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泸州城。
城里的气氛并不是很好,自从被叛军攻陷之后,城里面就一直弥漫着恐怖的氛围。
平头百姓们几乎不敢出门,街面上冷冷清清的,随处可见散落着的竹篓,还有些稀稀拉拉的杂碎小物。偶有几个百姓实在是不得不出门采买的,大都小心谨慎的贴着墙走,见到穿着甲胄的士兵,就连大气都不敢出。
虽然叛军这边也严格要求麾下士卒,但还是避免不了的发生了很多烧杀抢掠的事情。为此事,叛军的首领还杀了几个不听话的士卒,以此杀鸡儆猴。
这段时间以来,泸州城已经相对平稳了下来,但依旧气氛很紧张。因为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兵家重镇,所以叛军对这里自然也很看重,奢崇明派了一个心腹之人到这里镇守,这个人就是奢寅。
作为奢崇明的儿子,奢寅在泸州城里有着绝对的权威。
原本的泸州知府衙门里面。
奢寅坐在主位上,在他的下面则是这次带来的手下,左右两侧全都有。
奢寅看了众人一眼,沉声说道:“遵义城的事情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了吧?”
在场的众人默默点了点头。
虽然奢寅只有二十几岁,可是在场的人没有小看他。即便奢寅长得白白净净的并不粗壮,也不可能有人小看他,这种情况从来没有改变。
因为比起他的老爹奢崇明,奢寅给大家的印象并不好。这是一个年轻而心机深重的人,同时心狠手辣,没有人敢得罪他。大家都心知肚明,得罪了奢寅,明面上和和气气的,转过头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奢崇明才会让奢寅来镇守泸州。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泸州对自己来说有多重。用自己家大王的话来说,泸州就是大家的出路。
等拿下整个四川之后,就可以出泸州入贵州,所以才占领了遵义。遵义就是桥头堡,一旦拿下了四川,就可以从遵义进入贵州。
真到了那个时候,整个贵州、四川都将是大王的。甚至可以进云南,也可以继续向北,到时候就能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坐在右侧的一个大胡子男人说道:“少主,遵义城的事情也不算太出乎意料。毕竟贵州那边没有人占领,遵义也算是孤掌难鸣。”
奢寅转头看了过去,说话的人他自然不陌生,是父亲的心腹手下樊龙。旁边坐的是樊龙的弟弟樊虎,两兄弟都是父亲的心腹手下,也是一等一的猛将。
这话也就是樊龙敢说,换别人的话,奢寅肯定没有这么好的态度。
奢寅没有发脾气,冷冷的说道:“镇守遵义城的人是张彤,大家应该都知道张彤是什么人,也应该知道他是什么能力。即便是如此,遵义城也没能够守住。”
“根据手下的探子来报,贵州的军队已经向咱们这边来了,估计下一步他们需要打泸州,所以现在所有人都回去做好准备,实行宵禁制度,告诉城中的百姓没有事不要上街。除此之外,准备好粮食,说不定这一次要打很久。”
众人看着奢寅,没有人敢反驳,连忙恭敬了态度说道:“是,少主。”
见到众人答应了之后,奢寅转头对刚刚说话的樊龙说道:“樊将军,城里面的人手还算充足,我给你三千人马出城去,找个地方隐藏好等我的信号。一旦有了反击的机会,我们里应外合,灭了来犯的明军。”
“同时派人传讯给父王,告诉父王明军已经来打泸州了。不过请父王放心,我会在泸州城下全歼明军的援军,让父亲不必担心。”
大胡子将领樊龙听完这话之后就是一皱眉头,他有些迟疑的说道:“少主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妥?明军势大,您刚才也说了,张彤的能力很强,手边的人马也不少,可是连报信都没来得及,可见明军有多厉害。城中人马虽然充足,但也仅仅有不到三万人。一旦明军攻城,只留一万五千人守城怕是会有疏漏。”
“在卑职看来,现在要做的不是想着怎么全歼明军,而是守好泸州城。只要能够把泸州城守好,就已经足够了。等到大王拿下了重庆,攻破了成都,占据了整个四川,再由泸州出兵也不迟。”
在樊龙看来,在这个时候分兵,简直就是愚蠢的不能再愚蠢的决定。虽然不知道奢寅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命令,但他不想去执行这样的命令。
坐在一边的樊虎看了一眼大哥,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大哥哪都好,为人重义气、讲信用,同时对大王忠心耿耿。至于行军打仗更没得说,是一员骁勇的战将。
可问题是这个脑袋总有些不太灵光。少主既然要分兵,那是真的要分兵吗?
