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听了这话之后,魏忠贤就是一愣,脸色也凝重了起来。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王林生居然是陈洪的人。陈洪现在在皇爷面前很得宠,最关键的是,陈洪是皇爷的一条很忠诚的狗,如果没有皇爷的吩咐,陈洪可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怎么证明你的身份?”魏忠贤看着王林生直接问道。
“您可以去找陈公公求证。”王林生直接说道:“让我们配合魏督公也是陈公公的交代。陈公公说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陛下的差事办好。”
听了这话之后,魏忠贤点了点头,陈洪的意思他明白。
魏忠贤说道:“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回头我会和陈洪说。现在你说说吧,究竟是谁带头来闹事的?”
王林生笑着说道:“反对的那些人里面,其实没有领头的。那几个领头闹事的,现在全都躲在支持的人群里。”
“魏公公你往那边看。”一边说着,王林生一边向一侧指了过去,“那里有十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叫张秋的人,他就是这一次事情的领导者。据说他是魏大中的好友,这次的事情也是他带着调起来的。”
“魏大中?”魏忠贤有些迟疑的问道。
这怎么和他一个姓?
崔呈秀听到魏大中这个名字,神情一动,直接走到魏忠贤的身边说道:“这个魏大中是高攀龙的人,东林书院是他们的大本营。”
听了这话之后,魏忠贤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后笑着说道:“原来如此。看来朝中的东林党还没有洗干净,这些人真的是有机会就出来闹事,从来都不安稳。对了,那个魏大中到哪里去了?”
听到魏忠贤这么问,崔呈秀连忙把事情的经过和魏忠贤说了一遍。
崔呈秀和阮大铖是怎么算计魏大中的,一点都没有隐瞒,都告诉了魏忠贤。
听了崔呈秀的话,魏忠贤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也太小家子气了。抓起来之后就应该问问,也别用那么简单的理由。审问了才能把他的同伙挖出来。”
崔呈秀只能苦笑。
这种事情他能干吗?当初也没想到这些人居然还有同伙,何况有同伙也不能够随便抓人,又不像魏忠贤一样有圣旨。
“行了,既然知道谁是主谋,那就好办了。”魏忠贤笑着说道,同时对孙云鹤使了一个眼色。
孙云鹤自然明白,带着手下的人转身就走了,到了支持的学子堆里就把张秋和他身边的几个人抓了起来。
被孙云鹤带走的还有那些反对书院改革的学子们。
虽然他们有挣扎,有闹腾,但是都没有用,东厂的人全都镇压下去了。
何况现场还有支持书院改革的学子,那些反对者想闹腾也闹腾不起来。
首善书院的事情也都尽快地平息了下去。
临走的时候,魏忠贤看着崔呈秀直接说道:“你尽快把这边的事情弄明白,书院改革的事情你尽快推下去,不要再出其他的幺蛾子了。这次事情闹得这么大,说不定朝堂上已经有人要弹劾你了,你要小心一些。”
崔呈秀连忙点头说道:“督公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魏忠贤带着人走了,崔呈秀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钟羽正,几个人一起在首善书院里面就商量了起来。
钟羽正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恢复过来,他就没想明白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在这里闹事?难道自己做的还不够吗?
想到那些人反对的话语,钟羽正心里面有些黯然。
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直接对崔呈秀说道:“崔大人,首善书院怕是不能同意改革了。”
听了这话之后,崔呈秀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脸色也黑了起来。
这件事情如果办不好,他绝对是前途无亮,真的是一点亮光都没有了。现在他要的就是把首善书院的改革妥妥贴贴的完成;如果完不成,他觉得自己会完蛋。
原因很简单,首善书院已经不是单单牵扯到一家书院的事情了,现在是双方争斗的焦点。如果这里的改革不能够完成,代表着这些闹事的人成功了,这绝对不是陛下能接受的,也不是崔呈秀能接受的。
“这件事情怕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崔呈秀直接黑着脸说道:“如果在这次的事情之前,或许还能再商量一下。可是在这次事情之后,那就绝无可能。首善书院必须要改革,而且还要尽快的完成改革。”
听了这话之后,钟羽正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在这一次闹事的人中,钟羽正看到了很多熟人。
作为东林党的一员,钟羽正心里很明白,这一次在背后支持的人就是东林党,他们甚至都没有找他。
首善书院虽然是一所独立的书院,但是天下书院皆属东林,这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甚至在西北,书院也是东林派系传播的思路,大家都这么干。
现在如果不重回东林党的怀抱,他的名声肯定就臭了,他们也不会放过他。
崔呈秀根本没有给钟羽正说话的机会,直接说道:“如果再拖延下去,对我们都没有好处。首善书院的院长还会是你,很快朝廷就会派人来整改,所有的学生也都会进行筛选。如果有人愿意的话,那么就把他们留下;如果不愿意,那么随时可以走。”
听了这话之后,钟羽正看着崔呈秀,沉着脸说道:“如果我不答应呢?”
