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孔子也不是现在庙里面那个儒雅的小老头,而是一个身高1米9多的壮汉,手持大剑、力大如牛,很能打,他的弟子也一样。
所以继续推崇孔子,朱由校又可以玩一把复古。
欧洲赫赫有名的文艺复兴,其实也不是复兴文艺,玩的不过就是旧瓶装新酒。朱由校要搞的东西也是同样的道理,于是他的心里面产生了一个想法。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很好利用的机会。
对于儒门弟子的立场,朱由校不抱什么希望。
从汉代开始,最善于转换立场的就是儒家的弟子。他们会根据统治者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学说。
在这一点上,没有一个学派比儒门做得更优秀。
即便是朱由校要推崇荀子的时候,也有儒门弟子站起来摇旗呐喊;要推崇李贽学说的时候,一样有人站出来帮忙。
事实上就是这个道理。说白了,学说是为利益服务的;在利益面前,立场是可以改变的。
像冯从吾,以前就是理学的弟子,同时是东林党在山西的代表人物。可是现在呢?
冯从吾是荀子学说的急先锋。
还有黄克缵,大力推崇礼法并举,可以说也是荀子学说的门徒,而且还是非常坚定的那种。
这些人都背弃了之前的学说,说到底无非也就是利益罢了。即便有一些人是老顽固,朱由校相信这些人也不会太多,而且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等到书院全部处于朱由校的统辖之下,这些人就没了用武之地。如果他们实在跳得太欢,那就封杀了他们的学说,到时候不过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虽然大家都说读书是在做学问,可事实上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读书为的是做官,为的是前程。
看着崔呈秀,朱由校半晌没有说话。
崔呈秀的心中更加忐忑了,显然他这一次真的触怒了陛下。
崔呈秀心里面大骂阮大铖,果真是不中用的东西!自己怎么就听了他的话呢?
“这件事情,朕要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吧。”朱由校说道。
崔呈秀的脸上顿时垮了下来,不过心中还有一丝希望,希望陛下能够不计较他的过错。
崔呈秀说道:“陛下放心,臣子回去之后会和他们继续商量,相信会有一个好结果。”
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说完了就是回去继续收拾阮大铖他们。
至于说会有一个好结果,那就是要用尽各种手段了。这些人答应也要答应,不答应也要答应。
像钟羽正,如果他实在不答应,那说不定就得什么急病了。
像崔呈秀这种人,为了功名利禄,没什么干不出来的事。
朱由校看着他,直接摆了摆手说道:“这就不用了。你回去之后先静静的等待一下吧,等朕想想之后再说。”
听了这话之后,崔呈秀一愣。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不敢问,急忙说道:“是,陛下。臣回去之后就等待消息。如果陛下没有什么其他的吩咐,那么臣告退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去吧。”
看着崔呈秀离开的背影,朱由校若有所思。
沉吟了片刻之后,朱由校对陈洪招了招手说道:“你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让手下去引导一下舆论。”
“主要的论点就是书院改革,在全国大兴书院,这是文坛盛世,是朕心系读书人为了天下读书人做的好事,是千古以来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是历朝历代都没有人做到的事情。”
“朕的兴文教之心,乃千古帝王之中的第一人!”
