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宋文通,你到底还吃不吃饭?王建等了半响,终于是忍不住,拿筷子敲着碗沿问李茂贞。

    李茂贞从深思中回过神来,他不冷不热的看了王建一眼:你怎么不吃?

    王建哼哼道:看你摆着这么一张臭脸,我怎么吃得下?

    李茂贞本就阴沉的脸色,瞬间寒气逼人,他盯着王建,好似要一口把他吞下去,不过旋即他就放松下来,王建是为了劝他吃饭,一番好意,他怎会为此对王建发怒。

    拿起筷子,李茂贞夹了菜。

    看到李茂贞终于动筷子,早就按捺不住的王建,连忙端起碗开始大吃。只不过,李茂贞随即又放下了筷子,他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王建,叹息一声,比女人还要美的脸充满惊异:都到了这个时候,你怎么还吃得下?

    王建嘴里塞满饭菜,口齿不清道:民以食为天,何必亏待自己的肚子?

    李茂贞翻了个白眼,跟王建讨论吃饭的问题,简直就是自讨没趣。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道:虽说出征讨贼,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像军帅这么个打法,完全就是让将士们上前送死自打黄巢占据长安,凤翔就没一天消停过,大军不是在沙场厮杀,就是在去沙场的路上,完全没有休整的时间。军帅招募了很多新卒,操练根本不够,就让你我带着他们上战场,这样用兵,就算我们不战死,最后也要累死。

    王建一边埋头夹菜,一边抬着眼皮看李茂贞:你想怎么样?

    李茂贞皱了皱秀气的眉头:军中怨气滔天,再这样下去怕是不行,这回你我败在朱温那厮手上,难道是你我不如他能征善战?是部曲太过杂乱!这回你我侥幸捡了一条性命回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却还被军帅一通怒骂,要治你我的罪我们在神策军的时候,也没遇到过这样的处境吧?

    王建咕隆一声把嘴里的饭菜咽下,放下碗筷,正色看着李茂贞:军帅得了陛下给予的兵权,位高权重固然不差,但也正因如此,军帅急着击败贼军,建功立业,只是他如此性急,的确犯了兵家大忌。

    李茂贞嗤笑道:军帅原本只是一介书生,前几回能击败尚让,也是因为尚让轻敌,我们有强援在侧,现在到了真正考验兵家才能的时候,军帅自然就破绽百出。

    王建仔仔细细打量李茂贞,好似好在他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李茂贞脸红怒目:看什么看?!

    王建却没有如平常一般缩回脖子,而是正色问道:你要造反?

    李茂贞微怔,旋即咬牙道:不是造反,是凤翔有必要换个节度使。

    王建问:换谁?

    李茂贞不假思索:行军司马李昌言,素有威望,很得人心,而且才能不错,若是以他代替郑畋,凤翔的处境会好很多。

    那就这么定了。王建端起碗筷,继续埋头大吃,看他气定神闲的样子,连呼吸加速都没有,好似方才跟李茂贞谈论的,不是要换掉手握天下兵权的主帅,而只是饭后去哪里闲逛。

    还吃什么吃!李茂贞站起身,拖着王建就走:夜长梦多,现在就去见李昌言!

    王建赶紧扒拉几口饭菜,嘴都还没塞满,就被李茂贞拖走,望着离他远去的饭菜,他目光哀怨。

    郑畋负手在书房来回踱步,神色一片焦急,显得焦躁不安。

    他的心腹幕僚站在房中看着他,已经快要被他晃晕,但又不好说什么。

    一败再败,一败涂地!怎么会这样?郑畋愤然落座,禁不住狠狠击节,起初的时候,尚让领兵二十万来犯,都被我们干脆利落击败,现在怎么反而打不赢了?

