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听了这话之后,几个人的表情更精彩了。
这是在夸成国公吗?
这就是要把成国公架在火上烤!
这是生怕他不死啊!
不过他们自然不会去同情成国公朱纯臣,把成国公抬起来,别人就注意不到他们了。
有成国公在火上烤,总比自己在火上烤来的好。
于是其他几个人也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孙阁老此言有理,回头我们就让人上一份题本,好好的夸一夸成国公。同时请陛下给一些恩赏,这样好的臣子不重赏说不过去。”
黄克缵也在一边说道:“刑部这边我会让人做好准备,找一些最近的勋贵和勋戚侵占田地的案子,看看以前有旧档也翻出来。”
几个人看了一眼黄克缵,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谁都没说话。
显然论阴险还是这位刑部尚书居首。几个人赞成夸奖成国公,而这位已经准备好对其他的勋贵和勋戚下手了,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有远见。
如果那些勋贵和勋戚装傻,那么这位黄大人就要出手了。你们不是不主动吗?那么咱们就按照大明律好好的算算账。
这个账要是算完了的话,别说交税了,你们家的地可能都没了。爵位保不保得住,还要看你们家表现好不好。
“好,那就这么办吧!”韩爌站起身子说道:“传令下去,告诉底下的人,这件事情不要胡乱搞,让他们都明白怎么做。”
其他三个人点了点头,谁也没有说话,然后就各自忙碌去了。
成国公府。
朱纯臣坐在椅子上,或者说瘫在椅子上,脸上根本就没有表情,整个人看起来既郁闷又颓丧,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样子。
老管家站在一旁,脸上全都是担心。
略微有些迟疑的向前走了一步,老管家张福说道:“国公,您这样也不是办法,要想想法子呀!”
老管家当然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现在外面早就传遍了。
朱纯臣听了张福的话,挑了挑眼皮,看了一眼他,语气之中带着哭腔说道:“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可想?这次真的是要了命了!”
听了朱纯臣的话,老管家也很无奈。
自己家的这位爷干了这么一件事情,这就等于把自己家架在火上烤了。
正在老管家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外面突然跑进来一个家丁。
家丁来到管家身旁,附在他耳边小心翼翼的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恭敬地退了出去。
“又出了什么事情了?”朱纯臣看着老管家问道。
“文官们在弹劾陛下。”老管家有些迟疑的说道。
听了这话之后,朱纯臣猛的就从椅子上坐了起来,脸上带着惊喜的神色,语气有些急切的问道:“可是在弹劾收庄田税的事情?他们是不是反对了?”
“不是,国公爷,”老管家哭丧着脸说道:“他们在弹劾陛下赏罚不公,说国公于国有功,大有毁家纾难的气势,陛下的赏赐过于轻薄了一些。”
听了这个话,朱纯臣直接栽倒在了椅子上,眼睛都快没有焦距了。
英国公府。
英国公张维贤正坐在椅子上喝茶,这位大明军方第一人,堪称大明朝定海神针的存在,此时也已经上了年纪。
他的胡子有一些发白,但是面色红润,整个人还是很精神的。
张维贤坐在椅子上不紧不慢地喝着茶水,脸上没有什么急切的表情。
对于张维贤来说,这不过就是一个小场面。作为一个经历过三大案的人来说,张维贤根本就没把眼前的事放在心上。
执掌京营是军中卫所派的扛鼎人物,英国公章张维贤地位根本就不可撼动。所以他根本就不着急,大有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架势。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中年人从外面跑了进来。
他径直来到了张维贤的面前,气喘吁吁的说道:“爹,你说的果然没错!那些文官发动声势,在弹劾陛下苛待功臣呢!”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01章 张维贤进宫
听了这话之后,张维贤笑了笑,伸手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着说道:“预料之中的事情。”
“父亲,你说这件事情是不是有阴谋?”张之极看着张维贤,略微有些迟疑的问道。
听了儿子的话,张维贤顿时就来了兴趣,他笑着问道:“好,那就说说你的看法。”
上了年纪之后,张维贤反而愿意培养儿子。
听了父亲的话,张之极点了点头说道:“整件事情都让人觉得有一些诡异,成国公真的有这么愚蠢吗?而且我总觉得这件事情里面有问题,您说是不是陛下逼他的?”
