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这话倒是没毛病。
当年永嘉之乱,为避战乱,有十分之七的中原人口都迁往了江南。而那些无力迁徙的北方汉人,则命运悲惨。胡人所到之地,尽皆屠戮。
真可谓“狼烟千里,十不存二”!
但东晋虽然屡屡北伐,但除了祖逖之外,毫无建树,甚至是一直窝在南方毫无作为。
“大王,我汉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这个时候,若是大王还不站出来解黎民倒悬之急,我汉家百姓还有何希望岂不是都要沦为胡虏的‘两脚羊’”
闻言,冉闵顿时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难道就非寡人不可吗寡人世受皇恩,石氏待寡人不薄,如此改朝换代,九泉之下,如何面见大赵历代先帝”
崔皓沉声道:“大王此言大缪!狡焉石氏,怙乱穷兵。流灾肆慝,剽邑屠城。始自群盗,终假鸿名!石勒杀戮过甚,不拿汉人当人看,而石虎更是以杀人为乐,荒淫无度!”
“为了建宫室、修林苑、造甲造船,石虎多次征发汉家男女,途中病死、饿死、拷打致死者数以十万计!甚至他每攻下一座城池,都会将城中的百姓屠戮殆尽!”
“似石勒、石虎这样的,配为人君么大王既然受万民之拥戴,就应该肩负起匡扶天下,匡扶正义的重任!请大王改元称帝!”
“请大王改元称帝!”
看来是盛情难却了。
石勒、石虎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不仅是冉闵,甚至是每个北地的汉人都无不想食其肉,寝其皮的!
羯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原本就有嗜杀、野蛮的基因,在他死后,号称“大赵天王”的石虎更是以残暴著称,他以杀人为乐,荒淫无度。
每攻下一座城池,石虎便将城中男女屠杀殆尽。
为了建宫室、修林苑、造甲造船,他多次野蛮征发汉族男女,途中病死、饿死、拷打致死者数以十万计。
他强夺民间五万汉女编入后宫,肆意凌辱虐杀,致使女子的丈夫组织义兵反抗,但皆被镇压,死者无数。
石虎爱好狩猎,他将南部中原数万公里的土地全都圈为猎场,不许汉人投一块石子,否则以“犯兽”罪论死。
石虎的儿子石邃也是胡作非为,他有时会在夜里到宫臣的家中,任意奸淫他们的妻妾。
有时砍去漂亮宫女的头颅,放在玉盘中做成工艺品供人轮流欣赏。
这些都玩腻了,就从宫内挑选出有姿色的尼姑,先淫后杀,再把她们的肉与牛羊肉合着煮熟,分给左右大臣品尝,让大臣识别味道。
在羯赵这种野蛮统治下,中原汉家人口数量一下锐减到四五百万,史书记载:“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汉人的数量甚至被迁入的胡人超越。
在几乎亡种的情况下,残留的北方汉人流民决定奋起反抗,他们或构筑堡垒,或组成义军,与胡人军队展开了殊死较量。
然而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汉人组成的军队实力太弱,几乎不对胡人造成任何威胁。因此胡人在最初的恐吓消失之后,依旧作威作福,视汉人为猪狗。
胡人的优越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立在其军队优势和人口优势上的。
有一次,野蛮君主石虎看着自己儿子出行的队伍,笑着说:“我家父子威风如此,只要不天塌地陷,还有什么忧愁的呢抱子弄孙享乐就行了!”
对于这些事情,冉闵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所以深有体会。
“秦牧,你认为呢”冉闵最后询问秦牧。
秦牧垂手道:“大王登极称帝,改朝换代,乃是承天意,顺民心之举。大王一称帝,且是汉帝,想必中原汉儿无不拍手称快!大王本是根正苗红的汉人,祖上世代为将,只因当年石勒破陈午于河内,大王的父亲冉瞻这才被俘虏,不得不认了石虎做义父!”
“越王勾践尚且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大王,请你为了拯救普天之下的百姓,为了拯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北地汉人,登极称帝吧!”
冉闵故意思索了一下,便起身道:“好!寡人便受诸公之拥戴,万民之拥戴,天下之拥戴!定于十一月十一日,正式改元,称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冉闵这么一答应,群臣就顺杆往上爬,高呼万岁了。
冉闵这一时之间,都不禁心潮澎湃了。
王与皇帝,其实对于冉闵的差别并不大,但是这皇帝明显是大于王的,所以冉闵要登极称帝,以此号令天下,这是势在必行的。
冉闵又沉声道:“现在,寡人欲颁下一道诏令。昔日石祇的叛军围攻邺城时,寡人便已经颁发过了,仅限于邺城,但是今日,寡人再次颁发,全天下的范围之内!”
