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他的中心思想就一个,那就是拍马屁。
李之藻简直把新贵和勋戚捧上了天。对于成国公的这种行为给予了大力的赞赏,同时对于朝堂上君臣相得的政治氛围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这是陛下的功劳,陛下德比天高,实在是君王典范!”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着满嘴唾沫星子的李之藻,心里面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真就是杀人不用刀啊!
看起来是在夸奖,可实际上就是把勋贵和勋戚架到火上烤了。
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你们还好意思把话拿回去?
在李之藻之后,崔呈秀也站了出来,随后就是一顿吹捧,还着重的提了一下西宁侯的事情,简直就是在隐隐的威胁。
勋贵和勋戚那边脸色更难看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05章 庄田赋税还是交给五军都督府吧
英国公张维贤也看出来了,文官这就是没安好心,显然这是在里面搞事情。如果自己这边有哪个二货站出来说什么,恐怕到时候就晚了。
反正事已至此,已经没有退路了,那就索性不退了。
于是张维贤向前走了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臣亦有话说。”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维贤,说道:“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朱由校也的确想听一听张维贤要说什么。
毕竟这会让文官给挤兑的够呛,如果他不说点什么的话,肯定心里不痛快。所以朱由校也没有不让他说的打算,只是希望不要说的太过分。
“是,陛下。”张维贤笑了笑,向前走了一步说道:“我等身为功勋之后,世代深受皇恩,自然是明白该如何忠君报国。虽然家中也有不屑子弟,可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忠君报国的,同时也知道朝廷现在的近况。”
“所以臣等愿意庄田纳税,此乃为臣的本分。别说只是那一些赋税,即便是毁家纾难,臣等也心甘情愿。”
“至于刚刚诸位大人所说的话,臣以为有些过了,朝堂之上切莫如此。不过是尽了一些本分,当不得如此夸奖。只要大明能够繁盛,陛下能够安康,便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福分。”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维贤,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爱卿公忠体国,此乃大明江山社稷之福!好啊,很好!”
听了英国公的话,文官们则是像吃了苍蝇一样,原本还以为勋贵勋戚会闹腾一下,谁想到这直接就认怂了?
不过好在目的也达到了,大家心情也没那么糟糕。接下来的事情更重要一些,不用在这件事情上纠缠。
张维贤退回去的时候,朝着文官那边看了一眼。
他的心里边恨得不行了。
这件事情没完啊,弄完我们了,你们就想这么撤回去?
门都没有!早晚有一天全都找回来!
朱由校看了一眼英国公,又看了一眼对面的文官们,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那么下面就商议一下怎么收税吧。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听了这话之后,徐光启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向前走了几步说道:“启禀陛下,臣有话说。”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有话,但讲无妨。”
“启禀陛下,臣以为勋贵勋戚的庄田税不应该交由地方衙门收,毕竟地方衙门与勋贵勋戚之间官爵地位都差得很多,想要收税有些难度。如果出了什么乱子,怕是也不好操持。”
“所以臣以为,不如把这件事情交给户部来做,由户部专员负责,所收上来的银两也直接冲入户部的银库。如此一来,公私两便。”
“徐阁老,如此怕是不妥吧?”
徐光启还没有说话,黄克缵已经站了出来。
这个时候不能再让其他人说话了。既然是内阁阁老之间的战争,让其他人掺和进来就不好了。
于是黄克缵说道:“无论是运输还是征收,全都需要大量的人员。难道徐阁老想用更多的官吏?”
“前宋冗官的事情,徐阁老应该还记得吧?”
“原本就已经有了一套运转良好的制度,现在要骤然再加一套人,难道不会人浮于事?”
说完这句话之后,黄克缵转头看向朱由校,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举大大不妥。朝廷上下赋税制度很健全,如此再多出一部套人马实无必要。虽然是勋贵和勋戚的庄田税,但这一次却是勋贵和勋戚们自愿的,想来他们也不会不配合,也不会出现地方官难征收的事情。所以交由地方官就可以了。”
如果让户部弄出这么一批人来,那这批人就只归户部管,没有人能够插手,这是其他人不愿意见到的,所以黄克缵就站出来反对了。
要知道,现在朝堂之上对于那种编制外的衙门可是非常的警惕。
之前搞出了一个通政司闹得人心慌慌,现在把征收庄田税的衙门给了户部,那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如果有一天他们人心不足,想要把天下的赋税都接过去呢?