朱由校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严肃。既没有狂妄,也没有担忧,总之就是用一种很平淡的方式说出来的。
站在一边的陈洪听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与朱由校相处了这么久,陈洪对于朱由校的心思大概也能够摸到一些了。皇爷这一次这么做,肯定不是为了扬名,这是有别的安排。
于是陈洪连忙答应道:“是,皇爷。奴婢这就去办。”
“等一下,朕还没说完呢。”朱由校招呼住陈洪,想了想之后又说道:“你同时让人放出消息,就说有人希望摒弃孔子之道,在书院之中教导其他的学说。”
“至于是道家还是墨家,都没有关系,把消息放出去就行。对了,你可以提一提法家。”
听了这话之后,陈洪彻底知道了这一次事情的严重性。
他连忙说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好。”
朱由校再一次点了点头。
对陈洪办事情的能力,朱由校还是放心的。朱由校再一次说道:“钟羽正的事情也要提一提,就说他反对皇家书院教导其他门派的学说。如果朝廷不同意教导孔子的学说,他就不同意书院改革。你去办吧。”
听了这话之后,陈洪点了点头,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等到陈洪离开之后,朱由校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后转身坐回到龙椅之上,开始琢磨安排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如果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该怎么补救。
朱由校这么做的原因非常的简单,无非就是转移焦点、声东击西、拉拢分化、树立榜样等等等等。
转移焦点,将是否同意书院改革转移到皇家书院教导什么上来。
同时还提出了教导别的门派,什么法家、道家、墨家,这是当今读书人绝对不能够同意的。这就是声东击西,让他们去为门派发声,而不会再在意其他的东西。
至于拉拢分化,那就是把钟羽正拎出来,把他塑造成一个斗士、一个敢于反抗的读书人。如此一来,有些人自然会投靠到他的门下,就完成了对书院中人的分化和拉拢,同时也把钟羽毛树立成了一个榜样。
几套组合拳打下来,朱由校相信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了,这个程度还不够。等到事情闹腾起来之后,朱由校就派东厂的魏忠贤去把钟羽正抓了,直接抓到东厂去。
当然了,这个人不能死。进去之后,以后还是要放出来的。
总之这是一场大戏,是朱由校唱给天下的读书人看的。恶人当然是别人去做,好人朱由校来当。等到事情过后,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琢磨着自己的计划,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疏漏之后,朱由校站起来身子往后宫走去。
事情已经安排下去了,执行就交给手下的人去做。即便是稍稍有什么地方不妥的,那也没有关系,朱由校可以事后再补救。
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多陪陪张皇后。
在朱由校去后宫的时候,这个消息就已经传出去了。
皇宫里面的消息传出去,自然已经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最先放出去的是崔呈秀入宫的消息。
对于崔呈秀,大家其实都很关注,毕竟牵扯到了皇家书院改革。
一直以来,崔呈秀都没有入宫,现在突然入宫,这消息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随之而来的是崔呈秀入宫的原因,那就是关于皇家书院改革之后教什么的事情。
单是这一条消息,便迅速地扩散开了,而且引起了轩然大波。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07章 义愤填膺的读书人(三更求打赏求月票)
同福客栈。
这是坐落在城南小角落里的一家并不是很大的客栈,在京城这个繁华的地方中并不是很起眼。如此规模的小客栈,如同溪坑里的鹅卵石,在京城之中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这家同福客栈与其他的客栈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这家客栈里有店家亲自酿的好酒,在京城的小圈子里面算得上是非常的有名。
只不过因为店铺小,只是一个小酒肆。平日里来这里的人都是奔着好酒便宜菜来的,没有什么达官显贵会来扎堆。即便是有身份的人想喝这里的酒,也只会派下人到这里来打一些拿回去喝。
酒是好酒,但是菜做的不好,加上环境也不好,达官显贵是不会来这里的。不过这样的小酒店反倒是成了一些穷书生的流连之地,毕竟饮酒赋诗也算得上是书生的爱好之一。
时间长了之后,同福客栈便成了一群文人聚会约定俗成的地方。
今天,同福客栈也不意外,一群文人墨客在二楼饮酒谈论。
一楼的柜台前,一个面容姣好的女掌柜正在劈里啪啦的打着算盘。
听到楼上传来的吵闹声,女掌柜的笑着摇了摇头,对不远处的小二招了招手。
小二是一个穿着褂子的年轻人,长得倒是很清秀,面容白皙。
看到女掌柜的招呼,小二连忙走了过来,笑着说道:“掌柜的,有什么吩咐?”