“他这么做看起来没有什么好处,虽然陛下给了他赏赐,还让他做了京营的都督,可是现在谁都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虚的,他能为了这点好处得罪所有的勋贵和勋戚?”
看了一眼儿子,张维贤点了点头,感慨的说道:“你能够想到这一点就很好,不过这个想法以后不许再有了,所有的念头都必须给我烂在肚子里面。”
“从今天开始,你只能记住,这件事情就是成国公干的,就是他自愿这么干的,没有什么逼迫。他就是这样一个为了领功请赏、为了得到陛下恩重的人。”
“父亲放心,孩儿明白。”张之极连忙说道。
随后他的脸上露出了纠结的神色,语气之中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怎么办呢?这两天府上的拜帖多了不少,全都是来走门子的。咱们家是勋贵第一家,如果咱们不出头的话,这些人怕是会没有人敢出头。可如果咱们家出头的话,怕是会得罪陛下。”
“你觉得当今陛下如何?”张维贤看着儿子问道。
“杀伐果决,不是好伺候的。”张之极缓缓地说道:“从当今陛下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应该不会顾念老臣,更不会顾念什么世代国恩。从老福王的事情就能够看得出来,陛下下起手来可是不心软的。”
张维贤点了点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站起身子说道:“不要说当今陛下。这么多年了,大明朝罢免的勋贵和勋戚还少吗?”
“依我看,当今陛下是要做太祖和成祖的。不论外面对太祖和成祖的评价怎么样,勋贵和勋戚之中自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
“首先是关于太祖皇帝的,太祖皇帝重恩赏。至于被太祖皇帝杀掉的勋贵和勋戚,看看他们干了什么就知道了。但同时也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太祖皇帝杀人不眨眼,绝对是一个手狠心黑的。”
“至于成祖皇帝,那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主。当年跟着他一起打江山的,倒也落了一个好下场。可事实上,成祖时候的勋贵和勋戚早就已经学乖了,根本不敢像太祖皇帝时期的那些那般张扬跋扈,不然也一样会被收拾。”
张之极瞬间明白了,父亲说当今陛下要学太祖和成祖,而不是单纯的学一个,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当今陛下能像太祖一样手狠心黑、下手不留情面,同时也能够像成祖皇帝一样给用心出力的臣子一个善终。
见到儿子脸上露出了明悟的表情,张维贤笑着说道:“你能明白就最好了。”
“从陛下继位到现在,凡是为陛下做事的,陛下可曾苛待过其中一人?那些和陛下做对的,现在人在哪里?”
“勋贵和勋戚依仗着的就是皇家的宠信。如果没了皇家的宠信,我们还能剩下什么?”
“如果我们手握军权,陛下可能还会顾及一些。可是大明200多年了,我们手上还剩什么?”
“嘉靖朝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丢得差不多了。那时候打仗的是戚继光,能作战的全都是募兵的人,我们手下的人早就靠不住了。如果不是皇家心中还有我们这些人,我们估计早就没了。我们英国公府能够保住现在的地位,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我们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
“是,父亲教诲的是。”张之极连忙说道。
“看看那些文官。现在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哪一个是好相与的?没有一个是好斗的,他们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我们都纳了税,他们跑得了?
“可他们还是支持庄田纳税,你知道为什么吗?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内阁之中还是朝堂六部之中,全都是陛下的人。即便是有人想反对,也会立马被除掉。”
“虽然陛下现在整日住在西苑里面,可是这朝堂之上什么事情都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前些日子那些叫嚣的人现在在哪里?全都没了!”
