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怪诞的表哥
“殿下还在!殿下没有抛弃我们!”
他们不知道这件事背后的阴谋算计,只知道在最危难的时候,齐王殿下没有随宣大军离开,而是回头来支援他们……
“杀啊!我们护殿下杀出去!”
大喝声中,神机营兵卒中拔出佩刀,杀向瑞军……
~~
西面,来援的楚军之中,姚文华坐在马上,一身老骨头几乎要散架。
但他心情极是激荡,仿佛将伤病都忘了个干净。
姚文华真的没想到,命运会给他的人生这样的安排。
活到八旬,从户部尚书升到光禄大夫、准备告老荣休,他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已经圆满了,结果又被安排到辽东督师,他又以为自己要葬送在辽东……
但如今,至少名义上,他统领登州营、即墨营、锦州营,整合五万人马北上勤王,先胜吴阎王一场,天下震惊。现在又要于沧州救下齐王。
这是护国之功。
家国到此地步,是他姚文华,以老迈之躯督抚辽东、蓟镇、天津、登莱四省军务,护驾救国,成为最后的擎天大柱。
郑元化、卢正初、左经纶、何远良……这些人统统算个屁!
姚文华想着想着,心情极是激荡,不由抬起手,指着前面大喊道:“快!快冲上去!”
没有人理他。
王珠策马行在他身旁,闻言只是瞥了他一眼,眼神中满是威慑。
姚文华心中一惊,喃喃着说不出话来。
王珠一个眼神吓住姚文华,便又将目光看向秦玄炳。
这五万人名义上虽然归姚文华统领,其实军令皆出自秦玄炳的意见。
没办法,王珠不懂打仗。而诸将中,只有秦玄炳打仗最有经验。虽然他是秦家子弟中并不太成才的一个,但辽东战场上的中流将领放在关内战场上,也勉强够用了。
秦玄炳在锦州时便中了蔡通禹的离间计,被刘一口指着大骂“脑子被狗吃了”,而秦玄彪身死也给了他莫大的教训。
之后秦山海也曾对秦玄炳教导了一番,道是为将者不可意气用事,他行事便也长进不少。
此时秦玄炳看向战场,想了想便道:“全速冲锋。”
这命令就和姚文华所言大同小异……
~~
战场上,山东兵马轰然袭向西面瑞军的后方。
瑞军腹背受敌,终于开始溃逃。如被捅了的蚂窝一般,败军四散而逃。
这阵势极大,引得南面瑞军士气陡然一弱,关宁铁骑士气大振。
秦玄炳勒马南望,望见自己的叔伯兄弟正在南面厮杀,提刀便喊道:“杀过去!”
山东兵马与神机营合兵一处,便向南面杀来。
“援军来了!”
欢呼声中,关宁铁骑攻势愈发猛烈。
~~
战台上,吴阎王看着战况,知道这一仗自己又是败了。
他这一辈子与楚军主力打仗,败的次数要比胜的多得多,他如今能成为镇南军大帅,凭的主要是裹胁乱民抢掠四方的手段。
反正这些楚军毕竟人少,又不像别的官兵能放得下脸来劫掠百姓,这一路南逃长路漫漫,吴阎王自信迟早还是能歼灭他们。
吴阎王撤退也极有经验,一道道命令下去,让瑞军后撤,放开道路。
他自己也走下战台,跨上战马领兵向东,一路收拢溃兵,一路便要去追赶楚帝……
过了一会,身后杀喊声依旧。
吴阎王回头望去,有些惊异起来。
只见关宁铁骑竟然不逃,反而继续向自己的主力大军追击。
这支人久战力竭、人数又不多。这种举动就实在太过于狂妄了。
吴阎王怒从心起,便让次子吴伯领老营精锐一万人去给关宁铁骑迎头痛击。
吴伯领了军令,提刀便向关宁铁骑杀去。
他向来傲气,自认勇猛不输唐节,在义军中的名声却差了唐节不止一点半点,便有心重挫关宁铁骑涨涨威风。
大骂声当中,溃兵从两边散开。
老营精锐提刀在手,严阵以待。
终于,关宁铁骑冲过战场,与他们撞在一起。
“杀!”