“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
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
“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凡是与朝廷同心一致的人留下,不同心的人想去哪里悉尊其便!
冉闵可以相信,此令一下,各地传檄,汉人纷纷联合起来,带着积压多年的仇恨,正式向胡人宣战。胡人那里,则纷纷越墙离城,惊恐而去。
而随着冉闵的这道诏令一出,中原形势为之一变!
第0441章 敢称兵器者斩之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
“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邯郸城门口,一队甲士在那里维持秩序,附近人头攒动,身穿各色服饰的老百姓聚在一起,都竖起耳朵听着台上的那位县令宣读朝廷新颁布的诏令。
有目不识丁的百姓半懂不懂的,于是问道:“县令大人,朝廷是支持咱汉人杀胡吗”
“是也不是!”县令高声道:“此诏令,自邺城而出,宣于各地。照魏王令,内外胡人,凡是胆敢手持兵器的都杀死!能与朝廷同心同德的胡人可以留下,有异心的胡人也可自行离去。”
这一下,在场的老百姓都听懂了。
“朝廷这是真支持咱杀胡人啊!”
“对啊,可不是嘛。凡是敢拿着武器的胡人都可以杀死,现在中原胡人作乱,十之九的胡人都已经拿起了武器,大肆杀戮我汉人,侵占我汉人的城池土地,咱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杀死他们!”
“各位大老爷们,咱一起拿起武器把胡人通通杀掉!把他们从中原赶出去!”
“好!”
有了朝廷的支持,有了朝廷的名义,所有的汉人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拿起武器反击胡人的入侵了。但是,汉人大多以农耕为生,除了锄头、铁锹、镰刀之类的农具,真是没什么武器的!
不过这都不打紧,他们完全可以找铁匠把武器打造出来,然后加入讨伐胡人的队伍中。
值得一提的是,胡人虽然作乱,而且蔓延的范围极广,很多城池村镇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是枕戈待旦,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魏军锐士也不是吃素的。
在冉闵的命令之下,很多军队已经进发,正在围剿作乱的胡人的路上。
枋头。
枋头之名,得于东汉末年。
昔日曹操攻袁尚,围邺,在淇水入黄河口用大枋木作堰,遏使淇水注入白沟,增加水量,以利漕运。
时人称为枋头!
这里,曾经是氐人的聚集地,蒲洪率军驻扎的地方,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枋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年石勒自河淮地区北趋冀州,即路由枋头。西晋末年向冰率众数千壁于枋头。后来东晋谢尚北征,即遣戴施为先锋据枋头。
而以枋头命名的著名的枋头之役,则是桓温戎马生涯中最黯淡无光的一页。石虎让苻洪以流民都督的身分,率领这支以略阳氐族为核心的流民集团驻屯的枋头,就是这样一个要地!
至于现在,枋头也被氐人申屠菇所占据。
申屠菇曾经是蒲洪的旧部,当年蒲洪率兵入关中,申屠菇则是带走了一批部众留在枋头游牧,混在汉人当中,倒是混得风生水起的。
只不过随着刘务桓这么一造反,闻讯的申屠菇亦是起兵响应,麾下聚集了差不多三万的胡兵,氐人、羌人、鲜卑人都有,就是没有一个汉人!
“诸位,你看冉闵这颁布的政令是什么意思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这句话寡人听懂了,就是咱们胡人敢拿起武器的都要处死。但是这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是何意”
申屠菇到底是读书少,不说目不识丁,但才疏学浅,连这句话的含义都不懂。
这时,旁边一个受过儒学熏陶的鲜卑人酋长起身道:“大王,这话的意思是,咱们胡人如果与冉闵同心,可以留下,不同心,便任凭去留。”
“哦。原来如此!”
申屠菇点了点头,说道:“哼!他冉闵是痴心妄想!中原已经乱成了这样,他魏国衰微至此,我胡人焉能还在他的治下”
“大王所言极是。他冉闵真是把咱们胡人都当成傻子了!他也不想想,咱们胡人当家做主的话,多么快活,何必在他的治下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还要怕这怕那的,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对!他冉闵就是异想天开!眼下中原大乱,各地的胡人都已经站起来反抗冉闵的苛政了,冉闵政权已然是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这墙倒众人推的,依我看冉闵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就是就是。跟冉闵同心谁跟他冉闵同心啊咱们在中原待的好好的,有大房子住,有好吃的好玩的,有人伺候,还有这么多漂亮的小美人儿,干嘛还要回到北方那个小旮沓去受苦受累!”