“那父亲的意思是我们也这么干?”张之极迟疑着说道。
“行了,有件事情我要告诉你,你要记好了:我们家是英国公,大明勋贵第一,看起来已经是升无可升、赏无可赏,可是想要保住我们这个位置,就是最难的事情。如果我们这一次不出头。你信不信你爹我很快就会被拿下来?”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家只是空有一个名头罢了。再说了,这一次也不算什么大事,无非就是一些庄田税罢了,又能够交上去多少?每年无非是少花一点,算不上什么大事。”
“你要记住,到了关键的时候,为了保住家族,命都是可以舍得。”说完这句话之后,张维贤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准备一下,我要进宫。”
“父亲,您是要去见陛下说庄田税的事情吗?”张之极迟疑着说道。
“这种事情宜早不宜晚,是因为你担心的那些勋贵看得懂的自然看得懂,看不懂的就是利令智昏,这一次之后恐怕也剩不下多少了。”
“既然早晚都得认,那就不如早点去搏一个功劳。说不定这一次,你爹我还能给你捞一个赏赐回来。”
说完这句话之后,张维贤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目送着父亲离开,张之极站在原地琢磨着他的话。
西苑之中。
今天这里的天气还不错,朱由校没有躲在屋子里面,而是带着袁妃在外面瞎溜达。
经过几天的相处下来,袁妃对朱由校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虽然还有畏惧,但是却更显得亲昵了。
两个人在外面散步,晒着太阳,气氛和谐而融洽。
这个时候,陈洪从外面走了过来,来到朱由校的面前说道:“皇爷,英国公求见。”
“倒是来得挺早。”朱由校笑着说道。
伸手拍了拍袁妃的手,朱由校说道:“你先回去吧。朕忙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就去你那边。”
“是,陛下。”袁妃语气柔和的说道:“不过陛下也别在外面待得太久了,今天的天气虽然不错,可终究是入了冬,万一受了风寒就不好了。”
“爱妃放心,朕很快就完事。”朱由校笑着说道。
等到袁妃走了之后,朱由校对陈洪说道:“走吧!去见见咱们这位英国公。”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当先向前面走去。
英国公张维贤的到来,朱由校大概能够猜到目的。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庄田税的事情。至于张维贤来是反对还是赞成这事的,这根本就不用想,肯定是来赞成的;如果是反对的话,他就不来了。
像英国公样的老臣,经历了几代皇帝,而且经历过几次大案,心里边是有数的,根本不可能代表反对派出头,那种傻事他不会干。所以他现在既然到这里来了,那就只能是赞同来的。
见到英国公的时候,朱由校直接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行了,不用跪了。天寒地冻,你也老胳膊老腿的,再伤到就不好了。”
“臣谢陛下。”张维贤连忙说道。
等到张维贤站起来之后,朱由校对陈洪说道:“给英国公搬一个椅子来。”
“是,皇爷。”陈洪连忙亲自搬了一把椅子,送到英国公的面前。
张维贤连忙说道:“有劳公公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张维贤便轻轻的坐了下来,脸上的表情很淡然。
他带着笑容说道:“陛下,臣今日进宫是有些事情想和陛下说。”
“是吗?那就说说看。”朱由校也笑着说道,目光中带着期待。
“臣近日在外面听说了一个消息:成国公希望朝廷开征庄田税,臣听说陛下不愿意,所以今日入宫来想和陛下说道说道。”张维贤说道。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的脸就沉了下来。直接说道:“这件事情切不可当真,那不过是成国公一时酒后戏啊!”
“朕已经让人给了他赏赐,褒奖他的为国为君之心。这庄田免税乃是祖上定下来的规矩,岂是说改就改的?”
“朕心里明白诸位的爱国之心就好了,怎么可以真的实行?”
见朱由校的面容严肃了起来,张维贤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他直接说道:“陛下这话,臣不赞同。我们这些勋贵和勋戚可以说是世受大明国恩,这些年都是荣华富贵。臣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只有大明越来越好,臣等才会越来越好。”
“现在朝廷国用不足,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应当有所表示。如果直接往宫里面送钱,这是不妥当的,有损陛下的名声。可是这庄田的赋税,我们已经200多年没有交纳过了,说白了,已经够了。即便是祖上有再大的功劳,到了这个份上,真的已经够了。”
“何况不过是庄田纳税罢了,朝中的这些勋贵勋戚谁家缺这点米粮?如果谁家缺这家米粮,让他们来找臣说。”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还是摇了摇头,语气坚定的说道:“这样不好。自古君不与民争利,朕怎么能够和勋贵勋戚争利呢?”
