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于是李标的目光看向袁可立,希望都堂大人给自己一个解释。
虽然李标尊敬自己,但人家好歹是巡抚,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袁可立向前走了一步,说道:“这位是兵部侍郎孙传庭,这一次得陛下圣旨随行来到西南。”
虽然袁可立说的很客气,可是李标也听出来了。这些官场上的套话很容易理解,虽然对方的官职是兵部侍郎,但没有实际的官职,说白了,他就是一个来镀金的人。
至于后面说是得到陛下的圣旨,那就更明白了,这是陛下派下来的人。一方面是镀金,另外一方面就更简单了,那就是监军。怪不得都堂大人如此客气。
于是李标说道:“原来是孙大人。孙大人因何说安邦彦会造反?安邦彦到巡抚衙门来,也可能是为了尽忠报国呢?”
孙传庭想了想,转头看着袁可立,见袁可立点头,孙传庭这才说道:“安邦彦是一方土司,尽忠报国这种事情本来可能性就很低,当然也不是没有,这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疑点。”
“至于可疑的地方,如果安邦彦真的是一心报国,那就是报国好了,为什么要说他和奢崇明有嫌隙?”
“以私人的嫌隙为信,可见其为人当是小人无疑;以私人嫌隙取信,同时也说明此人心中有鬼,不然因何如此?”
“因为他觉得如此说,更能够取信大人。大人没有同意,可见大人心中也是有疑虑的。”
听了这话之后,李标点了点头说道:“朝廷虽然能够压住西南,可是这几年安邦彦扩展的很快。其势力范围已经由‘织金’一带扩展到那威(官寨)、八部(八步)、糯东(普定坪上)、伯亨(以那细木底麻窜寨)、得归(以那细木底中寨)等处,安邦彦也由织金关迁至那威居住,人称‘那威官寨’和‘安家屋基’。而‘织金’则交由安邦彦之子安武功管理。至此,此支安氏土司,已经多了两个字,称‘雄书安氏’。”
“我曾经几次向朝廷请求军饷增加人马,可是都没有得到批复。”李标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孙传庭,说道:“孙大人能够通过我的话去判断出安邦彦图谋不轨,可见有远见卓识。只是在这个时候,他应该不会这么做吧?贵州还是有些人马的。”
“恰恰相反。”孙传庭摇了摇头,直接说道:“既然这个人素来有野心,那么就没有必要到这个地方来说他愿意去打奢崇明,他只要安安静静的等着就行了,等着朝廷和奢崇明分出一个胜负。”
“如果说奢崇明在四川攻势猛烈,朝廷派贵州援军入川,那么他趁机起事就可以了,为什么他要到巡抚衙门来?还说他愿意去平叛?”
“因为他已经不想等了,他也等不及了。”孙传庭语气笃定的说道:“他有野心,他也有魄力,他不想等到朝廷和奢崇明分出胜负,因为他觉得奢崇明无法抵挡朝廷。同时他也不想奢崇明做大,他想要自己来拿贵州。”
“如果大人让他援兵入川,他必然会把人马带到贵阳。等到他的人马到了贵阳之后,他就会趁势发难,一举斩杀大人夺取贵阳。”
“如此一来,整个贵州进入他的手了。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配合奢崇明对抗朝廷,还是自己做大,全都可以。”
“所以我断定,他肯定要造反,他只是在等贵州的援军入川。一旦贵州的人马入川,他肯定会直接造反。”
听了孙传庭的话,在场的人都没有再继续开口,显然都在考虑他说的是否正确。
不过很多人都觉得孙传庭说的有道理,甚至连李标都这么认为。
实际上即便李标觉得孙传庭说的事情不一定发生,但是他不敢冒险。尤其是他是贵州巡抚,一旦真出了孙传庭说的那种事情,整个贵州丢了,他负的责任就大了。
李标若是不去救援四川,朝廷也没法怪他。毕竟他这里有一个安邦彦要造反,也走不开呀,有心无力。
可若因为救援四川丢了贵州,还让自己的手下造反,李标觉得自己肯定交代不下去。
李标转头看向了袁可立,想看看都堂大人有什么办法。
袁可立则是看向孙传庭,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很简单,只要都堂坐镇贵阳,我去攻打遵义;打下遵义之后,我带人进去四川,对外就说贵州援军入川了,引诱安邦彦造反。”
“一旦安邦彦造反,都堂就率军平叛,一举消灭掉他,荡平整个贵州,解除了贵州的后患之后。而后大军由遵义入川,平定奢崇明的叛乱。”
“即便把戚元功的五千人都给你,你的人手也不够。”袁可立看着孙传庭说道。
“再给你配五千人,也不过一万人。由遵义出发,直奔重庆,后方没有大军接应,你就是孤军在外。不能这么做,太危险了。”袁可立语气坚定的否定道。