女掌柜的看了一眼小二,笑着说道:“给楼上送一坛酒去,就说是咱们送的。”
“好嘞。”小二答应了一声,伸手在旁边拿了一坛子酒准备向二楼走去。
只不过他刚走两步,女掌柜的压低了嗓音说道:“盯着点,有什么事情马上来告诉我。”
“好的。”小二压低了声音答应道,拎着酒向楼上走去。
拐过楼梯的拐角,踏上二楼的地板,小二笑着说道:“诸位诸位,喝着呢。”
在二楼,十几个书生正在慷慨激昂的说着什么。听到小二的话,众人便没了谈话的意思,都转头看了过去。
有的人看见是店家的小二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不禁皱起眉头,脸上带上了不耐烦。显然是对小二上来打扰很不满意。
不过为首的一个年轻读书人站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对小二拱了拱手。
年轻的读书人谦逊有礼的问道:“小二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见到年轻的读书人站了起来,周围的人表情倒是缓和了不少。显然这人平日里的为人应该不错,周围的人对他倒也敬服。
小二提了提手中的酒坛子,笑着说道:“诸位,多谢诸位平日里对小店生意的关照,咱们小店才能够这么开下去。这是掌柜的让小子送来的酒,算是送给诸位的。这可是昨天刚挖出来的酒,诸位吃好喝好,有什么吩咐随时招呼小的。”
一边说着,小二一边走到年轻读书人的身边,将手中的酒坛子放在他的手上说道:“您收着,有什么事随时招呼。”
年轻的读书人看了一眼小二,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把酒交给了年轻的读书人,小二便对着他拱了拱手,再对诸书生拱了拱手,转身向楼下走了下去。
等到小二离开之后,年轻的读书人转过头,看着这些人,笑着说道:“这酒我放在这里了,咱们一边喝一边聊。”
说着,年轻人将酒放在了桌子上,伸手推开了酒封,使劲的闻了闻之后,笑着说道:“这里的酒,当真是喝不够。”
听了这话,众人也笑了起来。
把酒重新倒上之后,年轻的读书人提起酒杯说道:“王林生年轻识浅,承蒙诸位不弃、折节下交,王某感激不尽。今日借此酒,敬诸位!”
“你这是何必?”有人在一边说道:“这酒是可以喝,你这酸腐之言,我们就当没听见。”
这话音落了之后,周围的人也全都笑了起来,大声赞同着这人的话,不过还是把手中的酒一起喝了下去。
王林生放下酒杯,温和的笑了笑说道:“是小弟说错话了。不过今时今日有一句话,小弟要说。”
说到这里,王林生脸上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周围的人也感觉到王林生此时的状态严肃了起来,自然也就不再笑闹了。
大家相交的时间也不短了,王林生的为人在场的各人也都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王林生年纪不大,但为人仗义疏财,十分的豪爽。平日里大家出游饮酒,王林生经常花钱,并不将钱财放在心里。他学问也还不错,所以大家也愿意和他相交,平日里也是一起谈天说地、评论朝局,也算得上是志气相投。
今天见到王林生如此严肃,大家都知道他有话要说,便都静静的听着。
见众人都倾听自己说话,王林生也没绕弯子,直接说道:“想必书院的事情大家都已经听说了吧?”
听了这话之后,众人一起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虽然传出来的时间不长,但一直都是舆论的制高点,大家也都在关注着这个点。这件事情稍有变化,所有人便都已经知道了。
王林生见众人点头,便接着说道:“朝中有奸人。”
这句话一出来,众人都没觉得奇怪。平日里王林生也没少大骂朝中有奸臣,只不过没有像今日如此严肃认真罢了。
“这些人背弃祖宗之道、背弃孔圣人,实在是枉为读书人!这些人蒙蔽圣聪、胡言乱语,简直枉为人子!”
“这次书院改革,这些人居然上疏陛下,使书院之中不再教授孔圣人之道,简直就是在断我们读书人的根!”
“此等行径,简直就是千古第一奸佞!”