“陛下,这不是争利,反而是聚拢人心。现在朝中的勋贵和军勋戚大多堕落,后辈多有不成器,整日里也是章台走马,能够骑马在战场为国家出力的也不多了。”
“很多人自己心里也清楚,可是大家依旧有报国之心。成国公这个提议提得好,虽然我们不能够上马作战了,但是我们依旧忠君报国,只不过换了一个方式,这都是臣子们的一片心。如果陛下这都拒绝,恐怕会凉了臣子们的心呢!”
“这人心聚拢、国家兴亡,自古以来都是有说法的。臣是个大老粗,不懂这些道理,可是也知道这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臣子们有忠君报国之意,陛下不能不受啊!”
说完这句话之后,张维贤站起身子,直接跪在了地上说道:“陛下,臣这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还请陛下深思啊!”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看着跪在地上那张维贤,心中颇为感慨。
老油条就是老油条!
看看这个态度,看看这个做派,再听听这个说辞。
姜还是老的辣,不服气不行。
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朱由校连忙走下台阶,径直来到张维贤的面前,伸手把他给搀扶了起来说道:“爱卿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
等到把张维贤搀扶起来之后,朱由校转头对陈洪说道:“英国公年纪大了,以后再入宫就乘车吧,见朕也不用大礼参拜了。”
“是,皇爷。奴婢记下了。”陈洪连忙答应一声。
“臣谢陛下。”张维贤顿时面露激动之色,语气颇为惭愧的也开口谢了恩。
朱由校眉头紧锁,似有迟疑的看着张维贤说道:“爱卿说的有道理,可是这件事情毕竟事关重大,朕还要好好的考虑一下,再听听其他人怎么说吧。爱卿就先退下吧。”
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该表示的忠心也已经表示完了,张维贤自然知道自己该走了。
于是他躬身恭敬的说道:“那臣告退了。”
同时张维贤也明白了朱由校的潜台词,准备回去拉点人手一起出来赞成。
朱由校挥了挥手,看着张维贤离开的背影,想了想说道:“时间差不多了,你去告诉魏忠贤,都察院那边可以动起来了。先不要搞太大,放点风声就行了。”
“是,皇爷。奴婢马上去传话。”陈洪一激灵,连忙答应了一声,躬着身子退了出去,随后脚步快速地朝着西苑外跑出去。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02章 拿西宁侯开刀
都察院崔呈秀的家。
作为都察院的后起之秀,所有人都觉得崔呈秀是都察院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甚至很快就能够坐到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上。
崔呈秀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自己会有美好的明天,会顺利拿下督察院左督御史的位置,成为新晋的朝廷大员。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可以谋求外放,不出意外能做到总督的位置;即便是不外放,混一个六部尚书也没问题。
想到这些,崔呈秀的心里面想不美都不行。
两碟小菜,一壶烧酒,这就是崔呈秀晚上的庆祝了。
“老爷,魏督公派人过来了。”老仆人来到崔呈秀的面前恭敬的说道。
“魏督公派人来了?”听到这话之后,崔呈秀迟疑了一下,随后说道:“这么晚了,应该是有什么事情。把人带到书房来。”
“是,老爷。”老仆人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去接人了。
时间不长,一个白面的小公公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见到崔呈秀之后,躬身说道:“见过崔大人。”
“公公客气了。”崔呈秀连忙说道,并且伸手做了一个虚扶的姿势。
等到小公公站起身子之后,崔呈秀这才继续说道:“小公公今日过来,可是魏督公有什么吩咐?”
