倾城请他俩过来。
不时,王建李茂贞联袂而至,李晔起身相迎,朱温也跟着来到门外。
安王殿下,别来无恙。
见过安王殿下。
王建和李茂贞抱拳行礼,与李晔见礼过后,看到他身旁的朱温,两人都怔了怔。
说起来,朱温从邓州回到关中,领兵抗击过凤翔邠宁夏绥等镇的联军。那一战藩镇军败北,王建和李茂贞在他手下吃了不少亏,此刻与朱温意外相见,神色都有些精彩。
河中行营招讨副使朱将军,想必两位之前就认识。李晔为王建和李茂贞介绍朱温,又对朱温道:凤翔王将军宋将军,与我乃是故交,昔日诛杀刘行深韩文约,就亏得两位将军相助。
王建和宋文通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讶然,他俩也知道,朱温和李晔在邓州交过手,此刻见李晔竟然在设宴招待朱温,都感到新奇。
倒是朱温,神色如常,笑着跟王建和李茂贞打招呼,好似双方之前并无嫌隙。
别在门外杵着了,入座吧。李晔笑着招呼众人进屋,眼见众人分别落座,遂端起酒杯道:世道离乱,诸位都是英雄豪杰,今日有此际遇坐于一室,也算是风云际会,何不同饮此杯?
第三十九章 自立为帝(第三更)
朱温王建李茂贞都举杯称善,共饮一杯。
放下酒杯,李晔忽然感觉有些奇怪。世事总是充满巧合,日后在中原建立大梁的朱温,在凤翔称王的李茂贞,在蜀中称帝的王建,此刻竟然都汇聚一堂。凭众人今后的成就,今日在座,俨然已经是九洲半壁江山。
若是李克用也来,那在平定黄巢之乱过程中崛起的,唐末最富盛名的枭雄,就算到齐了。
李克用当然不会来见李晔,此刻他在军营大帐中,正在独自喝闷酒。
帐中灯火通明,却不止李克用一人,慧明和尚也在,只不过慧明并不饮酒,所以李克用就更显苦闷。
贫僧听说,朱温王建宋文通等人,都去了安王府饮酒,军帅为何不去?慧明忽然出声。
不提李晔还好,一提李克用就火大,他恼怒道:要不是李晔那厮,阴险算计本帅,我雁门军怎会丢掉克复京师的功劳?本帅恨不得扒了他的皮,怎能与他饮酒?!
慧明不动声色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安王克潼关,杀黄巢,复京师,日后权势只会更大,军帅若不能与他结交,冰释前嫌,只怕往后的路会很难走。
李克用眼角抽了抽,被气得不轻,然而这是事实。
良久,他叹息一声,苦恼道:李晔摆明了就要是要跟本帅作对到底,就算本帅愿意去巴结他,也是用热脸贴冷屁股,除了自取其辱,还有什么用处?
他这番话说的可谓是憋屈到极点。
若是如此,贫僧可为军帅分忧。慧明平静道。
李克用眼前一亮:大师有什么妙计?
慧明淡淡道:自然是结交有共同敌人的盟友。
李克用一怔:都到这份上了,还有谁会跟安王过不去?
慧明道:田令孜已经派了使者过来,他有意扶持军帅,与安王殿下抗衡。
安王府的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四人相谈甚欢。无论之前际遇如何,在此刻都亲如密友,一场酒喝的畅快淋漓。好在众人修为都不低,所以不用担心很快醉倒。
末了,王建和李茂贞站起身,对李晔抱拳道:多谢安王款待,时辰已经不早,我等先行告辞。
李晔点点头,他倒不是不能留对方在安王府过夜,只不过李茂贞先前已经说过,他们明日就要回凤翔,所以今夜要回军营。他俩这回到长安来,是专门来拜会李晔的。
行色如此匆匆,李晔感觉有些奇怪,但对方不愿多说,他也没有多问。
李晔也不是没有想过,趁着这个机会,把朱温王建李茂贞这些人都杀了。
他毕竟有穿越前的记忆,清楚知道大唐的江山,就是在这些人手里分崩离析,而以他现在真人境的修为,要杀他们易如反掌。
然而乱世之中,杀了朱温,还有张温李温,杀了王建,还有张建李建,诸侯能割据一方,是时势使然,不是杀几个人就能解决问题的。
最后再饮一杯吧。
也不知是谁,提议了一句。
于是四人同时举杯。
酒杯举在半空,却又忽然僵住,好似是没人想好祝酒词,而这最后一杯酒,怎么都需要一些祝酒词的。
何不敬这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
李茂贞忽然道。
好!敬这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
四人相视大笑,满饮这最后一杯与友谊有关的酒。
这话其实很奇怪,身为唐臣,怎能说大唐的天下,是大争之世?