那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天下的赋税是什么情况,所有的人都清楚的很。
以徐光启的人品,不是干不出来这种事情。所以直接掐死就好。
即便是真要这么干,也是只能我来干。
朱由校得目光扫过黄克缵和徐光启,脸上没什么表情。
显然这种文官之间的争斗,自己没法过问,想要杜绝也不可能。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
无论是为了私利,还是为了家国情怀,或者是为了胸中的抱负、施展自己的主张,这种争斗都不会停。
见两位阁老争起来,其他人反而不说话了。
在场的文官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插嘴,否则搞不好就成了炮灰。
即便是崔呈秀也一样是向后躲了躲,现在谁都看不见我就最好了。
不过有人倒是不畏惧这个,这个人就是英国公。
刚刚他就已经对这些文官很不满了,本来以为事情告一段落,结果这个黄克缵还拿自己这些人说事,什么时候都把自己拉出来,太不把自己看在眼里了。
看了一眼朱由校,张维贤心中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事到如今,要么试试,要么认怂。如果不试试,心里不甘!
张维贤果断的向前走了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一策。”
这话倒是让所有人都一愣,甚至包括朱由校。
在他的计划里面并没有张维贤什么事,不过他倒是想听听张维贤想说什么。
于是朱由校笑着说道:“爱卿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启禀陛下,臣以为可以由五军都督府来收。”张维贤缓缓的说道:“勋贵和勋戚的庄田税本就是我等武将的钱,让五军都督府去收正好名正言顺,像徐阁老所说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发生。此不是一举两得之举?”
“等到银两收上来,正好可以用来修缮军器、武装士卒。最近几年边关事情比较多,各地也不太平,是时候拿些银钱出来了。何况朝廷练兵也要钱,这钱何不就用在这上面?”
“这样一来,户部那边也省得调拨了,免了一道麻烦。同时省下来的钱,户部也可以用在别的地方,此乃一举两得的事情。如果每年都督府花费有剩余,可以留着明年花;如果还是花不了,可以给户部运到别的地方花。”
张维贤说出这句话来之后,站在他身后的勋贵和勋戚的眼睛就亮了。
这果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如果让五军都督府来收庄田税,那么这就是一个和自己有关的衙门,多多少少能够说得上话,这样一来很多事情都好办了。
而把这些收上来的钱花出来,也是要花在五军都督府上面,也就是说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这些人,说不定还能搞一点回来。
这样一来就不一定能花这么多,这可是好事情!
比起把这些钱给文官们贪污,那还不如自用在自己身上。
于是勋贵和勋戚那边都觉得这个主意好。他们很多人都是指着军方发财的,这钱如果给军方花了,说不定还能多赚点。
西宁侯向前走了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大善!英国公不愧为国之栋梁,说的话也都是老城谋国之言!如此举能够实行,我大明必当兵强马壮,边关之患也可以解,同时各地人马亦有好的装备,平叛剿匪岂不是手到擒来?”
朱由校看着西宁侯,脸上带着微笑,心里面却不以为然。
真以为打仗全是靠钱的?
打仗没钱不行,但钱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钱没那么重要。这些钱给了你们,你们一样打不了胜仗。
不过张维贤这个想法倒是有点意思,或许还颇具有可行性。至少这个钱收上来以后,到了五军都督府手里,那就等于到了自己手里。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可以用这些钱来练兵。
哪怕是将来用来练水军,这些钱也可以拿来用,不用和户部那些人唧唧歪歪,只要五军都督府谁来同意就行了。
文官那边则是心中咯噔一下子,谁也没想到会被张维贤背刺一下,而且这一下又准又很,挑的时机又非常好。
文官这边自己争得很厉害,无论是徐光启还是黄克缵都不好抹面子,那索性就谁的面子都不给,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可行。
“臣以为此事不妥。”
这个时候,礼部尚书沈庭筠站了出来。
他向前走了一步说道:“陛下,五军都督府如果收税,恐怕会有疏漏。毕竟里面有人情在,这官官相护之下,他是会隐匿土地的。”
“沈大人,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张维贤瞪着眼睛反驳道:“这赋税可是我们自愿献上来的。刚刚你们还说我们公忠体国,说我们深明大义,怎么这一转眼就以小人心思揣摩起我们来了?”
“如果我们不愿意出钱,那大可不必拿出来。既然我们已经愿意了,你为什么会说那种欺瞒的小人龌龊事?”
“沈尚书,堂堂礼部尚书,岂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06章 税务司
这几句话把沈庭筠说的面红耳赤。
沈庭筠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原本这种辩论就不是他所长的,何况事出突然,一时之间想出来的说辞有漏洞也在所难免,但他说的却是事实。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勋贵和勋戚做的事情根本就和自愿没关系,也不是他们真的忠君爱国。
如果有机会的话,这些勋贵勋戚会立刻反悔,如果能少纳一点税或者能贪污回来一点,他们也绝对会这么干,这一点悬念都没有。
只不过这话不能说,要是说出来的话,那就等于把事情抬到了台面上,让陛下的脸往哪放?
