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可很显然,这些人整天编写书籍,心里边已经忍不住了。
看了一眼王徵,朱由校直接说道:“有这样的想法的人,可以让他们去百工院。百工院才是实验的地方,这里还是不要乱来的好,这里也不适合做实验。”
听了这话之后,王徴有一些无奈。
王徵倒不是想和陛下说什么,实在是下面的人实在是追得太紧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提这样的要求。
以前也不是没说过,可是百工院那边已经在做了,这边不能再乱来。
“回陛下,并不是像百工院那边一样,只是一个验证的小实验室。”王徴再一次说道。
朱由校瞥了王徵一眼。
这话他要是相信,他就是个傻子。
当了好多年的皇帝,臣子什么话是真的、什么话是假的,朱由校分得很清楚。
如果给他们开了一个口子,他们肯定会搞得非常非常的大。就像一条大堤,虽然只露了一个小缝隙,但是随着水流的冲刷,这个缝隙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直接将整座大堤冲开。
略微沉吟了片刻,朱由校想了想说道:“那就建一个吧。”
至于规模什么的,朱由校根本就没说。这些人开始肯定会建一个小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这不是自己能够阻止得了的。
要么不让他们建,让他们建就很难阻止他们扩建。
朱由校之所以答应他们,一方面是不想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也的确想看一看他们能够做出什么东西来。
毕竟这些人也都是有才学有知识的人,也看得出来他们也有很多的想法,的确需要好好的验证一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建一个实验室也没有什么坏处,与百工院竞争一下也挺好的。
以前是因为差钱,现在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听了朱由校的这句话,王徴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带着笑容说道:“臣谢陛下!”
摆了摆手,朱由校在这件事情上不想和他们继续谈论了,因为根本就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
转身背着手继续往前走,穿过回廊之后,朱由校很快就来到了后面这条街道上。
朱由校不想在这里多待了,换一个地方继续走一走吧。
后面这条街道上,马车已经等在了这里。
上了马车之后,魏朝亲自赶着马车,回头对朱由校问道:“皇爷,咱们回皇宫吗?”
“不回去。”朱由校摇摇头说道:“咱们去火器研究院看一看。”
“是,皇爷。”魏朝连忙答应了一声,催动了马车。
车子缓缓地行驶了起来,快速向着火器研究院行驶了过去。
前些日子,朱由校接到了毕懋康的奏报,说他们那里正在进行一个了不得的实验。
原本朱由校没打算去参加,等对方实验完成之后看看成品也就好了。但是这一次出来溜达了一圈,天色还早,他也不想回去,那就正好过去看一看。
戚元功带着人在车的两旁乖乖地护卫着朱由校,一起向前走。
马车出了新城之后,向北而去,很快便来到了火器研究院。
这里周围一片荒凉,到处都是站岗的士卒。
除此之外,连一只野兔子都看不着。
马车到了门口之后,毕懋康就迎了出来。
毕懋康现在加到了工部尚书的官衔,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掌控着大明朝的百工院,是一般人都难得一见的人物,深得朱由校的器重。
“臣毕懋康,参见陛下。”见到朱由校以后,毕懋康连忙说道。
虽然不知道皇帝这个时候来做什么,毕懋康之前上奏报的时候,皇帝可没有说要来。
现如今,皇帝陛下到这里来,想必也是出于好奇之心,或者是闲着没事。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毕懋康也不紧张。
看了一眼毕懋康之后,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带朕进去看一看。你们的实验开始了吗?”
“回陛下,还没有。”毕茂康连忙说道。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就笑了,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那看来朕还没有来晚。这样也好,正好让朕看一看。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已经准备好了。”毕懋康连忙答应道。
“那还等什么,赶快去看看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说完这句话,心情不错的朱由校直接招呼毕懋康在前面带路,一行人向着后面快速地走了过去。
来到火器试验场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在忙碌。
见到朱由校以后,所有人都赶忙行礼。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行礼了。
魏朝扬了扬拂尘,清了下嗓子说道:“你们继续去忙吧。”
朱由校已经被今天要试验的东西吸引了。
映入眼帘的是摆在左侧的十几枚圆形的筒子。
看到这几个东西,朱由校整个人都有些发愣,随后激动地走过去,伸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些光溜溜的筒子,脸上的表情很温柔,带着一种谁也看不懂的笑容。
朱由校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会露出这样的表情,原因很简单,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见到这种东西。现在不但见到了,而且还伸手摸到了实物。
触感冰冷,反而让朱由校有些爱不释手。
这个东西朱由校前世见过,这个造型就是63式60毫米迫击炮。
朱由校看着毕懋康,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努力平静地问道:“你们已经攻破了技术难点了?”