“大人,西南不稳,则朝廷江南不稳;江南不稳,则大明江山不稳。”孙传庭向前走了一步,躬身说道:“此等时刻,考虑不了太多了。重庆不能丢,四川不能被奢崇明占据,贵州也不能丢,只能分兵两路。”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74章 遵义城,打富裕仗
众人全都看着孙传庭,虽然表情各自不同,但是大概意思都差不多,都有着对孙传庭的敬佩。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去送死。但更多的,则是对此行的不看好,或者说是担忧。
袁可立定定的看着孙传庭。
一路上走过来,袁可立当然对孙传庭的才能是有了解的,他也不相信孙传庭是傻乎乎去送死的人。
袁可立问道:“可有把握?”
轻轻的点了点头,孙传庭直接说道:“叛军看似势大,实则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他们之所以能够搅动四川云贵,无非是这里人少,他们仗着熟悉地形,又有这里的土著配合。想要平定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太难的。”
看着孙传庭胸有成竹的样子,袁可立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么办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袁可立便转头看着李标说道:“集结大军去遵义。”
无论是为了引诱安邦彦,还是要打开入川的通路,遵义都必须拿下来。
在得了袁可立的命令之后,李标也不再迟疑。
虽然李标还有一些想法,也不太相信孙传庭的判断,可命令就是命令,袁可立是西南总督,他必须要听。
大军直接开拔了。
孙传庭带着戚元功的五千人,单独列阵在一侧。
一边走着,孙传庭一边看着戚元功。他对于这位戚金的儿子,心里面还是非常好奇的,也很想和他聊聊。
只不过这个戚元功是一个闷葫芦,一路上也不怎么说话。
想了想,孙传庭没话找话的问道:“戚将军,本官听说京营练兵之法,乃是根据当年戚少保的兵法所练,可是有此事?”
戚元功看了一眼孙传庭,他对这位孙侍郎的感官还不错。
很少有文官像孙侍郎这样懂兵事的,也很少有文官能像他这样骑马射箭。孙侍郎甚至还能够挥刀,还比较有骨气,不怕战死。
不过戚元功本身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在几个兄弟里面比起,戚元辅在口舌上就要差很多。所以上一次有机会去陛下那里当千牛卫统领的是戚元辅,而不是他。
如果单纯用兵器本身上来说,戚元功要比戚元辅更强。
现在听到孙传庭的问话,戚元功也有了谈话的意思,于是憨厚的笑着说道:“也并不是都一样。听家父说,这一次京营练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配合新的火器。”
“就是他们扛着的那些吗?”孙传庭看了一眼身后的人马,再一次好奇的问道。
戚元功点了点头,略带自豪的说道:“这些都是百工院最新研制和生产的,质量非常的好,威力也比原来要大了不少,所以很多战术都要改。”
“家父曾经说过,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方面说的是用兵之法,另外一方面就是说的练兵之法。在不同的地方作战,面对不同的人,根据己方的优势,都要修改练兵之法。”
“当然了,这是术。本质上的军事军规是不能够改的,那是道。”
看了一眼戚元功,孙传庭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觉得戚金说的有道理,不愧为一代名将,能够在戚少保去了之后,让戚家军后继有人。
孙传庭和戚元功两人一边走着,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虽然说是闲聊,但实际上孙传庭就是在了解自己带领的这支军队。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戚元功告诉一些东西,好做到心里面有数。
戚元功也没有隐瞒,将自己知道的全都告诉了孙传庭。
两个人一时之间聊得倒也很和谐。
越聊,孙传庭就对接下来的奇袭重庆之行越有信心。他觉得自己带领这五千人马,入川之后就能够所向披靡。什么奢崇明,什么造反,全都是土鸡瓦狗耳。
孙传庭看向这五千人马的目光很是灼热,这都是宝贝呀!也不知道京城之中还有多少!