所以沈庭筠也只能憋着,说白了就是英国公在用大义压人。
所谓的大义,其实就可以理解为后世的政治正确。
对此朱由校不置可否,不过他的心里面已经打定了主意。
朱由校看了一眼众臣子,缓缓的说道:“行了,不用争来争去的了。新成立一个衙门吧!这个衙门暂时先挂在内务府名下。”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没有再废话,直接站起身子向后面走了出去,显然不想再这些大臣们商谈了。
等到朱由校走了之后,文臣和勋贵勋戚互相看了几眼,同时冷哼了一声,各自向外面走了出去。
文官这边很不爽,原本应该拿到手的东西结果没拿到手。
至于勋贵和勋戚那边,本来这个权力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拿到拿不到也无所谓,他们不爽是因为终究还是被文官给坑了。
勋贵们感到肉疼,即便这个权力没有被文官拿到,可是出钱的终究还是自己这些人。
回到西苑之后,朱由校脸上的怒气就消失了。
躺在摇椅上,伸手敲打着椅子的扶手,朱由校开始琢磨下一件事情。
这一次的庄田纳税之事,事实上可以告一段落了。
至于文臣和勋贵勋戚之间会不会再争斗,朱由校不太在意。他们想要斗就斗吧,文官自己都斗来斗去不停,他们两方斗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反正自己也没想着把这件事情交给顺天府或者是户部,更没想过交给五军都督府。
朱由校原本就打算把这项权力揽到自己的手里面,以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钱没粮可不行。
若是让户部和五军都督府去收勋庄田税赋,估计到不了自己手里面。就算能到自己手里面,有多少也不一定。自己没心思,也懒得和他们去扯皮。
抬头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说道:“你去一趟通政司,把陈四海找来。”
“是,皇爷。”陈洪连忙躬身答应道,便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庄田纳税之事尘埃落定,让陈洪都跟着松了一口气,生怕受到牵连。
这一段时间,陈四海一直在蛰伏。
自从上一次河南案子之后,这位陈大人可以说是声名鹊起,在整个文官体制内都受到了关注。
当然了,大多数是排挤,不过对陈四海有好感的人也不少。比如刑部尚书黄克缵,还有区大伦,对陈四海都是喜欢的不得了。
但是更多的人都是对陈四海敬而远之,谁也不敢惹这么一位。
河南的官员上至巡抚,下到微末小吏,被这个牛人收拾了一个遍,根本就没有人敢得罪他,生怕被他给盯上。
这种人有能力、不怕死,关键是简在帝心,做什么事情都有皇帝的撑腰,招惹这种人不合算。你就算和他同归于尽能怎么样?
这一次,朱由校准备把陈四海拉出来遛一遛。
上一次自己可是让陈四海干了一票大的,这一次把他放出来就是再干一片大的。
当然了,也应该给陈四海升个官了,这次这个职位比较适合他。
陈四海沉着脸从外面走进来,表情严肃,步履坚定。
对于陈四海来说,这段时间闲得无聊,现在得知陛下召见自己,心里面明白这是有大事情要干了,于是他急切的就来了。
不过为了让陛下不看清自己,陈四海还是表现的很沉稳。
“臣陈四海,参见陛下。”
见到朱由校之后,陈四海连忙躬身行礼。
朱由校则是摆了摆手,直接对他说道:“行了,起来吧。”
等到陈四海站起身子,朱由校这才说道:“给你个差事。”
“请陛下吩咐。”陈四海躬身说道。
“朝堂上的事情你也应该知道了吧?”朱由校看着陈四海说道:“这个新成立的衙门正准备让你负责。”
“你的官职就户部侍郎,但是挂在内务府的名下。新成立的这个衙门,就叫内务府税务司。”
听了朱由校的话,陈四海不禁有些迟疑。
按理说,这是一个好事情。毕竟自己的官位升了,同时也代表自己得到了陛下的看重。
这是一个独挡一面的机会,只要干好了,以后升官不成问题。但是陈四海还真就不愿意去。
因为在陈四海看来,收税这么个事它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没什么太大的难度;其中转运之类的琐碎事情,更不是他想干的。
见陈四海迟疑,朱由校问道:“爱卿有话,但讲无妨。”
“启禀陛下,臣这个人对官场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懂,却喜欢查处贪官污吏。在通政司这边,臣做的很舒服,而让臣去收税,臣恐怕没有那么精细的心思。”
看了一眼陈四海,朱由校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朝堂上的这些官员说话的时候都脸不红心不跳的吗?
要知道,陈四海的履历全都在朱由校的心里面,陈四海这么说不过这就是为了不想去找的理由。
朱由校心里面也明白,于是看着陈四海说道:“这件事情可没有那么容易。”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陈四海不由得一愣,眼睛亮了下。
见引起了陈四海的兴趣,朱由校才继续说道:“如果只是收收税,朕不会让你去的。”
“朕虽然算不上什么明君,可是知人善用还是懂的。你为人认真、刚正不阿,且有才能,这些朕都是知道的,如果让你去收税,那真的是大材小用了。”
陈四海听了这话之后,脸上的表情终于缓和了下来,于是连忙问道:“那不知陛下让臣去做什么?”