事实上,这几年以来,百工院从来就没有停下攻坚工程。朱由校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钱,加上从金尼阁那弄来的知识,百工院的技艺得到了飞速地提升。
大概在一年多以前,他们就弄出了金属定装弹药。
而前些日子,百工院还搞出了新的火药。
要知道,如果这里面装的是黑火焰,那爆炸范围可就没那么大了。这样的迫击炮也就没有什么威力,比火箭弹差远了。这种炸药自然就是苦味酸炸药。
想要搞出更好的消化甘油炸药,难度非常的大。反而是苦味酸炸药,以前是用做颜料的,在没有发现之前就已经用了100多年,用来染着黄色的衣服。
后来苦味酸发现了之后,便被法国人如获至宝,开始大规模的制作。后来英国人也跟着学,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神秘宝贵的东西。
不过这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曾经一度为难住了英国人和法国人。那就是运输存储成了大问题,苦味酸是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以腐蚀金属,生成高感度、极易爆炸的苦味酸盐,这也是英法先行者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90章 迫击炮发射试验(盟主魑魅魍两加更)
怎么搞定苦味酸炸药的运输储存问题,这事难得住别人,肯定难不住朱由校。
因为这件事情在后世已经是一个被披露的秘密。当然了,在大明这个时代,不可能有人知道。
这个秘密,说出来其实很简单。实际上很多没有弄清楚的技术,有的时候它就是很简单。
那很多实例告诉所有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秘密,有的时候会引起一场战争,甚至是绵延多少年的战争。
这个秘密就是在炮弹内部刷漆,并附着一层厚厚的石蜡,隔绝了苦味酸和弹体外壳的直接接触,用这样一种简单巧妙而且廉价的办法解决了大问题。
尽管天长日久,石蜡还是会脱落,导致苦味酸炸药无法长期保存,但是起码能保证使用。
而且,作为大量的消耗品,炮弹能储存到石蜡脱落那天吗?
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他们的国力贫弱,产出非常的少,所以就要在很多方面动这样的脑筋,
这种巧思基因也延续到了后来的三八式步枪的设计上,一个防尘盖就解决了步枪隔绝沙尘的问题。
现在朱由校正好把它拿过来用,也正好适合现在的生产力。
苦味酸制造简单成本也低,而且威力也好,解决了运输和储存的问题,那自然就没有其他的问题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火药,正好拿来做金属定装的炮弹。
这种由法国人发明的火药,最终在日本大展身手。实际上,当初法国人也知道这东西很重要,所以只想出售给日本人成品,不想让日本自己研究,更不想给日本生产线。
但是日本人也不白给,在参观法国人工厂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富冈定恭。
富冈定恭当时做谦恭好学状,认真地捏起一撮苦味酸晶体颗粒捏搓,用眼睛仔细看,放在鼻子上闻,用手仔细体会手感,就差放嘴里尝尝了,然后若无其事地放了回去。
回到日本代表团驻地,富冈定恭小心翼翼地从指甲里剔出一小块苦味酸粉末。这些宝贵的粉末几经辗转,终于在1888年9月交到了海军兵器制造所技术大拿——下濑雅允的手中。
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粉末,最终被日本人研究出来了,而且被日本加以利用和攻克,成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下赖火药。
而它的发源地欧洲,因为无法解决运输的问题,改而攻克了威力更大的硝化甘油炸药,做出了高精度的tnt。tnt更加的稳定,苦味酸炸药也就被淘汰出了历史。
以大明现在的实力,想要制作硝化甘油炸药难度太大了;反而是苦味酸炸药,能够大批量的生产。
朱由校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也拿到了报告。只是他没有想到毕懋康的进展这么快,不但做出了金属定装炮弹,还把迫击炮也做出来了。
看旁边的架势,那边应该还有重炮。
朱由校有一些忍不住地站上去,看着毕茂康说道:“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那就放几炮试试吧,看看效果如何。”
听了这话之后,毕懋康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说道:“臣马上去安排。”
“去吧去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事实上,毕懋康是下去准备好好安排一下。再不安排不行啊,这次的试验原本是内部试验,大家态度还是很轻松和和谐的。抱着即便是失败也没什么关系的态度。这么多年了,他们也不是没失败过。
可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当今陛下来了。谁能够想到这个时候陛下会到这里来?
