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朱由校站在窗口,推开了窗户,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才是人间的烟火气息。”
魏朝站在朱由校的身后,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半晌之后,魏朝说道:“陛下,早膳已经准备好了,是不是让他们端过来?”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那好,让他们端上来吧。”
很快,早饭就被端了上来,是扬州地方的特色小吃。
朱由校饶有兴趣的开始吃了起来。
一边吃着,朱由校一边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等将来有一天自己下江南的事情也传出去,会不会有各种吃的往自己身上靠?
不过无所谓了,能留下一个这样的美名,好像也挺不错的。
在朱由校吃饭的事,陈正林已经从家里面出来了。陈正林这些天可以说是非常的勤劳。
自从皇帝到了南京之后,整个扬州官场的气氛都不一样了,或者说整个江南官场的气氛都不一样了。
平日里懒懒散散的气氛没有了,更多的是一些精明强干的意思。早上早去,下午绝不早走,不管有没有事情,肯定是在衙门里呆着。
因为皇帝就在南京,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嘴欠去打小报告。所以大家的紧张神态还是有的。
陈正林自然也是如此。早上早起吃了饭之后,便坐上了轿子,准备赶往衙门。
江南之地与北方不一样,京城之中还保持着坐马车的习惯。
毕竟太祖皇帝曾经说过,坐轿子这种事情就是以人为畜,所以不允许坐轿子,官员一律要去坐马车。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官,得到了皇帝的恩赏,你才能够坐轿子。
只不过这种事情在南方要差一些,何况这里有人出钱,自然会享受一些。这个时代的马车肯定是没有轿子舒服。
陈正林上了轿子之后,习惯性的说道:“走吧。”
轿子被抬了起来,很快就朝着衙门走了过去。
在他们离开陈家之后,不远处就有人打了一个很寻常的手势,看起来就是在抓虱子。
随后便有人开始快速地传递消息。
最后消息传递到了一处二层的茶楼当中,许显纯正坐在里面喝着新上的茶。
“人出来了。”放下手中的茶杯,许显纯冷笑了一声说道:“让下面的人动手,告诉他们这件事情绝对不允许走漏风声。”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10章 绑架扬州转运使
陈正林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人绑架。
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胆子居然这么大,敢绑架朝廷官员?而且还是在扬州,在城里面!
陈正林有些慌,不知道这些人想干什么。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可是敢在扬州城里面绑架自己,对方就绝对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这个胆子,敢做这样事情的人,那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
稍有不慎自己的命就没了。
虽然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但陈正林还是有些发慌。
看着被带回来的陈正林,许显纯的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
整个计划都是他制定的,现在计划也不过按照正常进行罢了。
转头看了一眼手下,许显纯问道:“没有出问题吧?”
“回大人,没有。”手下摇了摇头说道:“所有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咱们的人先是找了一辆马车冲撞了他的轿子,然后周围的人全都围了上去,把人抓住塞进了马车里。轿子还在外面绕弯,随后他们会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几个抬轿子的人,现在也已经安排好了。”
听了这话之后,许显纯点点头说道:“不错,事情办得挺好。这次你们的功劳本官记下来了,回头就会给你邀功请赏。”
“谢谢大人。”周围的人连忙谢道,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陈正林这个时候也回过神来了,听对方的称呼就知道,对方是当官的。
这反而让陈正林放下了心,既然是当官的那就好了,只是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绑自己。
难道这些人要造反不成?
这个想法出现之后,陈正林就是一个哆嗦,不要吧?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陈正林沉着脸看着许显纯等人,大声的说道:“你们居然敢把我绑架到这里来,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扬州转运使陈正林!”
许显纯看了一眼陈正林,语气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喊什么?喊什么?喊什么?”
“知道你是扬州转运使陈正林。你要不是扬州转运使陈正林,我们还不抓你了。”
说完,许显纯坐在了手下搬来的椅子上,一副不屑的模样。
听了这话之后,陈正林的脸就沉了下来。
没错,对方果然是冲着自己来的。
“你们是哪个衙门?居然敢绑架朝廷命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罪名吗?”
“告诉你,这是造反的罪名,你们最好乖乖的认罪。否则无论你们是哪个衙门的,全都逃不掉!”
“朝廷命官?”许显纯语气之中带着嘲讽的说道:“你看看,这里谁不是朝廷命官?”
“行了,废话就先不用说了,你也不用试探我们,现在我就告诉你,我们是谁。”许显纯说完,从腰间摘下了自己的腰牌,对着陈正林说道:“看到了吗?”
锦衣卫北政府司。
看着上面的几个大字,陈正林瞳孔微缩,脸色十分难看的说道:“你们是锦衣卫的人?”