回到京城之后,自己能不能也弄这么一支人马?至少把这些人马拉到辽东去试一试!
要知道前几年的萨尔浒之战,孙传庭一直都装在心里,等着某个机会想要一雪前耻。甚至对于大明朝的很多官员和将领来说,那都是耻辱。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遵义城下。
大军压阵。
孙传庭在最前面,他带着戚元功走到袁可立的身边。
袁可立看了一眼眼前的遵义城,声音沉稳的说道:“你们可愿意试一试?”
虽然是这么说的,看似是在征询意见,可实际上就是想让戚元功他们试试。
这支部队是皇帝的,是陛下亲自派过来的,虽然表面上装备很好,人员素质也很高,可是真正的战斗力,袁可立是真的不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派这些军队出去奇袭重庆。
之前无论是孙传庭还是戚元功,都是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
袁可立虽然答应了,也希望他们能够做好,可是心里面终究有一些迟疑。
那就让他们拿遵义城试试吧,如果能够打下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如果连这个城池打不下来,那就痛痛快快的别去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老老实实的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打吧。
孙传庭看了一眼戚元功,笑着问道:“能行吗?”
对于孙传庭和袁可立的问题,戚元功根本就不屑于回答。
攻城训练本身就是演练的一部分,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戚元功他们来说毫无难度。
他转头看了一眼遵义城。
就这种小城,城墙还不到两丈,实在是没什么难度。
戚元功就说了一句话:“我们在城里吃晚饭。”
说完这句话之后,戚元功潇洒自如的转身向着不远处走去,伸手开始招呼人,准备攻打遵义城。
袁可立和孙传庭都没想到戚元功会说这样的话。
要知道一路上走来,戚元功都是很低调的,从来也不乱说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办事踏实可靠。
现在这怎么就开始说大话了呢?
现在虽然距离太阳下山还有一会儿,但也已经过了正午,也就是说戚元功要半天时间攻破遵义城吗?
这难度是不是大了一些?
不过既然戚元功要尝试,袁可立两人也不能说什么,只能静静的看着。
李标和张彦芳站在另外一边,两个人也有一些迟疑。
李标还来到袁可立的面前,有些迟疑的问道:“大人,不需要帮帮忙吗?”
轻轻的摇了摇头,袁可立叹了一口气说道:“在这里可以帮,可是等他们入了四川,我们就帮不上了。看看他们的成色吧,如果不行的话。我不会让他们去的。”
“是,大人。”李标答应了一声,恭敬的退到了一边。
几个人都没有再说什么了,目光中带着期盼,全都转向了前面的戚元功。
此时的戚元功在遵义城两百步外的位置开始布置了起来。
这个位置城里的弓箭射不到,所以戚元功他们可以很从容的布置,甚至有些松散的意思,摆明了就是在挑衅。
那意思就是有能耐你们出来呀,我就在这,你们来打我呀!
那嚣张的不行,虽然没有人去喊话,但是那个态度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这也是训练的一部分,行动要比语言更有力量,挑衅也一样。
扛下来的小钢炮一字排开,足足一百五十门。
除了这一百五十门小钢炮之外,两千人马在前面列队,分成三列,站在遵义城两百步以外,静静地看着城头上的叛军,清一色的黑色盔甲,清一色的面无表情。
戚元功压着腰刀站在队伍之中,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在不远处的另外一侧,有几个身材特别高大的人正在别人的帮助下穿盔甲。
这盔甲一看就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十分的厚重,甚至头盔上都戴着面甲。
所有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妥妥的重甲步兵。
看到这一幕,袁可立一愣。他转头对孙传庭说道:“他们还有这种东西呢?怎么一路上也没看他们拿出来?”