到了这里之后,陛下还想看他们试验,这要是搞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来,那就糟了。
如果能够把试验做成功,让陛下看到效果,那自然就是好事情。
毕懋康赶忙去安排了,同时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交代下去,让手下多用一点心,千万不要搞出什么差错来。争取一次成功,让陛下看着高兴。
毕懋康去做什么了,朱由校当然知道,但是他没有去阻止。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皇帝,朱由校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你要给手下表现的机会,不能让他们没有表现的机会。然后在他们表现的时候,适当给些奖励,夸奖夸奖他。
这样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这种荣誉感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所以朱由校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很鼓励,静静地坐在那里表现出一副我很期待的样子。
很快,毕懋康就把事情安排好了。
毕懋康虽然去安排事情了,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也不允许他弄太长时间。毕竟不能够让陛下在这里长时间的等着。
毕懋康很快就回来了,他说道:“陛下,已经准备好了。”
“好,那就来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语气兴奋的说道。
从魏朝的手中拿过望远镜,朱由校坐着兴奋地等待着。
至于说到近处看,朱由校根本就没有提。原因很简单,手下不可能让他去,提出来也是扯皮而已。
而且迫击炮那个东西现在刚刚弄出来,危险性很高,说不定就会出意外。
自己在这个时候还是别去凑热闹了。这要是把自己炸了,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对于自己的生命,朱由校是很看重的。他可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他是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的。
毕懋康自然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他现在就想着好好地表现一下。
他心里面很兴奋,挥动着传令的旗子,让下面的人准备准备开炮了。
而这个时候,远处的人也动了。
他们两人一组,手里面抬着一个木头箱子,直接来到迫击炮的旁边。
随后他们将箱子打开,将里面的炮弹拿出来,双手捧着小心翼翼。
看到这一幕之后,朱由校的脸上那叫一个兴奋。
终于看到这个炮弹后面带着尾翼的东西了!
看到这个东西之后,朱由校兴奋得不能自已。
好东西呀,好东西!
朱由校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试验的最后结果。
这些人将炮弹拿出来之后,开始用手指完成了定位,很快就调整好了射击角度。
最后一个人捧着炮弹直接放到炮口,随着他一松手,炮弹直接落入了炮筒之中,随后便是砰的一声。
朱由校在望远镜之中看着炮弹旋转着飞了出来,随后狠狠地落在了不远处的地面上。
“轰隆隆”一声,炮弹瞬间就炸开了。
看到这一幕之后,朱由校忍不住兴奋地站了起来。
在朱由校身边的毕懋康更是直接高兴的跳了起来,高声的呼喊:“成了!成了!”
显然毕懋康也很兴奋,而且是忍不住的那种。
半晌之后毕懋康再回过神,连忙给朱由校行礼说道:“陛下,臣过于兴奋了。君前失仪,还请陛下治罪。”
朱由校看了毕懋康一眼,也不知道他这里面有几分演的意思。
不过无所谓了,作为一个皇帝,你就要忍受这些。
朱由校直接笑着说道:“爱卿辛劳刻苦,为大明做出这么好的东西,这么长时间以来坚持不懈。现在东西做成了,爱卿自然要好好的高兴高兴。你们的功劳朕记下来,朕绝对会好好的赏赐你。”
“谢陛下!”毕懋康连忙说道,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语气也十分兴奋。
毕懋康刚刚那些话,不就是为了让陛下好好的赏赐自己吗?他有自己的想法。现在陛下这么说,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让他们再放。”朱由校看着毕懋康说道:“看看威力。”
这个玩意自然不可能只放一炮,即便是试验也可不可能只是一个。
于是试验再一次开始了,这一次是十几门一起开炮。
看着对面轰炸出来的尘土,朱由校那叫一个高兴。
这才有了几分炮兵的意思,之前的炮兵叫什么炮兵?