那摆明是要把大哥给支开,一来是不想分给大哥功劳,这是要打压大哥;二来是瞅大哥在身边不顺眼,想把大哥给赶走。
如果在城外大哥隐藏的距离太近,被明军发现给歼灭了,那也是大哥的失误,可以说是死有余辜,况且还影响到了少主的计划。真到了那种情况,少主还能把责任推给大哥。
在场上的这些人人谁看不出来,少主对大哥颇为忌惮,或者说少主就是想取大哥而代之,把这支人马的指挥权拿到手。
现在大王的形势越来越好,占领的地盘也越来越多,那么将来的继承权争夺肯定就很激烈。
少主摆明了就是想拿到军队的权力,立下大功,提升威望,掌握军权,提升实力。
也就大哥看不出来这一点,死脑筋一样。
樊虎有些无奈的说道:“大哥,咱们这不是和明军打过仗了吗?明军什么样子,你不是不知道。遵义城丢了,那是他张彤无能,平日里耀武扬威,到了关键时候就成了草包。可是少主能一样吗?”
“少主雄才大略,腹有沟壑,足智多谋,对付这些明军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守城,守什么城?”
“我觉得少主说的对,就应该全歼来犯的明军,然后咱们乘势夺下遵义城,趁着明军在贵州兵力空虚之际,我们直接杀入贵州打下几个城,如果有可能的话,直接打到贵阳去。”
樊龙皱着眉头看着弟弟,阴沉着脸默不作声。
奢寅看了一眼樊虎,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自己的目光还是浅显了一点,只想着全歼明军,那能有什么用?
无非是功劳大一点,让父王开心一点。可自己要是能够杀进贵州,能够占领贵阳,那功劳就大了去了。到时候自己可以在贵州扩充人手,自己就有了贵州一省之地,还不一定怎么样呢。
想到这里,奢寅大笑着说道:“樊虎将军说得好!咱们既然要干大事,那就要有大想法。”
“樊虎将军说的对,我们不能把目光全都放在歼灭明军上面。我们要有更长远的计划,我们要杀到贵阳去,我们要占领整个贵州!”奢寅越说越兴奋,站起身子挥着手说道。
其他人也全都开口附和:“全歼明军!杀到贵阳!占领贵州!”
一时之间,气氛十分的浓烈。
坐在那里的樊虎反倒是松了一口气,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和兄长的这个绰号是摘不掉了。
虽然外面的人都叫自己兄弟为樊家兄弟,一龙一虎。可事实上呢?
不少人背地里叫自己兄弟樊家二傻。可是樊虎却知道,自己不但不傻,而且还很精明。反倒是大哥,那才是真的傻。
自己为了维护大哥、维护这个家,这是操了多少的心?
这一次好歹过关了,下一次不行,还是赶快让大哥去城外吧。虽然面对明军有一些危险,但是大哥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想来也不至于把命给丢了。
如果再在城里面待着,那大哥能活到哪一天可就真的不知道了。
见到大哥还要说什么,樊虎连忙伸手拉了他一把。
转头瞪了一眼弟弟,樊龙没好气的说道:“你拉我做什么?”
“大哥,小弟觉得你还是应该出城。虽然我赞成你刚才说的话,可是你看看少主和这些人,他们有谁赞成?”
“他们都看不起明军。这一路上打了这么多胜仗,占领了这么多城池,他们早就成了骄兵。可是骄兵必败,这是亘古以来的道理。好在大哥的头脑还算清醒,所以我劝大哥还是带着人出城吧,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你好可以给他策应。”
“如果所有人都在城里,全都被明军围在了城里,到时候就真的是动弹不得了。”
“你不看好能守住泸州?”樊龙沉声问道。
“张彤连遵义城都没能守住,虽然没守住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遵义城不是大城,他手上的人马也不多,可至少应该能守几天吧?”
