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父亲,那您接下来是要?”黄永吉有一些担心的看着黄克缵,带着几分迟疑的说道。
“一动不如一静,为父前一段时间已经足够张扬了,接下来只要韬光养晦就好,正好着手把刑部整顺一下。这世界上的事情,说容易,但做起来难。”
“很多时候还是要把事情做下去的,光说没有用,日久见人心。”黄克缵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似乎一点也不着急的说道。
事实上黄克缵还真就没有怎么着急,无论其他人怎么主张荀子,有什么样的想法,对他的影响都不会那么大。
因为黄克缵是第一个喊出贬孟子抬荀子口号的人;另外在地位上,他是刑部尚书。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撼动黄克缵的地位,基本上不可能的。
内阁大学士孙承宗的府里面。
吏部尚书周嘉谟看着孙承宗,脸上带着轻松的表情,缓缓的说道:“你也不用着急,这件事情我们没有必要掺合。”
孙承宗抬起眼看了一眼周嘉谟,有些迟疑的说道:“可朝堂上刚安静这么长时间,现在就要纷乱起来。原本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何苦再闹腾呢?”
“为什么闹腾你还不知道吗?”周嘉谟笑了笑,面色平静的反问道。
孙承宗蹙着眉毛,看着茶盏里上上下下沉浮的茶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臣子们都在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陛下想让他们争。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陛下想让臣子们做的事情,臣子们拼破脑袋自然也要去做。
想到自己那位年轻的学生,孙承宗也有一些无奈,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当初自己怎么没有发现呢?现在发现了,也晚了,自己也不能够再说什么了。
“你也不用太担心。”周嘉谟看着孙承宗,语气淡淡的说道:“他们这些人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孙承宗看了一眼周嘉谟,他也知道周嘉谟这句话的意思。
从陛下登基以来所做的事情来看,这位年轻的皇帝可不是心里没数的人。既然敢让他们闹腾,那么自然就是有他的想法,不可能让事情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况且在朝堂之上,从来都是表面安稳,私底下暗流汹涌,什么时候改变过?”周嘉谟带着几分嘲讽的说道。
“只不过这一次把事情闹到明面上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说着周嘉谟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我们现在一动不如一静,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了。”
“其他的不用管,让他们去打去闹吧。朝堂之上,需要人稳定朝局,他们闹腾起来,我们反而就安稳了。”
闻言,孙承宗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赞同的。
一直以来陛下都会在事情上留下后手,以前留的是韩爌;现在韩爌下场了,那么自己自然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一旦他们闹腾得过分了,陛下需要出手收拾烂摊子的时候,那么就是自己和周嘉谟执政的时候。
所以现在对自己来说,一动不如一静。
内阁首辅韩爌的家里面。
看着站在面前的学生张余,韩爌放下手中的书卷,神色有一些复杂。
他料想到了张余会在陛下面前有所表现,但是没想到事情居然来得这么快。
原本张余只是一个附庸,但是现在却恰恰让他弄成了以他为主的架势。
无论是自己还是冯从吾,居然都有一种围着张余绕的感觉。这让韩爌觉得有一些荒谬。
不过事到如今,自己也只能够继续走下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
张余当然知道韩爌的心情,于是他神态恭敬的说道:“老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30章 打造水师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韩爌的脸上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但他的心里面并不平静。
他知道张余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给自己面子而已,让自己觉得自己才是这件事的主角。
可是事情从开始到现在,全都在这个张余的计划之中。
虽然脸上不动声色,但是韩爌的心里面难免会有想法。
不过看到张余如此识相,多少让韩爌心里面松了一口气,于是他问道:“你觉得呢?”
