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他可太了解手下这些骄兵悍将了,自从满洲事变以来,关东军上下,对支那军队战力的轻视,由来已久,从来没有把支那军队放在眼里,可是,南次郎知道,他看着一份份关东军部队被血手团全歼的秘密报告,心里一阵阵战栗,虽然出于维护大日本帝国声威的考虑,这些内情,仅限于关东军高层知道。
可不代表我南次郎不明白怎么回事,血手秋离这家伙,出手狠辣、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势若奔雷,不是击溃或是重创,而是全歼,手下这些将领,没有领教过血手秋离的厉害,当然,领教过厉害的,都成了异国土地上的孤魂野鬼,现在有了这么好的立功机会,保不齐那个将领立功心情,抢先进击,就会坏了自己精心布置的大网。
所以,他命令紧紧尾追血手团四支队后面的佐藤联队,加快行军速度,遇敌立即发起攻击,在其侧后的两个师团,在不惊动血手团部队的情况下,往两翼隐蔽开进,待佐藤联队,紧紧缠住他们后,突然从两翼包抄,合围后,彻底全歼这支血手团是主力部队。
这个作战计划一经抛出,立即在关东军高层内部招来一片反对之声,在关东军满洲作战史上,还没有舍出一个野战联队做诱饵的先例,以几千人攻击上万人的血手团主力部队,无异于自杀,这个代价太大了,这些高级将领很清楚血手团部队的战斗力和火力。
南次郎一阵恼火,这些猪头,统统的不懂政治,军事上也是白痴,不懂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豁不出媳妇抓不住流氓”的道理,此战成功,对大日本帝国、对关东军的影响与声望,是无与伦比的,至于佐藤联队几千名士兵的生命,就是为天皇陛下和大日本帝国尽忠了。
根据血手团部队的作战规律,鱼饵太小,他们不会感兴趣的,尽管其他将领反对,他的参谋长西尾修造中将,却大力支持司令官阁下的作战计划,南次郎大感知己难求,两个老狐狸的想法和做事的手法很一致。
按照南次郎的设想,佐藤联队可以纠缠四支队四十八小时的时间,到那个时候,两翼隐蔽运动的两个师团四万多人马,突然往战场包抄,必能将四支队合围在白石山地区,进而全歼。
哪知道,这个鱼饵还是太小了,被四支队一口吞下,眼看着四支队携胜利之威,就要全身而退,南次郎只能命令在两翼运动,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的部队,提前发起攻击,把这一场精心布局,做成了一锅夹生饭。
好在,部队还是咬住了血手团的尾巴,正和他们成僵持状态,南次郎接到攻击部队伤亡惨重的报告后,他不由得一声长叹,还是把血手团的战斗力低估了,两个师团不停的打下去,肯定能歼灭血手团的部队。
最终的结果就是,两个师团的部队,伤亡会超过三分之二,甚至会更多,就是鱼死网破的结局,我南次郎要做的是,鱼死网不破,反正现在的态势,对己方有利,四万多帝国士兵,把血手团一万多人的部队,紧紧咬住,待其他部队上来后,我要以重兵集团围歼血手团部队,创造一个满洲剿匪新奇迹。
也幸亏南次郎如此部署,给了唐秋离从容布置的缓冲时间,要是四万多关东军,不计伤亡,不停的攻击,固然能杀伤大量的鬼子,可部队撤下了就没有可能了,等到其他地方的鬼子增援桑兰,四支队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情报像雪片一样,从基地情报中心转发过来,各地的鬼子,从不同的方向,往白石山地区星夜急进,紧急合围,总兵力大约有三至四万人左右,其行进速度最快的一个旅团,已经到达距白石山地区不到十个小时的行军路程,形式十分危急。
基地留守成员再次建议,指挥长速返基地,唐秋离连电报都没有会,这种情况下,让他扔下部队一万多名战士,独自逃生,还不如杀了他。
何况,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袁景豪和赵玉和都深深的低下头,他们两个的心里,充满了懊悔,要不是自己贪功,何至于把部队置身于如此险境,尤其是还连累了指挥长。
他俩强烈要求指挥长按照其他指挥官的要求,返回基地,四支队派一个中队的兵力护送,并且保证,待指挥长离开后,安全把部队带出来。
唐秋离没有说话,只是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他俩,许久,直到这两人心里惴惴不安,才缓缓说道:“安排突围部署!”