    幕僚摇头叹息,不敢多言,劝诫的话他已经说了很多遍,但郑畋没有一回听的。

    郑畋手握让天下人嫉妒的兵权,当然急于建功,否则这个兵权就握不稳,但越是急切就越容易犯错。

    正在郑畋急不可耐又无可奈何的时候,他的亲兵急匆匆过来禀报:军帅,大事不好,有人要造反!

    郑畋一惊而起,脸色大变:你说什么?谁要造反?

    行军司马李昌言,还有宋文通王建等将,已经带兵冲了过来,眼看就要围住节度使府了!亲兵急切道。

    大胆!郑畋怒不可遏,连忙出门,带人朝大门行去。

    等他到了门口,就看到外面黑压压的一片,全是披甲锐士,大门正前方,还有一批气息强大的披甲修士,正对府邸虎视眈眈,为首三人,正是李昌言李茂贞王建。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你们想造反?!郑畋大怒而骂。

    李昌言冷冰冰道:军帅不知兵,数次轻言出征,让将士们死伤惨重,现在将士们想要请军帅退位让贤,还请军帅顺应军心。

    你胡说八道!李昌言,本帅对你如此信任,让你统领大军出征,你怎能如此忘恩负义,难道你想背叛国家,去投降贼人吗?!郑畋指着李昌言的鼻子骂道。

    我等忠肝义胆,舍身报国,怎会降贼?只是请军帅交出兵符!李昌言漠然道。

    郑畋还想说什么,李茂贞已经等的不耐烦,事已至此,军帅何必多言?众将士听令,杀!

    铁甲锐士顿时一拥而上,郑畋的亲兵们当仁不让,与对方战在一处。

    是日,郑畋被李昌言围困,不能控制部曲,最后只得逃离凤翔,慌忙赶往蜀中。

    事后,李俨封逃到成都的郑畋为太子少傅,以李昌言为凤翔节度使,仍令凤翔兴兵讨伐黄巢。

    李昌言继任凤翔节度使后,没有着急出征,而是厉兵秣马。王建李茂贞得到李昌言重用,分别统领马步军,成为凤翔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

    蜀中,成都城外,西川军大营。

    军营激战正酣,到处都是浴血拼杀的士卒,这场数万人的大战,持续了不过两个时辰,局势就已经很明朗。被攻打的西川军损失惨重,步步后撤,沿途留下无数尸体,而负责进攻各路军队,则是高歌猛进。

    田令孜站在军营辕门上,冷冷看着眼前的战斗,眉头未曾舒展,显然对眼前的进展并不是十分满意。

    传咱家军令,要是半个时辰后,再不能拿下郭琪的人头,都指挥使以上的将领,都要提头来见!田令孜冷冷喝令。




第二十四章 乱世(中)【第七更】
    传令兵凛然应诺,转身飞身去传令。

    片刻之后,攻方进展陡然加快,一群修为颇高的勇将,亲自作为锋头上阵拼杀,挡在前面的西川部曲,很快就被冲乱了阵型。

    看到这一幕,田令孜总算露出一丝笑意:这才像话。

    宰相陈敬暄站在田令孜身旁,悄悄抹了一把冷汗,看田令孜的目光,充满畏惧。

    田令孜护卫李俨抵达成都后,为了迅速掌控西川,将军政大权握在手中,有过一番很是雷霆的手段。

    首先,田令孜拉拢西川文官领头人物陈敬暄,在得到对方的效忠后,就上奏李俨拜陈敬暄为相,李俨准奏。由是,田令孜将西川文官集团,牢牢控制在手中。

    随后,田令孜让陈敬暄上奏,请求让西川军两员大将之一的李铤,领军去讨伐黄巢,李俨当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李铤率军离开西川后,西川军的势力就被大幅度削弱,田令孜趁机犒赏护卫李俨入川的各路兵马,但唯独不给西川军。