不过后面朱由校就没有干涉,这种东西的试验都是有整体的流程。试验强度、检查哪里有问题,这些东西不是朱由校能干涉的。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这个皇帝高兴而多放几炮,说不定后面就炸膛了。这种事情朱由校自然不会去做,毕竟这里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宝贝,死一个或者伤一个,不管是对他还是对大明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毕懋康安排人继续实验,到什么程度炮管会承受不了、什么样的程度会影响发**度,总之所有的试验都一项项的进行。
不过这种东西就不用朱由校陪着了
毕懋康带着朱由校来到了另外一个试验场。
在这里,朱由校看到了火炮。
与以前的火炮不同,这是一门后装的金属炮,使用的是金属定装炮弹。而且从造型上来看,这玩意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国小姐,在后世有一个更加熟悉的称呼——意大利炮。
这种火炮为法国m1897型75mm火炮,于1897年在法国研制的火炮。由于这是世界第一款装有反后座装置的火炮,火炮射速高达15发每分钟,远超过同时代其他火炮,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产销量高达20000门以上。
一战的时候,意大利曾经搞了很多这种火炮。等到一战结束之后,他们就把淘汰下来的火炮出口到了当时的中国。因为火炮上面有很多意大利文,这大炮在中国就被称为意大利炮。
这玩意在中国大地上其实很出名,但实际上并不是当时最好的火炮。毕竟在当时的国内,也有很多地方能够制造火炮。
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炮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就已经能够生产同口径同技术水平的火炮了。
1905年仿制成功的克虏伯式14倍75毫米山炮,基本实现了零件全国产,累计生产了近500门。
甚至一些有远见的地方军阀主导的兵工厂也制造出更大口径更先进的火炮,如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沈阳兵工厂,生产过100毫米、105毫米甚至240毫米重型榴弹炮。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也生产过75毫米、88毫米山炮野炮。
只不过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国内的兵工厂严重萎缩,造炮能力大幅退步。原本应该拥有更好的火炮,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没有,使得这种已经快要被淘汰的法国小姐成为了很稀缺的东西。
但是在大明这个时代,意大利炮自然就是极为先进的,毕竟这是一个经典款,后世的很多轻型火炮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装出来的。
就像ak47的枪械一样,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枪族。但是大家提到这个系列的时候,依旧还是ak47。
在后装火炮当中,法国小姐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就像在青铜炮当中,拿破仑炮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一样。
所以大明的第一种火炮定型之后,就是这种法国小姐。
朱由校看着毕懋康,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却转过头一脸严肃的问道:“能不能成?如果不行的话,也不要太着急上。”
关于火炮膛线的问题,这个早就已经解决了。大明在这方面的进步还是很快的,火炮的炮管合金材料解决的还好,虽然还要使用一部分铜,但是已经很少。只不过在炮弹方面,铜依旧还是需要大量的使用。
只不过朱由校担心的是火炮本身,别搞不成功再炸。朱由校现在不要求他们快速地上了,毕竟大明现在还算太平,而且制造出大规模的生产装备,还需要一大笔的钱。
说实话,朱由校xz在没钱。内部府现在拿出来的钱,也不过是刚够开销而已。
每年收粮食赈灾,让朱由校很是头大。西北的贸易利润也开始萎缩,毕竟那些蒙古族的人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太好,家里面没余粮。
而在其他方面,朱由校的收入就很少。朝堂之上户部的收入,更别提了。
朱由校这几年刚刚给所有的亲军装备完燧发枪、配上了火箭炮,还有手摇式轻机枪。现在要是让朱由校再给他们换装,说实话有些有心无力。
何况还有青岛的造船厂,让朱由校烧钱烧得有些心疼。
所以现在这个东西真的不着急,没必要非上。朱由校等得起。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91章 儿女双全
毕懋康还以为陛下不信他,连忙说道:“陛下放心,一定没有问题。”
见到毕懋康这样的态度,朱由校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没有用,说得多了还容易打击手下的信心。于是朱由校直接说道:“没问题,弄吧。如果成果好的话,朕不会吝啬赏赐的。”
“是,陛下。”毕懋康语气有些兴奋的说道。
很快就交代了下去,那边也快速准备好了。
朱由校亲眼看着有人将炮弹一箱箱的抬过来快速开始装填,炮弹被直接推进了炮膛里。
这个时候如果喊一嗓子意大利炮,朱由校觉得应该会很有感觉。
不过他还是什么都没说,背着手站在那里。
随着一声令下,火炮轰一声巨响,炮弹旋转着飞向了不远处,落地之后发出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烟尘四起,泥土飞溅,直接将地面炸出了一个大坑。
看到这个东西之后,朱由校有些感慨,自己的火器部队终于要成型了,不枉费自己这么多年砸了这么多钱,还费尽各种心思弄出来各种东西。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科技已经在开始飞速发展了。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各种物品都会被需求,也会被制造出。
尤其是在军火方面,大家全部殖民,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所以对火器的需求就更大。
只不过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将所有的东西统合在一起,再通过雄厚的国力进行开发。
如今,朱由校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大明朝深厚的工业底蕴,或许人家说什么都没有,但其实明朝的工匠真的很厉害,他们可以用手工车出大小相同的珠子,能够用来做轴承。
虽然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没有各种各样的工业书籍,但是这些工匠在实际操作方面真的很强。这些强大的工匠为大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金尼阁带来的七千多本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当代知识,他们能够把大明现在所用的知识和西方先进的知识衔接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大明的科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而在这之后,便是朱由校的规划和引导。
毕竟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朱由校可以为很多东西指明道路,就比如苦味酸炸药,这个东西制作简单,但是运输和储存非常的不方便。法国人和英国人用了多久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但后来被日本人解决了。
而在朱由校这里,这件事情就是一个不起眼的秘密。类似这种事情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当年引起战争的玻璃气泡问题,实际上这个秘密的解决办法就是搅拌。
1...224225226227228...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