张余原本以为韩爌会自己做主,没想到他会直接反问自己。
这让张余心里面一动,不禁抬起头看向韩爌。
他想要看清楚韩爌说的这句话是真的,还是虚情假意的。不过这样的老狐狸,肯定能够做到不动声色,所以张余什么也没看出来。
略微沉吟了片刻,张余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开始行动了。现在冯先生做了通政司的右通政,可见陛下是信任他的,我们的策略进行得也非常的顺利,那么下一步就是帮他谋求皇家书院祭酒的位置,这才是关键的一步。只要我们把这一步做成了,那么剩下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就很简单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张余向后退了一步,抬起头看着韩爌,等着他给自己一个答复。
事实上,张余的心里面很紧张,他不知道韩爌会不会答应自己这个要求。
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冯从吾做了皇家书院的祭酒,得到好处更多的是自己。
对于韩爌来说,他的心里面或许会有顾虑。原本是不会有这些顾虑的,毕竟自己这几个人都没有韩爌的官位大,还需要依靠他。
可是自从去见了陛下之后,效果太好了。无论是冯从吾还是自己,全都入了陛下的眼,这就很可能会让韩爌感觉到危机。
韩爌就很可能会不满意。这样一来,韩爌还会不会坚持原来的计划就不一定了。
韩爌可能会想安排他自己的人,可是他的人不一定会得到陛下的认可。如此一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张余的心里面也有了另外一个想法,或许这就是陛下的意思,想让自己和韩爌的关系没那么紧密。
因为只有这样,咱们这些人才没有办法真正的成为一党。到时候只要陛下更亲近谁,谁就更容易能够上位,双方都需要依靠陛下。
想到这些之后,张余的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心里面却已经有了想法。
当今的这位陛下果然心思深重,最关键的也是一位权术高手,可以说是玩弄权术于无形。
表面上看起来是成全自己和冯从吾,同时又把冯从吾和自己绑在一起。可实际上却是着手在韩爌这里,估计也想给他留下制衡。
那么这样的话,陛下接下来肯定会提拔冯从吾,恐怕只要把这件事报上去,陛下就会同意,而且冯从吾的官位也会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抗衡韩爌。
韩爌深深的看了一眼张余。
这个计划对韩爌的好处已经没有那么大了,可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
现在事情已经闹到了陛下的面前,如果突然停下来,反而得不偿失。即便要翻脸,也不是现在。
韩爌捋着胡子,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现在的确是最好的时机,而且也迫在眉睫,皇家书院的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要在书院的考试之前将冯从吾推上去,这件事情老夫会安排。”
张余连忙躬身说道:“那就老师多费心了。”
韩爌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家里面新来了一个厨子,听说是你们西北的,会做你们的家乡菜。今天晚上你就留下来吃饭吧。”
张余连忙笑着说道:“那学生就打扰老师了。”
韩爌和张余互相看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现在双方正处于合作的蜜月期,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挑事和发生分歧,所以关系还能相处下去。
西苑,湖边的凉亭之中。
朱由校坐在摇椅上,轻轻的摇晃着身子,不时的睁眼看一下远处落下的夕阳,脸上的表情很闲适。
在他的身边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摞题本。
说起来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这么看过题本了,原本朱由校以为做了皇帝之后,应该每天会忙的不行,全都是国家大事。
可是真的做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之后,朱由校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平常所谓的国家大事,基本上都是由内阁和朝廷的大臣处理。哪里有灾荒,那就派钱粮赈灾;哪里遇到有人闹事作乱,那就派人平叛。
身为皇帝反而不用为这些所谓的大事情发愁,因为这些事情都有一套规章制度。只要按照规章制度去做,基本上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反而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朝廷官员的人事上面,你争我夺的最耗费时间和精力,平日里关注更多的是官员们的各种弹劾和攻击。
今天你弹劾我,明天我弹劾你,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一些事情,但是事后隐藏的却全都不是那么简单的理由。
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面的才是巨大的块头。
将手中的题板扔在桌子上,朱由校面色如常的说道:“礼部想要任命一个皇家书院的祭酒,沈庭筠推荐了一个叫王徴的人,内阁那边什么意思?”
“除了徐阁老之外,其他人都不同意。”陈洪站在一边恭敬的说道。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朱由校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个答案其实他早就想到了,关于这个王徴,最大的一个门槛是他不是进士。所以这样的任命,反对起来也比较有理由。
事实上反对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都不想让他来做,因为他是徐光启和沈庭筠的人。
不过对于这个王徴,朱由校倒是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这个人也是心学的子弟,只不过他与其他人不一样,这个人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天主教徒。
王徵与徐光启不同。徐光启爱好的是数算和天文历法,对于西学更看重的也是火器;可是这个王徵却不同,他玩的是物理。
王徵早年喜爱古器和机械。他出仕以前,研制过水力、风力和载重机械,写成《新制诸器图说》,后又与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一起编译《远西奇器图说》。
现在王徵就在百工院,作为百工院里面的一位大家,朱由校对这个人了解的很深。
关于王徵的著作,朱由校也看过,可以说这个人在物理学的造诣上非常的深厚。
让这样一个人去做祭酒,而且还是皇家书院的祭酒,朱由校是不看好的。
不过朱由校也明白徐光启他们为什么推举这个王徵,无非是想要他传播他们的思想。
但是朱由校真的不看好王徵做祭酒,只不过对他十分的重视。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样一个实用物理学家对于大明朝意味着什么,自己很清楚。
这个王徴的意义,远比朝堂上的那些官员要大得多,所以朱由校肯定是要重用这个人的,却不是让他去做祭酒。
如果自己让王徵去做祭酒,他必然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去。
大明朝的皇家书院,更多的并不是培养科研人员,而是为了培养官僚,同时传播一些自己想让他们传播的思想。
让王徵去做这件事情,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朱由校将题本放到了一边,这件事情他是不会同意的。
“还有其他的人保举吗?”朱由校看着陈洪,再一次问道。
“回皇爷,有。”陈洪连忙躬身说道:“几位内阁大学士都上了题本,全都举荐了人选,其中黄阁老举荐的是礼部侍郎赵秉忠。”
听到赵秉忠这个名字之后,朱由校自己就先笑了。
为什么自己一点都不意外呢?