“他们都是用马驮着,也不见他们穿。”孙传庭说道:“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之前我听戚元功说,能够穿这种盔甲的,在队伍里那都是一等一的勇士。”
袁可立看了一眼穿盔甲的那几个人,的确是一等一的勇士。
不说其他的,看他们身高快七尺了,即便没有七尺,那也有六尺多。
这样的人别说其他的,光是站在那里就足够吓人,而且力气也不吃亏。(周周再次流着口水注:六尺多不到七尺,大概是1米9多,不到两米,正是男友力可以大爆发的身高。)
一边的孙传庭想了想说道:“据戚元功说,这些人都是在各地选出来的。京营之中十万人曾经筛选过,其他各地也接到过这样的命令,有这样的人全部送到京城去。”
“据戚元功所说,原本是打算组建一个这样的万人队,但是后来因为没有凑足人,所以就没有成功。不过据说戚金还没有放弃,还在到处搜罗,准备组建一支万人的重甲步兵,好像是要用到辽东去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
袁可立被震撼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看看那些人的个头,这样的大块头戚金居然准备组建一万人?
看看他们身上的盔甲,这得多少钱呢?
袁可立转头对孙传庭说道:“朝廷有这么多钱?”
“是陛下的钱。”孙传庭想了想说道:“我也问了戚元功,户部那边并没有给多少钱,还是和之前一样的拨付。剩下的无论是装备还是饷银,甚至是他们的伙食钱,全都是陛下的内库出。”
“据说陛下的内库也快没钱了,前段时间卖如意豆种子的钱,陛下也让人送到户部去了。”
“听戚元功说,陛下在宫里面的日子过得很节俭,宫里面的营建都停了,陛下也搬到了西苑去住。而且陛下一顿饭四菜一汤,绝对不允许多,从来都不浪费;身上的衣服一季只做两套,可以说是非常的节俭,节俭下来的钱都用到他们身上去了。”
听着孙传庭的话,袁可立感慨说道:“大明有如此必帝王,何愁大明不兴?”
一边的李标看着两个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怎么聊着聊着就拍陛下马屁了?
你们两个拍陛下的马屁,不把我们叫上,这样真的好吗?
正在李标琢磨着怎么加入拍马屁的队伍中的时候,前面戚元功他们似乎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只见那些换上重甲的几十号人,每个人的手中拎着一个大盾牌,另一只手中握着一把刀,背后还背着一个大背囊,看起来很怪异。
他们整齐的站成了一列,面向遵义城,缓缓的走路过去。
一边走着,他们一边用手中的刀敲着盾牌,发出咣咣咣当的响声,口中还喊着:“虎!虎!虎!”
听到他们这么喊,孙传庭对袁可立解释道:“他们这支军队叫做虎啸营,是陛下钦赐的名字。你看他们的旗帜,都是一头黑色的老虎。”
袁可立看了一眼孙传庭,面无表情的说道:“我知道。”
尴尬的转回头,孙传庭看着战场,直接转移话题道:“这样让他们走上去做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吸引注意力?靠这些人可爬不上城墙。”
当重甲步兵走近百步之后,遵义城城头上的人也站了起来,箭矢像雨点一样向他们飞射而来。
站在后面的戚元功看到这一幕,直接挥动手中的刀,说道:“放!”