赵玉和和袁景豪,立即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关系部队生死存亡的首要任务上来,刚才他俩还私下里沟通一下,对目前的局势很是焦心,苦于没有很好的办法,最让他俩内疚和自责的是,把指挥长和张院长拖入险境,要是指挥长出点儿啥危险,他们俩是没有办法,向部队其他领导和全体战士交代的。
突围部署如下,前沿部队全部撤离,由一直留作预备队的一大队,作为主要突击兵力,突然向当面鬼子发起进攻,所有炮兵,隐蔽把火炮抵近前沿,待突击部队撤下来后,对鬼子追击部队,发起猛烈炮击,把炮弹全部打完,然后,炸毁所有火炮,和一大队会合,全部撤离。
所有伤员,由张院长带领,提前三个小时撤出战斗,先期返回基地,由四支队派一个中队的兵力护送,务必保证所有伤员,安全抵达基地。
在晚十时,准时发起攻击,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伤员,必须在晚七点之前,全部出发,安排完撤退部署后,各部队紧张的投入到突围行动的准备工作中。
一切都进行的紧张而有条不紊,伤员被一个个抬下来,一门门火炮,悄悄的往前沿运动,这一切,都是在不惊动鬼子的情况下进行的,已经打了一整天,疲惫不堪的三个大队撤下来,养精蓄锐的一大队,悄悄进入阵地。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零五章 此去成永别(一)
三个大队的撤离,是交替掩护,有的重火力点,直等到一大队上来,才撤下去,可以看出,血手团的部队,训练严格,军纪严明,这要是搁在别的部队,有这样的逃命机会,那还不乱成一锅粥,争相逃命。
对面的鬼子,没有发现,在黑夜的掩护下,血手团七千多战士,已经毫无声息的撤离前沿阵地,鬼子的重机枪,不时往阵地这,打上几梭子子弹,结果,引来对面的还击,这是一大队的重机枪手,在掩护其他的部队撤离。
所有的伤员,都集中在一起,总数有三四百人,小玲在忙着安排救护队、担架、护送兵力,唐秋离在山虎和卫士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他在依稀的夜色中,看到了那个一天都没有见到的、熟悉的身影。
其实,就算是在茫茫人海中,只要惊鸿一瞥,他都能在人流中发现恋人的影子,他对小玲太熟悉了,四年多来的朝夕相处,两个人的很多习惯和做法,已经融为一体,彼此都成为对方身体的一部分,融入到生命里,什么力量都无法分割。
小玲在给一个伤员盖被子,林区九月的夜晚,温度已经很低,忽然,一股熟悉的体味儿,浸人她的心脾,不用回头,她也知道,是秋离那个小坏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她也能很清晰的分辨出秋离的体味,无数个缠绵的夜晚,她都是闻着自己恋人的雄性气息,才甜美的安然入睡。
小玲悄然转身,黑夜中,恋人的身影,如同墨色的浮雕,给她山一般沉稳的感觉,使她有些焦虑的内心,顷刻间安定下来,没有什么困难,能挡住他。
伤员就要出发了,唐秋离把小玲搂在怀里,轻吻一下她的朱唇,柔柔的触动他的心弦,幽幽的体香,顷刻间包围了他,唐秋离贪婪的深吸一口,这一瞬间,他似乎感觉到,这体香,比任何时候都让他陶醉。
小玲轻笑一声,抬头凝视他的脸庞,夜色中,小玲的明眸,如晨星般闪亮,无限的依恋、无尽的情思,这又是一次分别,为何每次分别,都令自己心头充满惆怅,好在,这一次的分别不会太久,马上就要再次见面了。
唐秋离沉静的微笑着,他用这种笑意,为自己心爱的姑娘送别,他好像感觉到,小玲迟疑一下,似乎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却终于没有说出口,小玲嫣然一笑,唐秋离感觉眼前一亮,在浓浓的夜色中,恋人的身影,似乎明亮起来。
他就如在灿烂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里,拉着他的手,感受着花开的声音、春草的萌动、鸟儿的清鸣、彼此的心跳,多年以后,每当他回忆起,这个长白山秋日的夜晚,在硝烟和战火还未飘散的生死战场,小玲的一笑,竟然让他如此的痴迷。
两个人紧紧拥抱一下后,依依不舍的分开,看着小玲曼妙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他转身往前沿阵地走去,脑海里还在回忆小玲那嫣然一笑。
忽然,小玲又跑了回来,一头扑进他的怀抱,带着急促的娇喘,唐秋离刚要调笑几句,小玲柔软的小手,掩住他的嘴唇,紧跟在身边的山虎和那些卫士,都知趣的远远躲开。
小玲趴在他的耳边,柔软的身体,似乎失去了重量,“秋离,我怀上你的孩子了,已经三个多月,你要做父亲了!”