    西川军另一员大将郭琪当然不满,现在李俨可是在西川,还要靠他们西川军护着,所以他大胆的鼓动麾下士卒作乱,目的是要求赏赐。

    孰料田令孜就等着郭琪如此,西川军一作乱,田令孜立即调集事先安排的各路大军,围攻西川军大营。

    陈敬暄望着渐渐不支,已经露出溃败之象的西川军,暗暗叹息一声,心道:郭琪完了,田令孜就可以借势控制西川军,从今往后,西川军政大权,就落在了田令孜手里。

    事实不出陈敬暄所料,没到半个时辰,西川军就全面溃败。

    此役后,郭琪只身逃离西川,顺江而下,东奔广陵去投靠了高骈。

    军营的事情解决后,陈敬暄跟随田令孜回到城中,田令孜去向李俨汇报平定叛乱的战况,陈敬暄径直去中书省衙门。

    李俨逃离长安的时候,虽然三省六部的官员就没一起带,但他既然在成都暂时安定下来,三省六部理当重新运作,否则皇帝岂不成了摆设?

    陈敬暄在中书省坐下后,中书舍人抱来一堆奏章,让陈敬暄查看。各级官员的奏章,都会先集中到中书省,由宰相看过之后,再决定哪些呈报皇帝,哪些自行处理。

    皇朝辖地广阔,若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皇帝拿主意,那再强大的皇帝也给累死了,宰相也就不叫统领百官主持政事的宰相。

    陈敬暄翻看半日奏章,忽的眼神一凛,仔仔细细把手中奏章,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深吸一口凉气,不敢再耽搁,连忙收了奏章,去见田令孜。

    见到田令孜,陈敬暄颤颤巍巍从袖中掏出奏章,递给对方:左拾遗孟昭图上疏,请求陛下裁撤宦官权力,赋予宰相等大臣实权,言语之中,颇有不敬之词,还说宦官都是祸害

    田令孜刚见过李俨,不出意外,他迅速平定叛乱的事,得到了李俨褒奖,此刻心情正好,拿起奏折看了一眼,眼神陡然变得寒冷,显然孟昭图的措辞,让他心情大坏。

    田令孜把奏章还给陈敬暄,冷冷道:传旨,贬孟昭图为嘉州司户。

    陈敬暄浑身一震,连忙应道:是。

    田令孜说的是传旨,当然是传李俨的旨意,但李俨并没有旨意,所以田令孜这是假传圣旨田令孜竟然连孟昭图的小辫子都懒得找,直接就假传圣旨把他贬谪!

    陈敬暄背后冷汗直冒,赶紧退下,至于那份奏折,自然是不会被李俨知道。

    陈敬暄走后,田令孜招了招手,立即有一名宦官前来听令,他只说了三个字:孟昭图。

    宦官没有多问,甚至都没有迟疑,直接就退了下去。

    杀一个左拾遗,跟杀一个被贬谪外放的司户,不可同日而语。

    处理完了这件事,田令孜恢复平静,端起一名小宦官端来的茶水,细细品尝。

    不时,一名宦官,领着一名文士模样的男子,来到田令孜面前。

    卑职感化军牙将时溥麾下录事,拜见中尉!文士进门就拜倒在堂中。

    田令孜悠然品着香茶,头也没抬:听说时溥杀了支祥?牙将杀节度使,好大的胆子,好大的罪名!

    文士连忙从怀中摸出一本红色熨金帖子,高高举过头顶,递给田令孜。旁边那名宦官接过帖子,送到田令孜面前打开。田令孜看了两眼,眼中有了笑意,这当然不是什么奏事的折子,而是礼单。

    田令孜品了口茗,慢悠悠道:支祥怎么死的?

    文士立即答道:病故。

    田令孜点点头:节度使病死任上,感化军不可一日无主,牙将时溥德行敦厚,深得士卒拥戴,可以出任感化军留后。

    文士大喜,连忙再拜:多谢中尉成全!

    这名文士退下后不久,又有一名宦官,领着一名面相儒雅的中年人,进到了屋子里。这名中年人见礼后,没有二话,直接先奉上礼单。看见田令孜满意后,这才道:蔡州刺史秦宗权,保奏王绪为寿州刺史。

    田令孜淡淡道:准了。

    谢中尉!

