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事实上,安邦彦的确算得上胸有成竹。毕节城的情况他知道的很清楚。
昨天没有打下毕节城,虽然让安邦彦很恼怒,但其实他的心里面也清楚,毕节城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自己今天用点力,拿下毕节城根本不成问题。
今天肯定能够打下来,所以安邦彦也不着急,让手下慢慢的起床、好好吃饭,一点也没有赶快进攻的意思。
一来让自己的手下好好休息一下,二来也是为了给手下信心。
当太阳升起很高之后,安邦彦终于带着人来到了阵前。
他看着眼前的毕节城,大声的说道:“拿下毕节城,缴获我分文不取!想发财的,用手中的刀去拿吧!”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破了毕节城之后,可以让手下人烧杀抢掠。
这是仅次于屠城的命令了,很多人都会用这样的方法鼓舞士气,安邦彦自然也不例外。
只要攻下了毕节城,城中的一切都是大家的战利品。
听到安邦彦传下的命令,手下的人顿时就激动了起来,兴奋地舔着嘴唇,目光之中带着贪婪的欲望看着毕节城。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曾经都来过毕节城,知道这里是很繁华的所在。城里的大户、这些大户家的女人,想想都让人兴奋。
安邦彦猛地抽出手中的刀,大声的喊道:“杀入毕节城,发财去吧!”
随着他的喊声,一群人猛地冲向了毕节城。
他们高喊着、他们叫着,他们十分的兴奋,仿佛毕节城就是他们嘴中的一块肥肉。
站在墙头上的张成和张仲谋互相对视了一下。
张成说道:“大人你还是往后退一退吧,厮杀的事情还是算了。如果我死了,大人你再上来也不迟。”
张仲谋点了点头,虽然心里面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但不代表他是来送死的。
他还是退到了城下,紧紧的握着手中的刀,盯着城楼上。
战斗瞬间就打响了,安邦彦的手下不要命的往上冲。
城头上的明军也在玩命的防守,烧了滚烫的热水、金汤,滚木雷石、弓箭,能用上的所有东西全都用上,用来阻止城下的人往上爬。
可是很难,真的太难了。
毕节也不是什么大城,城墙只有一丈高,云梯架上之后,爬得快的人很快就窜了上来。
白刃战瞬间就在城头上展开。
张成带的人开始和他们厮杀,想要把他们给压下去。只不过城头上的人不多,青壮又没有什么战斗力,昨天一天的战斗基本人人带伤,想要把安邦彦的人给压下去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
随着城楼上的人越来越多,张成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灰暗。
一刀砍倒一个叛军之后,张成大口喘着出气,他知道自己今天要交代在这了。
他的身上已经被砍了好几刀,鲜血泅湿了他的衬衣。虽然有盔甲护着,但是一样已经受了重伤。
看着越来越多的叛军,张成咬了咬牙,拎着刀朝着叛军冲了过去。
正在这个时候,地面忽然颤了起来。
所有人都是一愣,这是什么情况?
大地怎么还颤抖了起来?
接下来,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不远处的地平线上,阳光照耀之下,一队骑兵轰轰而来。
他们身上穿着盔甲,打着明军的旗帜,虽然看起来脚步并不快,并没有开始冲刺,但是骑兵毕竟要比步兵更快,他们朝着毕节城的方向冲了过来。
为首的是张彦芳,他脸上的表情很兴奋。
毕节城还没有被攻破,前面还打得很热闹,张彦芳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
至于他所率领的骑兵,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骑兵。这是袁可立凑起来的骑兵,人数也不多,只有两千人。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也没有受过什么骑砍训练,他们只是骑着马的步兵,而且还是从各个军中抽调出来的。
战马也不怎么样,可以说是参差不齐,有的高壮,有的矮瘦,甚至还有大肚子的母马。
为了凑足这支两千人的骑兵,袁可立甚至从辎重部队那边拉过来了几匹驽马,怎么看都像是乌合之众。这玩意能用吗?