小玲说完这句话,猛地转身跑开,好像害羞得不得了,看着小玲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唐秋离傻子似的在那呆立着,脑子里只有小玲的话,“我怀上你的孩子,你要做父亲了”,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把平时玲珑剔透的唐秋离,整个击晕了。
忽然,他拉住一旁山虎的手,急切的说,“虎子、虎子,我要当爹了,小玲有了我的孩子!”山虎也高兴得跳起来,“我要当大爷了”,这家伙,还没忘生日比唐秋离大几天的事儿!
唐秋离转身,朝着小玲远去的方向大喊道:“等着我,回去我们俩就举行婚礼,我要让血手团全体将士,都做我们的婚礼嘉宾!我要让关东的每一处山河、森林,草原,都成为我们的蜜月之地!”这是他对把全部身心,都托付给自己的心爱女孩儿一个承诺,一个男人的誓言!
声音很大,随着关东夜晚的秋风,传出很远,唐秋离坚信,自己心爱的女孩儿,一定能听得到,因为他恍惚间,似乎听到那银铃般甜美的笑声,如花的脸上,满是幸福的嫣红。
这声音,把周围的战士吓一跳,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指挥长要结婚了,大喜事啊!山虎慌忙捂住他的嘴,“那么大动静干啥?不怕小鬼子听见?”
唐秋离哈哈大笑,“就是让那些小鬼子听见,我血手秋离,快要做爸爸了,气死这些垃圾!”山虎一脸不可思议的摇摇头,小秋是乐疯了吧!
在往前沿阵地去的时候,唐秋离就觉得自己,像是踩在云端的感觉,还不到二十岁,就要当爹了,真跟做梦似的,这在原来的那个世界,绝对是早婚的典型啊!昨天自己还觉得跟小孩似的,这猛然间还真是转不过弯儿来。
打小鬼子,除了原来的民族大义,又多了一份责任,就算是为自己的孩子将来着想,也不能让小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到老了的那一天,自己在儿女面前,可以自豪的说,当年,你老爸把鬼子打得闻风丧胆,想象着孩子们崇拜的目光,唐秋离不自禁的乐出声来。
跟在他身后的山虎,几乎要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把这个自我陶醉的家伙叫醒,唉,兄弟醒醒,要打仗了,还是先对付眼前的鬼子吧,有空你回家当着你媳妇的面儿乐去!
唐秋离趴在工事里,仔细观察对面鬼子的动静,袁景豪带着三个大队的战士,在伤员撤走两个小时后,也撤离了,赵玉和留在自己身边,用他的话说,自己的是指挥部的参谋处长,指挥长在哪里,我的岗位就在哪里。
为了那个留下,最后阻击敌人,袁景豪几乎快哀求唐秋离了,他怎么能放心让指挥长担当这么危险的任务,谁都知道,最后的阻击部队,能否全部脱险,都是未知数,最后,唐秋离不得不严厉的命令他必须掌管部队,袁景豪才抹着眼泪,一步三回头的带着部队先行撤走了。
十点整,在血手团的阵地上,忽然传来雷鸣般的巨响,那些负责黏住血手团的鬼子,呆头呆脑的看着天空中,飞来无数个暗红色的弹道,鬼子的火力点,顷刻间飞上天空。
接着,炮弹密集的落在鬼子阵地上,突如其来的炮击,把鬼子阵地,后方集结地,打成一片火海,那些在睡梦中的鬼子,绝没有想到,血手团的炮弹,会落到自己头上,这里是安全距离啊,已经不再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怎么会遭到炮击?
在前沿阵地上的鬼子遭遇更惨,那些迫击炮,就像在自己头上发射一样,炮弹不要钱似的猛砸下来,这支那人的炮弹,咋这么厉害,一炮就能轰塌碉堡,还是迫击炮吗?
不但是鬼子兵没有想到,就是鬼子师团长也出乎意料,防守了一整天的血手团部队,会在夜间,向有优势兵力的皇军,发动攻击,这个支那指挥官,不是疯了,就是活够了?