闻言,申屠菇微微颔首,但又不得不皱着眉头说道,“可是寡人听说冉闵已经在离石击败了刘务桓的六夷联军,几十万人是说败就败了!有整整十万颗胡人的首级被堆在黄河边,垒成了偌大的京观。野狗、乌鸦停在那儿好久了!”
“现在冉闵已经回到邺城,还发布了这么一道政令,一定会对咱们动手的。诸位,枋头离着邺城可不远,冉闵这一发兵,旦夕可至枋头呀!”
“这……”
说起冉闵的名字,在场的胡人都不禁胆战心惊起来。
冉闵对于胡人的所作所为,真是太过吓人了。而且冉闵战必胜,攻必取,无往不利,战无不胜!
这样的对手,他们实在是没有底气叫板。
这时,待在申屠菇下面的一个部将说道:“大王,依我看咱们可以静观其变。若是魏军果真来犯,咱们再一战,若是战胜,则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若是战败,也能退到南方去,继续吸纳胡人各部的势力,继续再战呀!”
“是呀是呀!”
在场的不少人都叫嚷起来:“眼下中原大乱,各地的胡人加起来起兵的超过百万人,只要咱们团结起来,就算冉闵真的铁了心要把咱们胡人斩尽杀绝,他也要有这个能力!就凭魏军的兵力,还有他们需要驻守的那么多城池,根本就是捉襟见肘,说不定没把咱们胡人杀光了,他自己就累死了呢!”
“对!对!”
见状,申屠菇不禁暗叹了一口气。
果然大家都是十分畏惧冉闵的,这一听到魏军即将来犯,而冉闵又可能亲自率军的消息,就已经吓得魂不附体了。甚至是连战胜的念头都没有,已经把后路想好了!
未战先怯,实乃兵家之大忌呀!
但就在这时,一个小校冲进了府衙,向着申屠菇禀告道:“大王!大事不妙了!”
“何事”
“前方哨骑回报,北面出现大股烟尘,是魏军!”
“有多少人马”
“漫山遍野的,看不清楚。不过应该不下万人!”
“什么!”申屠菇和他麾下的将领都不禁勃然变色。
第0442章 报复
枋头平原。
“轰隆隆!……”漫山遍野的铁骑兵,宛如一股巨大的洪流在肆意地奔腾,一发不可收拾。
铁蹄踏在大地上,掀起了阵阵的烟尘。而在这烟尘之下,除了全副武装,配备了战刀、甲具的魏军骑兵,还有不少包着头巾,衣衫褴褛,手持五花门的武器的平民百姓!
这支铁骑兵的主将是游击将军冉恪,还有北中郎将卫辽。一个是冉闵的堂弟,一个是冉闵的义叔的儿子,都形同手足的人。
“恪,又有一帮百姓前来助阵了!”这时,卫辽从队伍的背后飞骑而来。
“又来”
冉恪颇为无奈地道:“这回是多少人”
“六十四人。”
“这样可不行。来这么多的百姓助阵,会大大地减缓咱们的行军速度的,好在已经到枋头了。卫辽,把他们都集结起来,我要训话!”
“诺!”
随着冉恪的命令传达下去,原本还在飞速前进的队伍就停止下来,而跟在后面吃烟尘的平民的队伍为之一滞。
冉恪骑着战马驰骋到队伍的后面,看着那些宛如流民一般的老百姓。
这些老百姓都是青壮,手里拿着斧头、刀、剑、长矛、长枪、镰刀、锤子之类的武器,有的甚至已经生锈了,不知道能不能把人杀死。
而这些武器,有的是他们从胡人的手上抢来的,有的是官府租借给他们的,有的是自己打造的。
好在,手里的武器虽然简陋,但是他们的精神气还是挺足的,并没有跟一般的流民一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的。这都得益于王猛变法,让他们的生活好了起来,不说每天都能吃得上肉,可是营养还是能跟得上的。
虽然遭逢胡人作乱,但是朝廷始终没有遗弃他们,反而不遗余力地派人下去赈灾,粮道从未断绝过。
冉恪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这些一脸期望,一脸煞气的老百姓,一时之间,心里不禁五味杂陈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