他的声音并不是很大,但是下一刻却响起了雷霆万钧。
站成两列的士卒手中的燧发枪朝着城头就开火了。
砰砰砰的声音响彻一片,白色的硝烟瞬间笼罩了战场。
在第一排人射光子弹之后,他们快速的、整齐划一的退后了一步。第二排的人快速跟上,也是砰砰砰砰砰砰。
子弹飞射在城头上,露头的人直接就被打了回去。有的人直接被子弹打中了头,悄无声息的倒伏在坳口上。
虽然这批燧发枪的精度不高,但是架不住范围大,覆盖广。
与此同时,摆放着的小钢炮也开火了。
一百五门小钢炮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瞬间就连成了一片,炮弹像不要钱一样的砸向了城头。
实心弹、开花弹和散弹应有尽有。
瞬间城头上惨叫声一片,再也没有一只羽箭飞出来。
看到这一幕,袁可立和孙传庭脸上全都是不敢置信,互相对视了一眼说道:“这,这也太……”
太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半晌,袁可立喃喃的说道:“我这一辈子也没见过打这样富裕仗的。老了,老了,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75章 攻下遵义城
站在一边的孙传庭,脸上闪过了一抹激动的神色,不过随后就平复了下来。
良久之后,孙传庭才说道:“当真是非同凡响!”
火炮轰鸣,火枪轰隆。
整个遵义城下,一片烟雾弥漫。
趁着风吹散硝烟的片刻,才能够看到不远处的情形。
城头上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站起身子来还击,只要现在露头,就会被打中。
火炮的炮弹砸在墙头上,火枪的子弹也射在城墙的垛口上。无数的烟尘四起,土石飞溅。
死者匐在地上,伤者们在哀嚎,未受伤的人们早已丧失了斗志。这一面不到两丈的城墙,顷刻之间就变成了炼狱。
那些穿着重甲的步卒,此时已经走到了城下。
只见他们从背包中掏出工具,快速地在城墙上打眼,然后将一根长长的火焰棍塞了几圈,用引线连上之后,十几根火药棍就连在了一起。
在完成这个工作之后,他们快速引燃了引线,转身开始快速的往回走。
城头上依旧被火力压制着,根本就没有人看到这一幕。即便是有人看到了这些步卒,也根本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因为一露头就会被集火。
这是虎啸营演练过无数次的战术,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
看着被引燃的引线,戚元功轻轻的挥动手中的旗帜,说道:“向前!”
随着戚元功话音落下,端着火铳的步卒开始向前走。
他们排成了一个个的方阵,踩着整齐的步伐,丝毫不见慌乱,手中的燧发枪砰砰砰的发射着,火力持续的压制着遵义城。
开枪之后退后重新装弹,后排的枪手紧接而上,一刻都不停歇,行进速度非常的快。
看到这一幕,孙传庭口中赞叹不已,他转头对袁可立说道:“都堂大人,我和戚元功聊过这件事情。他说一个合格的枪手,也就是火铳手,需要完成一千次射击,不但速度快,而且要准度高。”
“只有完成了这些训练,并且合格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一个火铳手。陛下培养这些人可是花了不少钱的。”
袁可立看了一眼孙传庭,轻轻的点了点头,没说话。
现在他有点烦这个年轻人了。
这个他也看得出来,看看这些人的娴熟的姿势,那稳定的体态,如果说他们不是久经考验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素质。
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经过大量的训练的。火铳的制造难度很大,花费也非常高,这种训练肯定会加速火铳的损坏,同时火铳的弹药也是需要大量钱财的,也就是说,这些人的训练每一天都是在花钱。
不过这效果真的让人眼热,这一次跟着自己来了五千人马而已。自己手上要有两万这样的军队,早就一路平推去重庆了。
正在袁可立这么想的时候,轰隆一声巨响,地面似乎都颤动了起来。
不远处的遵义城更是犹如惊天动地一般爆破了,随后城墙便如同夏天的牛油块一样迅速垮塌了下来。
在这一瞬间,烟尘四起,渺小的人声呼喊声早已被烟尘吞噬。
黑火药的威力虽然不大,但是颗粒黑火药的威力还是可以的,而且使用的量比较大。再加上遵义城这样的小城,又不是大城,所以直接就炸塌了。
看到这一幕之后,戚元功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时挥了挥手。
随着他挥手,整个队伍开始加速,两侧护卫的步卒也开始冲了上去。
在前面开路的是重甲步兵,他们哗哗的向前走,脚步整齐划一,手中的长刀敲着盾牌,发出咣咣的响声,口中高声的喊着:“虎!虎!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