    寿州王绪,原本只是个屠夫,因为看到天下大乱,就和妹夫刘行全聚众作乱,攻陷了寿州官府。事后王绪贿赂秦宗权,让他保奏自己做刺史,秦宗权得了财货,自然乐意效劳。

    田令孜大收贿赂,卖官鬻爵,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左拾遗孟昭图,本忠正之臣,素有美名,却因言获罪,被贬司户,他刚刚离开成都,还没走出百里,就被人暗杀于河边。

    此事传开之后,天怒人怨,史载,靖陵天上下起血水,河东霜打禾苗,流星如雨落于成都。一时间叛乱四起,不胜枚举,天下陷入一片混乱。藩镇更是离心离德,不肯力战黄巢,连带平卢军忠武军进攻潼关的步伐,都被迟滞下来。

    忽有一日,有宦官急切来报田令孜:陛下召见王铎了。

    王铎?田令孜微微一怔。

    王铎被贬官已经多年,路岩把持大权的时候,他就被排挤出了长安,此时李俨竟然召见王铎,这让田令孜始料未及。

    行宫大殿,王铎跪伏在地,李俨阅罢王铎递上的奏折,看了对方一眼,沉吟道:爱卿的事安王已经跟朕上过奏折,郑畋不中用,被人赶出了凤翔,关中不能没有大臣坐镇,统帅四方兵马。本来依照朕的意思,是打算用安王号令天下藩镇的,但安王说他资历尚浅,不能服众,这便推荐了爱卿。爱卿的才能,朕素来知晓,之前你虽然被贬官外放,但那都是路岩作祟,朕在长安的时候,就把路岩办了。这回还望爱卿不要辜负安王的举荐,和朕的厚望,带兵平了黄巢那狗贼!

    王铎以头抢地:臣万死以报圣恩!

    李俨疲惫的揉了揉眉心:世人也说高骈乃是大才,但是朕让他出兵讨贼,他却左右观望,迟迟不出,什么皇朝双壁,真是丢老安王的脸。好了,你下去吧,早作准备,择日启程。

    旬日,李俨下旨,以王铎为诸道行营都统,兼义成节度使,总领天下兵马,职司剿灭黄巢。

    田令孜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摔了茶杯,他愤恨道:咱家就怕安王掌握兵权,所以不停给陛下进言,借着安王年轻资历尚浅的幌子,让陛下不要叫安王统领诸道兵马,没想到安王竟然如此狠辣,连王铎那老匹夫都搬了出来,叫咱家好恨!

    王铎跟李晔的关系,田令孜自然是知道的,王铎领兵,又怎会让李晔吃亏?

    王铎有贤名在外,听说他奉命出征,天下人心一振,又听说安王李晔率领十几万大军,正在逼近潼关,各路讨伐黄巢的藩镇军,由此士气大涨。

    代州。

    天气正好,阳光明媚,披挂齐整的李克用,正在校场上演练骑射技艺。但见他策马飞奔,双手松开缰绳,引弓搭箭,连射七箭,一旁百步开外,悬着铜壶的木架上,一根根绳线应声而断,七只铜壶尽皆落地。

    如此技艺,立即为李克用赢来阵阵喝彩,观摩的军中将士们,都拍掌大声叫好。

    李克用勒住战马,意气风发的举起长弓,正要说些什么,鼓励将士们好生操练,忽然看到人群外,慧明和尚双手合十朝他躬身。

    他知道对方有事找他,便不再停留,翻身下马后径直走过人群,来到慧明身前,大师何事?

    将军入帐说话。慧明并不直言,而是转身和李克用走进大帐,然后看了李克用一眼,后者与慧明相处日久,也算了解对方,当即会意,便让帐中的书吏们都退下。
1...140141142143144...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