双方都是悍勇精锐,虽一支久战力疲,一支还是生力军,却也杀得难解难分,天昏地暗。
良久,那边吴阎王已收拢好溃兵,稳住阵脚,徐徐后撤,便下令让吴伯撤退跟上。
此时天色已暗下来,吴伯目光望去,见关宁铁骑已有败象,依然下令全力进攻。
吴阎王接连传了三道军令,吴伯立功心切,全都置之不理。
正在他眼见要击退关宁铁骑之际,西面楚军已然赶到,轰然撞在瑞军侧边。
吴伯心中不甘,却也只好恨恨下令后退。偏他心气高,便学着唐节亲自领兵断后。
平日里对付寻常官兵,吴伯这样倒也有些威风。却不想如今对上的是关宁铁骑。
兵马交戈,却见乱战之中,对方一员猛将快马冲来,正是林绍元。
“狗杂碎,敢来你吴爷爷马前送死……”
话音未了,林绍元一刀斩下,“噗”的一声,鲜血直喷,一颗人头随着刀光落在地上!
“小将军死啦!”
惊呼声中,吴阎王猛然转过头,目光仿佛要夺人而噬……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651章 归来者
孙白谷护着延光帝与诸臣的车马连夜奔逃。
他打算东行至盐山县,然后调头南下,从滨州渡过黄河便能到山东青州范围,那陛下也就暂时安全了。
一路浩浩荡荡车马疾行,天明时分,他们终于到盐山县。
孙白谷不顾将士疲惫,转向南下的官道,下令继续行军。
忽听山林间杀喊声大作,一支劲旅从南面奔出截断官道,箭雨猛然向宣大军迎面袭下。
“孙白谷,老子在此等你多时!”
随着这一声大喝,一员大将持着长槊便领军向宣大阵中冲来,正是唐节。
双方交战,唐节杀入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接着,西面、北面皆有震天喊杀声响起。一队队瑞军策马追来,看旗号却是孟九。
“亡国之君还想逃?!我家军师早已料到你的伎俩!”
瑞军大喊着杀来,楚军士气陡然一落千丈。队伍中间一众大臣惊恐不已,啼哭不停,场面一片混乱。
孙白谷忽然想到王珍带齐王离开的举动,心中登时有些茫然。
“保护陛下!”
他大喝一声,指挥亲卫营向唐节迎上去。
亲卫营是孙白谷最精锐也是最忠心的人马。他们也是将个人性命抛诸脑后,不要命地便去拦唐节。
那边孙白谷咬咬牙,领着神枢营和上直卫骑士,护着延光帝的马步便向东面逃去。
他再也顾不上楚朝诸臣与王公贵胄,除了延光帝近旁的二十余个能骑马的重臣,一万余人尽数被抛下。
~~
“保护陛下!”
“大楚万岁……”
吼声从宣大亲卫营将士口中发出,他们一个个死战不退,以血肉之躯挡着唐节大军面前,又一个个慢慢倒下去。
终于,唐节领兵杀光了眼前的亲卫营,浑身上下都是殷红的鲜血。
他目光看去,只见漫山遍野都是没头苍蝇一样乱奔的楚朝官员、勋贵、家眷……哭声震天,让人惨不忍睹。
而东面烟尘滚滚,孙白谷已领着楚朝皇帝跑得不见人影。
“追!”
“三殿下,敢问这些人如何处置?”
唐节看着这被围在战场上的一万余人,微微一滞。
这些人是王珍与左经纶挑选的,大多都心向楚朝,或者位高权重,或者身份高贵……换言之,他们几乎是楚朝一半社稷。
纵使唐节在战场上杀人无算,但看着这些手无寸铁的人,一时也没了主意。
人群中有人在痛哭,有人在哀求,却也有人努力爬上马车,颤颤巍巍地站在上面大喊起来。
“老夫为朝廷重臣,重负君恩,不能戡乱,唯有死耳!”