“那就只能请你去东厂走一趟了。”崔呈秀的脸色很难看。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必要再装什么伪善了。无论做到什么程度,这些事情都必须要做。
一边的阮大铖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就激动得很。他明白钟羽正的心思,也知道这个人的性格。
这就是一个古板的老书呆子,如果好说好商量,或许还能成;如果要是威胁胁迫,那肯定不能成。
阮大铖没等钟羽正说话,连忙说道:“不至于,不至于。”
崔呈秀两人全都看向了阮大铖。
阮大铖也没有迟疑,直接说道:“之前咱们不是商量好了吗?我现在问问崔大人,宫里面怎么说这件事情?”
听到阮大铖的这个问题,钟羽正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崔呈秀看了两人一眼,说道:“陛下有些担心,怕有人利用这次的事情闹事,所以才让魏督公来调查清楚。”
“谁想到,刚到这里,就看到你们打起来了。事实证明,陛下想的没错,的确有人在这里闹事。”
钟羽正和阮大铖对视了一下,两人都有一些尴尬。
显然在他们的地盘上闹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光彩的。
“你们两个马上写一份题本,请求书院改革。我会给你们递上去。只要把这份题本递上去,相信朝廷就会有一个说法。”
“你们放心,这次的事情不会影响到你们。首善书院这些人已经挖出来了,不会再有其他的问题了。至于关于传授圣人之道的事情,这个也没有问题,朝廷会答应的。”
这是崔呈秀在骗钟羽正两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把握,甚至都没有说陛下会答应,只说朝廷会答应。
崔呈秀现在只希望钟羽正两人把题本写出来,至于事后如何,那就不在崔呈秀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只要把事情定下来,哪怕钟羽正反悔,那都没有用。如果他真的反悔了,还要闹事的话,那就可以直接下死手了。
阮大铖对崔呈秀使了一个眼色。
崔呈秀会意,说道:“我出去看看学子,你们好好考虑一下。”
说完,他站起身子向外面走了出去。
此时此刻,皇宫大内。
三位内阁大学士已经来到了皇宫。
外面的事情韩爌他们已经知道了,而且突然接到了很多题本。大部分题本的内容都差不多,措辞也很激烈,基本上都是反对书院改革的;要么就是请求撤换崔呈秀的。
一时之间,反对皇家书院改革的声浪就起来了。
这要说没有人在背后策划,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在背后策划的人是谁,暂时不得而知,估计也查不出来。
不过三个内阁大学不敢怠慢。
听了韩爌他们说的事情,朱由校脸上露出了一抹无奈。
看来事情还是不可为,皇帝不可能真的和读书人决裂。现在把这些人全都抓起来,只有把书院改革完成,他这个皇帝才会占据主流。
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书院握在谁的手里面,谁就掌握了舆论、就掌握了读书人的心。
如果书院在皇帝的手里面,外面很多人想要做的事情就做不到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人是要闹腾。
用魏忠贤的手段直接来硬推,朱由校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魏忠贤就拆了东林书院,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捣毁书院。可是结果呢?
结果就是把魏忠贤彻底推上了对立面。如果朱由校也这么干,也会是一样的结果。
朱由校要和东林党他们抢的是人心,抢的是读书人的支持,抢的是天下人的支持,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把东林党打倒。
使用暴力的手段推倒之后,人心一样不服。到了那个时候,还是一样的麻烦。这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朱由校当然也有b计划,原本并不想实行这个b计划,可是现在看来不实行是不行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三个内阁大学士,说道:“你们几个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一听。”
三人对视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15章 剥夺功名
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太好回答,关键是这一次的事情实在是闹得太大了,搞不好会牵连到他们的身上。
谁知道是不是他们在后面搞鬼,估计陛下也怀疑了。在场能脱得开关系的,估计只有徐光启。
徐光启这人本身立场和韩爌他们就不一样,也不是东林党的人。相反,他是陛下身边最坚定的人,所以陛下肯定会信任他。
在场最担心的人是韩爌,毕竟他是东林党出身。
不过这次的事情处处透着诡异,究竟情况会怎么样,谁也不好说,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是陛下问了,还不能不说,韩爌等人都在沉思。
徐光启看了韩爌两人一眼,知道这两人估计都不会开口了。
于是徐光启说道:“陛下,此事恐怕需要从长计议。这些人虽然过分,犯下了大罪,的确应该严惩。可是现在外面舆情纷纷,实在是不好办。”
徐光启的心里面其实很担心,生怕陛下大开杀戒。
对于陛下的为人,徐光启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果敢坚毅、思路明晰,同时能够积极的接受别人的建议,这些都是当今陛下的优点。
可是陛下年轻,做事容易冲动,杀起人来也不手软。这一点是徐光启最担心的。
一旦激化了矛盾,事情反而不好办了。
大明想要富国强兵,那就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并不是说把所有反对的人都弄死就可以了。如果都弄死,搞得离心离德,到时候真有事情找不到人可用。
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启,笑着说道:“朕虽然生气,但是还没有到动刀子的地步。”
“爱卿有什么话也不用绕弯子,今天这里只有咱们君臣。你们都是朕最信任的臣子,有什么话但说无妨,相信也不会泄露出去。”
说这话的时候,朱由校看的是韩爌。
单是这一眼,就让韩爌心里发虚。
徐光启点了点头说道:“臣以为此事当安抚。当然了,最重要的也不是眼前的这些人。那些反对书院改革的,可以严惩。”
“当务之急是要树立信心,要让那些支持书院改革的人心里面有底气。”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爱卿说的有道理。只是爱卿觉得要怎么做才能够让他们有信心呢?”