可是袁可立却坚持这么做。
用袁可立的话说,奇兵必有奇用。
李标和袁可立跟在骑兵的后面,两个人看着骑兵冲了上去。
李标问道:“都堂大人,这真的行吗?这也就样子看着唬人一些。”
对于李标的问题,袁可立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作为一个在北方打过仗的人,袁可立深知骑兵的恐怖。虽然南疆很多地方不适合使用骑兵,毕竟山高林密的,骑兵也施展不开。
可是袁可立也知道,有的时候就能施展开。大队不行,但少量的还是可以的,所以他凑了一支两千人的骑兵。
至于说骑兵的战斗力不行,更像是乌合之众,那也要分和谁比。
如果拉到北疆去,这骑兵别说上战场了,押运物资都嫌他们不中用。
可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们能够冲散叛军的阵型,任务就算完成了。后面的步卒就可以趁势掩杀而上。
至于他们能不能冲散叛军阵型这一点,袁可立一点都不担心。
看看那些叛军的装备,他们最多穿个皮甲,铁制的盔甲一点都不多。这样的装备面对冲起来的马匹,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叛军也没有想到援军来的这么快。
安邦彦看到这一幕,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凝重了起来。
怎么来了援军了呢?
他们不是在和奢崇明打仗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怎么会有骑兵呢?这南疆什么时候有骑兵?
安邦彦是没有骑兵的,虽然他们也有茶马古道,但是运输用的却是骆驼。
即便搞来了战马,也没他们什么事,全都被明廷给收走了。
何况这些年茶马古道的利润都是大明人在弄,哪有他们什么事?
再说了,有马他们也养不起,这个地方谁会弄骑兵出来?
安邦彦脸都黑了。
尤其是城头上还在厮杀,这让安邦彦更气愤了。
他们只要再晚来一会,他就把毕节城给打下来了。
现在如果让士卒们撤回来,他们也跑不过马,没等他们跑回到自己这边来,估计就被骑兵给追上了。
不能退!
安邦彦脑子中坚定了信念,伸手拔出了自己的刀,大声的喊道:“跟我杀!抢了他们的马,谁抢到的就归谁!”
“拿下毕节城,所有的东西都归你们!冲啊!”
随着安邦彦的喊声,他身后剩下的所有人都朝前冲了上去。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再留剩余人手的必要了。
看着对面冲上来的叛军,张彦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同时挥舞着手中的刀,大声的叫喊着:“冲上去,活捉安邦彦!砍杀叛贼,二十两银子一颗人头,为了发财呀!”
随着张彦芳的喊话,胯下的战马瞬间提速。
他身边的人也跟着提了速。
这些马虽然都不怎么样,有的还很老,但的确是战马。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81章 让复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
这些马匹在战场上也不慌乱,扬起头嘶鸣了一声,轰隆隆的朝前冲了上去。
伴随着弓箭的射出,双方人马快速的冲击在了一起。
战斗在这一刻爆发了。
而且从爆发的那一刻开始,这就是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
事实上,在很多古代的战争之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斗智。很多奇谋计策之类的东西,只存在于文人的笔下,或者说存在于幻想之中。
文人喜欢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喜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事实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也没有那么玄幻的事情。
战争对于双方来说,就是人数的比拼,就是意志力的比拼,就是军队的素质比拼。除此之外,很少再有其他的东西了。
至于偷袭与反偷袭、渗透与反渗透,在大规模的兵团作战之中起到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因为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之中,你也没有办法进行斩首行动。
这一场战争就是冷兵器战争的淋漓体现,双方瞬间冲到一起,开始不要命的对砍。
虽然可以描述的很玄幻,写的很有计谋感,但其实就是双方的前锋在战场上砍了起来。至于后面,则各自有什么压阵。
在这个时候,如果其中一方呈现出了颓势,这一方就会吃亏。
安邦彦的人如果呈现出颓势,无论是左翼右翼还是中路,明军都会派人加上;对于明军来说也是如此。
谁的人马多,谁的预备人马多,谁就能打赢。
坐在马上,袁可立看了一眼身侧的李标,淡淡的问道:“撒出去的人回来了吗?”