“当初是怎么计划的?如果遵义城被攻打,马上派人求援,咱们就发兵支援。可是结果呢?张彤前脚派出人来求援,后脚就已经被攻陷了。所以说啊,此战不容易,尤其是所有人都成了骄兵的情况下。”
“大哥即便领着人在城里,所能做的也不多,那就不如出城去,到时候无论做什么,都能够进退自如。所以大哥还是去吧。”
看了一眼弟弟,樊龙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就去。”
等到所有人都不再拍马屁了,樊龙站起身子说道:“少主,如果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那末将就告退了。末将马上回去整理人马,天黑之前就出城。”
见到樊龙这么爽快利落的答应了下来,奢寅笑着点了点头,同时站起身子走到樊龙的身边,伸手握住了樊龙的手,笑着说道:“如此,城外就托付给将军了。”
奢寅的脸上全都是笑容,显然很高兴。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85章 四大金刚(三更求打赏!求月票!)
“孙大人,前面就是泸州城了。”戚元功来到孙传庭的身边说道。
戚元功脸上的表情还是很严肃,虽然这一次小孙大人答应不用自己的虎啸营,可是一旦新军打不好的话,之后还是要自己上,所以戚元功心里面多少有些担心。
说白了就是戚元功对孙传庭的这些兵不信任。这些新军出身低,乱七八糟的什么人都有,其中还包括了小孙大人在路上捡来的难民,而且成军的时间也很短,他们能打仗吗?
孙传庭倒是无所谓,他看了一眼戚元功,淡定的说道:“好,那就安排下去吧。”
说着,孙传庭扬起手在半空中招了招,他身后有四个人走了上来。
这四个人都十分的有特色,其中一个非常高大,身材也十分壮硕,甚至比戚元功还要高出半个头。
要知道,就戚元功而言,他在大明朝算是很高了,比普通人要高不少。结果这个人长得比戚元功还要高大威猛,看得戚元功默默挺了挺胸板。
这高个子叫张虎,也是孙传庭路上收来的。张虎是个屠户,据他自己所说,这一次叛乱,他护着全家老小拎着刀杀出来,一路上带着家人躲到了山里面,已经躲了好长时间了。
这天寒地冻的,山里面实在是没有吃的了,能吃的野果早被其他逃难的人采摘光了。因着在山里游荡的人多,就连飞禽走兽也鲜少露面。
张虎蹲了好几天才打到两只野山鸡,听说朝廷的官军来了,就想带着他之前打的野兽皮子来换点粮食,结果半路上就遇到了孙传庭。
也不知道张虎怎么就被孙传庭给忽悠了,就把全家老小都带到了新军里。最近一段时间,张虎成为了孙传庭手下的大将。
说白了就是跟在孙传庭身后,无论是孙传庭走到哪里,这个张虎都跟到哪里,俨然一副保镖打手的样子。
戚元功总觉得张虎这个人脑袋有些不好用,憨憨的,但武力值肯定没话说。
在张虎的身边则是一个瘦子,个子很矮,人很黑,张着与大明人明显有些不同的面孔,黝黑的双瞳之中透着一股阴狠。
这个人就比较典型了,曾是叛军之中的一个小人物,据说之前还是一个小头领,自己有个小寨子,这一次被奢崇明给调了过来,却是输给了孙传庭临时组建的新军蛋子们。
在戚元功看来,这种带有不确定因素的人就应该弄死,可是孙传庭却留下了他。
瘦子的名字叫做桑巴,也不知道是什么民族的名字,反正就知道他叫桑巴。
瘦子桑巴是孙传庭手下的另外一员干将,也十分得到孙传庭的器重,统领着孙传庭手下的那些外族人。
凡是叛军那边降服过来的外族人,孙传庭就全交给这个桑巴统领。
这个家伙用着一把弯刀,很短的那种,而且这个家伙非常的灵活,速度很快。戚元功也觉得他玩弯刀是把好手。
当然了,在战阵之上,这种好手发挥的余地并不多,但是有些特定的时候就比较好用了。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剩下的两个人,一个是桑巴的兄弟,叫桑葚。这家伙和他哥不一样,仿佛小时候他们母亲把所有的吃食都给了他似的,长得那叫一个胖,腆着一个大肚子。
在戚元功看来,这桑葚如果要是在马上作战的话,马都驮不动。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小孙大人怎么就把他给收了,还想让他过来打仗?