“没错。”许显纯点了点头说道:“自我介绍一下,本人为北镇抚司指挥使许显纯。这一次把你带过来,是奉了陛下的圣旨。所以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陛下的圣旨?陛下的圣旨也不能私下拘禁臣子!”陈正林说道。
他似乎一下子来了底气,语气都强硬了不少。
许显纯也不在意,这种人他见的多了。
还在规则里面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自个儿有各种各样的特权。不过没关系,很快他们就明白,即便是在规则里面,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利。
“我要见陛下!陛下也不能这么做!”陈正林耿着脖子说道。
许显纯摇了摇头,坐回到椅子上说道:“行了,叫什么叫?你以为你能想到的事情陛下就想不到?”
“当今陛下圣明无比,自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有的时候也是迫不得已,像你们这种贪官污吏,就不要在这里叫嚣了。”
“胡说八道!”陈正林梗着脖子说道:“我陈正林在扬州为官,从来没有贪污过一两银子。如果我贪污过一两,绝对不得好死!”
“是,你的确没贪污过一两银子。”看着陈正林一脸正气的模样,许显纯语气之中带着浓浓的嘲讽说道:“还真是大言不惭。”
“等会儿,懒得和你废话,这些东西你看看吧。”说完,许显纯就把手中的册子扔在了桌子上说道:“看完了,咱们再聊。”
陈正林不知道对方扔过来的是什么,不过还是顺手拿起来快速看了起来。
翻看了一遍之后,陈正林的脸色就变了。
这居然是一份账册,是叫做赵无极的人的账册。
这个赵无极,陈正林当然认识。扬州的大盐商,跟赵无极也有过很多次的交集。
陈正林吃惊的是这份账册记载的是赵无极向他行贿的证据,某年某月某时,因为什么事情向他赠送了什么东西,这上面可以说是记载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这上面还写了他为赵无极办了什么事,甚至有几个案子他帮赵无极翻了案,还有帮忙贿赂其他官员的证据。
陈正林不知道锦衣卫是怎么拿到这份证据的,但是他知道,这份证据自己根本就推不出去。一旦调查起来,那么这些东西就完蛋了,能要了自己的命。
不过现在的问题他该怎么办?是不承认?还是乖乖的认罪?
不承认能够保住自己的名声,即便搜出来东西,也是栽赃嫁祸。锦衣卫拿自己的名声没有办法,外面的人也不会相信。
如果乖乖认罪,那么名声没了,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陈正林若有所思的抬起头看着许显纯说道:“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行了,别装了。这一次是陛下钦定的大案,我们都敢把你抓过来,自然是心里面有数的,你就不要再做这些无谓的挣扎了。”
“这些东西你能推得出去,你府上的十七个女人,你推得出去吗?那都是各个盐商送给你的扬州瘦马。”
说这句话的时候,许显纯语气十分的嘲讽,他继续说道:“我只要把这十七个女人抓了,什么东西我查不出来?你最好乖乖的配合,不然的话,下场会非常非常的惨。”
陈正林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果然自己猜的没错,这是皇帝钦定的大案。就知道皇帝到了南京之后,绝对不会什么都不做。
居然还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现在想想多么的好笑。
只是陈正林怎么也没想到,皇帝这个大案居然从他这里开始。不过也能理解,毕竟这里管这些朝廷的钱袋子,盐这个东西它就是钱,动自己就等于动钱。
陈正林抬起头看着许显纯说道:“如果我乖乖的配合,能留下我一条命吗?”