说罢,他提起长剑便自刎而亡。
人群中又是一片悲呼,不时便有人跟着自尽。
“图功为其难,殉节为其易。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含笑入九原,浩然留天地……”
一时间,大哭声中混杂着求饶声,求饶声中又混杂着慷慨赴死的辞世悲歌。
唐节看在眼里,只觉头皮一阵发麻。
他似乎有些被震撼到,嚅动着嘴唇,最后喃喃道:“先押下……”
唐节话音未了,西面的瑞军已扑上来,一阵箭雨袭下,惨叫声回荡开来,恍如人间炼狱。
“奉军师之令,不受俘虏,杀无赦!”
唐节转过头,想说些什么,却觉心中一片无力……
~~
京城。
沧州之战的信报快马加鞭送到唐中元御案前。
唐中元看罢,双手都有些微微颤抖起来。
这场对楚帝的围劫,耗费的时间、损失的兵力都已远远超过他的预料。
同时,他没想到关宁铁骑有这样的战力……
眼下的局面像是一匹他勒不住的烈马,向着未知的方向狂奔而去。
关外的建奴、逃窜的楚帝、西蜀的张献忠、江南的郑元化……一个个难题和敌人摆在眼前,唐中元发现:自己的兵力、粮草、威望都不足以控制局势。
他忽然有些后悔没有听从李帛柏的建议先巩固西秦之地、囤粮练兵。
也有些后悔没有再等一等,也许再等一等,王笑还是能领着许多楚军投降。
这般想着,唐中元微微眯了眯眼,心中忽然浮起一个念头——
王笑还有投降的可能吗?他现在人在哪里?
~~
京郊产业园。
一辆马车停在道路旁。
唐芊芊坐在马车上并未下来,她最近病了,伤风加上忧劳成疾,整个人都是恹恹的样子。
过了一会,唐伯望在产业园绕了一圈,上前禀报道:“七殿下,园中的管事大多都被带走了,我们在京城时认得的那些老伙计已没剩几个,但王家老大还是留了人带话给你。”
“嗯?”
“是文有术,我让他过来说。”
“嗯。”
文有术本是文家掌柜,王笑抄了文家之后,文有术把文家藏银的地点招了,因此保全了一条性命。当时京郊产业园这边能写会算的人才不多,王笑便把他留下来给傅青主用。文有术‘履历’不太好,便一直没能成为王家心腹。但他也算产业园的老人,寻常事情也都了解。王珍出京时便将他留了下来。
说来,文有术曾在五丰街煤铺对面的茶楼与唐芊芊见过一面,没想到如今再遇到,对方的身份已是天壤之别。
“草民拜见殿下。”
“说吧。”
“是,王大公子离京时,曾对小的说,这京郊产业往后便交给七殿下了,账册等东西就在库房,小的……”
唐芊芊并不想听这些,打断道:“可有说王笑如今在哪?”
“王大公子说,驸马爷……”
文有术话到一半,唐伯望忽然抬脚在他腚上轻轻踢了一下。
文有术才反应过来,忙道:“他说怀远侯想必不日就会归来。”
“真的?”
“是,大公子说,王家二公子得到确信,已派船去接……”
唐芊芊分不出王珍是不是在诓自己。
又或许,她并不是分辨不出,只是并不想去分辨。
良久,她掀开车帘,看着门头沟的一草一木,忽觉有些茫然起来……
~~
同一时间,沧州城以西,阜城县。
神机营、关宁铁骑、山东兵马跑到这里,终于暂时离开瑞军攻势范围,开始变道往南,向济南府出发。
秦山湖盔甲上的血还未拭去,提刀便奔至王珍身前,喝问道:“孙白谷要卖我们关宁铁骑,你知不知情?!”
王珍苦笑一下,默然以对。
王珠策马向前,冷笑道:“怎么?替你解围,你却来问我们?”
秦山湖眉头一皱,却是喊道:“我秦家儿郎绝不怕死,但若要我等掩护陛下逃跑,大可直说!何必在当时出城作战时放言哪一路先破敌便从哪路走?”
“你自去问孙白谷。”王珠道。
“老子问王珍知不知情……”
“四弟!”秦山海喝令一声。
“四叔……”秦小竺听到争吵,也是策马赶上来。
“大哥。”秦山湖转向秦山海,道:“王珍一无官、二无爵,我们敬他是侯爷兄长才听他指派,要我们杀敌报国可以,却没有把人当棋子摆弄的道理……”
“别说了!”