可这炮弹落在头顶是事实存在的,放在前沿监视血手团的部队不是很多,鬼子指挥官想集合部队,趁着支那部队,离开坚固工事的机会,发动反突击,一举消灭这些支那人。
炮弹把鬼子前沿阵地、后方整个打乱套了,鬼子连最基本的集结,都做不到,唐秋离这一招,把以为在安全地域的鬼子,打个蒙头转向,混乱不堪。
夜色中,炸点就像节日的礼花,凄美的绽放,鬼子囤积的辎重,被炮弹点燃,熊熊的火光,把鬼子兵们狼狈躲避炮火的身影,映照的清楚之极,给一大队的战士们,做了最好的目标指引。
趁着鬼子全线陷入混乱之中,炮火开始延伸,唐秋离命令一大队的战士,马上出击,进入鬼子防区后,听到命令,必须马上撤回,决不可恋战,违反命令者,就地枪决。
战士们风一般冲进鬼子阵地,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刚才那阵炮击,已经摧毁了前沿阵地上,鬼子所有的火力点,在那当了一整天预备队的一大队的战士们,心里憋着一股火,其他几个大队打的热闹,就是自己这两千五百多人,在那看风景,干眼馋。
这下得住机会了,憋了一整天的火气,全都撒到鬼子头上,出手就是一顿狠揍,按照平时的训练,五人一组,组成一个个攻击箭头,互相掩护,就像一支支利箭,猛地插进本来就慌乱的鬼子后方,因为在前沿,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鬼子。
唐秋离带领一个中队的战士,负责中路突击,山虎和十名直属卫队的战士,把他紧紧围在中间,这个中队长更是不放心,派了一个分队的战士,在他们的外围,又组成了一个更大的保护圈,这下唐秋离可郁闷了,想大打出手的计划,泡汤了。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零六章 此去成永别(二)
被层层保护在中间的唐秋离,有点哭笑不得,这部队越多,官儿越大,捞着亲自上场打仗的机会就越少,咋觉得自己就像国宝大熊猫呢,重点保护对象!
中队长可不敢疏忽大意,支队长临撤走前,专门在一大队召开了会议,在会上,支队长恶狠狠的警告几个指挥官,“我把指挥长交给你们了,要是指挥长在那个中队,出一丁点儿危险,你们就提着脑袋来见我,这是死命令”。
中队长回想起支队长的眼神,心里还只打鼓,支队长就像多少天没吃着肉的饿狼,那眼里都闪着寒光,反过来想,血手团最高指挥官,在我们中队,那是无上的荣誉啊,在其他几个伙计面前,可有得吹了。
唐秋离在战士们的重重保护下,手里的冲锋枪,始终没有尝到荤腥,到现在,还一枪没开呢!
他们冲到一顶大帐篷前的时候,遇到了猛烈的抵抗,听枪声,有好几挺歪把子轻机枪在射击,看到帐篷外面林立的天线,唐秋离心里一动,这不会是鬼子的一个指挥机关吧?
他马上命令其他部队往自己的方向靠拢,很快,部队围上来,消灭了外围抵抗的鬼子,几百颗手雷,把这顶帐篷,连带附近的几顶帐篷,炸成碎片,随后熊熊燃烧起来,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火势还挺旺。
见好就收,趁着鬼子像开水浇过的蚂蚁窝,乱成一团,没有回过神儿来,唐秋离命令全线撤退,还没有打过瘾的战士们,把手雷玩命儿似的扔到所有的目标上,这下更热闹了,本来就被炮击炸得人仰马翻的鬼子,被这阵手雷攻击给来个雪上加霜。
撤回阵地后,炮兵大队的炮手们,还在那拼命的开炮,有的炮筒子都打红了,唐秋离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这些炮手,含着眼泪,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伙伴,只带走了一部分迫击炮,其余的,都放上手雷炸毁。
他们离开阻击阵地,已经有十几公里,还隐约可以看见鬼子阵地方向映照天际的火光,没有一个鬼子尾随追来,唐秋离还不知道,他们刚才的突击行动,彻底打乱了鬼子的阵脚。
无意间的攻击行为,得到了意外的收获,那顶大帐篷,是鬼子一个师团指挥部,鬼子师团长、和他的参谋长,连带着大大小小的鬼子军官,足有二十多人,都是这个师团的各级指挥官,被那阵冰雹似的手雷,给炸成碎片。
失去军官的部队,就是一盘散沙,等另一个鬼子师团长组织起部队,要进行反突击时,又被这些乱兵挡住了进攻的道路,师团长大为光火,接连毙了好几个乱窜的士兵,也没能控制住混乱的局面。
等鬼子师团长收拢部队,重新组织起有效的攻击部队,已经是几个小时候后的事情了,对手已经没有了踪影,看着自己的营地,就像是背海啸冲击过的土地,到处是士兵的残肢断臂,血淋淋的尸体,受伤的士兵,在地上翻滚哀嚎,师团长的心里更加恼火。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自己的部队,就伤亡了将近两千人,别说是支那人的尸体了,连对手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被巨大的伤亡和耻辱,激怒的几乎快疯狂的鬼子师团长,也不管南次郎的命令,等待增援部队,会合后,才能发起攻击,率先指挥部队,发起了全线进攻。
总算鬼子师团长没有彻底疯掉,在进攻前,他命令炮火猛烈轰击血手团的阵地,把这些可恶的支那人,统统炸成碎片,鬼子师团长就觉得心里,有一团火在炙烤着他的心,嗓子眼发甜,要是不马上进攻,用支那人的尸体,铺满白石山山坡,他绝对相信,自己会吐血身亡。
这次炮击时间,比每回都长,都猛烈,鬼子师团长站到高处,指挥刀朝着对面的阵地一指,“杀鸡给给!”那动静,就像被打断腰的老狼在狂嚎,上万名鬼子,潮水般往阵地漫过去。
鬼子们采取战术动作,小心翼翼的往前推进,他们可尝到过支那部队火力的凶猛程度,没有还击的枪声,难道是刚才的炮击,把在阵地上的支那人都炸死了?