“你谈条件?”许显纯语气轻轻的说道:“如果你再谈下去的话,就满门抄斩了。真以为谁都能够谈条件吗?这世道还真的是谁都想露露脸,可是这脸没那么好喽。”
陈正林一哆嗦,抬起头看着许显纯说道:“多谢许大人。”
陈正林明白了许显纯的意思,许显纯这是在帮自己。
如果这句话传到了陛下耳朵里,那就成了自己要挟陛下。要挟陛下的人,那绝对没有好处。陛下绝对不会妥协,而且也绝对不会放过自己一家。
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乖乖地认罪,用良好的态度和表现争取陛下的宽大处理。这也是许显纯给自己指出的一条路。
领悟了这些之后,陈正林直接说道:“许大人,你想问什么?犯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陈正林自称犯官,许显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就先从这些账册开始。”
说完,许显纯又从身后搬出了一个小箱子放在桌子上。
“这里面一共还有九本账册,全都是关于你的。咱们一桩桩一件件的解释清楚。”
“除此之外,还有谁给你送了礼?都送了什么?你也全都交代清楚。这些东西你口述就行,旁边会有人记录,你签字画押就行。”
“是,大人。”陈正林答应道。
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无非就是硬扛着,或者是直接招供。
能坐到这个位置,陈正林的思维很清晰,很快就做出了选择,根本就没反抗,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许显纯想知道的事情全都说了。
而在这个时候,朱由校也起来了,洗漱了之后正在吃早膳,
魏朝在身边伺候着,轻手轻脚地将一份餐点放在桌子上,说道:“皇爷,内务府那边的黄昌宗来了,人在外面等着。”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是,皇爷。”魏朝恭敬地说道,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时间不长,一个胖子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边走还一边擦汗。
见到朱由校之后,胖子连忙躬身行礼说道:“臣黄昌宗,参见陛下。”
看着黄昌宗笨拙的样子,朱由校笑着说道:“行了,免礼吧!”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11章 食盐生意归朱由校了
作为内务府的人,黄昌宗的地位不低,在整个内务府当中负责渠道的建设,可以说是内务府的实权派,而且干得不错,能够得到朱由校的信任。
等到黄昌宗从地上爬起来,朱由校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说道:“可以减肥了。”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在大家的观念当中,胖可不是什么坏事。胖证明人家生活条件好,人家吃的好,人家有钱,所以胖叫富态。
不过这个胖已经影响到他的健康了,对于手下的健康,朱由校还是很关注的,毕竟这是以后为自己做事情的人,别倒在半路上。
朱由校说道:“这一次的事情办完之后,回到京城去亲军跟着练一练吧。等什么时候瘦下来,什么时候再回去。”
听了这话之后,黄昌宗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很难看,当然也很尴尬。
反驳是不敢反驳的,拒绝也不敢拒绝。
这是皇帝给你的,你必须要收着,不收就是不识抬举了。
黄昌宗连忙说道:“臣多谢陛下。”
他心里面已经打定了主意,回去就饿上几天,先让自己瘦下来。
等到自己瘦下来之后,到了亲军衙门也没有什么罪可以受。等到自己真的瘦下来之后,说不定只要到那边去走个过程就行了,不然的话怕是不好过。
朱由校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而是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
看着黄昌宗,朱由校直接说道:“让你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
“回陛下,已经准备好了。”黄昌宗点头说道:“各个省咱们都已经找好了总代理,各个府也找好了分代理,直营店也都做好了准备。一旦这边动手,马上就能够接管。人手已经到了扬州,时刻准备着。”
朱由校看着黄昌宗,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此大规模的人员调动,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在黄昌宗这里就不是什么问题。这就是这个人的优点,能把这样的事情办好,就是个能人。
朱由校要做的自然是准备全盘接手食盐生意。
对于这些大盐商,朱由校准备把他们干掉。除此之外,朱由校准备彻底废除现行的盐制度,这种垃圾制度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以前的皇帝不敢动的原因很简单,你把他们全都干掉了,那么谁来给你卖盐?
没人卖盐,天下就大乱了。
朱由校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顾忌,他有内务府。
等到内务府接手食盐生意的时候,一定会让所有人吓一跳。
自从内务府成立之后,朱由校就一直让他们扩张扩张再扩张,同时和各省的一些商人达成合作,还建立了各种直营店。
内务府发展规模很大,速度也很快。等到朱由校把这些盐商干掉之后,他们就会全面接手这样的产业,然后进行改组。
原本的灶户也会被废除掉,而是直接转为内务府的工人。祖祖辈辈的身份不变不是问题,而是能不能从中获得好处?
朱由校还记得自己父辈做工人的时候,那是可以传代的。家里面的后辈如果不争气的话,还能回到厂子里上班,接替父亲的职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的地位有多高,朱由校的心里很清楚。父亲提起的时候,还是很怀念那个时代的。
在大明,灶户过得不好而已。把他们转化成内务府的工人,就像后世的国企员工,那是多少人打破脑袋都挤不进去的。
安抚好了底层,中层有内务府接手,高层有朱由校做主,直接就可以安稳过渡,不出任何的问题。
朱由校布局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只有打稳了基础,做好了前期工作;现在才有这样舒心的收场方式。
朱由校的心情很不错。
“那就好好干。等到这边动手之后,就轮到你们了。”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陛下放心,臣已经做好了全盘的计划。”黄昌宗说道:“除了接手之外,臣已经做好了改革的计划。全面改革盐场,改水煮盐为晒盐;改革盐厂的福利制度;增加盐场的产量。”
“这些东西全已经制定了五年计划,相信五年之后一定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朱由校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说道:“朕信得过你,好好干吧。等你把这件事情办好了,朕就会提拔你。朕不是那种刻薄寡恩的人。”
“谢陛下。”黄昌宗连忙说道,只不过心里面有点失望。
他并不是想向陛下表功,只是想和陛下说一件事情。
我都已经这么忙了,能不能不要去皇家亲军减肥了?