“回崔大人的话,的确是干爹有事情交代。”小公公说道:“干爹说了,你准备的那些东西可以拿出来,带着你的人好好参奏一番。如果这次能够把事情做好,你就能再进一步。都察院的左督御史朱同蒙装傻充愣,陛下已经对他不满,现在该到你进位的时候了,所以要好好的把握住机会。”
“请公公回去带我多谢魏督公,同时还请小公公上复魏督公,就说我一定把事情办好、办得漂亮,绝对不让魏督公失望。”
“崔大人放心,您的话我一定带到。”小公公笑着说道。
“如此就有劳公公了。”崔呈秀也笑着说道,同时伸手从一边拿过一根金条直接塞到小公公手里面说道:“一点心意,算是谢谢公公了。“
小公公也没客气,伸手把金条收到了袖子里面,说道:”如果崔大人没其他的事情,那咱家就告辞了。”
“我送公公。”崔呈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笑着便往前送了几步。
小公公也知趣,知道不能够让崔呈秀真的把自己送出去,于是便说道:“已经送出这么远了,崔大人请留步,这就走了。”
崔呈秀目送着小公公离开,眼中兴奋的神色再也掩藏不住了,终于到了有用武之地的时候!
转身回到屋子里面,崔呈秀伸手招呼老仆人,直接说道:“给我磨墨,我要把之前写的题本再抄写一遍。”
事实上,关于题本的事情,崔呈秀早就准备好了,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递上去。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题本可以递上去了,崔呈秀自然不会把以前的老题本递上去,而是重新抄一遍,看起来就像新写的。
一切的一切都要小心谨慎,绝对不能够出任何的纰漏。
第二天一早,这份题本就被送进了内阁,随后转了几道手就到了朱由校的手里面。
同时,崔呈秀递题本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毕竟题本这种东西,就像是穿过漏勺墙的疾风一样,根本什么都挡不住。
朱由校看着手中的题本,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对站在不远处的魏忠贤说道:“这个崔呈秀倒也不错,算是一个人才。”
这份题本,崔呈秀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这上面弹劾了当朝的勋贵和勋戚。
其中重点弹劾了西宁侯,或者说是弹劾了西宁侯府,言辞也十分的苛刻。说这些人世受国恩、不思还报,肆意挥霍祖上的功劳,这也罢了。可是欺压良善、侵夺土地,开设赌场、青楼大肆敛财,实在是有损朝廷名声。
崔呈秀奏请朝廷,希望朝廷能够严惩不法的勋贵和勋戚。而这个严惩,那就要从西宁侯开始。
朱由校看着这一份奏折,都不由得感叹。
不得不说,这个崔呈秀真的会选人。
首先,西宁侯这个爵位不低,侯爵仅次于公爵。其次,这个西宁侯这么多年了,就是一个安安稳稳的勋贵,家族虽然还算是繁茂,但是在军中没有什么实力,也算不上有什么力气。
即便是真的废了西宁侯的爵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动了一个侯爵,可以用来震慑。如果有什么意外需要放他一马,也好进退。
可以说崔呈秀选这个人是用了心的。
朱由校看着身边的陈洪说道:“内阁给的意见是详加调查,让大理寺和刑部也派人去吧,东厂和锦衣卫也跟着,都去看看。”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把题本递给陈洪,说道:“让司礼监批红之后送内阁吧。”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双手捧着题本走了。
站在不远处的魏忠贤心里感叹,这西宁侯还不得被吓死?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也就算了,现在连锦衣卫和东厂都要去,不得不说单单这个架势都能吓死人了。
不过魏忠贤也知道,皇爷这么做,根本就不是为了西宁侯。
说白了,皇爷这就是在杀鸡儆猴,西宁侯就是那只鸡,其他的勋贵和勋戚就是那只猴,为的还是纳庄田税的事情。
现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魏忠贤想不知道也不可能。
昨天英国公进宫了,请纳庄田税,据说皇爷并没有同意,为此还和英国公吵了一架。
吵架的具体内容也已经流传了出来:英国公觉得陛下是在辜负臣心,陛下是觉得祖宗规矩不能改,而且不能够与民争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