是日,朱温王建李茂贞相继离开安王府。
次日,李茂贞王建启程返回凤翔。
到了凤翔之后,他俩径直去见凤翔节度使李昌言。这是李昌言的军令。
李昌言已经在书房等待。
王建李茂贞接下佩刀后,来到屋中拜见。
两位出征,为我凤翔立下大功,本帅很是欣慰,不必多礼,都入座。李昌言一脸亲切笑容,扶起王建和李茂贞,自身也到主位坐下。
一落座,李昌言脸上的笑容就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严肃庄重,他目光炯炯的看着王建和李茂贞,徐徐开口:本帅急召两位将军归来,原因是什么,两位将军可知?
王建与李茂贞相视一眼,齐道:请军帅明示。
李昌言双目深邃,仿佛藏有无数刀剑,盯着王建与李茂贞:陛下的车驾,不日即到凤翔!
李俨从蜀中回长安,必然要取道凤翔。
王建与李茂贞看到李昌言的眼神,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神色立即变得一片肃杀。
这是凤翔的机会,是本帅的机会,也是两位将军的机会。
李昌言没有明言,但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跟明言没有区别,他紧紧盯着王建与李茂贞,仿佛两人只要一个举动不合心意,就会暴起杀人,本帅待两位将军素来不薄,人前我们是从属,私下却如手足,两位将军可愿助本帅成就大业?
王建和李茂贞齐齐起身,在屋中下拜:愿誓死效忠军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李昌言重重击节,站起身,将两人扶起,满脸欣慰与振奋,有两位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王建与李茂贞走出节度使府的时候,手心都已一片冰凉。
而在李昌言接见他俩的屋子四周,藏着数百甲兵与数十高手,直到王建与李茂贞离去,李昌言才让这些人退下。
如果王建与李茂贞没有答应辅佐他,那么俩人现在就是两具尸体。
长安,安王府。
李晔坐在书案后沉默不语,宋娇站在堂中,眉眼凌厉,声音饱含杀气:王建与李茂贞回凤翔后,直接去见了李昌言,本该回大营的凤翔军,却在城外调转方向,往西南而去。李昌言想要做什么,岂非已是昭然若揭?
李晔手指敲打着桌面,神色低沉:李昌言要劫持陛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天下大乱,黄巢虽然已死,但各地乱兵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当此之际,李昌言有这个想法不稀奇,但神策军不是有十万兵马,他也敢这么做?
宋娇道:凤翔是李昌言的地盘,他暗藏伏兵,假意迎接陛下,再突然发难,就算陛下有神策军护卫,毕竟不可能被十万人围在中间,李昌言得手的可能性很大。再者,神策军说是有十万,但十之**都是新兵,如何能跟凤翔的百战精锐相比?
李晔点点头,再度沉吟下来。
宋娇寒声道:一旦陛下被挟持,李昌言第一个要对付的,就会是你,因为你是宗室子弟,更是皇朝亲王,不把你铲除,李昌言睡不着觉。而有李克用在旁虎视眈眈,平卢军的处境并非高枕无忧。
况且,天下大乱,人人都想成就大业,那些有野心的节度使,第一个要扫除的障碍,只怕也是你。在所有人看来,你不仅是李俨的兄弟,是他最亲信的臣子,更是大唐社稷的柱石,只有你倒下了,才有众人的机会!
李晔无奈笑了笑,他一直想的,就是等到天下大乱,唐室灭亡的时候,趁势而起,逐鹿天下,问鼎中原,成就帝业,以真龙之身,飞升成仙。说他是投机倒把之辈,丝毫都不为过。现在竟然成了天下人眼中,大唐的忠臣?
这天下大势还真是如洪流,推着人往前走,都让人不知会去往何处。
不过李晔心性果断,现在也不是犹豫的时候,因为李俨就快到凤翔,他对门外的亲卫道:让上官倾城来见我。
是!
宋娇怔了怔,美眸里遍是疑惑之色:你不把消息传递给陛下?只要陛下得知消息,纵然神策军不中用,毕竟有十万将士在侧,李昌言便不会得手吧?
李晔看着宋娇,目光犹如深渊,他徐徐道:然后呢?
什么然后?
陛下不进入凤翔,就无法回到长安,那么就只能回成都。也就说,凤翔军并没有进攻神策军,李昌言并没有挟持陛下,而陛下却因为我一句话,回去了成都。然后会如何,你想过没有?李晔字字珠玑的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