这家伙胖胖的一张大圆脸,整日里笑眯眯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反正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招惹的人物,不知道他的才能是什么。
戚元功想到了一个词形容这个桑葚,典型的笑面虎。
最后一个人就比较有意思了,这个人是个女人。
叛军之中有女人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各地的土司甚至也有女的,风俗不一样。
这个女人长得很黑,个子也不高。先不说她能不能打,看着其实挺吓人的。她脸上有一道疤,从左到右贯穿了整张脸,给人的感觉好像鼻梁子都被切断了。
她的名字叫做廖三娘,据说祖上也是大明人,而且还是官宦人家出身。
这个廖三娘不是叛军,曾经是一个寨子的头目。当然了,说好听点是这样子,说不好听的就是个土匪窝。
她们自称马帮,靠着打家劫舍、收过路费过活。这条路上的很多商贾都听过她,“骑门过坎廖三娘。阎王买命不好搪。”这句话就是道上形容廖三娘的。
“骑门过坎”,意思就是你走在一条路上,但凡有点磕磕碰碰的,那都是廖三娘的事情。遇到了三娘就像是阎王买命,不要搪塞,老老实实的。
戚元功也不知道孙大人是怎么收服这个廖三娘的,当时小孙大人带着几个人就去和这个廖三娘谈,谈完了这个廖三娘就带着她的人下山了,然后这个廖三娘就成了孙大人的心腹。
现在小孙大人身后这四个人,在戚元功看来就是孙大人手下的四大金刚,站在那里各有特色,衬托得孙大人都古古怪怪的。
孙传庭也没看身后的四个人,直接豪橫的说道:“桑巴,带着你的人去泸州城周围摸一摸。小心一点,遇到人了就马上退回来。如果遇到有人打埋伏,咱们就先把他们灭了。”
“是,大人。”桑巴点了点头,恭敬的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带着自己的人去泸州城周围摸情况了。
这个桑巴的大明话说的不好,总给人一种咬牙切齿的感觉,戚元功总觉得心里膈应得慌。
等到桑巴走了之后,孙传庭又继续吩咐道:“桑葚,你带着人去接应你哥。这周围肯定不太安全,别事儿没办成,再把人扔里边。”
“大人您放心,我们办事肯定不会出岔子。”桑葚笑眯眯地答应了一声,也带着人去接应他大哥去了。
回头看了一眼廖三娘,孙传庭笑着说道:“带着你的人准备一下,在周围撒出去,找好地方就蹲着就行了。蹲点不是你们的强项吗?”
廖三娘点了点头,没说话,安安静静的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对于孙传庭说的话,廖三娘不觉得有什么。咱们是土匪,是马帮,抢劫自然就是强项了,那蹲点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活动。
所谓蹲点,其实就是找一个地方趴着,不能让人发现,暗戳戳的盯着那些人。你总不能让人察觉前面有土匪吧?
蹲点的同时还要能摸清商人们东西有多少,人马有多少。
戚元功知道廖三娘这是去做什么了,说白了就是放暗哨。
他有些无奈的看着小孙大人。
小孙大人,你手下这都是什么人啊?
没一个像是当兵的。
反正戚元功是看不上,不过小孙大人让这些人去打仗,不用虎啸营的人上战场,戚元功就不好说什么了。
看了一眼张虎,孙传庭吩咐道:“传令下去,休息一个时辰,然后准备攻城。”
“大人,我们不一鼓作气攻上去吗?”戚元功看着孙传庭,有些迟疑的说道。
即便戚元功并不是很精善兵法,也听过一鼓作气。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自己这些人都是赶路急行军到泸州城的,这个时候不攻城而直接休息,这会让所有人都泄气。
“没准他们看我们休息就出来打我们了呢。”孙传庭看了一眼戚元功,语气比较轻松的说道。
听了这话之后,戚元功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泸州城的的那些叛军是傻子吗?