鬼子兵的胆子大起来,狂奔着冲向阵地,嘴里还乱叫着,“司士麦、司士麦!”大头鞋踢得地上尘土飞扬。
鬼子师团长站在空无一人的阵地上,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他发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人,那口憋在胸腔的血,终于压抑不住,喷泉一样,夺口而出,唐秋离这一招,把鬼子两个中将师团长,炸死一个,气吐血一个,也算是一大奇闻!
等鬼子增援部队赶到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看着躺在担架上,只剩半条命的师团长,这些鬼子指挥官,大眼瞪小眼,默默无语,大日本关东军,又遭到了惨败,几万人马,付出巨大的伤亡,还是被支那人逃脱了,连逃往那个方向都不知道。
没办法,只好把战场情况,如实地汇报给正在等着捷报的,关东军最高司令官南次郎大将。
南次郎接到电报,呆站了很久,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南次郎的内心,被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充满,诱饵没了,大网破了,鱼儿游走了,甚至连游往那个方向都不知道,他看着墙上巨大的满洲地图,满脑袋浆糊,眼神渐渐涣散。
唐秋离带着部队,正在森林里行军,初秋的长白山,秋色满眼,和煦的秋阳,暖暖的照在战士们的身上,成熟的野果,带着艳红,一嘟嘟的挂在树上,脱离了危险的战士们,不时欢笑着摘取果子,行军的队列里,阵阵欢笑传来。
唐秋离也兴致很高的摘了不少,吃得满嘴香甜,平心而论,这些没有化肥和农药的野生果子,味道好极了,那种清香和甘甜,能满足你所有的味觉,直沁入你的心扉,陶醉你的心灵。
赵玉和紧紧跟在唐秋离的身边,他对今天的突围行动,感觉到有些神奇的意思,对指挥长那种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有种高山仰止的的感觉,他抓紧时间,向指挥长请教各种问题,包括内心的疑虑和自己的看法。
唐秋离很喜欢他的学习态度,把自己对于这次突围行动的所有谋略,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他,赵玉和连连点头,心中的很多疑虑,思考中的很多困惑,都得到了解决,所谓“茅塞顿开”,一个平常的秋天,在东北大森林里,和唐秋离的一番交流,对他受益匪浅,甚至影响他的终生。
唐秋离看见四支队炮兵大队大队长,情绪不高,包括炮兵大队的全体战士,明显的心情没有步兵大队的战士们好,平时扛惯了炮身、炮筒、炮架,这冷不丁的身上没有了分量,咋觉得咋别扭,就好像打了败仗似的,根本提不起精神。
唐秋离见炮兵大队全体战士,情绪不佳,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为了能快速突围,把一些笨重的装备炸毁的原因。
这种情绪要不得,他站在一处高岗上,对着正无精打采的战士们高声喊道:“炮兵大队的战士们,今天,你们为了能顺利突围,把你们的武器丢掉了,不要紧,还可以从小鬼子的手里抢,何况,基地还有很多各种口径的活泼,等回到基地,就怕你们挑花眼,我现在就决定,以后,研制出的新火炮,先归四支队的炮兵大队使用,你们说好不好!”
这些话,就像火星落在干柴上,原来还有些垂头丧气的炮兵战士们,情绪“轰”的一下被点燃了,补充装备那是早晚的事儿,最提神儿的是新装备,要首先给咱们使用,这是天大的好事啊!这在全部队也是头一份!
那个不知道装备研究所那些疯子们,经常会鼓捣出新玩意,个顶个的贼好使,就拿高爆炮弹来说吧,那家伙,一炸一大片,分量和个头都没增加,一门迫击炮,都赶上小鬼子的山炮好使了,战士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开始兴高采烈的谈论起昨晚和鬼子的炮战。
1...9293949596...1146
猜你喜欢