我自己肯定能减得下去。
可惜陛下没有听出他的潜台词。
事情安排好了之后,朱由校就让黄昌宗离开了。
等到黄昌宗走了,朱由校也吃完了。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他对身边的魏朝说道:“走,出去走一走,到扬州城的皇家书院去看看。”
扬州城的皇家书院,成立的时间也有四年了。
原本扬州自然也是有书院的,只不过经过朝廷的改革之后,除了皇家书院,这里已经没有其他的书院了。
朱由校到了扬州之后,自然是要去看看皇家书院的。
原本南京的皇家书院,朱由校也是要去的。只不过时间紧,任务重,他没去上。
不过朱由校打定了主意,回程路过南京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南京的皇家书院。
现下,扬州的皇家书院倒是可以好好的看一看。
事实上,朱由校已经听人说了,那些盐商已经把手伸了进去。制度摆在那里,但是事在人为,说到底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人。
朱由校就很想看看,扬州的皇家书院究竟做到了什么程度?那些商人究竟把这里渗透到了什么程度?
想来,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换好了衣服,腰间坠上了玉坠,手中带着折扇,朱由校就是一副翩翩浊世佳公子。
朱由校身后跟着十几名护卫,身边带着魏朝这么样一个老奴,同时还有陈玉儿这样的美人陪着。
就这排场,一般人还真就没有。
出了门口,上了马车,一行人缓缓地走到了扬州的皇家书院。
今天朱由校要去的地方,就是原本的甘泉书院。
甘泉书院,是扬州古老书院之一,初建于东关街,后迁址广陵路。
嘉靖中建,初名甘泉书院,又名崇雅书院,清雍正十二年改为梅花书院。
古语有言:“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焉。”
这里的“三”指的即是扬州非常知名的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
两淮盐商利甲天下,资建书院之多、之精,也为古代扬州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明清进士位名录》统计,仅明清两代,扬州通过科举考上进士的就有650人,其中明代245人,清代405人。
所以扬州的这个皇家书院,朱由校是肯定要去看看的。
这是大明的典型例子,官商勾结的最佳典范。
从你读书开始就有人资助你、各种培养你。稍稍有一些进步,这些人就会给你房子、田产、票子、女人,应有尽有。
等到你做了官之后,你怎么办呢?你怎么回报他们呢?
更有甚至,在你还没有成官的时候,他们就把你拉成了自己人。总不见得有人反自己吧?
以前的书院朱由校没看到,现在想想还是有点遗憾的。不过现在的皇家书院看看也好,看看他们是怎么渗透的。
事实上道理一样,地是皇家的,书院是皇家,但学生总不是吧?
收买学生一样的,原本的方式不行就换一个方式。
朱由校来到扬州皇家书院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了,看得出来不少学子是刚刚来。显然这是返校日。
朱由校一皱眉头,因为按照皇家书院的规定,学子来到书院的时候,那是要孑然一身的。
可是眼前这一幕却不是如此,车流如织,人潮涌动。
那些学子全都赶着马车、带着仆人,每个人身边至少有两个女子伺候着。看模样就知道了,这都是精挑细选的侍女,明白了,扬州瘦马。
这些人能够考上皇家书院,瞬间就会成为盐商的座上宾。朝廷选拔才干的制度,现在变成了为盐商选拔才干的制度了。
原因就更简单了,原本盐商还要根据自己的眼光去判断,现在不用了,能考上皇家书院的,那就是人杰,直接投资就是了。
大把的钱撒下去,终归会有结果。
朱由校也从马车上下来了,也带着一个侍女陈玉儿。
陈玉儿的姿色自然是不错的,在这里算得上是艳压群芳。即便扬州瘦马之中有绝色,也轮不到他们这些读书人。
不少人顿时就被这边朱由校的排场吸引了。
马车、扇子、身上的穿着,腰间的玉佩,一看就知道身份不同凡响。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身后的那些护卫,这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
再看看人家身边陪着的女人,这容貌清丽脱俗,可谓是沉鱼落雁之佳貌;这身姿婷婷绰绰,蚀骨销魂功夫肯定绝佳!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12章 盯上徽商
朱由校倒也能理解,出门带个一线明星和带个三线明星的吸睛程度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无视了这些人的目光,朱由校脸上带着笑容直接迈步走进了皇家书院。
虽然眼前的这一幕并不是朱由校所希望的,也不是他想看到的,但是无所谓了,今天到这里来就要保持一个开心的心情。
事情很快就会处理。
朱由校的目光虽然没有看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却都在看着朱由校,甚至有人开始向四下打探,想知道这个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只不过没有人认识朱由校,一时之间也没人知道朱由校是什么身份。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方不明身份,看起来排场不小,一看就是身份不寻常,自然没有人跑上来找事。
1...233234235236237...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