“回大人,已经回来了。”张彦芳点了点头,恭敬的说道:“没有敌人在左右两翼,我也派了游骑出去。一旦在左右两翼发现敌人的踪迹,他们马上就会回报。”
袁可立点点头,做到了心里面有数。
事实上,无论在哪一场战争之前,只要开打了,肯定会派人到左右两翼去查看,不然就会被人打埋伏;而想打对方的埋伏,也没那么容易。
顾前不顾后,顾左不顾右,这样的情况非常少,除非将领是个蠢货。显然双方都没那么蠢,所以这一场战斗就成了实力的对拼。
看着前面冲上去的骑兵似乎有冲散对方阵型的架势,袁可立连忙提起了心神。
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这两千骑兵能够全部冲垮对方的阵型上,那是不现实的。
这点骑兵,人数太少了,何况还是临时拼凑的。
虽然对方也是乌合之众,但是一样出身西南,很是凶悍。光靠这两千骑兵就想打赢肯定不行,袁可立也没指望光靠他们,只要这两千骑兵在敌方的战阵上活生生撕开一个缺口就好。
显然,这两千骑兵已经做到了,袁可立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他直接下令:“进攻!”
正在后面的步卒快速的压上,朝着战场上就冲了过去。虽然队伍看着不那么整齐,有些稀稀拉拉的,但依旧很有气势。
看着这样的士卒,袁可立有些无奈,转头看了眼李标。
李标则是满脸的尴尬。
这就是他手下的人马,不过他也没有办法,有些事情他不懂,有些事情懂了也做不到,所以就只能如此了。
没有说李标什么,袁可立多少也能理解。如果所有的人马都像戚元功带来的那样精猛彪悍,那西南的事情就好办了,自己也用不着费这个力气,直接一路平推过去就好了。
步兵赶到之后,明军和安邦彦双方更大规模的战斗就开始了。
双方快速的绞杀在了一起,战场之上喊杀声震天,尘土沸沸扬扬。
一时之间,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同样是带着对生的渴望,也同样带着对未来的希冀,将满腔热血抛洒在了这一片土地上。
毕节城的城头上。
张成和张仲谋看着眼前这一幕,两人对视了一眼之后,全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庆幸。
实在是太幸运了,刚刚差点就坚持不住了!
两人谁都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居然来了援军,让他们逃过了一命。
转头看了一眼身侧的张仲谋,张成笑着说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如果再晚一点,恐怕就真的来不及了,还真的是很幸运!”
张仲谋也笑着说道:“的确是够幸运的,最重要的是昨天晚上我没有走。如果我昨天晚上听了你的,离开毕节城,那估计我现在就应该被砍头了。”
听了这话之后,张成的脸上闪过一抹尴尬,同时还有一些愧疚的说道:“大人说的对,是我差点害了大人。”
如果援军没到,张仲谋跑了,多少还能说得过去;可是援军到了,他还跑了,只坚持了一天当天晚上就跑了,这种情况肯定会被严惩,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结果。
“行了,谁能想到援军来的这么快。”张仲谋笑着说道:“看来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大人何出此言?”张成笑着问道。
现在他真的很高兴,脸上笑容都忍不住,所以说话的时候笑容非常的灿烂,即便两个人说的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张仲谋则是说道:“你看那边。”
顺着张仲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张成就看到了队伍后面的一群人,从他们所在的方位上来看,那里应该是指挥的人所在的位置。
他们也正向着这边过来,显然是大人物。
“那个是巡抚李大人,刚刚带着人冲阵的是总兵张彦芳。”张仲谋对张成说道:“你看到那个人没有?他在队伍的中间,李大人只能陪在旁边。这就说明那个人的官职要比李大人高。”
“在咱们贵州这个地面上,谁的地位会比李大人更高?”