听了这话之后,众人全都点头,脸上也露出了义愤的神色。
在旁边有一个人,三十多岁的年纪,脸上留了一把胡子,面色很是沉稳。
他这个时候也开口了,义愤填膺的说道:“王贤弟说的对,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够让他们得逞。如果今日让他们得逞,后辈的读书人将怎么看我们?”
见有人赞同自己,王林生转头对着这人拱了拱手说道:“齐兄此言有理,这种事情我们不能够坐视不理,否则岂不是坏了纲常规矩?”
听到王林生这么说,旁边有人皱着眉头说道:“可是我们该怎么做呢?皇家书院改革毕竟是朝中定下的规矩,我们要是反对,岂不是在和朝廷作对?”
“书院改革是好事情。”王林生沉着脸说道:“朝廷改革书院所为何事,这我们之前有过论述。”
“各地书院教导的学问,全都是一家之言,可以说是乱七八糟,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些人就是借此机会传扬自己的歪理邪说、背弃圣人之道,简直就是有辱斯文,枉为读书人!”
而书院改革,将书院统一纳归朝廷,所有的老师都给予钱粮补贴、给予官职,此乃陛下仁德之心。陛下长教化之心,可见一斑。到时所有书院全都教圣人之道,我大明文教将是何等兴盛?”
“陛下此等仁德之政,实乃千古未有!陛下弘扬教化之心,也是古今帝王所不具备的!当今陛下对我们读书人,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
众人点了点头,都赞同王林生所说的话。
其实他们心里面也明白事情究竟如何也要实行了之后才知道。不过他们在京城逗留,所为的也不过是求取功名罢了。如果去反对朝廷、反对陛下,那不是在和自己作对吗?
所以王林生的话是没有人反对的。
见众人点头,王林生猛地将手中的酒杯摔在了地上,酒杯瞬间被摔得四分五裂,碎片溅了一地。
王林生怒声说道:“可就是这样的仁德之政,依然有人居心叵测想要利用。我们绝对不能允许!”
“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们居然想书院不传授圣人之道。那传授什么?还不是想传授他们的歪理邪说?这些人想要把控读书人,其心可诛。其志不明,实乃我大明之国贼也!”
听了王林生的话,旁边的齐姓读书人也愤怒了,大声说道:“对,这就是大明的国贼!我辈读书人绝对不能够坐视不理。王贤弟,你说你想怎么做?”
王林生直接说道:“现在在京城之中,首善书院的钟羽正前辈已经在拒绝这件事情。钟羽正前辈明确表态,如果朝廷不答应书院教导圣人之道,那么他绝对不会同意朝廷改革书院。”
“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声援钟前辈,到首善书院去,一定要闹出声势。让朝廷知道、让陛下知道,咱们这些读书人是反对这样做的。”
听了这话之后,二楼瞬间落针可闻,众人一时之间没有答应,皆是面面相觑,只听得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显然,他们都是在担心。毕竟这件事情牵扯甚广。之前也有人闹腾过,那还是在推行李贽学问的时候,结果不少人都被抓到了锦衣卫大牢里。虽然后来被放出来了,可终究是有牵扯的。
在场的人如果真的去闹腾的话,上一次能放出来,这一次恐怕就未必能够放出来了。大家心里面也还是有顾忌的。
王林生看着众人说道:“诸位,有钟前辈珠玉在前,我等又有何惧?况且在京城之中,又不光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只要消息传开,必然会应者如云!我等所作所为,必然为众人所知!”
这话的意思就很简单了:有钟羽正在前面顶着,我们怕什么?出了事也是他扛着。何况这件事情闹腾得这么大,我们现在去,可是个扬名的好机会。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08章 声援钟羽正
听了王林生的这句话,众人点了点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齐姓的读书人大声说道:“王贤弟说的有道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坐视不管,就不配为读书人!”
“读圣贤书,做正直事,今日就是我辈出头之时!”