“我知情。”王珍忽然应道,看向秦山湖又缓缓道:“我与孙督帅商议时,一开始就没打算从南面逃,因为吴阎王必定着重防守关宁铁骑。”
“为何不告诉我们?”
“怕你们心有顾忌,不敢深入敌营。”
“信不过就说信不过,顾忌个蛋!”
秦山湖忿忿骂了一句。
他自己非要问,此时真问到了答案,却也有些不知如何应付。啐了一口血水,拨马便走。
“侯爷就不像你这样……”
王珍脸色有些发苦,下马便要向秦山海赔罪。
如今丢下孙白谷,他心中也极内疚,加上许久没有歇过,没走两步,脑中一沉,人便晕倒在地上。
那边又是一阵忙乱,王家这边便又有人出来与秦家呛了几句……
秦小竺见了这一幕,便有些难过。
她转头看着后面淳宁的车驾,在心里又问了一句:“王笑……你人在哪里啊……”
~~
盐山县以东。
马蹄翻飞,孙白谷领着延光帝一路向东逃窜,终于无路可逃。
目之所见,眼前是一道巨大的海岸线。
海上波涛汹涌,天地间响彻着海浪之声。
身后追兵绵绵不绝,孙白谷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
这一路东逃,麾下的人马不时被调去断后。至此,宣大只剩不到两千骑兵,神枢营亦是只剩一千余人。
另外,一群文武大臣也被丢得所剩无几,只有寥寥几名重臣还在。队伍中延光帝的御驾轮子也已松动,咯吱作响。
孙白谷不知道自己还在坚持什么,他看着宽阔的海面,忽然便想到宋末陆秀夫负帝投海之事……
千古江山,竟是又要重蹈覆辙?
他想着,眼前一片朦胧,翻身下马,解掉盔甲,在延光帝的身前跪倒,重重磕了一个头。
“陛下,罪臣剿匪不力,今日愿为大楚死节。”
一句话说完,他站起身,重新穿戴好盔甲,持刀转向西南方向,望着远处奔来瑞军站定。
“我等愿随大帅死国!”
一声声大喝声中,两千宣大军或站在孙白谷身后,或围在御驾旁。
车帘被掀开,延光帝终于缓缓下了车驾。
他整个人像是苍老了二十岁,身子佝偻着,除了那身明晃晃的龙袍,浑身上下已无半点帝王之气。
“朕……”
他开口,声音哑得厉害。
“朕无颜见列祖列宗……”
一句话说完,延光帝迈开腿,向海岸走去。
“拦住陛下!”
诸臣才大喊一句,却见那边反军已冲了上来……
“杀楚帝!”
“保护陛下……”
厮杀再次开始,每个人都陷在狂热当中。
血战中,孙白谷盔甲已被斩破,浑身上下都是伤口。
他眼前一片血红,想回去看看陛下,却被人一刀砍在腿上,他半跪在地上,缓缓转过头,眼前只有战斗中的混乱身影……
突然。
“轰!”