这个赵秉忠可是坚定的法家支持者,一向推崇的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律法,讲究的就是要严苛,对于官员更要严苛。
黄克缵和赵秉忠走到一起,还真的是水到渠成。
朱由校点了点头,转头看向陈洪问道:“内阁首辅韩爌举荐的是谁?”
这个还是朱由校比较好奇的。
“回皇爷,韩阁老举荐的是通政司右通政冯从吾。”陈洪连忙躬身说道。
跟在自家皇爷身边这么长时间,陈洪自然也不是政治小白,这一次的事情摆明了就是透着不寻常。
内阁的几位阁老,他们这是互相争斗起来了。
朱由校再一次点了点头。自己为什么还是一点都不奇怪呢?
他不咸不淡的继续问道:“内阁的孙承宗孙阁老呢?”
“回皇爷,孙阁老举荐的是袁可立。”陈洪恭敬的说道。
袁可立?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朱由校直接坐直了身子。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熟悉的名字,同样朱由校也知道这个人的能力,看来该给他动一动了。
袁可立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诰‘’五世恩荣”之赏。
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直接说道:“马上传旨给内阁,擢升袁可立为兵部侍郎,都察院左督御史,巡抚登莱。”
这样的人还是别留在京城了,赶紧去登莱做巡抚吧。
朱由校太知道袁可立能做什么了,让他去登莱做巡抚,可比把他留在京城有用多了。
最关键的一点,袁可立到了登莱之后,可以让他在那里打造水师。
有了水师之后,不但可以运送粮草,还能够通过海上对建奴发起进攻。无论是运送人马,还是运送粮草,都比走陆路方便快捷和省钱多了。
所以朱由校觉得把袁可立送到登莱更合适。
略微沉吟了片刻,朱由校再一次说道:“让他离京之前进宫一趟,明白吗?”
“回皇爷,奴婢明白。”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
“行,那去吧。”朱由校摆了摆手,然后斜靠在椅子上,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继续摇晃着椅子。
登莱巡抚袁可立,这是一个能人。
最关键的一点,自己让袁可立过去登莱,也不光是为了辽东。袁可立在登莱的的作用大了去了。
自己可以让袁可立在那里建立一个水军基地,为将来自己打造海军做出基础性的铺垫。所以朱由校觉得这件事情干得过,反正袁可立在京城也没什么太大的事情。
至于皇家书院那边,还是不要让袁可立再掺和了,对他没什么好处。
内阁那边,气氛略微有一些古怪。
原本非常平和安稳的气氛,这几日全都被打破了,几位阁老之间弥漫着一种十分怪异的气氛。
说他们翻脸争斗也不是,说他们和和气气的就更不是了。
在陈洪走进来的时候,这种古怪的气氛就被打破了,四个人全都有些紧张的看着陈洪。
因为每一次陈洪走进内阁值班房这里来,都代表着陛下有圣旨交代。
而往往陛下交代下来的圣旨,那都是大事情,能够改变格局的事情。
这一次陛下派陈洪过来,必然不是过来串门的,于是四人的目光全部都落在了陈洪的身上。
陈洪笑着对四个内阁大学士拱了拱手说道:“咱家见过几位阁老。”
韩爌四人连忙还礼,口中也客气的说道:“陈公公今日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陛下有旨意。”陈洪转头看着孙承宗说道:“陛下着内阁拟旨,擢升太仆寺少卿袁可立,为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登莱。”
韩爌四人全都被这道圣旨弄得莫名其妙,怎么就把袁可立给升官了?
大家的目光全都落到了孙承宗的身上。
孙承宗保举袁可立做皇家书院的祭酒,这本身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现在看来这个人选被陛下给否决了。
只不过袁可立却因祸得福,直接升官去做巡抚了。这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甚至连孙承宗都有些摸不到头脑。
不过这终究是一件好事情,于是孙承宗连忙说道:“臣领旨。”
其他三人虽然心里面有疑虑,在这个时候却是不敢站出来反对。
因为这件事情摆明了背后有事。在没有弄清楚背后有什么事情之前,贸然的开口反对不是好的做法。
陈洪点头,笑着说道:“孙阁老,陛下有交代,袁可立去登莱之前,让他进宫一趟,陛下要见他。”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31章 哪吒射纣王
听到这句话之后,孙承宗连忙躬身答应了一声,说道:“臣一定转告他。”
陈洪点了点头,伸手将孙承宗搀扶起来,随后笑着对四位内阁大学士拱了拱手说道:“陛下的话咱家已经传到了,如此,咱家就告辞了。几位阁老忙着。”
四人笑着送陈洪出去,然后回到自个儿的位置上。
这件事情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一定要好好琢磨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连孙承宗也是一样的,他举荐袁可立,谋求的是皇家书院祭酒的位置,可是现在陛下却没有用他,反而派去了登莱做巡抚。
当然了,比起袁可立之前的官职,登莱巡抚这也算是提升,是重用,但却不是自己谋算的。
想到这里,孙承宗只能苦笑,陛下这是不想让自己掺合这件事情。
自己举荐的袁可立,陛下用了,而且还是重用,这就断了自己再继续举荐的意思,同时把自己的人也重用了,摆明了就是在安抚自己:你别激动,我对你没有什么意见,是信任你的,你举荐的人我也会用,但是这一次不行。
这一点孙承宗能够想到,其他三个人也能够想到。
不过其他三个人的想法可就不一样了,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对孙承宗?