“根本就没有。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那是朝廷派过来的人,官职肯定不低。朝廷派人过来了,肯定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张成迟疑着问道。
“还能怎么办?打开城门下去迎接。”张仲谋说道,然后自己转身向着下面走了下去。
他现在的心情真的很好,因为这一次不但命得救了,而且还立功了。
安邦彦造反大军围困的毕节城,自己死守不退,一直等到了援军到来。
这是什么?
愿意与毕节城共存亡,不向叛军投降,这是忠。
面对几万大军,自己只带领着城中这么少的军队战斗,而且还守住了,这就是有计谋。
有勇有谋,还忠心,自己自然算是立下了功劳,而且还能够得到重赏。
这样的情况下,张仲谋怎么可能不高兴?
他在这个破地方待的时间太久了,早就想调走了,哪怕回贵阳也比这里强。
战场上的战况很激烈,但是局势已经明显了。明军这边整体占优,人数上虽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装备和素质上要比安邦彦的人强不少。战况虽然没有呈现出一面倒的情况,但是也快分出胜负了。
“城门开了。”袁可立说道。
事实上这一战,袁可立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把安邦彦放在心上。
在袁可立看来,这些人就是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真的要是调大军来打他们,事实上都有一些浪费。
无论是湖广的军队还是南京的军队,抽调开拔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朝廷的事情他知道,造反不能等,所以时间上有些来不及。钱财的这种事情就不要想了,朝廷现在本身就穷的叮当响。
事实上,在陛下给自己派了戚元功,还调了京城的虎啸营之后,袁可立就已经明白了陛下的想法。宁可从京城带一队人马,也不调动地方上的军队。
想要平定西南的叛乱,他就只能从西南的根本去解决。
在京城的时候,袁可立就明白了,同时他也没有提出反对。原因很简单,他就看不上西南这些人,整天跳啊跳的,从来没跳起来过。
哪怕是莽,又能如何了?
何况西南这些人就趁着大明没空管他们,小打小闹一番。结果每次小打小闹大明都不怎么管,他们胆子就越来越大了。
一次次的不管他们,他们就觉得大明朝也就是那么回事,整日里做梦往北打,想要打到湖广、打到江南、打到南京去,可是他们去过江南、去过湖广、去过南京吗?
他们知道什么呀?坐井观天罢了!
袁可立就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事实也正是如此,看看这战场上,四川领来的不过是贵州的人马,这些叛军居然就顶不住了。
就这,还造反呢?
李标见袁可立的心思根本没在战场上,还关心着毕节的城门打开了。他的心里面有一些无奈。
自己的都堂大人,你说他狂妄吧,他安排作战的时候非常谨慎小心,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绝对不弄险,也绝对不贪功冒进。
可是你说他为人谨慎小心吧,也不是。面对安邦彦的时候,自己的都堂大人展现出来的那叫一个狂傲。现在在战场上,那边正打得热闹,他居然都已经不关心战场上的情况了。
“毕节城没有丢,这就好了。”李标笑着附和道。
虽然心里面的想法比较多,可终究没有说出来。李标也知道,说出来就不好了。
这个时候,毕节城里面已经有人走出来了。
他们的速度很快,径直来到袁可立和李标的面前。
带队的是张仲谋,他来到两个人面前之后,恭敬的说道:“贵州提刑司副提刑见过巡抚大人。”
在他身后的张成也连忙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说道:“毕节指挥使张成见过大人。”
李标看着两个人,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位是朝廷新晋的西南总督袁可立袁大人。这一次是袁大人料敌先机,断定安邦彦会造反,所以带着人来平叛。你们谢谢袁大人吧,如果不是袁大人,恐怕你们已经不能站在这里了。”
听到这话之后,张仲谋和张成对视了一眼。
朝廷果然派了大官过来,西南总督,这个官职可不低呀!