看看咱们带来的这些人,这都快小五万人马了,他们城里有多少人敢杀出来?
孙传庭看了一眼戚元功,面容严肃的说道:“你家学渊源,戚少保当年兵法横行天下,纵横南北没有敌手;你父亲也是大明骁将。按理说,我不应该和你说这些。”
听了这话之后,戚元功都快哭了,连忙向前走了一步对着孙传庭行礼,表面上十分恭敬地说道:“孙大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是孙大人这样的大才。能够得到孙大人的教导,是我的荣幸,还请孙大人不吝赐教。”
事实上,戚元功的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他心里面都急死了,这位小孙大人快点和我说说吧,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你到底想怎么干,你再不说我都要憋死了。
孙传庭当然不知道戚元功心里面是怎么想的,但是他对于戚元功的态度很满意。
于是孙传庭语重心长的开始说道:“用兵之道,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人都这么说,但是我却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戚元功对于小孙大人口中的看法甚是感到好奇,但他知道不能催,越催这孙大人说话越慢。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很多时候是死的,但很多时候又是活的。我们现在在四川,手上就没有多少人马。虽然你的人马很精锐,但是只有五千,聚在一起还行;分散开来的话,没有什么战斗力。”
戚元功虽然点了点头,但心里却是在盘算着如何炮轰泸州城。
“如果我手上有五万你身后这样的人马,我什么都不用做,一路推过去就行了。可是我没有。”
“为将者,不能坐等,要活学活用。天时也好,地利也好,人和也罢,说白了要用于心。既然陛下让我们到西南来平叛,那我们需要把所有能利用上的东西利用上。”
“如果仅仅是从湖广调十万大军过来,那这个事谁都能干。为将者要考虑干别人不能干的事,同样,为官者也是一样。”
“用最小的代价做更多的事情,这样才能够比别人更突出。如果你做的事情,别人也能做,那为什么要用你?”
“看看我们刚来的时候,身后没人、手里没刀,我们在泸州这种地方能有什么作为?”
“再看看现在,我们手里面有五万人马,虽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终归是有了人了呀。他们的不足可以用战术去弥补,我们可以制定更好的计谋,用来扬长避短。”
“如果为将者不能扬长避短,那就不是一个合适的将领。不要抱怨,不要总想着向朝廷要东西,要学会用手头的东西做出最好的成果。”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86章 杀无赦!
戚元功看着孙传庭,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他也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索性也就不说了。
于是他话锋一转,看着孙传庭说道:“那大人,接下来我做什么呢?”
孙传庭看着戚元功,面无表情的说道:“让你的人在后面督战。等一下攻城开始之后,你的人就在后面,但凡畏缩不前者,杀无赦;不听号令进攻者,杀无赦;胆敢转身奔逃者,杀无赦!”
听着孙传庭口中冰冷冷的杀无赦,戚元功有些无奈的说道:“是,大人。”
见戚元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孙传庭撇了他一眼,直接说道:“是不是觉得我有些残忍?”
“这些人,成军晚、训练少,让他们攻打泸州城本就已经是强人所难,结果现在还如此,稍有不从就杀无赦?”
戚元功沉默了,他望着前面的泸州城没有说话,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那就是孙传庭说对了。
孙传庭伸手指了指身后的人,不屑的说道:“他们都是什么人?”
“他们几乎都是叛军、土匪、流寇,出身最好的是山民,但是却没有几个。他们这些人干的伤天害理的事情多了,就想着摇身一变,从原来的身份变成官兵。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我手头上兵力不足,我也不会用他们。可是用他们,也要分怎么用。一句话,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
孙传庭的语气很冰冷,也没有回头去看那些人,只是看着戚元功,丝毫没有一点感情的说道:“我要他们,就是来为我打仗剿灭叛军的。如果连这一点事情他们都做不到,那他们活着也没什么意义。”
说完这句话之后,孙传庭转身去安排攻城了。
临走的时候,孙传庭对戚元功说道:“督战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告诉你的人,不用手下留情。”
“是,大人。”戚元功连忙躬身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