听了这话之后,徐光启松了一口气,抬起头看着朱由校,直接说道:“臣以为当册封孔家。”
徐光启的话音落了之后,屋子里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甚至连呼吸声都小了不少。
册封孔家这件事情,从山东回来之后,提起来的人不知凡几。大家都希望陛下能够重新册封孔家。
这件事情一直没能成功,主要原因就是陛下反对。在这件事情上,陛下的态度很坚决,显然是孔家之前做的事情让陛下极度反感。
在这个时候提起孔家,这是生怕陛下不生气吗?
韩爌看向徐光启,觉得徐光启这是吃错药了。
那些人现在闹腾得这么厉害,在这个时候让陛下册封孔家?这是怎么想的?
“臣以为,不但要册封孔家、最好还让他们来主持书院的改革。由此一来,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顺,天下的读书人也不会有什么逆反的心理。一旦有人闹事,自然就会有人抨击他们。”
朱由校看着侃侃而谈的徐光启,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这就是朱由校的想法,他已经想过要册封孔家了。只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用这招。
这就是朱由校的b计划。他想试试看,如果没有孔子,自己能不能行?
可现在的情况却是,那些读书人就在闹事。
没有人统帅,就会乱成一锅粥。
如果朱由校册封了孔家,这件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他们总不能不认自个儿是孔家的门徒吧?
有皇权和孔家压着,就没有人敢跳出来;如果再有人跳出来,那就会不容于皇家,也不容于孔家。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事实上,只是给了投降的人一个名义罢了。
为什么历代王朝造反之后,最先册封的都是孔家?即便连清朝都不例外?
原因很简单,孔家就是读书人的牌位。
只要孔家选择了投降,其他人在投降的时候自然就没什么心理障碍了。
圣人之家都已经投降,我们这些圣人门徒自然要跟随的。
大家都这么想,算是一块遮羞布。
所以朱由校只要册封了孔家,要孔家支持书院改革,那么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那些学子所担心的书院不教授圣人之道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用担心了。孔家的人都来到书院了,书院还能够教什么?
朱由校看着徐光启说道:“希望这些人不要辜负爱卿的苦心。”
这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这件事情我同意了,但是同意的原因是给你徐光启的面子。
这话一出来,一边的韩爌有一些嫉妒。陛下对这位徐光启徐大人还真的是宠信有加。
“内阁拟旨吧。”朱由校说道:“加封孔家南宗的当代家主为衍圣公,马上进京,担任皇家书院的院长,主持书院改革的事务。”
“是,陛下。”
听了这话之后,徐光启大喜。
这对徐光启来说就是一件好事情,有了这一次的保举之功,孔家肯定是和他走得更近一些。
何况孔家现在主持了书院的改革,以后在皇家书院就有很大的话语权。徐光启和孔家走在一起,算是砍了韩爌一刀。
果然,一边的韩爌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不过这个时候,韩爌没有办法反对。如果这件事情他要是反对的话,传出去都没有办法面对天下的读书人了。
“如此,就这么办吧。”朱由校说完这句话之后,又说道:“那些闹事的读书人,也别让魏忠贤审了,直接处置。”
“反对书院改革、聚众闹事、殴打朝廷命官,这些罪名都很大。也别判什么其他的罪名了,直接剥夺功名。没有功名在身的,禁止参与科举,终生不得做官。”朱由校沉声说道。
这话一出来,韩爌等人都是一惊。
这个处罚可以说是非常的重,直接就断了这些人的仕途,这辈子没有办法再参加科举了,更不要提做官了。这对读书人来说要了命了。
不过韩爌等人都看得出来,现在陛下的心情很不好。因为孔家的事情,陛下是被强迫答应的。
大家心里都有数,不能在其他事情上再计较了。几个人便没有再说话,直接把这件事情答应了下来。
“行了,你们去吧。”朱由校摇了摇头,站起身子向后面走了过去。
“臣等恭送陛下。”韩爌三人连忙说道。
等到朱由校离开了之后,韩爌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站起身子向外面走了出去。
走了几步之后,韩爌说道:“还是徐阁老有办法,这次的事情能够解决的这么好,多亏了徐阁老。”
徐光启看着韩爌,笑着说道:“为朝廷尽心尽力罢了。”
说完这句话,徐光启就迈步走了。
看着徐光启离开的背影,韩爌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这次的事情要麻烦了。
于是韩爌说道:“把消息传出去,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
黄克缵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很快就会知道了。”