一枚炮弹划过海面,击在瑞军之中。
楚军一愣,转头看去,只见三艘海船不知何时已停在海面上。
海船上,几杆大旗迎风招展。
“大楚、怀远侯……”
“是……王笑?”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652章 及时雨
王笑在从皮岛登船之后,便扬帆直接驶向天津,因他想见的人多在京城,便打算从天津港上岸回京。
庄小运与耿当出发时京城还在,并不知道他们在皮岛呆的这段时间内京城已易主、天下已翻天覆地。
这条航线并不算远,又是在渤海湾内,没有遇到太厉害的风浪。除了绕过旅顺口的时候有清军向他们轰了两炮,一路倒也顺遂。
临近港口时他们也遇到一些勋贵乘船离开,王笑让人隔着海面喊问了几句,只听说陛下逃了之类却不知具体事由。
再继续前行,便发现瑞军封锁了天津港,暂时不许海船靠岸。
好嘛,去辽东一趟,回来发现楚朝亡了……
王笑心中忧虑,沿着海岸一路南下,不时找人探问,倒也能打听出一部分情况,并大概判断出来王珍的位置。
船行要比逃亡队伍快些,等楚军被围在沧州,王笑便想过王珍突围向东的可能,便把船泊在南排河附近等着,又派人登陆探听消息。
今日遇上延光帝一行人,说来一半是凑巧,另一半却也在他意料之内。
待听得喊杀声,驶出来一看,见楚军只剩这点人马,王笑心中也有些惊。
他并不想与瑞军决一死战,以火炮震慑住瑞军之后,便下令船只靠岸去接楚军。
海船并不敢泊在浅滩,在近处抛了锚,士卒们便踩着半人高的海水去接延光帝。
那身穿龙袍的身影挣扎了几下,似乎不太想上船。
王笑也不管那么多,勒令人将他绑上来……
~~
唐节这两天一直有些昏昏沉沉。
他从小开始征战沙场,一辈子见过无数死人,说句心志坚如磐石也不为过。
但盐山县外,那么多士大夫相继死节殉难、一万人被孟九下令屠尽场景还是在他心里抹上一层阴影。
当年吴阎王水淹开封,数十万人身死,唐节也有过迷茫。但那时候孟九告诉他,这就是乱世,乱世就是这样民不聊生。杀人是平定乱世的代价……
孟九还说,等天下平定,世上便不会再有吴阎王。
于是这一路走来,唐节虽知道自己犯了许多杀孽,但他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他,他做的是对的,他行的是‘霸道’,霸道尚功,不伏不偃甲。
但……为什么天下既将平定之际那些人还要在自己面前选择殉难?
这无道的楚朝到底有什么值得他们守?
唐节年轻时遇到殉节者,每每骂一句“蠢货”便是了,但如今年岁渐长,他反而开始思考对方是如何想的。
他大概能想得明白,但还不够通透。
不通透,他便觉得有些堵。
当然,这也不影响他继续追杀楚帝,只是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兴奋。
他追到海边,也不再身先士卒。只是驻马在队伍中静静看着一代帝王走向末路……
当炮火轰下来时候,唐节愣了一下。
他抬头望去,眯着眼辩认着那三艘海船上的旗帜。
怀远侯……王笑。
唐节觉得这件事颇有意思,拍了拍马,领人绕过战场,绕道到海边冲过去。
奔到近处,他目光看去,正见甲板上一个风姿隽永的少年已扶着楚帝上了船。
唐节从背上取下弓,搭满弦,箭去如流星,倏然射向楚帝。
放弦的一刹,他一拍马同时向那边飞驰而去。
海水没到马腿的一半,他座下骏马速度却依然不慢。
那边箭到楚帝身前,“当”的一声被一个魁梧的青年持刀挡下。
唐节也已赶到楚军阵前,手中长槊翻飞,连劈数名楚军。
忽然又是“当”的一声,火花四溅,一柄长枪斜斜刺过来,接下了唐节一槊。
只见一个披甲少年迎上来,嘴里喝道:“有两把力气,报上名来。”
说话间两人又过了几招。
“我乃大瑞皇帝第三子,东征大将军唐节。”
随着这句话,唐节手中长槊一挥,划过对方头顶、将头盔击落下来。
“呵,小崽子你呢?”
枪槊翻飞之间,唐节问了一句,眼中颇有些挑衅。
“大楚宁远伯第十四孙,云骑都尉秦玄策。”
秦玄策才来得及应这一句,唐节已一槊劈在他眼前。
他执枪一挡,整支银枪都被压弯下来,脸上的表情也渐渐吃力起来。
忽然,唐节手中长槊化劈为扫,“嘭”的一声巨响,秦玄策整个人便被他击飞出去,摔在海浪当中。
“刚才我让你的,知道吗?”
秦玄策平生少有如此狼狈之时,翻身站起,擦了擦嘴角的血,大喝道:“再来!”
唐节不屑理他,继续向海船冲去,又有一人从船上跃下,手中长矛猛然便向他刺下。
两人交战数个回合,唐节见对方武艺虽不如自己,却招招狠辣,一副拼命架势,便拨马佯退。
对方果然来追,唐节手中长槊忽以一个刁钻的角度一捅,击在对方胸口,将护心镜轰然捣碎。没想到对方也是狠,避也不避手中长矛又扎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