肯定不是因为不待见孙承宗,这摆明了是恩宠异常的待遇。那么就是陛下不想让孙承宗掺和,而是想让自己这些人继续掺合。
理由也很简单,无非就两个,一个是陛下想看自己这些人狗咬狗,不想让孙承宗下场,免得误伤到他,所以用这种办法让他知难而退。
第二个,那就是陛下对孙承宗举荐的人不满意,所以要从自己几个举荐的人里面选。但孙承宗是陛下的老师,陛下又不想伤害他,所以用这种方法让他知难而退。
两个可能都是有的,至于相信哪一个,那就要看自己的解读了。
内阁的气氛古怪了一天。
在放班的时候,几个人都还没有想太明白,不过有一点他们知道,剩下的三个人恐怕要斗一番了。
内阁首辅韩爌,内阁次辅徐光启,内阁大学士黄克缵,三个人都有各自的盘算。
西苑之中。
朱由校正在湖边钓鱼。
他伸手敲打着椅子上的扶手,脸上没有什么太多的表情。不过他却想到了一件事情,好像可以开始进行下一步了。
朝堂上几方势力都在谋算着,相互算计着,自己正好可以趁机做点事情。
于是朱由校转头看向身边的陈洪,面无表情的说道:“你明天去把魏忠贤和骆思恭给朕找了,朕有事情要询问他们。”
陈洪心中警铃顿起,即便如此,他还是连忙答应一声道:“是,皇爷。”
虽然陈洪很想问问是什么事情,可皇爷显然没有说的意思。
这个时候如果他要敢再打听,那表现得也实在是太明显了,估计皇爷会把他给弄死。
所以陈洪琢磨了半天,还是没有敢开口问。
略微沉吟了片刻,朱由校再一次说道:“让青云门的韩立道长过来,朕想要练功了。他上一次给朕讲的太极玄清道还没有讲完,以后每天晚饭后都让他过来讲一个时辰。”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安排。”陈洪略微一愣,连忙答应了一声。
这个韩立被冷落了许久,原本陈洪以为皇爷已经把他给忘了,没想到如今突然就要召他来。
很快韩立就被带来了。
朱由校看了韩立一眼,发现这个道士居然胖了。他在宫里面待了这么长时间,一点都没清瘦,反而吃得油光水滑。
看到这一幕之后,朱由校直接就笑了。这人也是一个心大的。
“贫道参见陛下。”见到朱由校之后,韩立连忙躬身行礼。
在这皇宫里面这么长时间,韩立算是想明白了,自己这辈子估计就这么交代了,想要离开是肯定不可能的。
如果自己乖乖听话的话,可能会有个善终;如果不听话的话,搞不好哪一天自己就会得疾病死了。
所以韩立现在心态摆得非常正,自己就是青云门的弃徒韩立,陛下让自己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见到朱由校之后,韩立脸上的表情十分恭敬。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今日请道长过来,就是让道长给朕讲一讲太极玄清道。上一次听道长讲太极玄清道,朕心中颇有感悟,近日已经找到了气感。按照道长所说,再修炼一些时日,恐怕就能够达到炼气的境界。”
“贫道恭喜陛下!”韩立连忙面带喜色的说道:“陛下乃天子,先天就要比凡人多大气运在身,正适合修炼我青云门的太极玄清道。如今陛下神功惊现,此乃上天有意陛下得道。”
看着韩立一脸认真的样子,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这个韩立进步不少,比起之前可是强多了。
朱由校温和的笑着说道:“那道长就继续吧?”
这些时日,在皇宫里面他没有什么事情,每日吃了睡睡了吃,最多在院子里走走,去炼丹房炼个丹。韩立知道陛下要让自己做什么,那索性就认真一点吧,这样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
于是他就问陈洪索要了不少道教的书,整日的翻看,囫囵吞枣也算有一些心得。
在得到陛下的命令之后,韩立就开始讲了起来。
1...9394959697...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