事实上,消息传出去的速度果然很快。
韩爌他们回到内阁之后,这个消息就传了出去。
朝廷对那些读书人的剥夺功名的处理方式,让很多人都不寒而栗,吓坏了不少人。他们心里面感慨,幸亏自个儿没去。
当然了,这也是喜忧参半的消息。
陛下册封了孔家,对大家来说是个好消息。这件事情终于可以过去了;孔家入主皇家书院,就更是众望所归了。
听到这个消息最高兴的人,自然要属崔呈秀。
对于崔呈秀来说,皇家书院改革这件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朝廷处置的方式也给他指明了方向,以后再敢有人闹事,那就全部按照这个惯例来办理。
同时首善书院的事情也解决了,陛下已经册封了孔家,钟羽正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
崔呈秀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就来到了首善书院。
在崔呈秀到首善书院的时候,这里的气氛果然轻松了不少。
王林生笑着把崔呈秀迎了进去。
对于王林生的身份,崔呈秀已经知道了。他问道:“王林生,这里没有出什么事情吧?有什么消息你可以告诉我,日后我必有重谢。”
听了这话之后,王林生笑着说道:“没有。一切顺利,崔大人以后多多关照,等到书院改革完成,我等便是书院的学子。在这里用功读书,将来有朝一日便会踏足官场,到时候崔大人一定要记得我。”
王林生这样的人,崔呈秀可以结交,但绝不会引为心腹。
崔呈秀可是宫里面的人,知道这个王林生进入首善书院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读什么书,估计就是在这里做间奸细的。
这让崔呈秀有些紧张,不知道他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估计都在宫里面的掌握之中。
看来以后要倍加小心,不然的话出了纰漏没办法弥补。
崔呈秀笑着说道:“你放心,如果真有那一日,本官一定好好照顾你。”
“那就先谢过崔大人了。”王林生笑着说道。
两人一边说笑着,一边走进首善书院。
钟羽正已经得到了消息,和阮大铖一起在这里等着。
见到崔呈秀之后,钟羽正没有废话,客气了几句,便把题本拿了出来,直接说道:“崔大人,陛下册封孔家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如此,自然是百无禁忌。这是首善书院请求改革的题本,还请崔大人代为呈递给陛下。”
崔呈秀笑着把题本接了过来,说道:“如此就再好不过。你如此识大体。可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相信陛下肯定会有奖赏。”
“所求者不过问心无愧。”钟羽正面容严肃的说道:“为天下读书人争取一张安静的书桌罢了,当不得陛下的赏赐。”
“唯才是举,这也是陛下的用人之道。”崔呈秀笑着说道:“这首善书院倾尽了您的心血,崔某会在陛下面前保举,让你做首善书院的院长,希望你多多为国培养人才。”
“崔大人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钟羽正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崔呈秀看了一眼阮大铖说道:“至于阮大铖,我会向陛下请奏你的功劳,让你在我的身边听用,参与这次书院的改革。等到所有的书院改革完成之后,相信你也会前途无量。”
“多谢崔大人栽培。”阮大铖连忙躬身说道。
“那就先这样吧。”崔呈秀点了点头,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走出门口之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看了一眼手中的题本。崔呈秀满意的点了点头。
事情终于完成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京城书院的改革进展很快。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书院都有被改革的资格,几个大的书院才有这样的资格。
除了原本的皇家书院以外,京城改革了三家,凑足了四家皇家书院!从此以后,也可以对外面称京城四大书院。
在京城完成书院改革之后,自然就需要扩散出去。整个天下的书院改革,便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在地方之上,反而不需要像京城那样顾忌。
皇宫之内,朱由校看着陈洪,听着他不断汇报消息。
朱由校脸上的表情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在京城这里,崔呈秀他们还有所顾忌。到了下面,可以说的上是毫无顾忌,动起手来更加的肆无忌惮。
同意书院改革的,那么就改革;如果不同意的,直接就让你关门,随后便去找地契的拥有者。让他把这份地契拿出来。
表面上说是要以公平的价格买下来,可实际上,谁敢真的让他们出钱?
1...189190191192193...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