“当然是让你去查人的。”
朱由校看着陈四海说道:“大明200多年了,勋贵勋戚也200多年了。这200多年可以说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有多少人还对大明忠心耿耿?还抱着祖上的荣光?”
“这些,朕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很多人已经堕落了。这些人整日花天酒地,毫无忠义廉耻之心,欺压良善,使大明的百姓苦不堪言。”
“朕让你去,就是查一查他们。从赋税入手,看看他们残害了多少百姓,贪污了多少田地。”
“这件事情恐怕比在河南要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出事。所以朕想问你一句,你敢去吗?”
朱由校可不会相信什么官场上的规矩。
很多人曾经都说过,官场上不能够出人命,有底线。这一点朱由校是不相信的。
一旦到了危急生命的时候,哪还有什么底线可言?
杀人放火的事情他们也干得出来!
被自杀,这三个字不是平白说说的。
如果陈四海真的干出了什么大事情,那绝对是凶险万分,搞不好就会被自杀,或者发生什么意外。
听了朱由校这句话,陈四海不但没退缩,反而兴奋了起来。
他向前走了一步说道:“陛下,请把这件事情让臣来做,臣百死犹未悔。同时也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让陛下失望,一定把所有事情查清楚!”
朱由校看着陈四海,笑着说道:“那就好好干。”
“对了,朕把锦衣卫交给你,你和许显纯合作的不是挺愉快吗?这一次你把他带着,一来锦衣卫那边可以保护你的安全,二来动动什么人手让他们去做也合适。毕竟锦衣卫牵扯不大,很多地方都没他们什么事。”
“对了,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条件都可以提出来。”朱由校看着陈四海,笑着说道:“只要不太过分,朕都答应你。”
“陛下,臣想让一个人和臣一起去税务司。”陈四海也没客气,直接说道。
“让什么人去?”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你说说看?”
如果不是什么太了不起的人,朱由校就准备让他去了。毕竟在这个时候,陈四海需要人手也是正常的,事情终归是不好办。
“启禀陛下,陈要的是区大伦区大人。”陈四海连忙说道。
区大伦?
这个人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绝对的老顽固,海瑞海刚峰的弟子。
朱由校怎么都没想到陈四海要区大伦。
不过朱由校也能够理解,毕竟这种事情就需要区大伦这样的人来做。
就像当年海瑞在江南一样,即便是徐阶家的田那也是照收不误。管你谁是谁,只要违反了大明律法,干了坏事,往死里收拾你,东南总督胡宗宪的面子都不给。
“他要是过去的话,你恐怕又要做副手了。”朱由校看着陈四海,笑着说道。
“为陛下做事、为朝廷做事,官职不重要。”陈四海连忙躬身说道:“只要能把事情做好。”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07章 参谋处(为盟主迪迪卡卡俱乐部加更)
看了一眼陈四海,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这么说,那朕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回去把通政司的事情交割一下,然后就和区大伦一起去内部府成立税务司吧!”
“是,陛下。”陈四海惊喜连连,忙答应道。
等到陈四海走了之后,朱由校坐在椅子上,脸上的表情有些迟疑,同时又有一些犹豫。
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不是现在就应该做。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朱由校心情不太好。
这件事情有些大,但是他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做,毕竟这件事情牵扯太广,但现在真的是最好的时机;如果不做的话,或许以后都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想了想,朱由校揉了揉太阳穴,对陈洪说道:“你去把英国公给朕找来。”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就脚底抹油去找人了。
事实上,朱由校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成立一个类似军机处的衙门,把勋贵的势力重新利用起来;同时也给文官找点事做,别让他们总把矛头指向内部,从外部给他们一点压力。
朱由校打算利用这一次的机会,也算是给勋贵一点奖赏,好好的安抚一下他们。除此之外,也算是拉拢和分化一下勋贵。
接下来陈四海和区大伦那边想必能查出一点东西来。这两个人不是应付差事的人,肯定会把事情好好做,那么就会查出一大批勋贵和勋戚的不法之事,到时候自己也要严惩他们。
整肃勋贵和勋戚,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但光整肃不奖赏,会失了人心,下面的人人心惶惶,很多事情就不好办,所以要给一些好处拉拢一下。
这个准备新成立的军机处衙门,就是朱由校给的好处。
只不过朱由校也有一些担心,那就是勋贵们愿不愿意做?
如果勋贵们不愿意做,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很糟糕,赶鸭子上架不是办法;如果他们愿意做,那么就好很多。
1...137138139140141...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