关键的是这位西南总督的本事,居然能够猜到安邦彦要造反,直接带着大军就过来了。
最关键的是居然真的被他猜中了!
张仲谋和张成两人连忙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说道:“多谢都堂大人救命之恩!”
袁可立看了一眼李标,有些无奈。他当然知道李标这么做的意思,这是为自己树立一个好形象,同时也就是在拍马屁。
袁可立觉得根本用不着这个东西。年纪大了,心如止水,无欲无求,有些东西看得没那么重了。
看了两个人一眼,袁可立对张成说道:“这么多叛军,你们也能够坚守下来,不容易。看你的身上带着伤,怎么样,还能打吗?”
张成听了这话之后,顿时就激动了起来,连忙说道:“回大人,能打。”
“好,带上你手下能打的人,我再额外拨给你三千人马。看到那个方向吗?那里就是安邦彦所在的位置,你带着你的这些人,什么都别管,就朝那个位置给我冲。口中高喊‘活捉安邦彦!’,去吧!”
袁可立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张成快找人去打仗。
“是,大人。”张成恭敬地答应了一声,连忙去聚拢他的人手了。
他的心里面非常的激动,仿佛在燃烧着一团火焰。
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都堂给他的机会。这几天被压着打,还死了不少手下,张成这心里边憋屈。
在命得救的时候,想着自然就是报仇了,这就是都堂大人给自己一个报仇的机会,同时也是立功的机会。
现在战场上的局势很明显,大明这边获胜只是时间问题,而且看这样的情况,安邦彦似乎已经坚持不了太久了。自己带人冲过去,安邦彦很可能就垮了,那么自己的功劳就来了。
这是都堂大人在奖赏自己。张成的心里面燃烧了一团火,他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他要做给都堂大人看看。
毕节城里面剩下的士卒也就一千多人,而且大部分都带着伤。
可是在张成带回来消息之后,这些人并没有畏惧,反而像张成一样,眼中燃烧着火焰,拎着兵器就出了城。
看到这一幕之后,李标有些迟疑的说道:“都堂大人,这些人身上都有伤,再冲上去作战是不是不太好?这要是战败了,会影响事情。”
袁可立看了一眼李标,笑着说道:“他们不会打败的。他们在守城之中活了下来,心中有火。现在只要让这团火燃烧起来,这支队伍以后就是一支强军。它是活的,它将是我平定四川的主力。”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82章 就这实力,还想造反?
所有人都不觉得袁可立说的有道理。原因也非常的简单,这种东西太过虚妄、太过玄幻了。
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残军。
残军是什么?
人数不足,甚至连建制都不完整。最关键的是这些人人人带伤,体力也不足,这样的人怎么能打胜仗呢?
要是他们打败了,那可会影响整个战局的。
有人想劝袁可立,可是看他坚决的态度,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此时的张成很兴奋,他觉得自己的心在跳,血在烧,整个眼睛都是红的。
这些天不少袍泽都这么战死了,不少手下也这么战死了,张成的心情何其低落?
原本都准备好拼命了,在这种情绪之下,张成很冷静。
可是事情出现了反转,不仅援军到了,都堂大人还让自己带着人冲锋。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成心里面所隐藏的仇恨、所隐藏的立功之心,全都被激发了出来。
与张成的想法一样,他身后的人也都这么想。
杀敌,报仇!
所以在接战的一瞬间,叛军就看出了这群人的不同。
这群人敢打敢拼,相互之间配合的非常默契。虽然身上带着伤,但是他们气势汹汹,每个人都仿佛要吃人一样。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爆发出了非常高的战斗力。
事实上,能够在守城战之中活下来的,这群人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曾砍死了不少的叛军。
他们没有面对鲜血和死亡的心理压力,他们一直都在战场上,非常的有经验。彼此虽然陌生,但是相互配合很有默契,这是在生与死的边缘锻炼出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