“对,就是我辈出头之时!”所有人都跟着附和道。
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出来了,整个酒楼之中的氛围更加热烈,大家喝了杯中酒,纷纷摔了酒杯,转身就向楼下走了出去。
来到楼下,王林生将一锭银子放在柜台上,笑着说道:“掌柜的,不用找了。咱们去做大事情,这些钱用不到了。”
“王贤弟高义!”众人大笑着附和道。
只是在谁也看不见的地方,王林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
女掌柜的缓缓的点了点头。
两人快速地对视了一下,王林生才转身离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酒肆。
这个时候,小二凑到了女掌柜的身边,说道:“掌柜的?”
“去报一下,这些人已经走了,应该是去首善书院了。”女掌柜的说道:“另外你派人盯着点,如果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回来汇报。”
“好的,掌柜的。”小二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各地之中,都在发生着类似的一幕。
无数的读书人开始汇聚,快速地涌向了首善书院。
一时之间,京师震动,似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动了。
而此时此刻,消息也传到了首善书院,第一批人已经到了。
得到下面人的汇报之后,钟羽正神情激动,整个人都露出了老怀大慰的样子。他转头看着阮大铖,笑着说道:“果然这天下还是正直的读书人多!”
阮大铖看了一眼钟羽正,笑着附合道:“我们都是读圣贤书之人,自当行圣人之道。”
可是阮大铖的心里面却在大骂:这是怎么回事?谁搞的鬼?这些读书人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眼看事情马上有了结果,现在这些人跑过来,,实在是太愚蠢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只能激怒朝廷吗?
从当今陛下的行事风格来看,陛下就不是那种能够受人威胁的人。如果真的闹翻了,那么所有的事情就都搞砸了,书院的改革也不用想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可怎么办?
主管这件事情的崔呈秀会彻底完蛋。而自己呢?
肯定也是吃不了兜着走,弄不好就身败名裂了。
阮大铖现在心里面只能寄希望于崔呈秀,希望他能在陛下那里谈下来。
“可是钟前辈,这件事情该怎么办呢?”阮大铖有些迟疑的说道:“现在所有的读书人都在朝着这里汇聚,这要是闹出点什么事情来,恐怕咱们也没办法交代。”
钟羽正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
他此时心中的激动已经消退了,也开始担心了起来。
这人多了,谁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这要是真的弄出点什么事情来,他也没有办法交代。
“放他们进来吧。”阮大铖说道:“钟前辈还是亲自出去,让他们安生一下。我们表达意见可以,但是不能闹。而且如果被有心人利用,说钟前辈聚集学子闹事,恐怕会授人以柄。到了那个时候,好事也变坏事。”
听到阮大铖的话,钟羽正连连点头。
非常赞赏地看着阮大铖,钟羽正颇为感慨的说道:“幸亏你在,如果你不在,我都乱了手脚了。我们马上就去,马上就去!”
两人连忙走了出去。
外面的学子已经越聚越多了。
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此时正在慷慨激昂的说着什么。
见到钟羽正和阮大铖走了出来,年轻人连忙走了过去,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学生王林生,见过钟前辈。”
钟羽正看着王林生,笑着将他搀扶了起来,说道:“起来起来。”
王林生站起来之后,钟羽正面容严肃的说道:“你们到这里来,所为何事?”
“我们到这里来,是因为听说朝廷居然有人谏言书院不教圣人之道、不学孔子之法。这实在是有逆天道,是对所有人读书人的侮辱!简直是罪大恶极!”
“有人居然说要教墨家之道,还有人说要教法家。他们怎么可以与我儒家相提并论?”
“我看这些人就是别有用心,其心不明,其意不明,简直就是图谋不轨!”
“我们听说钟前辈坚持圣人之道,只要朝中不同意,首善书院就不同意书院改革。钟前辈实乃我辈读书人的楷模!我们义愤而来,正是为了声援钟前辈!”
“我们要让朝堂上的人看看,要让陛下知道,我们这些读书人在想什么。让那些宵小之辈无处遁形!钟前辈,我们支持你!”
1...185186187188189...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